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什麼情況用首滑音換把?什麼情形用尾滑音換?

地主139013636


應"地主139013636"邀答!

二胡什麼情況用首滑音換把?什麼情況用尾滑音換?

在二胡演奏中,這左手的技巧多樣,比如定把時要裝飾一個主音可以用指音就能顯現,象江南絲竹風格中的 i 音,要三指從7滑向 i 、而7音,二指要從 i 滑向7音,這種小二度的滑動也可稱"指"音,它用在主音前或在主音後,對主音起著一個小小的裝飾,這就是江南絲竹風格的曲中不需要標註滑音記號的規矩,你如果不懂左手的五個演奏技巧,那你奏出的曲調就沒有江南曲調的委婉優雅風格。這種方法如果用在其它音上裝飾,就可在主音前,或者主音後標註上滑音或下滑音的箭頭,它的滑音音程多在三度音以內,包括墊指滑音。


當骨音效果要超過三度以上,就要換把,理論上把移把滑音又稱大上或大下滑音,從左下斜向右上的〰️狀記號稱大上滑音,它在二胡演奏時其方向與記號相反,因為高音在二胡的下面,所以你看箭頭要與動作相反。

大上大下滑音,也可分前滑和後滑,這在比較誇張的樂曲中常見,比如《河南小曲》,是以墜胡曲改編的,他就要借鑑墜胡大上大下滑音的技巧,有些地方為了突出更豐富的情感還採用了懸腕滑揉。

這裡發兩段《一枝花》(2~6弦)中的大滑音來說說:
看上圖曲譜倒數第二行第二小節的上把八度音2結束時一指由外弦從重到輕滑向琴筒的上方,手指憑慣性離弦,再急速轉內弦由輕到重滑向上把#4音上作延長五拍的懸腕滑揉,就酷似墜胡的誇張滑揉,它也有嗩吶吹奏帶來的一種深情的具有哽咽的哭腔。

【再看下圖片】
曲調的末尾一行,二指在上把內弦按好等音6的前倚音後,二指急速滑向中間音的八度音、(高音2),當拉出自由延長的高音2後,再來一個向低音轉回頭的尾音,滑到#4,這裡不能揉弦,模仿嗩吶被大口氣流頂足了發不出波音一樣,最後的尾滑#4結束時要隨即一個輕點向左收弓,不能長,因為這是在裝飾#4音,要顯示嗩吶一口氣吹出的空音迴盪共鳴。

《一枝花》是山東的民間嗩吶曲改編的二胡曲,這演奏中要象唱民歌一樣有民間特點,離開了地方語音,用普通話唱得再好也搬不上臺。所以學二胡曲也要結合曲調風格。

凡是換把帶滑音的曲子多是地方特色的風格,多以誇張的形式表達樂曲精神內容,這上下滑動要有一定基本功,動作靈巧,可不能將手指按著弦從上到下一個力度滑,多看多聽專家的相關的演奏,文中只能舉例,你能學會了這複雜的大上大下滑音,其它的就不難了!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根據自己感覺,不是固定的。


漢韻二胡


晨音首滑上高樓

西陽滑落慢弦風

曲中智手千山河

藝色星慧才華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