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有哪些?為什麼?

LILANZlessismore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2018年中國城市GDP的情況,其中前100名的GDP數據如下。2018年中國共有16個城市GDP超過萬億人民幣,其中上海、北京GDP超過3萬億,深圳、廣州、重慶的GDP超過2萬億。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未來佛山、泉州、南通、東莞、福州等城市的GDP也將會躋身萬億俱樂部。

那麼中國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有哪些?在小編看來,如今抱團發展、一體化發展是趨勢。現在國家在支持打造很多城市群,像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都是國家級戰略城市群,它們如今就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三個地區之一,所以身處這些城市群裡的城市,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尤其是作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比如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深圳、廣州;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北京、天津;武漢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漢;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鄭州;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成都、重慶等,它們未來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還有一些城市,比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這些城市的政治資源優勢巨大,享有國家的政策傾斜,發展前景肯定不差。

除此之外,如今被國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城市,它們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在國家重大改革創新舉措方面會優先得到支持,所以這些城市是中國未來發展前景最好的城市之一了。目前全國一共有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它們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討論的城市有部分是重疊的,那些重疊的城市享受的資源會更多,發展前景可能會更好。


錦繡中源


通常而言,具有發展前景的城市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徵:

1.人口流量大,尤其是常住人口流量和迴流量大,因為城市人口量大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

2.交通便利,軌道交通設施完善,能夠快速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

3.教育資源良好,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勞動力量保障。

4.經濟增長速度快,有潛在的經濟發展前景。

5.人均本外幣存款相對比較高,能夠有效推動消費和城市建設。

目前,我國最有發展前景的10座城市分別為:南京、重慶、成都、天津、廈門、蘇州、武漢、杭州、合肥、鄭州。

下面,簡單地介紹前5座城市的發展狀況:

南京

在江蘇省內,南京的GDP增長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時已經趕超無錫,加之周圍的資源集聚(如2030年的八縱八橫高鐵規劃),其影響力已經擴展、輻射到周圍的省份和地區。

南京地區的歷史文化、教育資源豐富,擁有高等院校五十多所,遠遠高於杭州。此外,南京的人均本外幣存款相對比較高,達32萬元,GDP的增速也遠遠超過杭州、合肥等城市。因此,可以說南京的發展潛力相當大。

重慶

重慶是我國最大的直轄市,在直轄之前,本屬四川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那時的重慶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後因為經濟的發展,於1997年6月被劃為直轄市,即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城市。

近幾年,重慶的GDP增速迅猛,2016年,重慶的GDP增速為10.6%,位居全國前列。重慶的常住人口達三千多萬,擁有普遍的高等院校六十多所;重慶的金融、投資產業發展非常迅速,本幣外存款總額高。

成都

2005年-2015年,成都的常住人口在10年間增長了兩百多萬,這座城市擁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近八萬人次,充分突顯了其堅實的科研力量。

此外,這所城市的外幣存款人均達二十萬以上,與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相接近。與此同時,成都是一個網紅城市,其旅遊業發達,每年接待的遊客上千萬,大大地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天津

天津也是一個直轄城市,早在上個世紀中期,這裡曾是一個發達的商業城市,後來,隨著經濟的蕭條以及北京城市的發展,這座城市開始走下坡路。近些年來,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又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新的生機。

天津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其每年的GDP增長几乎與重慶持平,本外幣存款人均在十八萬左右,略低於南京、成都等城市,但這裡的重化工業密集,產業銷售額大。與此同時,天津的教育資源豐富,擁有普通高等院校五十多所,可以為當地的勞動市場輸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廈門

廈門是一座海濱城市,擁有著獨天得厚的自然資源,優美的海濱城市風光、頗具外國風情的建築群讓這裡的旅遊業長年不衰。廈門是海陸絲綢之路的結合點,這座城市擁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強勁的消費實力,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都比較富裕。

