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學生減負是好事嗎?尤其是一二年級不佈置筆寫的家庭作業,作為家長你能接受嗎?

順其自然1157266


作為老師,也是家長,我是支持學生減負的!但是,我認為減負不能只是一二年級佈置書面作業這麼簡單,這種做法我不能接受。這是因為:

一、不利於學習習慣的養成:小學靠習慣、中學考態度、高中靠能力!

這是我對學生學習的一個歸納:小學階段,習慣最重要;中學階段,態度最重要;而高中階段,能力最重要!如果前面都打好基礎,高考考上好大學,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我的孩子現在上小學四年級,我個人認為,前三年級的陪伴和習慣太重要了,如果前三年級孩子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比如回家先做作業、預習、考前複習等習慣,四年級開始,學習就可能掉隊!而如果前三年級養成了這個習慣,到了四年級,孩子基本上就已經很自覺了。

試想,如果一二年級不佈置筆寫作業,會出現什麼情況?我覺著孩子養不成好習慣!雖然老師可能佈置一些背誦的作業或者課外實踐,但是這需要家長有時間、有能力來陪伴,而且並不能全面檢測出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二、加重家長的負擔,包括時間上或者經濟上的!

不佈置作業,並不代表不學習,孩子3點半就放學回家了,家長如何做?自己檢查孩子背誦還是把孩子送進學屋?

如果孩子去做作業,家長可以自己檢查簽字,也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可以只做檢查,看看孩子完成的情況,看看孩子是否認真,作業是否工整,即便家長沒有多少文化水平,這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如果沒有這些作業,那麼家長能夠保證每天都讓孩子回家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嗎?我想,即便是我自己,也未必能達到!

三、加大學生的差距!

從我個人還有我周圍的家長情況看,這種做法的結果我是能預測到的:家長重視的,而且有條件的家長,會把孩子送進學屋,或者自己來輔導孩子的作業,而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或者時間的家長,可能會給孩子一部手機,你信不信?

其實,城裡的孩子,是不會真正減負的,他們只能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所謂的減負,只是表面上的、學校裡的減負而已,而農村的孩子,可能是真正的減負,最後的結果,是差距越來越大。

小學是減負了,初中也可能劃片,但是能考上高中嗎?能考上大學嗎?當高中普及之後,當大學可以用自己的特長申請之後,我才相信,真正的減負時代到來了!你同意嗎?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贏在高三


我是一個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我是支持減負的,各位要看到這次教育改革的大勢:

一、2018年0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主席提出要把"立德樹人"做為今後中國教育的主線。什麼意思,純以分數定高低的時代快要過去了。

二、2018年09月25日,教育部推出《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立德樹人,開幹。

三、最近大力整頓校外培訓機構,以提分為目標的課外培訓以後少來,分數雖然很重要,但人品更重要。

四、各省高考改革方案已經陸續出爐,2020年,北京市實施新高考,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各位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五、2019新年伊始的大減負,可謂今年的第一個熱點,在家長當中爭議比較多,褒貶不一,但大勢所趨,一列高速的列車,要調轉方向,必須先減速,剎車,調頭,轉向,現在國家做的是減速剎車,然後才能調頭。現在一、二年級的孩子,十年之後才高考,相信那時的高考,也一定是立德樹人,因材選人。




左洪燁


大家覺得學生減負是好事 尤其是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作業 作為家長怎麼你能接受嗎

李令朝

2019年元月3

結合數千年來教育發展經驗我認為,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適當的家庭作業必要,而且必須要。這是教育科學決定的真理。不是形而上學。

教育教什麼育什麼?

教育在家庭啟蒙教育的根基上,拓展、提高、昇華知識技能,形成因人而異的思想理念、行為方式、方法習慣、道德三觀、一直價值觀人生風格品質。但每個人必須具有的共性:通過學習

作為人要有良心,做得到感恩,擔得起責任。這是人生為人三原則

人生必須擁有的氣質: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要提醒的自覺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是中國傳統人生四個標準

人生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必須具有:積極進取、上進不止的思想理念;為民服務、奉獻不止的道德覺悟;遵紀守法、嚴範不止的紀律風格;遵規守矩、努力不止的工作保守;團結協作、奮鬥不止的團隊精神。所有這些是青年人,人生行為涵養的五個素,簡稱行為五素養

