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錯過的婚姻,柯茲尼雪夫和華倫加

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答案在書中早已顯現。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凱拉·奈特莉,安娜扮演者

“華爾華拉 安德烈夫娜,我年輕的時候,就想象我會愛上怎樣的女人,並且樂意把她成為我的妻子。我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如今第一次發現您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女人。我愛您,向您求婚”在離開華侖加十步遠時,他這樣自言自語道。

這是四十歲的柯茲尼雪夫沒有講出來的求婚。相信看過《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一定不會錯過華侖加和柯茲尼雪夫這一段美麗的邂逅。

我們嘆息,嘆息這美麗的錯過。為什麼兩個人就生生錯過了呢,假如華侖加當時什麼都沒講,丟掉那場討厭的白蘑菇和樺樹菌的談話,我想柯茲尼雪夫也一定不會求婚。

一、直接原因在於那場關於蘑菇的談話

因為華侖加該沉默的時候一直在談蘑菇,對,討厭的白蘑菇和樺樹菌的話題,真的很破壞氣氛。

戀愛是種情感,除了用心經營還有方法和技巧。因此那些善於製造浪漫的人,總是能很快墜入愛河。

在那片樹林中,展露的是當時兩人尷尬的狀態

一旦別人知道你的目的,那最後就做不成了。華侖加、吉娣、所有人都知道,柯茲尼雪夫有著求婚的企圖。這樣就相當於把兩個人拉到眾目睽睽下相親,尷尬和壓力,直讓人害怕想逃。

吉娣和列文就是很好的對比,列文第一次求婚,為了與她單獨見面,去的很早。那是血氣方剛熾熱的愛,哪怕可能會被拒絕,因為太愛,必須知道一個答案,所以義無返。遭到過拒絕,第二次時候列文不再講話了,用拼音的。

男人怎樣求婚,什麼時候求婚,這可真有意思,彷彿原來有一道障礙,一下子給衝破了。

我們看到樹林裡,柯茲尼雪夫跟華侖加講話時,華侖加忙於應付身邊的孩子,沒有回答。在此之前,兩個人的感情沒有達到那麼的熱烈,情感又壓抑,氣氛烘托就變得極其重要。兩個人只好走遠,本來應該沉默一會再談,可是違反心意又講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情。

因為兩個人曾經的情傷,所以這件事來臨時候,華侖加本能的害怕了,害怕他說些什麼又什麼也不說,這種害怕傳染了柯茲尼雪夫。沒有積極的響應只有躲閃,甚至製造壓力:要麼現在說,要麼永遠不說,如果面前是一個氣血方剛的青年,恐怕早就逃跑了。可對方是個成熟理性的作家,他40歲了,這種逆反雖然沒有讓他逃離,但也足夠讓人閉嘴。於是他越反覆越洩氣,這個企圖面前的障礙越加厚重,根本無力衝破。

有些話當時不會說,以後就再也不會說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凱拉·奈特莉,安娜扮演者

二、兩個人的戀愛史,年輕時都曾經經歷過失戀的痛苦

“這位華侖加小姐不僅青春已過,簡直就像從來沒有過青春,看上去才十九歲,但也可以說已有三十歲。生的很瘦,中等身材,頭比較大。她對男人並沒有吸引力,好比一朵美麗的話,花瓣還沒有脫落,就已萎靡不振,失去香氣了。”

華侖加之所以會這樣,除了家庭環境的影響,也因為經歷過失戀的苦痛。在她年輕時候曾經愛過一個人,因為男方家人的反對,最後沒有走到一起。即使很多年以後,曾唱給某人的一首歌依然讓她情緒波動。她是個情感壓抑的人,沒有慾望,沒有悔恨,對往事只有惆悵。

柯茲尼雪夫在戀愛上遇到的問題更嚴重一些,瑪麗,他年少時深愛的女子,她死了。為此柯茲尼雪夫立誓對她永不變心。試想,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年輕時遇到了想共度一生的人,暢想了那麼多的未來,一切都因為死亡戛然而止,這種傷痛終其一生都不會離去。這巨大的陰影會一直籠罩在婚姻的上空,彷彿一種詛咒,阻止著幸福婚姻的到來。

我們從列文夫婦談話也側面證實:他深愛過一個死去的姑娘。他當時非常可愛,從那時起,他很親切,對幾個女人他也喜歡,但他們對他來說只是人,並不是女人。他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他不是不會談戀愛,他沒有人類少不了的那種毛病,他活著不是為了自己,他的全部生活都是為了盡責任,因此他能夠心安理得,無所需求。

“生活中每一樁糟糕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件好事,都是時機恰到好處的結果”

當40歲的柯茲尼雪夫遇到了20歲的華侖加,他想到了婚姻,試圖成立家庭,然而還是失敗了。原來想說的話不會再說,而在這以前他們達到頂點的激情也平靜下來了

就好像18歲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當時沒有在一起,以後也不會再去找。那個錯過的當下,那樣的衝動被狠狠的壓下去之後,就再也沒有找回去的勇氣和理由。

