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奧運會美國男籃輸給阿根廷,當時美國隊為什麼會輸?

舊友134180701


2004年雅典奧運,美國男籃的恥辱。

在2004年那屆雅典奧運會,美國隊很多球員放在現在都是巨星,都是籃球界的王者。那一次美國隊有鄧肯、艾弗森、布澤爾、詹姆斯、安東尼、韋德、馬布裡、斯塔達邁爾、馬里昂、奧多姆、傑弗遜和奧卡弗等。作為世界籃球霸主的美國隊,在世界舞臺、乃至奧運會幾乎都是所向披靡的,但是那一年,美國隊先是73-92輸給了波多黎各男籃,輸了19分,迄今為止,19分依舊是美國男籃史上輸球的最大分差。小組賽中以90-94輸給了立陶宛男籃,最後又在半決賽以81-89輸給擁有吉諾比利和斯科拉的阿根廷隊。

那一年“強大”的美國隊為什麼會輸?

  • 首先那一年的阿根廷確實很強,擁有NBA球星吉諾比利、斯科拉以及奧博託、諾西奧尼、桑切斯等,應該說那一年阿根廷集齊黃金一代,半決賽中,美國輸給阿根廷,吉諾比利和斯科拉的出色配合,用流暢的團隊籃球打得美國隊找不到北,那一場比賽吉諾比利得到了全場最高的29分。

  • 其次NBA的規則與國際比賽有很大的不同,美國隊眾多球員沒有很好的適應規則,國際比賽的內線規則(內線沒有三秒),這一點在鄧肯身上被無限放大,鄧肯非常不適應這種規則,更悲催的是鄧肯還常常被犯規所困擾,導致鄧肯無法長時間呆在場上,而阿根廷隊恰恰是利用這一點,斯科拉在美國隊的內線橫行霸道,美國隊內線失去支柱,外線又無法限制吉諾比利的進攻,輸球在所難免。

復仇,繼續王者之路。

2004年之後的奧運會,美國男籃開始反省,他們開始著手改變,在奧運會前1-2年開始圈大名單並簽署3年內願接受國家徵召的協議,專門找國際裁判講解國際比賽規則等等,之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科比加入,那一年的美國男籃,以場均淨勝22分、不敗戰績奪得了奧運金牌。


老兵聊球


現在回看2004年雅典奧運會,對於美國男籃來說既是恥辱,卻又是一件好事;先說說為何是恥辱,作為籃球霸主的美國夢之隊,在世界舞臺、乃至奧運會幾乎都是所向披靡的,但2004年雅典奧運會,美國男籃“夢六”竟然在半決賽就敗給阿根廷止步於此,雖然成績讓全美無法接受,但2004年美國男籃的實力依然無法否定是世界第一,所以一件事(輸球)得分開很多因素來看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前有個大背景,希臘被恐怖分子叫囂盯上了,以至於當時的國家隊大牌相繼退出了,例如有科比布萊恩特、奧尼爾、麥迪、雷阿倫、賈森基德等,看看缺席的人,幾乎就是夢六的首發陣容了,所以能繼續遠赴雅典為國效力,本身就是個困難重重的決定,而征戰奧運的人員有:鄧肯、艾弗森、布澤爾、詹姆斯、安東尼、韋德、馬布裡、斯塔達邁爾、馬里昂、奧多姆、傑弗遜和奧卡弗

