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遵義的豆花面,號稱遵義的美食名片,是遵義人離不開的吃食,在遵義,豆花面館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紅,成為遵義的一道特色,外地到遵義來的旅客,也總要尋找豆花面館嚐嚐鮮。只要說到遵義,大家就會說:遵義豆花面好吃喲!眾多的豆花面館以老城一帶的最負盛名。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關於豆花面的來歷,在《遵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有介紹:“傳說,清代光緒年間,遵義有一行善人家,長年吃齋唸佛,為了行善積德,在湘山寺山腳下開了一家麵館,專賣豆花素面,方便燒香拜佛的善客。”豆花面最初是素面,是專門為來湘山寺燒香拜佛的人做的,因為而取利微薄,怎樣才味美,都是積善之人,於是有不少人為此獻計獻方,到民國年間,已經發展成為正宗的遵義豆花面,成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遵義傳統小吃。!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新中國成立前夕,遵義市老城、新城都有開豆花面館的,但真正有名的還在如今萬里路口的獅子橋一帶。當年這一帶是菜市,開豆花面館的有好幾家,其中有戶四川人、張姓的生意最興隆,而且價廉物美。張家豆花面父子分工合作,老大專掌灶、老二專門制面條、其父專制辣椒,均有獨到之處,為人所不及。豆漿、豆花全由家屬磨製,獨家經營數十年不衰。光臨該店的顧客常排著長隊。新中國成立後,“豆花面”曾經蕭條了一段時間,僅剩下老城新華橋頭附近的一家。改革開放後,才重新興旺起來,在2006年,遵義豆花面就被公佈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據遵義傳統食品相關文書記載:抗戰時期,有位老城人李築屏,別出心裁,創用雞丁、榨菜丁、精製豆瓣醬等調配蘸碟,在今公園路119號設店,首揭“雞丁豆花面”招牌,招待食客,獲得口福君子的稱道。1958年11月3日,鄧小平率中央領導人楊尚昆、李井泉等人,視察遵義市時,專門到現公園路口輕紡大樓旁“李記雞丁豆花面館”品嚐豆花面。當時鄧小平同志吃了後連聲稱讚“好吃、好吃。” 椐李築屏兒子李炎林回憶,小平同志可能也是餓了,吃了一碗豆花面,一碗幹溜面,一碗蘸水面,可見李家的豆花面有多好吃。如今,走在遵義的大街小巷,豆花面的招牌隨處可見,不光早餐,午餐晚餐也要吃,遵義人講,一天不吃就心慌。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遵義豆花面也叫豆漿面,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豆花面,故名思義,就是由豆花和麵組成,麵條上蓋著一團雪白、細嫩的豆花,麵條浸在麵湯之中。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遵義的豆花,是用貴州本地產的黑眉毛土黃豆,清洗泡發後磨漿、熬煮、過濾並點化而成,前面的步驟和全國大多數地區做法大同小異,它的獨到之處是在於最後的點化,一般點豆腐或豆花是用鹽滷水或石膏,而遵義豆花面的豆花,卻是用自然發酵帶有微酸的窖水點制,窖水也叫酸漿,就是把前一次點豆腐的漿水存放幾天後成為酸漿。用這種酸漿點出的豆腐豆花,沒有石膏或滷水的苦澀味,豆花比一般豆腐細嫩軟綿。比豆腐腦緊扎,回味會有一絲絲特有的豆香味。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遵義豆花面的麵條是鹼面,用上等好面加足量雞蛋,適量土鹼水調和,用手工反覆揉拉柔和,做成薄而透的寬麵條。現在都用機制的鹼水面,製作的時候,面裡要按比例加入土鹼水、鹽和雞蛋,俗話說“鹽筋鹼骨”,這種加了鹽又加了鹼的麵條,下鍋不會渾湯,而且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又因為這種面,比我們常見的韭菜葉子寬並且夠,但又比一般的寬面窄一半,所以當地人形象的叫它“寬刀面”。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說完豆花和鹼水面,咱們該找地方去吃了,此次,隨中國風物誌記者小薔、賀靚的遵義之行,下榻不在遵義老城,在匯川區遵義新世界酒店,匯川是遵義市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黔北綜合經濟區的核心區。小薔的朋友介紹我們去胖子彬豆花面,這離市政府很近,挨著遵義博物館,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離酒店特近步行幾分鐘就到了。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胖子彬豆花面說起來也算老字號了,他家的保持了傳統制法,是正宗的味道,最早在江匯川老區天津路上,後來折遷到匯川,這是一個家庭式小館,爺倆經營,以前老闆叫陳修強,現在老闆叫陳小彬,是陳修強的兒子,小彬從小就長的胖乎乎的,大家都叫他“忙子彬”,“忙子”遵義話就是胖子,老店關掉後拆遷,從天儀廠擇新址開業,就把豆花面的名字改用自己的名字註冊,開頭就想叫忙子彬豆花面,工商所工作人員認為忙子這詞有點偏,一般人看不懂,還是叫胖子彬好,聽人勸吃飽飯,就叫胖子彬了。