3-5歲的孩子該如何選擇興趣班?

---劉通曉---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

我是藥師小平,很高興為您解答。

問:3~5歲,要不要上興趣班?

6歲之前的小朋友,我聽過很多的專業人士,得到的建議都是不鼓勵上興趣班。

6歲之前的小朋友使命只有一件事情——活動身體。

這個時期,小朋友的感覺、情緒、心理、認知、精神、身體渾然一體。

只能通過活動身體來獲得看似混亂的全面心智成長。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發展感統系統。

如果發展不好,會導致未來學習困難。

華德福的教育特別強調孩子的初級感官的形成。

0~6歲最重要的是感官和運動的發展。

0~6歲,你所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讓孩子玩一下,游泳、跳繩,爬樹、滑滑梯。

比如我們家在家喜歡拎著小孩的兩條腿,讓他在地上用手爬走。

孩子和父母一起參與,他會樂在其中。這種美好的家庭回憶也會給到他心靈的滋養。

那時候孩子興趣會比較廣泛,我們允許他自由的探索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做一些自己的創作。在他需要的幫助的時候適當給予引導,表達出感同身受的喜悅即可。

我們家由於是雙胞胎,從小就他們兩個自己玩。我們都不是太乾涉他們的一些天花亂墜的想法。

比如說兩個人去廚房,用自己的玩具小桶裝了一點米。然後再用顏料倒進去,用勺子炒做飯。

當你看到那五彩斑斕的米飯的時候。你不得不驚歎孩子的創造力。

我們很多爸爸媽媽們都太著急。希望孩子出生以後很快就學習。學很多的字,讀很多的書。會雙語。

其實現在只要你想學,任何時候都可以學。哪怕是我們現在工作了。各種途徑你都可以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

一輩子都學不完。何必著急,前面6年了。

這6年做他該做的事情。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間,很多東西他都沒有體驗一下,就讓他裝很多知識到腦袋。

他是無法理解和消化這些知識。

0到6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

讓孩子去上興趣班了,也許父母會輕鬆一點。讓爺爺奶奶或者自己送過去,在教室外面玩手機就可以了。

實際上0~6歲,孩子需要在家看到父母是怎麼生活的。學一些必要的生活小技能。讓自己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孩子去上輔導班了。。都沒有時間真正和父母好好相處。

等到再大一點,學業負擔更重。在家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

這會導致很多孩子青春期以後,父母根本沒有辦法管教。

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一夜之間因為青春期變成這樣?

其實功夫都在平時,現在耐心一點。,好好陪伴孩子,都是在為自己和孩子之間一生的親子關係再做鋪墊。

祝福大家。祝願天下的孩子都有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



藥師小平


3-5歲的孩子該如何選擇興趣班?我不從理論角度,只從自身經驗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觀點。

我的女兒已經大四了,小時候上過跳舞、電子琴、古箏、圍棋、書法等不同的興趣班。

最先是因為我發現女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坐不住,想通過學樂器讓她能夠靜下來。所以先學了電子琴,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改學的古箏。古箏不是女兒的最愛,但也不排斥,堅持考完了十級後就放下了。上大學後,我想讓她在這方面再深學一點,但她沒有做到,只是自己偶爾練練,有一階段還在一個古箏培訓班做了一段時間的兼職。

女兒上小學後,我發現她自信心不足。那時候學校每年都有藝術月演出,為了鍛鍊她,我把她塞進了學校的舞蹈隊,業餘時間也報了舞蹈班,沒想到她非常熱愛,練功再苦再累也不怕。每年的藝術月演出包括六一在學校的演出,很好的舞臺表現力讓女兒煥發了光彩,也增強了的自信心。上初中後,我覺得女兒身高身材都不足以在這方面有什麼發展,便不再讓她跳舞,對此,女兒很有意見。上大學後,她就首先報了文藝部,業餘時間自己練功,排節目,組織迎新晚會,忙得不亦樂乎。

