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我獎勵教育,為啥我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

白小金


家長你好,在我的理解中應該是鼓勵教育而不是獎勵教育。


獎勵教育往往是指用物質獎勵來作為孩子進步的交換條件,但是這樣的方法是有弊端的;它只能在短期內有效,如果長期使用的話會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因為這種方法只能刺激孩子一時的學習興趣或者動力,卻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孩子的學習。

因為這樣的獎勵方式,會讓孩子覺得得到獎勵才是終極目的,而好好學習、得到好成績只不過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而已;也就是說,獎勵教育把本末給倒置了,不會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更不會讓孩子真正對學習產生興趣。在這樣的方法下,孩子短期內會為了得到獎勵而聽家長的話,時間一長卻只會覺得逆反;所以才會出現題主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的情況。

而鼓勵教育顯然是不一樣的。它是說家長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孩子,讓孩子通過成人的鼓勵變得更加自信、自強和進取;這種教育方法,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所以我覺得,老師應該是讓題主進行鼓勵教育而不是獎勵教育。

當然,在對孩子進行鼓勵教育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

1、表揚的時候要有具體針對性。

也就是說,不能空泛地表揚孩子“你真棒”、“你真能幹”;而是要表揚孩子具體進步的地方“你今天的圖畫顏色真好看”、“你今天自己吃飯的,而且吃得很乾淨”。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具體指出孩子進步的地方,孩子就能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得到了成人的表揚,下次也就能做得更好。

2、在公共場合及時表揚孩子。

很多家長比較含蓄,當著別人的面不好意思表揚自己的孩子;其實在公共場合,更應該進行鼓勵教育。如果孩子有了進步的話,家長應該不吝讚美的詞語,大聲地把孩子的進步說出來,這樣會激勵孩子更加努力。

我是“諾善說育兒”,可以和你聊親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長。


諾善說育兒


獎勵是輔助的,管教才是第一位的!你不管,因為人性是要讓自己最舒服,那麼孩子最舒服的是什麼,是玩手機,玩遊戲,看動畫片,你不管,他就一直看,根本就停不下來!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能吵,不能打,給孩子灌輸一種他就是最重要的人的心態,不要寵愛和溺愛,這樣只會害了你的孩子,讓你的孩子早日墮入地獄!

這種事情已經太多了,我最熟悉的一個故事就是北大的一個少年,一切都太順裡,在一次向一個女孩子表白的時候,被拒絕了!然後他就跳樓了!

永遠的走了!

孩子,絕對不可以讓他感覺太順,所有的都是他的,所有人都必須依著她/他!必須要讓她/他有底線,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要讓她/他,經歷一些痛苦和委屈!做錯了就要吵,不聽就要更嚴厲一些,甚至用棍棒教育!

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

永遠都是這樣,到任何時代也都是這樣!

讀書,是改變孩子命運唯一的、最快的捷徑,也同樣如真理一樣,永遠如此!

可以改變人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

曾國藩也這樣說:讀書是唯一能否改變人氣質的最好的方法,無論男生還是女生!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今天說的是道的東西!明天開始具體說一些術的東西!就是怎樣學習的問題!

也可以說說你的想法!你是怎麼想的?


鵬程日誌


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獎勵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使用是有前提條件的。

如果使用不當,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造成負面的效應。

對於孩子,獎勵是對正確行為的鼓勵,是對孩子進步的鼓勵。通過獎勵,我們強化的是孩子對正確行為的認識,而不是獎勵的刺激。

這裡我們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一、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拖拖拉拉。為了給孩子培養好的習慣,,我們可以通過獎勵的方式。

方法A:如果孩子在晚上九點以前完成作業,且錯題少於2道的話,可以給孩子一個小獎勵。如果能夠連續三天達到要求的話,可以給一個大一點的獎勵。當孩子達到要求後,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進步提出表揚,指出孩子進步了,做的好的地方是什麼。然後兌現承諾,進行獎勵。下一次,家長提出的要求就要比上一次的高,如果還是和上次一樣,就起不到激勵的作用了。

方法B:為了讓孩子快點寫作業,家長告訴孩子,“你快點學作業,晚上9點前完成,我給你獎勵”,在孩子達到要求後,家長立即兌現承諾。第二天,獎勵的條件還是一樣。

方法A和方法B看起來差別很小,其實完全不同。方法A,強調的是正確的行為和良好的習慣。方法B,強調的是交換。長期下來,方法A會讓孩子意識到正確行為和習慣的重要性,而方法B,孩子會習慣將自己的行為與家長進行交換。

二、孩子平常考試考80分,為了鼓勵孩子學習,家長以這次的期末考試成績為獎勵的條件。

方法A:家長告訴孩子,這次考試如果考到90分以上,給你獎勵一個玩具。接下來,如果孩子學習不專心,寫作業不認真,家長會經常提醒孩子,“考90分,獎勵玩具”。孩子最後考了90分,家長兌現承諾,獎勵玩具。

方法B:家長和孩子進行一次談心,指出孩子可以通過努力將自己的成績提高到90分。並指出孩子平常學習的問題,給出建議。最後告訴孩子,如果孩子能夠做到平常的要求,考試考到90分的話,給孩子獎勵玩具。在平常,如果 孩子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有問題時,家長會指出問題,並告訴孩子,只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好的學習態度,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在考試時取得好的成績。孩子最後考了90分,家長表揚孩子這段時間在學習上的進步,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兌現承諾,給予獎勵。

方法A和方法B的區別是,方法A沒有給孩子強調如何付出努力達到目標,孩子達到要求得到玩具後,不會將正確的付出和努力與結果的因果關係聯繫起來,利用的是孩子對玩具的渴望,而沒有樹立孩子做到更好的意識。

而方法B主要在強調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在孩子達到要求後孩子會逐步樹立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和成績之間的因果關係,主要強調的是孩子對正確行為的認識和做的更好的意識。

以上兩個例子,同樣時利用獎勵,但家長的方法和態度是不同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沒有明確目標和正確引導的獎勵,對於孩子只是一次刺激,一個意外的收穫,用的越多,激勵的效果越差。目標明確和適當的引導,獎勵只是一個結果,孩子會意識到獲得獎勵的過程,會對自己形成新的定位,培養好的習慣和意識。這樣的獎勵會不斷給孩子樹立新的的目標,讓孩子不斷的成長。


愛寶他爸


這就像是你總是拿糖來強化孩子的一些好的行為,但是會造成一些問題,一個就是孩子會吃膩,另外一個就是模糊了他做事情的合理動機,明明是他該做好的事情,但是他衝著這個糖去了,甚至當他覺得糖也沒法吸引他了,那他就完全失去了做這些事情的動力。

所以獎勵要講究頻率和機遇,不要什麼事情不管大小事情都獎勵。另外你也可以試試其他方式,比如負面強化,甚至是適當的懲罰,當他每件事情沒有做好的情況下,你可剝奪他想要某樣東西或者想做某件的機會。


用戶美好時光2019


獎勵也有方法的,教你的老師可能擅長獎勵式的教育,但不一定你就擅長!


小初高教育


獎勵是拋磚引玉的“磚”,引導孩子主動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或者正確的事才是“玉”。如果孩子只是為了獎勵本身去妥協你的要求,那麼有一天你給出的獎勵對於他來說已經不重要或者毫無追求的時候,你會感覺束手無策。


熱愛生活的小陀螺


激勵教育只是眾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種,對於千差萬別的孩子來說,要針對性的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題主要多學習,多思考,用藝術的眼光去教育孩子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