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在武漢市江漢路與沿江大道成九十度角的特殊位置上,矗立著一座有著九十五年曆史的大樓,它是老漢口租界的核心地標,這座有著希臘古典式建築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就是武漢地標性建築——

江漢關

它歷經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

也是一本見證武漢近代史的“教科書”。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小編是聽著江漢關鐘樓的鐘聲長大的,它的鐘聲承載著武漢幾代人的回憶,它守望著武漢的城市記憶,也是武漢近現代史百年滄桑的“見證人”。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說起江漢關的歷史,要從鴉片戰爭打開國門談起,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閉鎖的國門,1861年漢口正式開埠通商,在中俄萬里茶道的輝煌歷史中,漢口在開埠的第二年就一躍為中國最大的茶葉出口基地。1862年,清政府把原有的內陸關卡一併撤銷,在漢口設立海關,江漢關正式成立。

1921年,江漢關破土興建,歷時三年耗資關平銀62.21兩。(1關平銀=1.0875兩白銀),據說1922年5月,填土開始,劉韻記填土公司從後湖姑嫂樹到江漢路江邊鋪上了一條輕便鐵路,土方源源不斷運來,可見在當時的工程量之大。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1921年破土動工

1924年1月24日,大樓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大樓佔地1499平方米,建築面積4009平方米,江漢關大樓是當年武漢最高的建築,建築總高度海拔83.8米,直到1986年的晴川飯店落成,它保持了62年的武漢第一高建築記錄才被打破。它無論從外觀的典雅,還是藝術的美感,都堪稱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1924年落成後不久的江漢關新大樓

“江漢關”這三個筆法精謹的石刻大字,鐵畫如鉤。是當時英籍稅務司託人請曾任湖北省教育廳長,著名書法家宗彝所書,為這三字,江漢關稅務司花費了500兩白銀潤筆,足此可見其字彌足珍貴。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再往上仰望,就是我們幾代武漢人揮之不去的城市記憶——江漢關鐘樓。那時中國的上海江海關、廣州粵海關、汕頭潮海關和武漢江漢關都有海關鐘樓。

據說,鐘樓除了起到航標和燈塔的作用,主要是海關自身業務需要,因為當時中國海關學習西方國家以天數計算船舶噸位稅的辦法,超過夜間12點鐘就另加一天,由於進出口船舶來自世界各地,船舶的自備時間誤差很大,所以就以海關鐘樓敲點為準。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江漢關鐘樓高約23.1米,主要放置海關大鐘設備,兼燈塔、觀測瞭望之用。大鐘的機械設備由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謝恩鐘錶鑄造廠1923年生產,鐘樓的核心機件則由美國托馬斯制鐘公司建造,全套安裝則由亨達利鐘錶行1924年1月安裝。

從1924年起,每逢整點江漢關都會奏響《威斯敏斯特》序曲,為市民準點報時,後改為《東方紅》,1987年又改回《威斯敏斯特》序曲沿用至今。

小編在江漢關博物館瞭解到:從1862年江漢關設立海關到1942年的80多年裡,歷任稅務司沒有一任是由華人擔任。 直到1945年5月,武漢解放,江漢關上升起了紅旗,海關這一象徵國家主權的機構,才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油畫《紅旗插上江漢關》

記得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武漢人剛開始追求“三轉一響”時,每天都有一個習慣,只要江漢關的鐘聲一響,趕緊抬起手腕看自己的手錶走得準不準。可想而知,江漢關的鐘聲承載著無數江城百姓的情結。

其實早在2001年江漢關已經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2012年,武漢海關正式搬離了辦公57年的江漢關大樓,2015年底江漢關大樓變身為江漢關博物館。

如果大家空暇時間到江漢路步行街和江灘去遊玩,不妨走近江漢關大樓,參觀一下江漢關博物館。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現在,江漢關博物館複製還原了報關大廳、稅務司室、秘書科室、江務科室等場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原貌,再現了百年前老漢口的人文風韻。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如今的江漢關大樓已淹沒在長江兩岸摩天高樓中,早已沒有當年雄踞武漢第一高建築的風采,它就靜靜地矗立在人流如織的全國十大步行街江漢路的南邊,它見證了武漢的屈辱與滄桑,承載著歷史與文化。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小編在江漢關大樓旁流年徘徊和昂首凝望許久,無不驚歎大樓的牆面,山花,窗楣,廊柱造型,厚重的牆面每一塊麻石都滲透出凝重和莊嚴,柱廊間一瀉而下的臺階都暗示著權威。

人文江漢|歲月滄桑的“江漢關”

彷彿穿越時光影像又回到了95年前,看見那江面上穿梭的各國進關的商船,也看見租界各國銀行門前的人來人往,還隱約看見大樓裡絡繹不絕的人們正在辦理海關手續。

“咚、咚、咚”……江漢關鐘聲把小編喚醒,看著眼前的車水馬龍,秀美大氣的江灘公園,閒情逸致的咖啡店,座無空席的美食餐廳。我再次把目光挪動到這座見證漢口的繁華與滄桑,日新月異和蓬勃向上的江漢關大樓時,其實這座武漢人心裡的地標大樓也未嘗不是一直沉靜關注著大武漢的重新崛起,並會一直延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