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縣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置新業 忙致富

四川大竹县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置新业 忙致富

大竹縣月華鎮九銀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航拍圖。竹萱攝(中經視覺)

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對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通報表揚。四川省大竹縣創新“雙靠近三融合”模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的做法名列其中。

初春的太陽照耀著竹鄉大地,暖意融融。

“周確慧你在家嗎?快上車,有活幹!”2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團壩鎮農華村2組村民周確慧的新家外傳來一陣喊聲,話音剛落,後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後忠便踏進了家門。“我正好路過,廠裡有些活缺個人,就來招呼周大姐過去幫忙。”張後忠告訴記者。

順著張後忠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後忠農業就在距離周大姐家百米開外的山坡上。周確慧搬進新家以來,在後忠農業以每天60元的工資做零工,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算下來一年收入1萬多元。

和周確慧一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到農華村2組的村民一共有39戶,貧困群眾從“山溝溝”來到了“街場口”,改變的不僅是居住環境,更是找到了新工作,過上了好日子。

近年來,大竹縣創造性地推進“哪裡有產業就向哪裡搬、哪裡有搬遷安置點就向哪裡引產業”,建成“雙靠近三融合”安置點68個,解決了扶貧搬遷“搬得出、難穩住”和對外招商“引得進、留不住”這一縣域發展難題,探索出一條“以產帶遷、以遷興產”的脫貧新路。

“搬得出”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為什麼要搬?第一個原因,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難題。

大竹縣位於四川省東部,地處秦巴山區連片扶貧特困區。總體地貌特徵為“三山夾兩槽”,是典型的淺丘山地地形。地形地貌不利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貧困群眾原地高質量脫貧瓶頸突出。

“走到哪裡都感覺是在打轉轉,就是轉不出山溝溝。”說起老房子,63歲的王國長有些抱怨。“我的舊房子有50多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因年久失修,冬天人凍得打哆嗦。”2017年12月,王國長和24戶村民一同搬到了黃灘鄉平橋村安置點,見到記者進屋他從沙發下拉出了天然氣火爐,熟練地打開開關。“我們一家三口只花了7500元就住進了通水、電和氣的新房子,現在出門看病也很方便。”邁出王國長的家門,寬闊平坦的村組公路延伸到農家院壩,亮麗別緻的農家新居掩映在綠樹叢中。

今年72歲的遊雲堯依然是家裡的勞動力,在沒有搬遷到團壩鎮農華村安置點以前,家裡的收入來源主要靠他個人務工。“我的老房子就修在山崖邊的低窪地上,想就近做點農活又找不到一塊平整的土地,家裡還有兩個病人要照顧,只能起早貪黑四處打零工。”遊雲堯告訴記者,他現在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安置點提供的公益性崗位,每月500元,農忙時節,去附近的專業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掙60元,加上低保,一年能收入1.5萬元左右。

第二個原因,脫貧重要,鞏固脫貧成果同樣重要。

記者注意到,大竹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以下特徵。首先,靠近場鎮、靠近園區、靠近鄉村旅遊區或產業基地。其次,安置點普遍在城區、社區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嚴格避開了有地質隱患的區域。

大竹縣以工代賑辦公室機關黨支部書記徐曦告訴記者,安置點的選擇要符合挪“窮窩”與換“窮業”、安居與樂業、搬遷與脫貧“三個並重”,選址充分尊重了群眾的意願和生產生活習慣,讓搬遷戶自主決策。

大竹縣月華鎮九銀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佔地31畝,屬於城市規劃建設用地,每畝市場價50萬至60萬元,同時緊鄰月華食品加工園、石河—月華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南大梁高速公路出口和國道210線,是房地產開發商眼中的一塊“肥肉”。為了讓搬遷群眾住得好、致富快,月華鎮毅然把易地扶貧搬遷點規劃選址定在這裡。

為了把好工程質量關,讓貧困群眾住進安心放心的好房子,大竹縣統一為搬遷戶提供了5套房屋圖紙,以村為單位投票選出統一的風貌,再通過搬遷戶公推成立建房理事會或監督小組,對工程材料、進度、質量等進行監督把控。

