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真的嗎?今後農民不需要自己建房了嗎?

牟平小夥最迷人


2018年《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強化新建農房規劃管控”、“持續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等農村建設的新舉措,但是大夥關心的農村統一規劃建房現在還是沒有相關具體規定,只是指導性的文件。以後農民是不是不需要自己建房了下這樣的定論還為時尚早,但是可以肯定的事以後農村建新房要辦理的手續會越來越多,管控也會越來越嚴了。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農村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人都花錢蓋了新房,裝修得與城裡的小別墅一樣。但是由於沒有統一的規劃,很多農村房子都是這裡一棟,那裡一棟,嚴重浪費了土地,甚至有的是侵佔耕地。還有的就是一些城裡有錢人專門到農村去買宅基地農田來建鄉下別墅,或者是破會環境建別墅,陝西西安秦嶺違規建別墅就是最壞的例子,有錢人買地建房破壞農村環境。

要是農村以後也統一建房子,讓農村的房子也想城裡一樣錯落有致,不但能大大的節約土地,美好鄉村的環境,我想也能大大的杜絕違規佔用農地,侵佔農田,等等不好的現象。但是這樣的建設肯定不會是隻有政府出資,農民也一定需要出一部分錢,看看那些偏遠地區政府建的統一安置房就是一個道理。不過我就覺得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


農家閒人


首先告訴你,農村統一規劃建房絕對是真的,與之配套的政策是土地流轉,將多出來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利用,集約型的發展,儘管有很多人持有不解的意見,但整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我的家鄉在江蘇北部的徐州地區,那裡的各個縣幾乎都是在進行統一居住的建設,似乎為了在2020年都要完成任務,達到小康水平。其實整個蘇北也包括安徽等地都在搞農村的統一規劃建房。幾乎從測量村民的房子開始,就不給村民私自建房了,但是有些地方的小區建設的快,有些則就比較的慢了,這有點讓人不耐煩。

說實在的精準扶貧的目的是在於讓大家在結合本地實際的情況下脫貧致富,達到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望。有些地方的村子裡實際上人口的流失已經很嚴重了,到縣城買房或者移居外地都是普遍現象,土地也沒人種植。而村容村貌存在髒亂差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統一規劃居住,流轉土地建設農村新社區,對於這些地方來說是相對好的解決方案。但有些地方為了跟上形勢,沒有怎麼尊重老百姓的意願,也搞統一居住,不給村民建房,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其實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如果各個地方有針對性的施展政策,在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建設好我們的新農村,這才是正道。要兼顧美麗鄉村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最好還能留住鄉愁。


蘇北申哥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這個說法是真的嗎?那麼以後要不要農民自己蓋蓋房子呢?

其實針對於這種說法,有很多人存在著偏見或者誤解,那麼今天我們來和大家統一的梳理一下農村裡面的統一規劃建房到底是什麼意思?

新農村建設。

針對於新農村建設這一塊也許就不用多說了,因為很多人都知道新農村建設都是在統一的地方蓋起房子,並且是由國家統一蓋的房子。


然後村裡面的人統一搬進去住,那麼這個時候呢,大家都可以知道,新農村建設不僅是為了美觀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得到妥善的解決。

統一規劃。

現在我們這邊又搞出來一個統一規劃的概念。也就是說,把這個地方劃分為住宅區,也就是以後只要人申請蓋房子的,那麼劃分多大的宅基地,就只能夠在這一塊區域裡面蓋房子。

你也就是說,不可以隨意亂改,必須得按照要求進行蓋房子統一劃分後,這個住宅的區域劃分好這個方向等等。

自建房子申請越來越難。

對於各種限制的出現以及問題的發生,那針對於農村裡面自己蓋房子真的是越來越難了,特別是這兩年的申請,不僅各種條件要求高,那各種證件也是越來越難辦了,所以針對於農村裡面蓋房子。

特別是自己蓋房子,在原有的宅基地上面蓋房子,都比較困難的去申請。

【關注懂農帝就是關注農村的狀況,懂農帝與大家一起關注農村】



農人莫小道


為了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國各地都在推進農村住房統一規劃,很多省份都在試點,這是真的,不用懷疑。

農村住房統一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便於農村各項事業的推進,通過集中居住,能夠節省大量的土地。

大部分地區的主要做法是,對一些自然村和行政村進行合併,散落的自然村落,統一到一個地方居住。選址上,既要考慮交通便利,各項配套便於實施,也有利於農民安排生產生活。

我是江蘇蘇北地區的,我們這裡已經開始試點了。對於現有的房子,按照不同的房子,給出拆遷標準,給予補償。而新建的房子,以低於同類型的房子的價格,賣給農民。這樣,讓大部分農民都能買得起。

當然,這個事情,現在還是處於試點階段,不過還是很受農民歡迎的。至於說今後農民不用自己建房子了,是不確切的。因為統一規劃,還是要出錢買的。雖然有補助,但主要還是要自己出的,不是配給制。