圍棋練的時間不長,在女兒的成長中好像也沒留下什麼印記。書法在小學堅持了三年,那個學習班一直就是臨摹,到最後女兒也沒有能下筆獨立寫出一幅不錯的字,看著有些書法班的孩子一個假期就能提筆寫字,為此懊惱了很長時間,覺得選的班不對,荒廢了孩子三年的時間。但孩子上高中後,書寫還不錯,有一次自己說:“小時候那書法還是沒白練的”。

女兒身上沒有特殊的藝術天分,我給她報的班,有一定的考慮和目的,但從沒期望她在這方面成才,只是希望她的生活能多姿多彩一些,能有一些愉悅自己快樂生活的才能。

願有所借鑑!


一縷陽光am


我覺得,家長要看孩子是否有意願上興趣班!我家孩子四歲開始學舞蹈,但完全是她自己強烈要求去學跳舞,我才開始給她找學校的,並且在試聽了一節課後,我提前告知她,要是學就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不能學!

一、別帶著目的去學。

有一部分家長,以相當功利的態度為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游泳、國際象棋、英語、鋼琴等等,每天帶著孩子像走穴一般,遊走在各個興趣班之中。因為他們認為,興趣培養是晉升重點學校的敲門磚。

其實,適當的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最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升學,而是提升孩子自身修養,從而待他成年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我曾見過一位父親最唯美的回答是,讓女兒學習鋼琴,是為了將來有一天,孩子傷心難過,可以借音樂疏散鬱悶,一解千愁,而不是靠酒精去麻醉自己。

二、選擇興趣班,孩子的興趣必須是第一位的。

1、根據孩子的偏好考慮。比如:我的孩子對藝術感興趣,那麼舞蹈、唱歌、表演、樂器等這些課程,都可以帶她去試聽一下,然後再在其中選擇一兩樣,要學而精。

2、根據孩子的條件做到優勢互補,動靜結合。如果孩子天性好動,學學籃球、輪滑等,讓他盡情解放天性。同時也可以考慮學一些棋類相對安靜些的課程,讓孩子可動可靜,靈活自如。

3、不宜逼迫式學習。我有個朋友從小就喜歡鋼琴,懷孕時,就把鋼琴早早買回家,放到了嬰兒房裡。她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定要把他培養成鋼琴大師。

現在她兒子已經六歲了,二歲就開始請家教老師到家裡上鋼琴啟蒙課,從三歲開始在鋼琴班系統的學習,但是最近我朋友很苦惱。因為她兒子已經對鋼琴厭煩到,一下也不想碰的地步。她每天逼迫孩子至少練琴兩個小時,不完成不能出去玩,非常嚴苛。但從始至終,她都沒有問問孩子是否真的喜歡鋼琴。

總之,社會上的興趣班種類繁雜,質量參差不齊,這就需要家長有一雙慧眼,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龍鳳老孃


承蒙自願回答!

<strong>如題:3-5歲的孩子該如何選擇興趣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知識成了當下社會的必備能力,很多寶寶從出生幾個月就開始在各種早教班、培訓班打卡學習。孩子越大,被安排的興趣班越多。有些孩子甚至會因為興趣班被安排的過滿,出現沒有時間完成書寫學校作業的情況!

其實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當他們長時間無法釋放天性的時候,抵抗的情緒就會隨之出現,厭學就是其中的表現之一

在當下知識經濟時代,很多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於是從小孩還沒有出生就開始進行各種胎教,孩子成長到了小學階段就開始報各種興趣班,各種特長班,各種技能班。

等孩子長大到了初中後,就不惜重金去報讀各種補習班,課外班,到了高中後,更是為了衝刺,為了給孩子學業階段的最後的所謂名師一對一的專業輔導,有的家長寧願排隊好幾個小時,託好多的關係也要給孩子報名,好像生怕自己的孩子會比其它家庭的孩子落後,家長所做的這一切目的就是為了不讓自家孩子輸在了起跑線!

