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多的小孩,不管什麼事總是磨磨蹭蹭的。怎麼去糾正?

知世相


問一下?平時孩子墨跡的時候,你們是怎麼說他的?你們是不是這樣說:怎麼這麼墨跡?能不能快一點?怎麼說都不聽?老是墨跡,就是這麼磨嘰。能不能不要這麼墨跡?等等如此的話?

如果是這樣,那麼請你們改變對孩子說話的方式,比方說可以這麼來表達,我們可以快一點嗎?加油,我們再快一點,我們又比剛才快一點了,在加油,再快一點。類似這樣的表達。

上面的兩種表達方式是有區別的,家長可以自己體會一下。一個是關注積極面,一個是關注消極面。

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把孩子的行為往正面積極改變的方向引導,而不是評價消極負面的行為。我們在評價,還是負面的行為的時候就是把孩子的關注點往負面的行為引導,所以我們要多往正面積極的方向評論和引導,這樣孩子的關注點就會集中在正確的方向上。

剛開始改變的時候,多一點耐心,一點點的改變。


養心悅聞


我有一個四歲快五歲的女兒了,對於這個有些心得。第一不要以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小孩,小孩的思維和力量還不夠成熟,很多事情的技巧也還不夠熟練,做事肯定比較慢,所以你不必太焦急,做對事和做好事才最重要。第二小孩還沒什麼時間觀念,習慣也在慢慢的塑造中,因此主要培養習慣,有些喜歡思想走神,所以就慢半拍,告知時間觀念的重要性,告知在什麼時間應該幹什麼。如果小孩總在拖延,就從一些小習慣上改變。譬如開始吃飯固定一個時間段,告知給予多少分鐘要吃完,沒吃完就把她的碗收了,寧願她沒吃飽,吃飯時關掉電視機,大人帶好樣,大人儘量不要看電視、手機、聊天。又譬如每天八點開始學習30分鐘知識,完成了就給一個小獎勵,沒完成就去懲罰做小家務、做有益健康身體的運動等等。只要你堅持做三個星期以上,絕對會有很大的改變。


五金道人


孩子做事磨蹭,家長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來鍛鍊孩子,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孩子做事磨蹭的時候,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做同樣的事情,並告訴孩子要比賽,看誰做的又快又好,先做完的可以得到獎勵,獎勵可以讓孩子挑,畢竟是用來激勵孩子的,孩子必須要喜歡,才能起到激勵作用。

做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著孩子,每次都要讓孩子得到獎勵,這樣孩子才有興趣和家長比賽下去。每次孩子得到獎勵,家長都要誇讚孩子做事情快,而且只要認真做,下次會做的更快,給孩子形成一個正向激勵和心理暗示,讓孩子相信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快,並期待著下次更快的完成。

經過一段時間的比賽,孩子做事情就會快速很多。四歲多的孩子,循循誘善的方法“對付”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有效了。家長只要一誇孩子,孩子就會比家長誇的做的還要好。“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川寶的懶媽媽


上行下效,帶孩子的人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帶孩子的人都拖沓,磨磨唧唧的,孩子自然也就是這種情況。

孩子以後能怎麼樣,帶孩子的人能起到關鍵作用。

根本教育,培養超越父母能力的孩子。



根本達人


現在發現了立馬就要解決。你要做一個反面教材給他看,要讓他終身受益那種。磨蹭拖拉會錯過很多事的,比如說一站公交車,或者一個航班,甚至會錯過身邊的人。說的不聽你就做給他看,讓他看看磨蹭產生的後果。


葉星愚樂


和帶孩子的父母或者長輩、保姆性格有關。


阿力148785246


身邊的人就是最好的榜樣,自己做不到所有的事情立刻做,孩子會受影響的,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家可以這樣美


小朋友好奇,喜歡探索,怎麼就成了磨磨蹭蹭了?


雞彩人生


才4歲,不用太擔心


倚天文化傳媒


以身作則。還有通過獎勵的方式鼓勵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