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张被破坏前敦煌莫高窟壁画,极大视觉震撼,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这组图片来自《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编著。

全书共六卷,收录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所拍摄:莫高窟外景、洞窟彩塑、壁画等照片。

1908年2月25日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他们来到莫高窟以后,进行洞窟的编号、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工作。

从伯希和考察团拍摄到今天已有百年的时间,在这百年当中,由于自然、历史以及人为的关系,洞窟已经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

但之后,伯希和的举动让中国人都非常愤怒。当然对于这段史实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当时伯希和与保护莫高窟的王道人谈判进入藏经洞的事项。这里伯希和流畅的中文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伯希和经过3周调查了藏经洞的文件,并选出最有价值的文件约二千余卷。伯希和与王道人谈判,计划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后同意以500两银子的价钱把这些文物卖给伯希和。

于是伯希和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带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

也有资料说,伯希和是从敦煌莫高窟劫走六千余种文书,此外还有多幅唐代绘画与幡幢、织物、木制品、木制活字印刷字模和其他法器。

1909年,结束考察的伯希和在北京向直隶总督端方和一些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等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中国学界的注意。伯希和发表《中国艺术和考古新视野》向欧洲介绍罗振玉、王国维的研究成果。

探险队一行于1909年10月24日回到了巴黎。之后伯希和还为调查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并为巴黎大学中国学院采购普通应用书籍,再度来华,经香港、上海到达北平。

在当时完好的彩塑壁画,到了今天早已不存,但却在伯希和图录中意外得到保留,弥足珍贵。

如今再看伯希和出版的关于敦煌的图集,面对满目的艺术瑰宝,文化典籍让人感慨,中国古人是如何完成这么大的一个成就。

但由于风化、沙化等原因,目前很多照片里的画面在敦煌已经看不到了。目前敦煌现在只开辟了一些洞窟供有人参观,并且严格限制人数。

而在敦煌研究院,也有无数的修复师、学者在与时间争分夺秒来修复古迹。

敦煌的修复,不光有敦煌研究院几代人的摸索,也有来自外部机构的助力。1987年,敦煌研究院建立了与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的合作。1988年,经时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驻华代表泰勒介绍,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建立了联系。两年后,国家文物局和盖蒂正式签订了支持敦煌莫高窟的协议。这一合作,便是25年。至今,盖蒂保护研究所依旧保持着一年两次的造访频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