我個人認為,給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或特長班,最好不要一概而論,更不能受“別人家孩子”的影響,看到其它孩子補,您也跟著補,這是適得其反的。

1,要依據孩子的年齡而定

其實,很多的家長都是從很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我個人覺得最好是依據孩子的年齡來定,3-5歲的孩子剛好上幼兒園,是孩子的最純真的童年時光,沒必要去用各種補習班額外的限制了孩子的自由,這個時間快樂的玩耍才是他們本該擁有的,作為父母不能去掠奪原本屬於他們的權利。

2,依據孩子的個人興趣,愛好而定

孩子3-5歲,基本是沒有太特定的興趣和愛好,因為,這個年齡階段,他們所接觸的各種社會信息還很少,對自我認知能力還很差,更談不上有什麼特別的興趣或愛好,就即使有,也可能只是一時受環境或客觀外在因素的影響所產生的,所以,作為父母此年齡階段更多的應該是多帶孩子接觸一些社會化的信息,讓孩子的眼界更開闊些,再逐步的去發現他的一些興趣或愛好,從而有針對性的去報相應的補習或特長班,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報補習班不益多,而要精

補習班不能看“別家孩子”報啥,你就跟風報啥,各個孩子及成長環境是不一樣的,不能跟著別人報,要依據自家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去選擇,孩子喜歡的,這樣才能培養他的特長,引導他向專長方向發展,補習班不益多,而要選擇精,適合孩子,孩子又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在家庭教育中要多從孩子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去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長,愛好,適當的加以補習,多以學校所學知識為主,以補習為輔,切忌不要變成補習班是”補習“家長的心願,而沒有真正補習孩子的知識能力!

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參考,煩請伸出您點讚的指頭給我點個贊,同時關注並收藏,後續我還會不間斷的分享好的家庭教育知識,願從家庭實操中和您一起討論家庭教育的點點滴滴。

精彩願與您共分享!


精彩源於創造


3-5歲的孩子在年齡上基本上市面上開設的興趣課都有資格上了,那要怎麼選擇呢?3-5歲開始正是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好時候,一是業餘時間多,二是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和學習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課,孩子不僅開心,學習的效果更是事半功倍,但人總有弱項,總是揚長避短,那弱項就永遠不會進步。建議報班的種類以孩子的興趣為佔多數,短處佔少數,從啟蒙到基礎。


我以我女兒報興趣班舉個例子吧,我女兒喜歡塗鴉,三週多的時候報了創意美術,課上就是玩橡皮泥,陶土,塗鴉,扎染等,準備快上小學的時候去學素描或者水彩之類的基礎班。語言也是她的強項,所以我也給報了英語興趣班,不教拼寫的那種。準備再報個主持興趣班。她的弱項是大動作不夠好,所以我給報了民族舞,因為還太小,怕跳芭蕾啥的傷到骨頭。每節課的動作就是學小狗爬,學小海豹走路,小雞啄米之類的,挺有趣的。她跳的很一般,但我一直鼓勵她。如果我對她提要求會給她造成一定的壓力,她可能會討厭學跳舞。這些興趣課的老師從不對孩子提出要求,也完全是從培養孩子的興趣角度出發👍



建議家長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對興趣班的授課內容和方式有所瞭解,儘量選擇生動活潑有趣的,不要選擇那種一板一眼的,還有少給孩子壓力,要求他/她一定要學成什麼樣,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興趣沒培養起來,厭學情緒滿滿。最後要提醒家長要合理安排興趣班的時間,排的太多太滿,孩子的小身板會覺得疲累哦。

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



佛系麻麻育兒


從我的經驗來看,這個年齡的孩子,對許多興趣班都有興趣,別的小朋友報了,自己也想去跟著玩。玩了一陣子,就失去了興趣,用“三分鐘的熱度”來形容這個年齡的小朋友報興趣班的情況,再貼切不過。