從我們這裡的試點來看,現在主要是一些零散居住、村子規模不是很大的農民,那些成規模,房子也比較統一的,暫時沒有進行。我估計,房子已經比較統一了,應該是調整個別住戶,而不是大規模的拆遷重建。

對於農村住房統一規劃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


農家講壇


這個也要看當地政府。我們老家是山東菏澤。新農村在前幾年很流行,現在已經被叫停了。建房質量有很大問題,還有就是徵收房屋之後。補償的錢。只能有25%到40%,其餘的錢還要自己拿,才能以1000到1200的價格購買新農村的房屋。還沒有產權。性價比確實不高。有些地方起名叫萬人村

我最近在寫我的創業10年如何賺到千萬的,感興趣創業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共勉!


令龍的創業之路


目前,很多舊房改造和有建房需求的農民都比較關心國家統一規劃建房的問題,都怕自己改完房後國家突然發出住房動遷統一規劃,而使自己辛苦改下的房子遭受到損失。就目前出現的信息來看,國家是在一部分地區已經開展了統一規劃建房,但是畢竟涉及的範圍和地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這個事情確實有,但沒有全面開展。拿我們老家農村鎮上來說,由於農村老家是國家著名的文物保護基地,所以從保護文物基地的說法和改善居民住房統一環境下的要求,在幾年前已經開始進行了動遷的丈量工作。但是幾年過去了,真正動遷的也只有一兩個村,其他的幾十個自然村都在等待消息,沒有什麼動靜。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未來的趨勢,畢竟無論從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方面來看,還是提升土地面積使用效率、為獲得更多農業種植耕地面積等多方面來看。都是有意義的事情。但是這麼大的工程不會馬上就完成。畢竟農民的意願需要調查、居住面積需要確定,統一規劃的房屋需要建設,這麼大的工程沒有個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是完不成的。

並且國家在進行規劃建設的售後,也不會全面一刀切。現在主要會針對有一些迫切需求統一規劃的地區開展初步試行。

1、重點文化、文物保護範圍區的農村會優先進行統一規劃以保護文化遺址不會被破壞。

2、人口較為分散的地區,統一規劃後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方便統一管理。

3、基礎建設落後的地區,國家為了提升新農村建設,對於改善居住環境有迫切需求的地區一定會優先規劃建房。

所以,咱們農民百姓也不要過於被這個統一規劃的消息所困擾,如果你們當地地區不符合以上的各種條件,且當地沒有相關的政策文件動遷改造的消息。那麼該建房建房,畢竟先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才是最主要的。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真的嗎?今後農民不需要自己建房了嗎?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真的嗎?以後要不要農民自己蓋蓋房子呢?

可以肯定答覆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真,以後大部分農民回家自己蓋蓋房子是不合適的!

縱觀世界發展史,要實現國強民富,必須走城鎮化道路,加速城鎮化進程!世界現有的發達國家城鎮化均在80%以上。近些40年我們國家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也在加速提升。己出現一些人走村亡現象,大部分村很少有青壯年的身影,已嚴重空心化。再過1,20年肯定會有更多偏遠地區村莊消亡,大部分村莊空心化會達到80%以上。

那時廣大偏遠農村因沒人而消失,因人口太少會荒涼,學校醫院等各種服務設施殘缺不全,就是國家不統一規化你也會被迫搬遷!即使你建個別墅你願意住,不見得你的子孫願享那份孤獨!

分田單幹只能解決溫保,與人們追求富足及農業振興背道而馳!要實現民富國強,就必須加速城鎮化進程,實現農業振興。

根據目前現狀,土地集中切實可行的方法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為主,一次性買斷為輔。但目前土地宅基地村集體所有制,小農戶承包經營嚴重阻礙了土地集中,城鎮化發展。鉅額農業補貼漏洞大,種類繁多的農補效益差,按地按人補貼成福利,總之農業補貼存在不合理、成本高、效益低,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甚至有的成為腐敗的溫床,土地集中的減速器。所以要快速振興農業,實現民富國強就必須深化體制改革,改變農業補貼辦法。對此本人見意如下。

隨著城鎮化發展,大部分農村必然消失,部分村莊空心化。目前國家不應普惠制振興農村,應該是振興農業,儘快結束分田單幹,集中土地,實現農業現代化。以前實行的國家普惠制、名目繁多的側重鼓勵制農補,不但管理成本高,執行中存在很大不公,甚至阻礙土地流轉,是勞民傷財的!不宜繼續。應集中支農資金先平原,再丘嶺,後山地逐步推進。首先加速宜農平原地區的人口城鎮化,土地規模化!