是不是看到詹姆斯、韋德、安東尼就心想“這三人也相當不錯了啊!”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們其實就是以替補學習為首要目的,外加教練布朗又青睞保守+防守;然後大家再仔細看看上面的陣容,會發現幾乎沒有穩定的外線火力,而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外線的場均命中率還不足40%;此外全隊平均身高不夠,艾弗森不擅長防守,唯一引以為傲的鄧肯,站在雅典奧運賽場就更悲催了
NBA與國際比賽又很大的不同,鄧肯在雅典賽場上幾乎不受裁判青睞,其實這點就是不熟悉國際比賽的內線規則(內線沒有三秒),更悲催的是鄧肯還常常被犯規所困擾,那麼引以為傲的鄧肯反而成為了一個劣勢,他一下場,夢六平均身高更矮,一群矮個外線能力又差,內線又被困住,大大減弱了美國隊的實力,到了後面幾乎都成了用個人能力去單打得分了再者,那一場的阿根廷也很強,集齊了黃金一代,吉諾比利、斯科拉、奧博託、諾西奧尼、桑切斯,尤其是吉諾比利和斯科拉的出色配合,很多次用流暢的配合打得美國隊找不到北
所以這才造就了美國男籃歷史上的恥辱一戰,那麼為什麼又是一件好事呢?因為從那屆奧運會之後,美國男籃開始真正的反省了,他們從各個問題環節開始著手改變,例如在奧運會前1-2年開始圈大名單並簽署3年內願接受國家徵召的協議、專門找國際裁判講解國際比賽規則、還發動“魔術師”約翰遜等人為球員講解愛國教育、凝聚團隊力量等等,那麼到了4年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才有了真正的“復仇之路”,美國男籃當時的口號就是:不拿金牌,就是失敗!
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科比終於來了,這是他第一次代表美國隊登上國際舞臺,當時全美雜誌是這麼世界發出信號的“此刻,我們最好的球員出動了!”科比從進入訓練營就開始感染每一位隊友,這支被稱為“救贖之路”的美國男籃,以場均淨勝22分、不敗戰績奪得了奧運金牌,所以才說2004年兵敗雅典,其實對於之後的美國男籃成績來說,未嘗是件壞事

碼字不易,記得點個贊再走哦!最有深度的原創籃球文,記得關注我:十點街球


實際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我曾經採訪過甜瓜卡梅倫安東尼,他就說自己對國際比賽的規則不是很適應:“比如我們打擋拆時,實際上身體是可以移動的,但在NBA賽場上就會被吹罰犯規,在低位背身進攻時,有關身體接觸的判罰常常會對防守方有利。還有,國際比賽中對手部犯規的吹罰要寬鬆得多,遭遇這種情況時,我們總期望從裁判那裡聽到哨聲”


當然除開這些大的原因,還有幾個具體小的原因,比如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美國男籃就展現出了缺優質內線,缺外線資深組織者,缺優質投手,慢熱,罰球不穩定等等毛病。再看參加雅典奧運會的夢之隊陣容:蒂姆-鄧肯(聖安東尼 奧馬 刺隊)、阿倫-艾弗森( 費城 76人隊)、卡洛斯-布澤爾和勒布朗-詹姆斯(克利夫蘭騎士隊)、卡梅隆-安東尼(丹佛掘金隊)、阿瑪爾-斯塔達邁爾和肖恩-馬里昂(菲尼克斯太陽隊)、拉馬爾-奧多姆和德懷恩-韋德(邁阿密熱火隊)、理查德-傑弗遜(新澤西網隊)、斯蒂芬-馬布裡(紐約尼克斯隊)及埃米卡-奧卡弗(夏洛特山貓隊):這個陣容裡沒有一個資深老辣的控衛來梳理進攻防守,分配球權,除了石佛,沒有一個正牌內線,當然也沒有一個足夠穩定的外線投手,基本全是必須有球在手才能發揮自己作用,需要大量球權,有球進攻比重遠遠大於無球進攻比重的球隊當家頭牌,這就已經埋下了失敗的隱患。順便多說一句,教練拉里.布朗老成持重,不大愛用新人,所以兩個未來的巨星,勒布朗和安東尼,出場時間也寥寥,通常手還沒有熱就被換下去了,當然,那時候小皇帝和甜瓜也還都是新人,潛能尚未完全開發,遇到這種大場面發揮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雅典奧運會之後,美國籃協痛定思痛,讓杜克大學,學院派名帥K教練來執掌帥印,助理教練團隊裡有了熟悉歐洲團隊籃球打法的進攻大師德安東尼,奧運男籃變成了長期大集訓隊制,而且每個入選並同意參加的球員必須簽署三年合同,保證隨叫隨到,在選材上,也從堆砌頭牌的全明星模式變成了十八般武器樣樣不落的功能選材模式,像防守大師布魯斯.鮑文,外線3D型防守球員山恩.巴蒂爾這樣的“角色球員”也能入選美國奧運男籃集訓隊,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晴天有時下豬


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籃半決賽美國81:89不敵阿根廷,無緣決賽。


首先從數據上來看,前三節都落後,後程發力晚。

四節比賽的比分分別是20:24,18:19,19:23,24:19(前者是美國)。從開場沒多久阿根廷就一直領先,直到終場前3分鐘美國隊才略有起色,全場緊逼,可惜時間不夠,他們對陣最好的阿根廷。