所以也有不少家長覺得不能夠依著孩子,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錢和時間都砸進去了,最後一無所獲。我的看法是,小孩子到底對什麼感興趣,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如果經濟條件許可,費用不是很高,時間又安排得過來,多多嘗試,沒什麼不可以。

如果要精選,那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注意力最集中,能夠靜下來半小時以上,說明這件事是他的興趣所在。相關方面的興趣班就可以報。

如果他只是隨便玩玩,總想著要離開,心不在焉,說明這件事並非他的興趣所在。那家長可以考慮不要在這上面多花時間。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能夠在一張畫紙前畫上半個小時都不起身,可以給他報繪畫班。如果孩子在紙上隨便塗抹幾下,就想著看看別人畫的怎麼樣,或者玩起了顏料,那他可能對繪畫的興趣沒有他表述的那麼濃厚,不報興趣班也可以。


霍格沃茨研究生


不主張報什麼興趣班!

一、3-5歲的孩子,在心理上處於斷奶後期,好動愛玩,對任何事物都特感新奇,但依賴強烈,適合父母陪伴教導。

二、幼兒園一般有許多興趣項目,孩子喜歡即可。如再報園外培訓機構興趣班,會加重孩子的負擔。說得不客氣一點,你這是在摧殘孩子幼嫩的身心。

三、望子女成龍成鳳,是人之常情。但現實是,成龍成鳳的孩子非常非常少。報文化班吧,顯然很不合適。報特長班吧,如果是有天份的孩子還是可以的。記住:沒有一個缺乏天分的人能夠成為音樂家,畫家和書法家。如果你的孩子天份出眾,就找一個私教吧。

四、三至五歲的小孩,最要緊的是給他定好規矩,養成好習慣。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是一個人終身的財富,比任何特長都重要。

五、即使有天份的孩子也要順勢而為,不可強求。否則,適得其反。

多陪伴孩子吧,多跟他發生一些故事吧,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能夠有許多值得回憶的感人場景。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


思想時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大家都理解,但是,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讓他們長時間處於學習狀態,孩子肯定會產生逆反心理的,如果適當的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自身修養,而且待孩子長大後也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想要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去參加一些興趣班,但是要爭取孩子的意見,瞭解孩子的興趣。

3-5歲的孩子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孩子的意志力還處於初級水平,比較難堅持在同一件事上。現在很多興趣班可以讓孩子免費試學幾節課,讓孩子多去體驗,家長從體驗中觀察孩子的表現,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當孩子選擇好一門興趣班的時候,家長可以陪著一起過去學,給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如果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跟孩子一同成長,共同進步,那麼孩子的興趣一定會變成他的特長!





旦洵



3—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是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所以可以帶孩子多多嘗試各種興趣班,最後知道孩子真正的興趣在哪裡,否則根據家長的興趣來選擇,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學起來不用心,得不償失。

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肯定是以孩子為本位進行選擇,其次是根據關鍵期進行選擇,

如果是選擇機構的話,有這麼幾點建議:

一、實地考察,瞭解師資力量,申請試聽課

一般來說,網上再好的“口碑”,都不如現實生活中學生、家長之間的口口相傳。

在選擇一家培訓機構時,家長可先去實地現場問問其學員及家長的感受。

二、瞭解培訓機構的教學成果

不能光聽課程顧問吹,重視學員的“成果”展示。

如果機構提出能給孩子提供大平臺,那就看看現有學員的獲獎證明和表演視頻。

關注孩子成長,快來東北教育在線!


東北教育在線


這個時候的小孩都比較愛動坐不住,就舉例我自己的兒子吧,今年5歲,幼兒園有開發課外興趣班,像繪畫,舞蹈,圍棋,英語,跆拳道等,男孩比較調皮,我問他報什麼班,他說喜歡跆拳道,我想也可以,孩子有濃厚的興趣去學,同時又可以強身健體,何樂而不為呢? 家裡也買了籃球🏀給他,放假了就帶他去籃球場練習,這麼小的孩子也不指望他做什麼都必須成功,只要喜歡就可以讓他嘗試,開心健康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