“作為監督小組的成員,2017年建房時我幾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來看看。”王國長是平橋村公認的熱心人,他向記者舉例:“就拿我家門口這塊地來說,我沒少找施工隊‘麻煩’,房子建不好可不行。”大竹縣的每戶搬遷戶都拿到了承建方聘請第三方出具的《住房安全質量鑑定報告》,保證住房質量安全。

“按照搬遷對象‘每戶不超過1萬元’進行建房出資,‘人均不超25平方米、每戶不超150平方米’進行面積大小選房,做到安置房建設與群眾需求相統一,既解決了‘人多房擠、房多浪費’問題,又落實了國家政策要求。”徐曦向記者分析,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由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四川省政府籌集的地方債務資金、長期低息貸款、群眾自籌資金五部分構成。為了讓貧困戶花“小錢”住上新房,每戶自籌資金不超過1萬元,對於特別困難的可不自籌。

在已搬遷的15722人中,大竹縣建成安置點68個,集中安置6740人,佔比43%;分散安置8982人,佔比57%。如此規模的搬遷工作不乏難處,最難的是打消搬遷群眾的顧慮:“新建住房需要資金,錢從何處來?”“搬出去了處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靠什麼生活?”

解放思想是推動實踐的“閥門”,也是貧困戶脫貧搬遷的一場自我“革命”。“給群眾解釋清楚土地流轉等補償問題,算好住新房需要付的資金,要讓群眾心裡有數。往哪裡搬、建什麼房、誰來建,都由群眾說了算,才能讓貧困群眾吃下‘定心丸’。”月華鎮黨委書記孔祥勝告訴記者。

“穩得住”讓搬遷戶共建新家園

既要“搬得出”,更要“穩得住”,為此,大竹縣以日常生活為重點,建好便民生活圈;以故土鄉情為重點,打造鄰里朋友圈;以共建共享為重點,打造群眾自治圈,幫助大家實現生活環境、生產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的全方位融入。

走進月華鎮九銀村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代辦窗口整潔而醒目,這裡一共分為四個窗口,分別是“易地扶貧搬遷戶代辦服務窗口”“社會事務服務窗口”“信貸服務窗口”“勞動保障和就業服務窗口”。孔祥勝告訴記者,設立這些窗口是為了避免搬遷群眾在居住地、戶籍地“兩頭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就到代辦點說一聲,大事小事村幹部幫忙代辦絕無二話。”孔祥勝說。

故土難離,對不少搬遷群眾來說,難的是要離開常年耕作的土地。為此,在安置點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民居前,根據住戶的意願,大竹縣就近為大家配置了“微田園”,白菜、小蔥、萵筍……品種豐富、鬱鬱蔥蔥。逢農忙時節,園區、廠區、專業合作社還會專門放上幾天農忙假,讓大夥兒務工種地兩不誤。“我們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離不開啊。以前在家務農,收穀子的時候少說也要耽誤三五天,招呼親戚朋友幫忙。現在只需要請專業的收割隊,一天就能把事情辦好,也不耽誤上班。”在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碰到了在此務工的張雲會。

故土難離,對不少搬遷群眾來說,難的是要融入新的生活圈子。“到場鎮上來住了一年多,我把廣場舞都學會了。以前天黑了沒事幹就玩撲克牌,現在我覺得跳廣場舞更有意思。”張雲會說,搬家以前自己心裡是有些打鼓,場鎮上的生活會不會很難適應,場鎮上的人是不是很難打交道。“我的老房子還留過一陣子,總想著如果不適應就兩邊住,現在完全習慣了這邊的生活,老房子拆了,新房子的房產證也辦下來了。”

故土難離,對不少搬遷群眾來說,難的是要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以前住在村裡,雖然家家戶戶都是單門獨院,但常常因為小事情吵嘴,現在住得門挨門、戶挨戶反倒不吵嘴了!”團壩鎮農華村第一書記黃波笑著對記者說,為了增強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安置點推行流動樓長制,搬遷群眾以戶為單位輪流擔任樓長,定期開展鄰里關係和諧標兵大評比。村裡還按比例推選了一些村民代表,參與集體事務管理,讓搬遷群眾共建共享共治新家園。