其次進攻方式來看,太多單打不能擊垮素質一流的南美軍。

第一節比賽剩3分鐘,馬布裡運球過半場到左側45°角,艾佛森從底角過來要球運到中場,然後交給右側底角的傑佛森,他運了兩下球,投籃,duang。球沒進不要緊,但是對方5人在搶籃板,美國就只有死死卡死的鄧肯。

第二節比賽剩2:50,馬布裡運球過半場,隊友過來接應要球,他沒給,自己一個左側加速,皮球跑的比自己快,sou。而且阿根廷在這球沒有逼防,純屬自己的進攻選擇和當時心理素質原因導致的。

到了下半場,鄧肯持球單打,五個阿根廷立馬圍著他,來了甕中捉鱉,呆瓜也是一挑五,無果而返,回來防守,此時在外邊有三個空位。但就是沒傳。


最後對內配合默契度不高,國際賽場經驗不足。

比賽到了最後一節不到四分鐘時候,鄧肯已經沒有上場,留在場上的有艾佛森,馬布裡,奧多姆,傑佛森和馬里昂。一是沒有身高優勢,二是沒有組織配合。基本就是艾佛森攻,艾佛森攻完馬布裡攻,馬布裡攻完艾佛森攻,球過了半場要麼就是簡單的單擋,要麼就是直接幹。很多傳球時機都錯失。最後亂到傷了阿根廷兩名球員,可謂是打瘋了。而第一次參賽的詹韋基本就是打醬油。而具有超級巨星的科比,麥迪和奧尼爾一個都沒來。不過這些都是間接性的原因。


個人認為輸球原因:

  1. 外部原因是阿根廷整體作戰能力好,素質強;

  2. 內部原因美國單打被卡死,進攻方式打亂。


而後四年捲土重來,此時有了我科以及成熟的03一代,並以大獲全勝記錄拿回屬於自己的冠軍。


威仔侃球


首先是美國那支夢之隊本身陣容的問題:

鄧肯、艾弗森、布澤爾、詹姆斯、安東尼、斯塔德邁爾、馬里昂、奧多姆、韋德、傑弗遜、馬布裡及奧卡福。04年,詹姆斯、安東尼、小斯還有韋德這些人是什麼水平?新兵蛋子,而真正的大牌球星呢?鄧肯、艾弗森算,其他的……話說這支美國隊真的有夠湊合的。因為很多超級球星不在。04年,基德傷病,科比、奧尼爾已經不和,而且科比還在打性侵官司;再有,希臘被傳有可能出現恐怖襲擊,總之,這一切讓美國隊實力大損。

當然,美國隊當時因為在國際賽場上鮮嘗敗績,基本也是目中無人,在缺少強制性的邀請機制下,美國隊的陣容偏頗性肉眼可見:後場球員扎堆、還那麼多單打手,內線鄧肯一個人撐著,奧多姆有時候都要打5,咎由自取了。

其次,他們撞上了阿根廷的黃金一代:

斯科拉、吉諾比利、諾奇奧尼……這些人我們必須都得認識,他們後來不僅僅是阿根廷球員了,在NBA賽場上也名氣頗大。尤其是吉諾比利,當年29分血洗美國,進入NBA,雖然是個替補,但卻是NBA備受尊敬的超級球星。04年的阿根廷眾志成城,打法配合默契,行雲流水,傲慢的美國隊輸給他們不算丟人。

最後,國際規則:

當年的那支美國也的確是吃了一些規則的虧,比如因為沒有三秒,美國沒有帶足夠多的射手導致空間拉不開,所以很印象深刻的,兩個後衛艾弗森和馬布裡成了全隊赫赫出頭的兩個單打手,場均出手位列全隊前二。當然了,歸根結底還是夢之隊陣容組建不完善。

當然了,這次夢之隊的輸球也讓美國如當初剛組建夢之隊一樣警醒,不是隨便拉一些職業球員就已經能稱霸世界,因為世界籃球也在進步。這才有了後來的北京奧運會雪恥、更多的國際球員殺進NBA。


叔叔在看球


雖然輸了,但是蒂姆-鄧肯、阿倫-艾弗森、卡洛斯-布澤爾和勒布朗-詹姆斯、卡梅隆-安東尼、阿瑪爾-斯塔達邁爾和肖恩-馬里昂、拉馬爾-奧多姆和多尼亞-韋德、理查德-傑弗遜、斯蒂芬-馬布裡、及埃米卡-奧卡弗等等,這些都是英雄!

他們遇上的可是最好的阿根廷,而且那是最好的馬努率領的最好的阿根廷隊!