截止2017年末,廈門的常住人口數量已經超過四百萬,與2013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了28萬人。另外,這裡的教育資源豐富,比如廈門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高校,有著“南方之強”的美譽,這所學校的12個學科曾進入ESI全球前1%,可以說教育實力相當雄厚。

總而言之,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會新增一大批的極具發展潛力城市,這些城市將會不斷推進我國的城市建設,並大大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快嘴社會說


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必須具備幾以下幾個特點:

(1)、城市行政級別高;(2)、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3)、戰略地位重要性;(4)、經濟發展基礎雄厚,招商引資的熱點;(5)、科研、高校重鎮,人才流入熱點;(6)、人口規模與房地產熱點;(7)、旅遊熱點城市。

根據以上幾個特點,基本可以確定為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和七個候補陣營(圖 1),或者是,國家都市圈第一層次: 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國家第二層級16個發展型都市圈(圖2)。其囊括了京津冀、南京、武漢、鄭州、成都、廈門、西安、杭州、青島、瀋陽、長沙等等(詳見第一財經2019年3月1日專題報道)。

除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以及個把明星省會外,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當屬廈漳泉閩南金三角(圖3---6)。若以廈門翔安為中心,以國際都市圈70公里半徑為標準畫圈圈,便可涵蓋廈漳泉大都市的所有核心區,讓人吃驚是: 甚至連臺灣管轄的金門縣更可在50公里半徑之內(圖 3),廈門與金門之間最近距離僅有2.1公里,最遠不超過40公里。

廈漳泉閩南金三角國際戰略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西太平洋東北亞、東亞、東南亞經濟發達孤的中心地帶,東臨臺灣海峽,東海與南海交匯處。現有人口規模近1800萬人。80%臺灣同胞祖籍來自閩南(圖 5 ),當之無愧的臺灣同胞第一家園(圖4、5)和兩岸融合示範區(圖6)。 數千萬閩南籍南洋華人來自閩南,故可‘’四兩撥千斤‘’管控臺海危機、南海危機,發揮不可替代的國家影響力。2018年廈漳泉GDP>17,500億元,已經超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武漢、西安、鄭州。這裡誕生了譽滿天下的‘’晉江精神‘’。晉江以721平方公里的土地,改革開放40年,GDP增加1,000多倍,2018年達到2,227億元。而廈門港進出口貨物吞吐量躍居全球第14位。

廈漳四季常青,鮮花盛開與‘’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珠聯璧合,棠棣競秀,成為國內外的旅遊熱點城市。僅泉州一地就擁有945萬海外的僑胞,與全球各地有著不可忽視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紐帶。

故特別看好廈🌹、漳🌹、泉🌹、金🌹閩南金三角大都市圈,看好🌹‘愛拼敢贏’🌹的海洋文明發揚光大!








海蠻牛


謝謝悟空!

中國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有哪些?

縱觀世界著名城市所處地理位置,我們發現它們多分佈於海洋、湖泊、大江、大河、平原地帶。

象國外著名城市倫敦、柏林、日內瓦、巴黎、紐約、舊金山、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孟買、東京、首爾等都遵循這一規律。

再來看下圖。


我認為未來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無錫、青島、大連、武漢、成都、重慶、海口。

你覺得呢?


佐大師


首先根據今年上半年最新的城市經濟排行榜顯示,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位居前十。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省會南京今年上半年經濟總量雖無緣前十,但其實力也不可小覷。

而從榜單排名來看,未來我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不可動搖。畢竟僅今年上半年上海的經濟總量就已經高達一萬五千餘億,超過去年四川省會成都與湖北省會武漢的全面經濟總量。此外在剩下六座城市當中,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較快的主要有成都、武漢還有杭州。