結合傳統的育人目的標準黨的教育方針,學生家庭的家德、社會公德孕育下,結合學生必須養成素養來談。

中華文化從無無文字記載地口授生產生活經驗歷史,到倉吉造字後有文字記載的生活經驗歷史。有過萬年的歷史。這些經驗不是人們從實踐生活中直接獲得的,由於人的壽命就只有

三萬天,七八十年。不可能經過生產生活實踐一一總結。都要從先輩們地口授傳授,產生形成教育在運用近萬年人們總結出的教育的嚴謹性量力性相結合的教育原則,言傳心授,以身示教的手段來實現。但都要留一定的家庭作業完成學習任務。提高知識技能儘可能多的積累知識技能。實現博學強能。

是故,才出現了好多經典範例: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都是激勵後人進取的搞笑例證。進化了幾萬年的現代人難道不懂得

佈置一定的家庭作業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必須家長逐一落實的。還要在解釋嗎?

在教育中有的孩子發育快,思維敏捷,悟性高,學習理解掌握快;有的孩子發育緩慢,思維遲鈍牛吃玉米,吃得是顆粒,拉得亦是顆粒。沒消化理解不透,行為愚鈍緩慢。也就是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技能速度,不同的學生不同而且天壤之別。相對滯後的,你不能失去公平,自私的讓快的停下來等你,遲鈍的就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釘子精神,時間它總是有的,要知道自己的斤兩,像龜兔賽跑的兔子,利用休息時間,去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懸樑刺股,去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利用到學習上,自然就把學習趕上去。出現了後來者居上,後起之秀。

當然,社會就是有上中下左中右的。有的家長在學校裡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知識技能掌握得好,就在社會上

小灶,可來掌握更多地知識技能,熟習提高知識技能地作用能力。對人的發展來說,也無可厚非。可有的家長,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學習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就花空心思,不解決自己孩子的問題,總想方設法地降低別人孩子做起“好事來。”

我瞭解這樣

的實例2009年發生的,一個初級學管理較嚴範,畢業級三月底新課程內容學習完畢,開始進入系統複習為了使得學生與老師同步系統掌握知識技能,避免亂收費便於糾糾正學生知識技能地誤。星期天年級備課組成員逛圖書大廈,發現一本隨章節系統訓練套題,正好一個教師的孩子在畢業班,就買了一套。回校後這個班的少數學生家長對這套套題知曉後,告訴家長會,經家長會了解研究,和學校協商要求購買。為了避免亂收費,學校對家長會成員說,套題家長可以買,教師不沾手。家長會就告知了畢業班的所有家長,可以自行購置。可就是家長會通知出現了
疏漏,有位家長因換號沒有接到通知,她從其渠道得知後,不瞭解詳情,自認為學校巧立名目賺錢。就通報到媒體上。班主任得知後告訴他實際情況,說那教輔是家長自願自由買的,你可以不買。可笑地她說:我孩子學習不錯,想上地區重點高中。我必須買。第二天九點,媒體記者找到學校,在教師學生中瞭解,有家長買教輔這事,也知道是家長自願買的,要學校拿出八千元息事。家長會
成員全體介入,撈到稻草的記者對家長會說這事與你們無關不理家長會成員。繼續和學校校長主管副校長然落,濫用職權曝光相要挾,雖然學校沒錯不怕事,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弱勢的學校為了安寧,為了讓校長主管副校長排除干擾工作,後勤處主任出面協商後付給記著四千元,記著開
了四千新聞傳發票才算結束。這時已經是下午四點。記者有意干擾學校領導工作長達七個小時,教育弱勢啊!像這樣弱勢的學校受到記者、校鬧的家長、為財胡鬧的公民或單位多了去了。弱勢教育能質樸能淳樸嗎?

我個人認為我國實行義務教育,免雜費、課本費,現在減負。教育部可以再課本以外,編兩套和課本同步的教輔,一套各科都有,供學生在校鞏固知識技能使用;另一,編有適量的提知識技能訓練題,後面在編有第二天本科目要學習的知識技能的思想方法,學習方法,理解、同化、抽象、概括的方法

導引。使得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起到導學的作用。在家長監督指導下完成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動性、主動性學生自覺獲取知識技能。這不正是我們要的嘛。

為了避免在發生加重學生負擔現象,編教輔時,按學生的認識水平,可分為基本練系,全部學生完成。提高練習絕大多數學生完成。和拔高升華聯繫,只需要品學兼優的學生完成。這不正好,更科學嗎?