要知道當時除了鄧肯、艾弗森這些真正是成名的MVP級別巨星,詹姆斯、安東尼、韋德這些後來的巨星當時還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根本拿不上臺面。

內線鄧肯最擅長的其實還是4號位,又頻頻被裁判針對陷入犯規麻煩,石佛也是打得十分掙扎,要知道那年的美國隊連個像樣組織後衛和像樣中鋒都沒有,內線僅僅靠著鄧肯獨木難支,再加上艾弗森其實更多的是分位打法,為了湊齊陣容不得不找一些年輕的球員,也沒有什麼國際比賽的經驗,甚至很多還是一年級二年級的新秀。

最後不得不,單打,單打,還是單打!

雖然輸掉了比賽,請記住這兩位孤獨的英雄!

但是科比布萊恩特、奧尼爾、麥迪、雷阿倫、賈森基德、卡特,這些所謂的明星球員,在面臨傳言中的恐怖襲擊,拒絕去雅典奧運會為國效力!

這些人不配做英雄,雖然在08年奧運會科比完成了救贖,但是這些人終究會被釘在美國夢之隊的恥辱柱上。

想到這裡我就想起08年北京奧運會,想到以前的國家隊,王治郅、姚明孤獨的撐起國家隊,真的有時候感覺為英雄嘆息,為英雄惋惜!

那一屆北京奧運會分在了死亡之組,但是是衝了出去進入了八強!姚明、王治郅、易建聯,他們都是英雄。

如今再看男籃,姚明雖然退役了,但是不管是球員還是退役以後作為籃協主席,他都要撐起這個國家的希望,而易建聯則是在國家隊一樣苦苦的支撐著支離破碎的國家隊!

致敬這些英雄!為國而戰的英雄!!


EmacserVimer


2004年雅典奧運會絕對是美國籃球史上最大慘案,他們居然連進總決賽的資格都沒有,在與阿根廷的半決賽中被89:81淘汰出局,2004年由於社會因素和個人原因導致了很多NBA頂級球星退出了國家隊。

而美國更是狂妄自大,在僅有的12人大名單里居然有3名一年級新秀詹姆斯,韋德和安東尼和兩名二年級新秀布澤爾和斯塔德邁爾。而剩下7人分別是蒂姆-鄧肯、阿倫-艾弗森、肖恩-馬里昂、拉馬爾-奧多姆,理查德-傑弗遜、斯蒂芬-馬布裡。


在這12人裡面只有鄧肯,艾弗森,馬布裡稱得上巨星,而更致命的是美國隊沒有一個是打中鋒位置的球員,只有鄧肯和小斯的身高算是大個子,而他們都是大前鋒,於是鄧肯不得不客串中鋒位置,但是由於鄧肯收到犯規麻煩,小斯又不是擅長防守的球員,美國的內線被斯科拉等阿根廷內線壓著打。

由於新秀太多在國際賽場上顯然都不過阿根廷老辣成熟的黃金一代,吉諾比利對於美國隊是噩夢般的存在,斯科拉內線的進攻也是如魚得水,他們依靠整體進攻打敗了一味個人單打的美國隊


如果美國當時保守一點派出一些成熟的球員,把新秀球員的人數減少一些,內線在派箇中鋒,那樣美國隊應該不會輸給阿根廷。

歸根結底就是美國太過於自信了,你們覺得呢?


籃球雜貨鋪


2004年奧運會,阿根廷人擊敗美國夢之隊,意外奪得奧運冠軍。原因無非有三:

美國人太過輕敵

1992巴塞羅那夢之隊,美國人派出了喬丹領銜的夢之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摘得金牌場,此後亞特蘭大、悉尼奧運會也都輕鬆連莊。這群NBA巨星,就把奧運比賽當做是度假休閒,根本沒有上心。

臨時組隊磨合不足

由於前面幾屆贏得太過輕鬆,美國籃協也沒把奧運當回事,NBA總決賽每次都是打到6月中旬,距離奧運開賽一個月不到,算上這些球星修整調理,真正合練可能不到兩週時間,隊友之間配合不默契、戰術執行效率低。

NBA與FIBA規則不同

除了三分線不同,FIBA還有諸多規則與NBA當時所行不同,最明顯的是允許聯防。NBA這批球員普遍對聯防不適應,由於缺乏針對性的戰術演練,到了場上時常陷入困境。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那支阿根廷的確是強,足可稱之為黃金一代,而且球隊擁有最巔峰的妖刀---吉諾比利。