首先來說成都和武漢。這兩座城市可謂是同病相憐,因為在其省內,兩座城市的經濟佔比分別高達百分之四十以及百分之三十,均屬於省內頂樑柱型城市。再者就是今年上半年兩座城市的經濟增速均高達百分之八點二,成為我國經濟前十強城市當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此外最重要的是兩座城市還屬於我國“長江經濟帶”重要中心城市,分別為上游“成渝經濟區”中心城市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至於剩下幾座城市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就比如說前十城市天津和重慶,還有被選入“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和西安。首先來說天津和重慶這兩座城市,雖然說去年包括今年上半年重慶和天津特別是天津城市的經濟增速有一定放緩。甚至說天津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只有百分之三點四,與我國發達城市增速還有較大差距。但這並不妨礙兩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更何況今年上半年天津和重慶分別以九千餘億的經濟總量位居我國經濟前十強城市的第五名和第六名。

相比較之下西安與鄭州雖說經濟沒有以上十座城市那麼發達,但其勝在經濟增速較快。就比如說今年上半年西安的經濟名義增速達到百分之十七,超過我國絕大部分城市。再者西安和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又同為“國家中心城市”。我相信未來隨著陝西西安的“關中平原城市群”以及河南鄭州的“中原城市群”不斷建設,其未來城市發展前景也會愈發廣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目前我國發展前景較好的城市除以上的之外,還有例如長沙、瀋陽以及濟南等省會城市。再者也還有例如寧波、無錫、青島、蘇州等非省會城市。在此我希望未來以上所有城市都能夠攜手共進、互幫互助,為地區經濟繁榮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抵制抵制地域黑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經濟帶分析:

上海人均產值12.46萬 ,北京人均產值12.89萬 3.深圳人均產值20.44萬 4.廣州2人均產值15.31萬

上海人均產值只有深圳的60%和廣州的81%,

(用腦子想想:人均工資=人均產值一人均生產成本一人均企業留存利潤一人均企業納稅)

人均產值越高,真實人均工資就越高

深圳廣州真實人均收入一線城市中排第一第二,看完真實人均收入再來看房價

國家統計局公佈:

2018年7月新房均價: 北京50944元/平,上海53698元/平,深圳55993元/平,廣州17155元/平

房租:北京9000+,上海8000+,深圳7000+廣州3000+,

上海北京真實人均收入排第三四但房價排第一二

特別是廣州房產價格一線墊底。

廣州房價低的原因是逆中心化發展。大力發展郊區地鐵,很多人口稠密的老城區沒有地鐵但遠郊卻先通上了地鐵。

(普及一下廣州城市發展重點一廣州的東進政策: 廣州為與深圳經濟上互連互通正大力城市東拓,其中深圳希望需借力廣州的物流優勢及資源優勢,目前深圳人看大病喜歡到廣州名醫院,廣州希望能借力深圳科技創新力量製造升級。廣州與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僅相距110公里,一旦廣州東拓與深圳物理距離縮小至70公里,將實現廣深優勢資源互補,形成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頂級灣區經濟帶。目前正在施工的穗莞深輕軌已即將通車,每2分鐘一班,明年開始深圳機場到廣州白雲機場僅40分鐘,實現真正的互連互通。居住在廣州最東部的居民到深圳僅需半小時。)

未來廣州東部的房價在互連互通效應下將向深圳看齊,是未來最具潛力的地方。




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庫


我認為是南京!

一、地理位置: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最大城市群!南京位於長江三角洲西側,是長三角僅次於上海的唯一特大城市。今天長三角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相信未來長三角只會強者更強!另外南京東面是發達的蘇南地區和上海,西面是相對薄弱的中部地區!南京處於中間剛好是一個分水嶺。現在製造業轉移,主要以東部轉移到中部為主。而聞名世界的蘇南製造業轉移第一選擇肯定是就近的安徽地區!所以南京肩負著中部崛起的重任與機遇!

二、政治地位:

南京解放前是民國首都,歷史上也一直是南方地區的政治中心!宋明清有南都之稱,南京名字也由此而來!即使是現在也是為數不多副省級城市之一,並且在軍事上是東部戰區總部(全國五個)!電話區號023!而且南京是江蘇省會,隨著現在各省都更加註重省會的帶頭作用,可想而知未來南京將會獲得更多的政策和經濟支持!

