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分別是哪些地區的人背井離鄉呢?

手機用戶22233


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五者並稱中國歷史上五大移民潮。我國曆來是農業社會,人民也奉守安土重遷的心理,普通人能緊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大多數不願意遷徙,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生活困苦到什麼樣了,人們才會選擇背井離鄉。何況有些還是冒著禁令,只為尋找一個出路。



走西口

走西口發生時間較早,因為自古以來山西就是靠近邊關,兵荒不斷,再加上土地貧瘠,民不聊生在我們想來只是一個輕飄飄的詞語,但是真正生活在那時候的人們才能體會到它的沉重。西口主要是指山西殺虎口,陝西谷口,河北獨石口,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走西口主要是是晉北,陝北,冀北三個地區人。

以前山西有歌謠:“歡歡喜喜汾河灣,湊湊胡胡晉,哭哭啼啼呂梁山,死也不過雁門關”。但是那是在兵災時期,殺虎口原名“殺胡口”,後來被清朝勒令改名為殺虎口。那裡本來就是和胡人廝殺的地方,可以想見環境的惡略。但是即便如此,在自然災害時能出走謀生路人們當然不能等著餓死。


清末時期有諺語:“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而在忻州、雁北更加不堪,致使大批百姓流離失所。於是人們便把目光投向了草原,當時流傳著:“雁門關上雁難飛,歸化城中元寶堆”。歸化即現在的呼和浩特。有一些人開始移民,有一些人開始做生意,晉商開始發展壯大。

隨著走西口的流行,當時很多民歌也反映了出來,這些歌曲現在聽來都能令人潸然淚下,這是一個時代心酸史。

闖關東

關內關外通常以山海關為界,清朝時期嚴禁漢人前往山海關外,在康熙七年,康熙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以保證龍興之地作為退路。當時出關是違法的,所以用了一個“闖”字。


清末時期,農民起義大量爆發,外國侵略者入侵等原因,清朝對邊關控制力逐漸減弱。由於黃河下游連年災荒,黃河水氾濫成災,中原戰亂頻發,人們看到關外肥沃的土地,和相對安全的環境,就像快要餓死的人看到了美味佳餚一般,再也顧不上禁令,很多人選擇背井離鄉前往關外,由於前往遼東通常會是過山海關東門,所以叫闖關東。

闖關東主要是山東,河北,山西,其中以山東人為最多。和走西口不同,山東由於沿海,總是被侵略者瓜分,所以人家山東人不存在和親人分別,因為人家直接全家都搬,有些甚至是整村的遷徙。闖關東的人口大概3700萬,而山東人就佔了1800萬。

下南洋

這個不用想,以福建和廣東人為主,他們大約佔了95%以上。從明朝到民國這一段時間,下南洋就一直存在。有些是因為生計所迫,躲避戰亂,有些則是為了做生意。

而在清末和民國時期達到高潮,因為東南亞淪為了西方人的殖民地,他們為了加大力度開發東南亞,為吸引華工,他們制定很多優惠政策。當時馬來西亞甚至宣佈:給移民免費土地種植,並提供臨時住所,免費提供大米和食鹽一年,派警察保護華人區安全,華人可以永久居留。

這些優惠條件相比於國內戰亂不斷,能不餓死就是萬幸的地方,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


漁耕樵讀


中國近代由於接連起伏的戰亂、變革和發展,發生了五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分別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蹚古道、赴金山。

一、闖關東

關是山海關;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地區,具體指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闖關東泛指山海關以內地區百姓出關進入東北地區謀生,具體是指清朝同治年間至民國時期中原地區百姓背井離鄉前往去關東謀生的歷史事件。

①關東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隨著滿清入關後關東人口劇減,清政府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清朝晚期隨著鴉片戰爭清政府對編輯控制日益減弱,沙俄不斷侵蝕東北邊境,清政府正式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 振興關外的經濟。

②關內清末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破產農民冒險“闖”入關東謀生;甲午戰爭後威海被日軍佔領,隨後青島、威海被迫租借給德國、英國,山東成為西方列強的勢力範圍,山東地區百姓被迫開始“闖”入關東謀生;西方列強勢力的滲入,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直隸興起,隨後迅速蔓延至京津地區,引發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對由支持變為殘酷鎮壓,拳民主要為山東、河北、京津地區的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部分拳民被迫“闖”入關東謀生。