阿根廷男籃向來以整體籃球著稱,隊員之間的嫻熟配合以及穩定發揮,幾乎讓對手毫無可趁之機。並且球隊裡的許多球員還是在一起配合了多年的老戰友,彼此間十分熟悉並擁有著非比尋常的默契度。

2002年的男籃世錦賽上,阿根廷隊就在半決賽87-80淘汰了美國隊,只是當時未引起美國人重視。阿根廷隊的整體打法已經成型,實戰中運用戰術的技巧已是爐火純青,身高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他們能憑藉快速的補防和協防填補好每個漏洞,讓對手難以舒服地出手投籃。

半決賽中,阿根廷隊以87比80擊敗了美國隊“夢五隊”,雖然最終在總決賽上不敵南斯拉夫隊,但是世錦賽銀牌,以及“夢五”終結者的榮譽,奠定了阿根廷隊在國際籃壇上的地位。2004年,阿根廷男籃再接再厲,勇奪雅典奧運會的金牌,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他們的超強實力,這其實算不上意外。


正品足球


主教練是布朗,兩後衛是艾弗森和馬布裡兩個獨王,內線鄧肯,剩餘的球員分別是03風塵三俠,傑弗森、奧多姆、小斯、奧卡福、布澤爾、馬里昂。

內線:鄧肯+一堆矮個內線,偏偏當時鄧肯不受裁判青睞,經常受到犯規困擾,其它內線球員個子較矮,成為了軟肋。

後衛:艾弗森和馬布裡都是喜歡單打獨鬥的球員,兩個人根本不可能融入一塊,他兩在一起反而相互限制。

剩餘其他隊員,03詹姆斯、安東尼、韋德在布朗教練的體系下,根本沒有出場的機會,奧多姆和傑弗森也是馬馬虎虎,整個夢六給人的感覺是場上一團糟,沒有穩定的炮臺。

多補充幾句,當時美國隊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形成一個整體,賽前一個星期才集訓,當時很多球員不喜歡打國家隊的比賽,大家都是大牌,誰也不服誰。團隊裡面沒有絕對的核心。



小子真帥氣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不可一世的美國隊最終在半決賽被巔峰的阿根廷淘汰。其實美國隊幾乎在小組賽就遭遇到巨大困難,小組賽首場就以73-92大比分輸給波多黎各,隨後以90-94輸給立陶宛。並且對於其他幾隻小組賽對手也沒有絕對的優勢。似乎就已經給美國隊接下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到了1/4決賽美國隊102-94擊敗西班牙。


半決賽遇到了巔峰的阿根廷,最終美國隊沒能頂住阿根廷的攻勢以81-89輸給阿根廷,慘遭淘汰,沒能進入決賽。


這場比賽阿根廷真的打出了非常精彩的比賽,以吉諾比利,斯科拉,奧博拖,諾西奧尼,德爾菲諾為核心的主力陣容真的是威力強大。在比賽中阿根廷不斷地傳球,不斷地快速攻守轉換,再加上這些球員的個人能力,美國隊稀鬆的防守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在第三節阿根廷一度領先到16分。


反觀美國隊進攻真的是雜亂無章。美國沒有穩定的控球后衛,進攻中更多的只是單打獨鬥,有沒有外線的射手,幾乎每一次進攻都需要殺入內線。但是阿根廷的防守很有針對性,讓美國隊每一次得分都不那麼輕鬆。甚至很多時候阿根廷五名隊員都收縮在禁區周圍。

就是這樣阿根廷不斷用快速反擊,內外線結合,以及吉諾比利個人能力戰勝了美國隊。那隻阿根廷的進攻真的是觀賞性十足。


這隻美國隊真的是陣容極度不平衡,因為雅典奧運會有恐怖襲擊的可能,科比,麥迪,奧尼爾,基德等一大批頂級球員都沒有參加。這隻美國隊由鄧肯、艾弗森、布澤爾、詹姆斯、安東尼、韋德、馬布裡、斯塔達邁爾、馬里昂、奧多姆、傑弗森和奧卡福組成。

這樣的陣容沒有控衛,沒有三分射手,沒有防守。因為拉里·布朗為主教練。詹姆斯,安東尼,韋德等新人都沒有受到重用。並且美國隊賽前極度自負,非常的輕敵。最終導致了失敗。

這次比賽吉諾比利戰勝了隊友鄧肯,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鄧肯和波波維奇都參與了這場比賽,馬刺隊卻卻最終放棄了斯科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