另外,我從當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到搞管理教育教學。現在研究教育教學。個人認為,從新中國建立借鑑蘇俄教育,到現在推行現代教育,在中華國學孕育下的中國教育

是十分成功的,七十年來祖國從農業國家,發展成為富強民主的工業化國家航天、納米技術、微軟發展、激光應用、暗物質發現運用、量子技術應用、高鐵的飛速發展等等,都說明我國人才濟濟,一代接一代連續不斷。沒有發生人才斷層。再加上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很快轉化為生產力,使得祖國現代化生產高速高效實現了令人難以想象的飛躍。這些祖國人民從未滿足。八國聯軍聞聽膽。這不是鐵的事實證明麼。所謂的雜音正是倍受西方自由主義世界毒害的少數人,西方顛覆中國做宣傳,祖國和人民要看清認
!為實現雙百中國夢,努力追趕超越。


自在樂行真


其實大家有一個誤區,認為一二年級是低年級不太重要。這種認識不僅僅是社會上甚至一些校長也這樣認識。基於這樣認識的校長往往不會把把關老師放在一二年級。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二年級是入門,如果這個門沒有入好,那麼後續就逐漸見高下了。一二年級也是基礎中的基礎,適當的作業不會把孩子累到哪裡去。反而是適當作業會逐漸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日養成的。所以,我覺得適當作業還是應當有的,孩子做作業也不會累到哪裡去。適度即可。


蟒塬碎語


其實對於一二年級學生而言,養成良好的作業規範、學習習慣同培養學科興趣同等重要。前者面向基礎規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後者面向長遠發展和學科素養。

所謂“減負”,個人覺得主要是減少老師在教學上的急功近利,過分重視題海訓練,只在乎當前成績,較少考慮學生的學科興趣的培養的短期行為。這種行為背後是教育評價、家長評價等的現實選擇,是唯“分數論”的必然結果。

我們期待作業迴歸教學的必要選擇,而非惡性教學競爭、爭名逐利的“變態選擇”,使孩子對學習感到“厭惡”和“痛苦”。

身處這樣的環境,大多數老師也會做出現實、短期的選擇,因為孩子的一生會遇到許多老師。也許一二年級的嚴格與興趣的培養,是對整個學習生涯的奠基。實際情況本就充滿矛盾,就要看教學行為的選擇是否過度。


初等數學學習aoe1981


我非常支持!不寫字不代表不學知識!!寫成堆的作業,學到的東西又有多少呢?我兒子特別愛看課外書,老師都誇他知識面廣,有時候甚至他知道的東西,我都不知道。我感覺這樣很好,但是,自從上了二年級,作業越來越多,也換了老師,這個老師特別愛讓抄寫。大量的抄寫,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很晚,沒時間看課外書了。有時候孩子實在想看就在上廁所的時間看。唉!


火花蝴蝶1


一二年級就算老師不不佈置,我將來也要給孩子佈置寫字的作業,沒有別的目的,寫字規範,寫字速度,手指握筆習慣,和手部肌肉鍛鍊,這個階段太重要了,想把字寫的規整,就一個字練,這個時候不練習,等高年級知識點增多,等中學需要記隨堂筆記,一手狗爬字,寫的還慢,那時候才真耽誤孩子。還有低年級的口算心算,都是基礎中的基礎,都需要大量的練習


螞蟻麻麻


不布書寫作業,對幹一年級的娃兒好處不大。孩子小沒自覺性基,對貪玩的孩子來說那基本說書都不會瞄一眼。我家孩子貪玩佈置點書寫作業我佔成,我希望多佈置點書寫作業讓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要做了才玩。


自給自足64571000


不能一點都不佈置拼音簡單的生字數字簡單的加減法還是要佈置的!我七零後我們小時候一年級的時候也有作業!


世態炎涼親情淡漠


第一,學生寫家庭作業是對知識的鞏固。1,2年級的孩子自控力是很差的,所以還需要佈置作業,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

第二,只要當前的高考政策不改變,學生就永遠減不了負。老師可以給減負,但是家長還會給孩子佈置額外的作業,增加鞏固孩子的課堂知識。

第三,每一位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不允許孩子減負,家長們卯足了勁兒,在帶著孩子拼命奔跑。

第四,不管是對小學生的孩子,還是對中學的孩子來說,減負唯一的前提就是改變當前的高考政策,不是以分數來決定高考。

總之我作為家長不支持老師不佈置家庭作業。但是作業要適當不易過多,對於一個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作業不應當做到十點多鐘。現在有的孩子作業已經拖到十點多鐘,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