③闖關東的主體是山東、河北以及京津地區的百姓。一是關外在幾百年來滿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下,處於未開發的處女地,土壤肥沃,適宜開發農業生產;二是關內社會動盪不安,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被迫百姓背井離鄉出關謀生。

二、走西口

西口泛指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有陝西北部神木口、河北北部張家口及歸化城;具體指長城北的口外,有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走西口是指明朝中期至民國年間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開展商品貿易及人口遷徙的歷史事件。

①明清時期,中原地區長時期的人口急劇增長、過度開墾,中原地區和黃土高原土地沙化和鹽鹼化加劇,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並且小冰川期的到來,自然災害頻發,長城以南地區農耕百姓被迫到外地墾地謀生。

②明朝時期,明政府與蒙古建立邊境互市,開展邊境貿易,促進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融合;清朝時期,蒙古高原納入版圖,隨著長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深度融合,中原農業文明開始越過長城向北拓展。同時,一些晉商、陝商在與內蒙外蒙貿易中強大起來,形成了一些像西口這樣的大型、固定貿易地方。

③走西口的主體是晉北、陝甘寧、河北地區的人群。一是長城以南人地矛盾加劇,促使農業人口向北遷移;二是農耕、遊牧民族的長期融合,吸引長城南邊百姓向北遷移。

三、下南洋

南洋指東南亞較深區域及其水向型附近區域;不包括越南北部地區、阿拉伯海西岸;但包括南亞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印度海岸,印尼東方澳洲北部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菲律賓群島以東的帕勞群島等西太平洋群島,阿拉伯海以東地區。下南洋泛指中國人去南洋區域從事官事、經商、打工、遷徙等活動,明朝前期就有鄭和下南洋、官員和老百姓走南洋活動;具體是指明末至民國時期中國人向東南亞經商、打工、遷徙的歷史事件。

①南洋位於海上絲綢之路必經地帶,在宋元時期隨著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提升以及指南針在航海中運用,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南洋地區與中國開始頻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

②大航海時代後,南洋地區被西方列強發現,開始建立殖民地吸引華人前往開發,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中國國內大批流離失所、喪失土地的無業流民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前往南洋。

③明朝至民國時期,國內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福建、廣東一帶慌亂窮困、人多地少,百姓生活極度難以維持,為謀生、維持家計、改變個人或家族命運、躲避戰亂,閩粵地區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謀生,東南亞地區成為充滿希望、逃避戰亂的世外桃源。

另外,潛夫整理《中國近代五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每次背井離鄉都是一部血淚史》,對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蹚古道、赴金山分別進行說明,發在頭條號上。


蘇紀龍侃歷史


在我國近代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運動,分別是“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

但是具體的時間,卻並不是清朝末年,而是從明朝開始就已經有了小規模的人口遷徙,清朝末年,甚至是民國時期才發展到了巔峰。

闖關東

“關東”指的就是山海關以北的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東三省地區。

所謂“闖關東”,一個“闖”字就已經顯示出了其中的兇險。確實是生活極度貧困,沒有生路的人,才會想方設法的到山海關外謀生。

但是清朝一直將關外、東北地區當做是“龍興之地”,甚至是清朝覆滅時的一條退路,不允許進行移民開墾。因此,晚清到民國時期才是最大規模“闖關東”的時期。

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闖關東”的人群大部分是山東、河北地區,甚至因此在東北地區產生了很多的“山東村”,保留山東地區的語言、風俗習慣。

走西口

“西口”指的是“口外”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長城以北,內蒙古地區。而山西“殺虎口”則是“走西口”的必經之地。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關外,也就是蒙古草原,一直是遊牧民族的天下,從來沒有漢族農耕文明試圖開發這裡。

但是清朝時期的隨著人口的增多,和大規模乾旱導致的饑荒,迫使走投無路的難民走出中原地區,走上去“口外”草原上謀生的道路。

“走西口”大多數是山西、陝西、河北地區的難民。“走西口”當然是一部艱苦創業的奮鬥史,但是在現代,我們可以光榮的說,這是漢民族開發大草原的光榮史。

下南洋

“南洋”指的是東南亞地區的大片海島、半島,這裡的大片土地都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土壤極其肥沃,是漢族人民心目中的寶地。

