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我奖励教育,为啥我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

白小金


家长你好,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鼓励教育而不是奖励教育。


奖励教育往往是指用物质奖励来作为孩子进步的交换条件,但是这样的方法是有弊端的;它只能在短期内有效,如果长期使用的话会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因为这种方法只能刺激孩子一时的学习兴趣或者动力,却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学习。

因为这样的奖励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得到奖励才是终极目的,而好好学习、得到好成绩只不过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而已;也就是说,奖励教育把本末给倒置了,不会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更不会让孩子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这样的方法下,孩子短期内会为了得到奖励而听家长的话,时间一长却只会觉得逆反;所以才会出现题主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的情况。

而鼓励教育显然是不一样的。它是说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孩子,让孩子通过成人的鼓励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和进取;这种教育方法,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所以我觉得,老师应该是让题主进行鼓励教育而不是奖励教育。

当然,在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

1、表扬的时候要有具体针对性。

也就是说,不能空泛地表扬孩子“你真棒”、“你真能干”;而是要表扬孩子具体进步的地方“你今天的图画颜色真好看”、“你今天自己吃饭的,而且吃得很干净”。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具体指出孩子进步的地方,孩子就能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得到了成人的表扬,下次也就能做得更好。

2、在公共场合及时表扬孩子。

很多家长比较含蓄,当着别人的面不好意思表扬自己的孩子;其实在公共场合,更应该进行鼓励教育。如果孩子有了进步的话,家长应该不吝赞美的词语,大声地把孩子的进步说出来,这样会激励孩子更加努力。

我是“诺善说育儿”,可以和你聊亲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长。


诺善说育儿


奖励是辅助的,管教才是第一位的!你不管,因为人性是要让自己最舒服,那么孩子最舒服的是什么,是玩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你不管,他就一直看,根本就停不下来!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不能吵,不能打,给孩子灌输一种他就是最重要的人的心态,不要宠爱和溺爱,这样只会害了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早日堕入地狱!

这种事情已经太多了,我最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北大的一个少年,一切都太顺里,在一次向一个女孩子表白的时候,被拒绝了!然后他就跳楼了!

永远的走了!

孩子,绝对不可以让他感觉太顺,所有的都是他的,所有人都必须依着她/他!必须要让她/他有底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要让她/他,经历一些痛苦和委屈!做错了就要吵,不听就要更严厉一些,甚至用棍棒教育!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

永远都是这样,到任何时代也都是这样!

读书,是改变孩子命运唯一的、最快的捷径,也同样如真理一样,永远如此!

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国藩也这样说:读书是唯一能否改变人气质的最好的方法,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今天说的是道的东西!明天开始具体说一些术的东西!就是怎样学习的问题!

也可以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鹏程日志


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奖励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是有前提条件的。

如果使用不当,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造成负面的效应。

对于孩子,奖励是对正确行为的鼓励,是对孩子进步的鼓励。通过奖励,我们强化的是孩子对正确行为的认识,而不是奖励的刺激。

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一、孩子写作业不专心,拖拖拉拉。为了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

方法A:如果孩子在晚上九点以前完成作业,且错题少于2道的话,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奖励。如果能够连续三天达到要求的话,可以给一个大一点的奖励。当孩子达到要求后,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进步提出表扬,指出孩子进步了,做的好的地方是什么。然后兑现承诺,进行奖励。下一次,家长提出的要求就要比上一次的高,如果还是和上次一样,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了。

方法B:为了让孩子快点写作业,家长告诉孩子,“你快点学作业,晚上9点前完成,我给你奖励”,在孩子达到要求后,家长立即兑现承诺。第二天,奖励的条件还是一样。

方法A和方法B看起来差别很小,其实完全不同。方法A,强调的是正确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方法B,强调的是交换。长期下来,方法A会让孩子意识到正确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而方法B,孩子会习惯将自己的行为与家长进行交换。

二、孩子平常考试考80分,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家长以这次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奖励的条件。

方法A:家长告诉孩子,这次考试如果考到90分以上,给你奖励一个玩具。接下来,如果孩子学习不专心,写作业不认真,家长会经常提醒孩子,“考90分,奖励玩具”。孩子最后考了90分,家长兑现承诺,奖励玩具。

方法B:家长和孩子进行一次谈心,指出孩子可以通过努力将自己的成绩提高到90分。并指出孩子平常学习的问题,给出建议。最后告诉孩子,如果孩子能够做到平常的要求,考试考到90分的话,给孩子奖励玩具。在平常,如果 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问题时,家长会指出问题,并告诉孩子,只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在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孩子最后考了90分,家长表扬孩子这段时间在学习上的进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兑现承诺,给予奖励。

方法A和方法B的区别是,方法A没有给孩子强调如何付出努力达到目标,孩子达到要求得到玩具后,不会将正确的付出和努力与结果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利用的是孩子对玩具的渴望,而没有树立孩子做到更好的意识。

而方法B主要在强调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在孩子达到要求后孩子会逐步树立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和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孩子对正确行为的认识和做的更好的意识。

以上两个例子,同样时利用奖励,但家长的方法和态度是不同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没有明确目标和正确引导的奖励,对于孩子只是一次刺激,一个意外的收获,用的越多,激励的效果越差。目标明确和适当的引导,奖励只是一个结果,孩子会意识到获得奖励的过程,会对自己形成新的定位,培养好的习惯和意识。这样的奖励会不断给孩子树立新的的目标,让孩子不断的成长。


爱宝他爸


这就像是你总是拿糖来强化孩子的一些好的行为,但是会造成一些问题,一个就是孩子会吃腻,另外一个就是模糊了他做事情的合理动机,明明是他该做好的事情,但是他冲着这个糖去了,甚至当他觉得糖也没法吸引他了,那他就完全失去了做这些事情的动力。

所以奖励要讲究频率和机遇,不要什么事情不管大小事情都奖励。另外你也可以试试其他方式,比如负面强化,甚至是适当的惩罚,当他每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情况下,你可剥夺他想要某样东西或者想做某件的机会。


用户美好时光2019


奖励也有方法的,教你的老师可能擅长奖励式的教育,但不一定你就擅长!


小初高教育


奖励是抛砖引玉的“砖”,引导孩子主动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或者正确的事才是“玉”。如果孩子只是为了奖励本身去妥协你的要求,那么有一天你给出的奖励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或者毫无追求的时候,你会感觉束手无策。


热爱生活的小陀螺


激励教育只是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对于千差万别的孩子来说,要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题主要多学习,多思考,用艺术的眼光去教育孩子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