確保每一個安置點通水、電、路、網,這是“標配”,大竹縣還為每一個安置點配套建設了公共活動場所。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同的安置點分別配套建設了幼兒園、幸福農超以及村級服務中心。根據群眾意願,68個安置點共配建了900餘個“微田園”。

“三融合”促貧困群眾逐步致富

易地搬遷後,遊雲堯的工作是村裡的公益性崗位,負責安置點衛生清掃;張雲會的工作是在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醪糟裝罐;周確慧在後忠農業加工吊瓜子……三個人的工作地點都在離家不到1公里的地方,起早貪黑、養家餬口的日子成了過去時。通過堅持“點”鎮融合、“點”園融合、“點”業融合,大竹縣易地扶貧搬遷達到了群眾就業、產業發展、安置點有生機的“三贏”效果。

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祥華告訴記者,為了讓搬遷群眾就近務工,企業提供了120個崗位。“脫貧攻堅是大事,企業也不能置身事外。2017年10月,在得知月華鎮有12個村137戶要搬遷到工廠附近時我們很高興,這解決了企業的招工難題。”唐祥華說。

記者是在生產線上見到張雲會、龍義國夫婦的,張雲會算是東柳醪糟的老員工,在這裡打工已經有三年多了。“沒搬家以前,我早上6點就要起床,走40多分鐘到廠裡來上班,我愛人在家照顧兩個娃娃。新家離公司走路只需要5分鐘,離孩子的學校也近,現在我們兩口子都過來上班了,一年能掙三四萬元!”張雲會告訴記者。

從團壩鎮到農華村安置點需要經過20多分鐘山路,山坡上綿延數百畝的吊瓜正在等待開春時再萌新芽。張後忠說,他到這裡來辦企業、發展吊瓜產業就是看中這裡勞動力充裕。“1100畝吊瓜一年四季都需要人照看,加工的時候幾班倒更是離不得人,每年有150多名村民在公司打工。”張後忠告訴記者。

靠近企業、引進企業,讓群眾就近擇業,大竹縣實現了“以產帶遷、以業促遷”,而腦筋活絡的駐村第一書記們則早早謀劃了村裡的新產業,如今已是見實效的時候了。

黃灘鄉平橋村安置點風景如畫,興旺的產業讓人們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鼓足了勁。

“說起平橋村,遠了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說起花房子景區的牡丹,城裡人可是清楚得很!”平橋村第一書記王帥向記者介紹,村在景中建,景讓村更美。這個距離達州市80多公里的景區是一個集賞花、採摘、垂釣、休閒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綜合度假區。“2300畝、90多個品種的牡丹在四五月開花的時候隨著丘陵高低起伏,賞花的車排著隊開進村裡。旅遊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流轉土地的農戶還能分紅,一舉兩得。”王帥說。

隨後,王帥帶著記者來到黃灘鄉青花椒特色產業基地。“通過土地流轉,我們在平橋村5組、6組種植青花椒300畝,吸納了303名貧困群眾入股,預計年產值150萬元,年盈利70多萬元,不僅提高了貧困群眾的收入,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王帥說。

徐曦告訴記者,目前,大竹縣已經在17個場鎮周邊建成6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5194戶15722名群眾搬進新居。為了促進脫貧攻堅與新型城鎮化建設互動,當地通過超市、餐飲、建築工地、公益性崗位等吸納1246名搬遷群眾就業,人均年增收1萬元左右。為了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竹已建成15萬畝糯稻、10萬畝香椿、30萬畝苧麻、2萬畝白茶等特色產業基地,有效吸納535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長期務工或季節性務工,並以這些產業基地為依託,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讓安置點和產業、城鎮實現融合這套方案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推廣,這也是確保脫貧群眾能逐步致富的好方法,但是我們在選擇安置點時也要充分考慮城鎮的承載能力,結合搬遷規模均衡產業要素和產業發展規模。因為,易地扶貧搬遷是為了幫助群眾脫貧,更是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不能盲目蠻幹。同時,要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及時組織拆除舊房,復墾舊宅基地、舊村莊土地。”徐曦說。

記者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