但是“下南洋”就意味著飄洋過海,是非常兇險的一件事,也極度依賴於造船業的發展。因此,一直到鄭和下西洋,探明瞭航路之後,才慢慢的興起。

能夠不顧兇險,走上海船的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難民,甚至是明末清初明朝的遺民,一直到民國時期下南洋的華僑已經高達數百萬人,而這些華僑的後裔已經多達幾千萬。甚至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在“南洋”地區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而“下南洋”的主力人口是廣東和福建地區,現在也成為了著名的華僑之鄉。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闖關東多為山東河北等地區,路線為陸路山海關出關和海陸登州坐船。主要原因是因為災荒。主要階段是明末與清末,多靠出苦力淘金挖參等積累資金,而後置地發家,以農業為主。

走西口多為山西地區,路線為長城沿線各個口隘。主要原因是土地貧瘠,為邊軍和蒙古諸部販運鹽鐵布匹及軍馬牲畜。主要發家階段是因明末與滿清走私,滿清入關後對其大有扶持,後逐漸開設錢莊,為中國早期銀行雛形,以金融業為主。

下南洋多為福建廣東海南等東南沿海地區為主,路線為乘船至菲律賓印尼等地。主要原因多為地區動亂、發展貿易和個人闖蕩。主要階段自明初始,至民國,局勢動盪時期人數多些,早期富人開設商鋪、開展貿易,貧苦人家出苦力做幫傭,後期多發展為工廠、農莊乃至貿易公司、船運公司,並長期反哺中國大陸,推動工商業發展,輸送先進文化,長期為大陸發展的策源地,以工商業為主。


愛歷史的小鵬友


闖關東,東西口,下南洋的人是由於地理住置而決定各個地區的人口多少的。

闖關東山東人最多,因山東與東北較近,那時的山東包括現在的蘇北地區一部分。開始是一小部分人先去了東北,後來看到土地肥沃,再加上各個地區的人互相敵視。有的為了土地,有的為了礦產,還有的為了山貨,木材,所以為了壯大勢力,就回家鄉動員大家去關東。家鄉的人看到了活路,就一帶十,十帶百,甚至整個家族或整村人動遷。當時時局很亂,為了生存,派勢林立,打架鬥毆,群死群傷事件時有發生,有很多人把命都丟了,政府也懶得去管,只要有好處就行。有的人乾脆就佔山為王,真是什麼人都有,亂世出英雄。

走西口山西人居多,因為殺虎口是山西與口外大草原的必進之地,相對來說,山西人口外情況比較瞭解得多一些,有很多山西人早就與l口外做起了皮貨生意。但大部分人為了生存到口外開墾土地,能填包肚皮。其外也有陝西河北的人,也很大一部分是災民。

下南洋不用說是靠海的福建,海南,廣東,廣西人了,最早可追述到明朝就有了,有的開始是做生意,有的是漁民因種種原因到南洋,後來看到南洋氣候條件適於農業,當地人又不大會種植,就索性拖家帶口,呼朋喚友一起過去。到請末因殖民需要的發展,對馬來西亞等地大開發,出臺了優惠政策,再加上中國人天生勤勞的習性和聰明,很多人在南洋活的不錯。

總之,闖關東也好,走西口下南洋也吧,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人挪活,樹挪死,只要有稍好的生存條件,人們總是嚮往的,不惜背井離鄉,但不管到那,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靠自已的勤勞,智慧才能活得好一些。就象現在外出打工一樣,有的人通過自已勤勞雙手,智慧的頭腦在比較富裕的地方買房買車,安家落戶,活得很好。有的人挺而走險,偷盜搶劫,到頭來丟掉性命的也不少?


車工00


闖關東的都是山東,河北一帶無法生存的人,被迫去土地較多的地方尋找生機。這和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逃荒到北大荒是一個道理,目的就是為了生存,選擇地點就是有土地,有糧食。


葉風12


古時叫走西口,闖關東,現在叫打工


手機用戶62170768431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繼封建統治後的又一次移民潮,這些是不受政府下詔的,完全是民為的。那個時候因侵華日軍犯境,國共打內戰,黃河下游大面積災荒,河南省為數最多,殍屍遍野,還有隨軍入伍的各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