三、科教文基礎:

南京是僅次於北京上海的高等教育中心!985高校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另外還有南京師範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211高校!這是其他城市不可想象的!另外南京舉辦過青奧會,世界知名度很高!

四、旅遊資源:

南京是六朝古都,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中山陵、夫子廟、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等!每年旅遊收入排名全國前列!


時政直通車


根據國務院城市總規定位可以看出只批准了5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四大直轄市+廣州,這5大城市是國家重點打造的國家中心城市,這5大城市的實力也是中國最強大的,而且新中國成立70年唯一這5大城市是從來沒有跌出過中國10大城市排行榜,可見還是老牌超級城市實力強大,國家還提出打造6個超大城市分別是四大直轄市+廣州武漢,國家還提出打造4個國際大都市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在中國國家定位決定了城市的未來,這是因為更多的政策項目人才和資金會落戶這些城市,另外深圳特區是新興城市發展的樣板實力強大,以上這7個城市是中國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也是國家今後重點打造的國際城市樣板,未來看好杭州南京青島,以上這10個城市才是中國未來的樣板城市,而且都是沿海和沿江城市國家重視,他們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對外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產業規模大,產業基礎好,配套能力強,城市規模大,科技實力強大,又有雄厚的財政實力保證,只要這幾個城市新一輪產業升級和佈局完成,其他城市很難追趕。


141804620


同時具備房地產熱點、招商引資的熱點、人才流入熱點、旅遊熱點這四種屬性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發展前景比較好的。

當然北上廣深這四大巨頭就不用說了,未來依然會是最具領頭羊特質的城市。而一線以外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基本都在新一線,而近幾年城市活躍度最高的主要來自於新一線,所以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城市當中,新一線城市是主力。

今年年初,在最新版城市分級榜單出爐的同時,還有幾個細化排名,比如下圖的未來可塑性指數,也是城市發展前景的重要參照指標。同時可以橫向對比多個排名來通過綜合名次看看座次以作參考。

商業是體現一座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參考,商業資源聚集度包含了品牌規模、商業區規模、門店規模、GDP規模、人口規模、零售業數據等等。

經濟競爭力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的,不過這份榜單中包含了大量非新一線,所以剔除北上廣深和港澳臺這7市以外的十強排序依次為:1天津、2蘇州、3武漢、4佛山、5南京、6、無錫、7東莞、8成都、9青島、10鄭州。

有些城市現在發展勢頭很強勁,但源自於某些重大利好的發生而迎來一個高光期,但是也有些城市可能上述分值不那麼亮眼,但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更強,所以在多項數據統計的橫評之後,統計機構也為可持續競爭力做出排名。去除北上廣深港澳之後的排名為:1杭州、2南京、3青島、4大連、5武漢、6寧波、7成都、8廈門、9無錫、10蘇州。

通過以上四項排名得出結果,每項都能入圍十強的城市有成都、南京、杭州、蘇州、武漢、青島這六個城市。此外天津三次入圍十強,西安、無錫、鄭州兩次入圍十強。那麼以上十城大概就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了。

當然這只是從概率角度來說,除此之外像廈門、重慶、東莞這樣的城市也都是很具成長力的。


城市發展報告


中國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以西安,成都,武漢,雄安新區為最佳選擇。

西安,國務院批覆為國家第九大中心城市,特別是設立的西鹹新區,將西安的板圖擴大了四倍!

成都近幾年發展迅速,新沒的成都新區日新月異,人居環境數一數二,其發展前景不容小看!

武漢,以光谷著名,工業門類齊全,發展前景廣闊。

雄安新區,號稱”千年大計“,就憑這四個字,你就可以瞭解它的前景了,還需要來論證嗎?

個人已見,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