1,首先進行體制改革,土地及宅基地由現行的村集體所有改為鄉鎮所有。以行政手段,將放棄土地承包權、放棄土地使用權及不願棄權的土地分別調整集中在一起。取消種類繁多的農業補貼,集中用於贖回農地、農地流轉。鄉鎮以較高價用支農資金贖回進城農戶自願放棄的農地,再將贖回農地以低價出讓或發包,其收益歸鄉鎮財政,這樣財政有所收益也避免財政投資個別村民受益。有利於農戶落戶城鎮,加速城鎮化。搬遷村、空心村的農地山田收歸鄉鎮另行出讓轉包得以合理利用。鄉鎮用國家支農資金適當高租金(比如50O元/畝)流轉農戶農地,再以低廉〈比如200元/畝)租金(甚至零價、補貼),以適當規模(百畝左右為單元)流轉租給有意願有能力的承包人。中間地租差價用支農資金補貼。這樣以鄉鎮為媒,價格統一,雙方互信,補貼單一透明,效率高,成本低,土地集中會大大加快。

2,尤先支持大平原宜農基本農田區農村人放棄農地、流轉土地,安居城鎮。大力推進貧困山川地區農村人放棄農地山田搬遷至城鎮定居。對放棄農地按人頭地畝補、棄民宅按處補,一刀切、成本低好執行,逐批實施,比如1人棄農田轉城補1萬另1畝地補1萬,一處宅基地補2萬,依照先少後多,逐步增加。鼓勵資本下鄉購買土地經營權。

2,規模化流轉的農地必須按國家用地規劃管理,尤其是基本農田必須接國家規定種植。比如必須種植適合機械化種植的糧油棉等,限制種樹種草種菜等,

3,享受國家補貼的規模化經營者必須適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貪困人員就業脫貪。這樣在有人關照下貪困人員即可發揮能力也可持續脫貧(比政府給點錢,給點羊等有效)。

4,對不願放棄土地且有能力耕種者可將其承包地調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農補,但鼓勵其種植不宜機械化生產、收益較高的的農品!(因大規模土地不種此類農品,其價格會高,不補也收益可觀)。

如此推進,兼顧各方訴求,保證各方利益,易推廣!望國人參與討論。

附:振興農業歌

農村窮,農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補貼多,糧價高,

幾畝良田富不了。

要脫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條路。

忙耕種、閒外出,

兩項難顧窮跑路。

棄良田,背水戰,

創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拋荒`,

規模經營路寬廣。

城域廣,農村亡,

農家柴雞變鳳凰。

農業興,農村旺,

國家強盛民富康!


婁一LGS




實現起來會很困難。

據我所知,很多農村在建設新農村搞規劃的時候,把統一建房制定了相關政策。而且很多農村已經開始實施,但絕對不是全部的農村。

總的來說有這麼幾類農村開始在規劃。

1、依靠旅遊業的農村

很多農村環境優美,有地區特點的旅遊業,於是開始規劃統一建房,吸引遊客。比如武夷山、廬山等很多山腳下的農村被政府統一規劃,所有的房屋設計成白色、帶有中國風的特色。

2、經濟領頭的農村

我們老家某個農村,其經濟比較靠前,在新農村的政策下來後,其村被指定為新農村的典範。要求統一建房,不僅僅是居住房,還有老人小孩的娛樂設施、運動設施、圖書館、衛生間等等。



3、交通發達的農村

很多農村靠近國道旁,政府為了當地農村面貌,展現當地風采,所以把國道旁邊的農村集中起來統一規劃。

4、靠近工業園的農村

建設工業園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土地,可能就會佔用農村耕地或者自建房土地,加上工業企業會造成一定的汙染。所以會把工業園附近的農村集中起來,統一規劃建房。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肯定會統一規劃農村的,時間問題罷了。


職場一休


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是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使用有效的耕地面積,也是為了使土地能成為更好的連片經營,以便適應今後規模化、機械化農業生產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發展鄉村城鎮化建設的需要。但這只是適用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推廣,農民的住房政府會統一規劃、建設和進行安置,農民自己可以不用自建房了,如果是不適合於規模化大農業生產發展的地方,如山區或者是偏僻地區,政府會採取其他的辦法如移民安置等,也會對當地的原居民做出適當的安排,使他們居有所樂的。


冬青裡的駱駝草


確實農村統一建房行為已經越來越普通,這其中有不少優勢:

1.可以合理節省成本,對於集體規劃,集體建設,集體分配建造的村莊,容易統一的管理和維護,可以直接提升村莊的檔次和村民的生活環境;

2.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有利於土地輪轉,更加促進鄉村生產資料和土地資源的流轉,有利於鄉村振興的發展;

3.還有一些就是整村安置,從山上搬下來,或者外來移民的安置

4.還有就是鄉村旅遊建設,為了建設有特色的小村莊,一村一品

但是這個模式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1.資金來源,大多都是政府投資,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2.容易千篇一律,消磨了當地的文化特色,消去了鄉愁

3.新社區的融入問題

農民統一建房現在已經是趨勢,不過也要因地制宜,保留當地特色,合理解決新社區存在的融入問題。不過,農民不用自己建房了,建設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