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胖子彬還真名如其人,長的圓圓胖胖的,但不是真正的大胖子,因為朋友介紹,一下就拉近距離,胖子彬說他小時候挺淘氣,沒少給家裡惹事,沒少讓爸爸操心,後接了婚有了小孩,才知道父母不宜,現在父親歲數大了,該接過家庭重擔來養活一家人了,他這店以前因為做的好,特別有名,所以雖然改叫胖子彬豆花面,但招牌上還寫上了原天儀廠豆花面館的字號,有不少老顧客聽說後,又都追到這兒來吃豆花面,加上這地段又好,胖子彬豆花面一開業生意就很紅火,但胖子彬有個夢想,想把自己的豆花面開在當年小平吃麵的地方,但那裡房租太高,不過心想事成,祝胖子彬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說著話,彬子為我們煮了豆花面,按當地吃法,面沒上之前先上一碗麵湯,俗話說頭鍋餃子二鍋面,什麼意思,就是餃子吃頭鍋,餃子湯清味美,煮爛得少。麵條吃第二鍋,面味道最正,因為第一鍋的開水把面的原味稀釋了,第二鍋的湯基本飽和了,不再吸面的味道了,這樣就保持了原汁,當煮過幾鍋後,麵湯比較濃時就要換湯,而這碗湯就是在加水換湯時盛出來的,給客人喝,這麵湯色澤黃色,是因為煮鹼面而成,雖有鹼色但喝到嘴裡並無鹼澀味,入口滑,鹼香宜人,好喝的很。這就是遵義也有放豆花水,就是漿水面。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面煮好後盛入碗中,用鏟子取一些豆花,放露勺在鍋裡燙熱放在面上,澆上面湯,然後做一碗蘸水一起上桌,食用時用筷子將麵條和豆花挑進“蘸碟”內,吃豆花面一定要趁熱邊蘸佐料邊吃。遵義豆花面的蘸水是味道的靈魂,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獨到之處。看似簡單的幾種調料裡面卻大有學問,胖子彬的豬肉臊子是脆的,製法是把豬腿肉去掉肥膘後先煮斷生,切成小丁,然後用豆瓣醬煸炒後用小火煨香。熟油辣椒是用貴州當地的糌粑辣椒,要用菜油熬才香,辣椒種類很多,要選貴州本地產的的辣椒,用這種辣椒辣而不燥,辣椒製成糌粑辣椒,就是把辣椒用熱水泡透,像打糌粑一樣棰碎。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巧了,我們去時正趕上彬子的爸爸在做油辣椒,他們家做的油辣子特別香,絕竅是配料,彬子說他家做豆花面全都公開,只這個料包是機密,裡面有八角、桂皮、草扣、等大約十幾種,比例是多年一摸索出來的,到市場買了打成粉摻入,但放多少比例很重要,熬的的辣椒是吃不出藥料的,藥料是起佐輔作用,這樣辣椒才又香又辣。還有一點,菜油要特別熱,約八十度都冒煙了,一般人不敢這麼作,單獨燒油,另取一鍋放糌粑辣椒,裡面按比例放上鹽、香料粉、南乳和甜醬,把熱油放入,邊到邊攪,然後再上火,要不停的熬兩個小時才行,中間不能停,要及時調整火力,不能巴鍋,如辣椒巴底了,這一鍋辣椒就完毀了,看到這您明白了吧,為什麼他家的好吃與眾不同。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其他佐料,花生米炸的火侯大小,蔥切什麼刀口,炸豆腐要多大,紅油怎麼練,也是一點不能馬虎。彬子取一隻小碗,放肉臊、油辣椒、薑絲、香椒末、蔥花、油炸花生米、油炸豆腐丁,鹽巴和一點點味精,佐料中有一種當地稱魚香菜,有人說是薄荷,其時不是,這是薄荷屬裡叫留蘭香,又名綠薄荷、香薄荷、荷蘭薄荷、青薄荷、香花菜、魚香菜。也為蘸水增加了特殊的香氣,在放上些汁水,這種汁水也是特製的,各家有各家的配方,汁水製法通常是密不傳人的,用來衝開辣椒使之更香,這蘸碟就好了。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乳白豆漿煮黃金面條,綿軟豆花如白雲縹緲,蘸水碟中,臊子玲瓏紅亮,宛如琥珀,綴以綠色魚香草,色如翡翠,異香沁脾,可謂色、香、味、形無不佳,而口感之妙,食者無不稱奇叫絕。吃好將豆花與面挑入蘸水中吃,在胖子彬豆花面,客人還可以免費自行添加泡菜和豆漿,他家的泡菜也特好吃。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做豆花面講究,吃豆花面更講究,吃麵前先喝上一碗麵湯,取原湯化原食,更重要的鹼水面湯含鹼,能平衡體內酸鹼,當人體處於正常的弱鹼性時,機體免疫力強、生病機會少。酸性體質的人易患多種疾病,導致亞健康狀態,而且老遵義人吃麵也有很多講究,比如進門說吃黃面,煮粑點、多點青,紅一點這些類似暗號的對話是什麼意思呢?吃黃面就是煮硬點,剛剛斷生,這時麵條是黃的,但以經熟了,煮過了就白了,吃粑點就是煮軟點。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豆花面無論幹溜還是沾水,配料很重要,多加青是多加小蔥、魚香菜等,紅一點是多加辣椒,此外還有加豆漿的叫渾水豆花面,還有不帶湯的沒有水份,叫幹溜豆花面,我吃完一碗佔蘸水豆花面,還意尤未盡,又叫了一碗幹溜面,用筷子將麵條豆花和蘸佐料拌均,趁熱蘸食,鮮香嫩滑,食慾頓開。幹溜面與豆花面製法調料基本相同,但不加汁水,幹溜的豆花面口味與蘸水豆花面皆然不同。

遵義特有的豆花面,一天不吃就心慌

您看這一碗小小的豆花面裡蘊含著遵義人的情懷,一碗普普通通的豆花面,見證了遵義的歷史和文化,遵義豆花面是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乳白的豆花,淡黃的鹼面,紅紅的蘸水再撒上綠油油的魚香,或合湯,或幹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花面,一定會讓你食慾大開,謝謝胖子彬的豆花面,各位去遵義不仿也去胖子彬豆花面去嚐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