單身生活了40年的柯茲尼雪夫,婚姻對於他已經沒那麼必須和渴望了。他心安理得,無所需求。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凱拉·奈特莉

三、家庭出生和經濟條件,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閱歷

家庭和出身的差距,不同的生活和經歷給他們平添了神秘感,讓兩個人相互吸引。同時那巨大的差距也是兩個人無法跨越的鴻溝。

柯茲尼雪夫出身貴族,有著大筆的財富和自己奮鬥終生的事業。他是個著名的作家,在選舉和政界都有一席之地。卡辛選舉會上,他一針見血的指出活動的重大意義,瞭解各種奧秘,煽動情緒,主持會議,權衡利弊積極促成想要的結果。他才智卓越、教養有素的人,道德高尚,辦公益事業有特殊才幹。格局眼界都足夠高端,對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斷,知識淵博且善於雄辯,他跟人討論,總是佔上風。

華侖加共出現了5個章節,這個來自俄國的鄉村姑娘。原是彼得堡御廚的女兒,先跟著養母在南歐住了十多年,養母一直臥床,是個害病脾氣古怪的婦人。長期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以致於整個人看起來缺少生氣,被抑制的生命火焰和對自己魅力的自覺讓她幾乎青春不再。

同各種教會和教派的最上層人物的來往,培養了她不俗的眼界和修養。所以她品德教養極其出眾--法語和英語都講的十分流利,唱的一首好歌,超凡脫俗與世無爭。吉娣從華侖加身上曾經領悟到:一個人只要能忘我。熱愛別人,就能心安理得,幸福康寧。

在求婚前,借哥哥的心理,兩個人的差別也悉數列舉出來。並且柯茲尼雪夫說:要是單憑理智選擇的話,我可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對象了。

一個對生活有著過高要求的人,在愛情婚姻上更是苛求純粹,又怎麼不知道愛情對於婚姻的重要性。所以柯茲尼雪夫無法單憑理智選擇就去求婚,況且他的財富有弟弟在打理,沒有生活的瑣事和煩憂,他事業出眾,把單身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根本無需多一個人來約束或者管理自己。在他開始權衡比較時就沒有了情感的部分,求婚也變的沒那麼渴望,沒有了力量和衝進。

假設兩人走進婚姻,華侖加除了生兒育女,又和他有多大的生活共鳴,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的幸福,一旦遇到原來被剋制的熱情,就會煙消雲散。或許成為第二個卡列寧與安娜也未可知,這樣的悲劇我們不想看。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凱拉·奈特莉,安娜扮演者

四、關鍵在於柯茲尼雪夫,兩個忘我又理性的人就像兩條平行線

柯茲尼雪夫自身是完美主義者,以柯茲尼雪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即使40歲的年紀依然可以娶到任何出色的女人。

他的家中來拜訪的多是哲學教授、生物學家一類的高智商高學歷的人群。他有著樂觀的生活態度。懂得享受生活,不寫書的時候,他去到弟弟的鄉村,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曬得熱乎乎,同時懶洋洋的聊天。他渴望被傾聽,享受精彩熱烈的談話。愛好釣魚,因為這種嗜好沾沾自喜。

在旅館裡的單身派對上曾經表達過自己的婚姻觀:不管你怎樣幸福,總不能不為喪失自由而惋惜吧。相比於婚姻,他更向往自由。

他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要求,放棄對瑪麗的誓言娶另外一個人,是對愛人的不忠誠。這對於他信守了多年的生活信條不符。如列文所說的那樣,他這人太純潔了,靈魂太高尚了。他過慣了存粹的精神生活,不會順從現實生活,可華侖加終究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即使再互相吸引,兩個人的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的。

壓抑自己的華侖加根本不足以點燃柯茲尼雪夫衝動的火焰。也無力幫助柯茲尼雪夫打破偏執。

愛情是自私的,無理性而毫無道理的。就如列文對吉娣、安娜對伏倫斯基。

兩個忘我的又理性的人在愛情中就像兩條平行線,互不干涉,永遠沒有交匯的時候。

張愛玲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太鎮靜過分了,四平八穩的,那就欠可愛了

我曾設想柯茲尼雪夫應該娶一個像吉娣那樣的貴族姑娘。一個理智異常又不失風度,一個溫柔善良又古靈精怪。但是他又是如此完美優秀,作者用15章寫出來的完美人物,他的深度和完美讓我們很難在書中找到與他相配的姑娘。那場求婚,不過是又一次失敗的嘗試。

哪怕我們無法讀出作者的安排和結局的深意。依然對這一段美好又沒有結局而結局的感情充滿嘆息。嘆息這美麗的錯過。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華侖加不說話,柯茲尼雪夫真的會求婚嗎?

相比什麼都沒發生過,什麼都發生了,哪個更遺憾一些。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我想什麼都沒發生至少留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