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特王国的谋杀事件,来说说沙特阿拉伯兴起的历史进程

从沙特王国的谋杀事件,来说说沙特阿拉伯兴起的历史进程

沙特富豪王子阿尔瓦利德的私人专机

话说从头,就从伊斯兰教诞生说起吧。

生活在西亚的闪含民族中的闪族、亦即闪米特人,包括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其中的犹太人信奉犹太教,阿拉伯人最初信奉多神教。

阿拉伯半岛上的圣城麦加,统治此城的是阿拉伯人的古来氏部落,这个部落是商人,不是牧人,部落里有三大家族,分别是哈希穆家族、倭马亚家族、库赛伊家族。

三大家族虽为亲属,却是互相争斗不止,其中,哈希穆家族的穆罕默德,于七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他以其狂热的宗教骑兵,迫使倭马亚等家族屈服,然后,于632年,建立了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全体改信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建立,与唐帝国建立几乎同时。

阿拉伯帝国初期的四大哈里发时期之后,倭马亚家族建立了倭马亚朝,一百多年后,哈希穆家族推翻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于750年建立了阿拔斯朝。

阿拔斯朝后期,阿拉伯帝国衰落,东部的波斯人独立,西部则被来自中亚的塞尔柱突厥人侵入,于1055年建立塞尔柱帝国,阿拉伯帝国成为塞尔柱帝国境内的自治帝国。

十二世纪,塞尔柱帝国瓦解。1258年,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率军,攻占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最终消灭了阿拉伯帝国,建立了蒙古的亦烈汗国,五百年的阿拔斯朝结束。

亦烈汗国后来被来自北方的金帐汗国推翻,金帐汗国后来又被中亚的铁木尔帝国摧毁大半。铁木尔帝国瓦解之后,奥斯曼帝国于十五世纪开始称霸,阿拉伯半岛归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时间长达四五百年。

阿拉伯半岛包括沿海的希贾兹和内地的纳即得,十八世纪初,纳即得游牧部落中的穆克林家族,分出一支,以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为首,他以其父之名沙特,作为这个新家族的姓氏。

1744年,穆罕默德·伊本·沙特称埃米尔,建都得拉伊耶(今利雅得一带),建立沙特第一酋长国,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这个沙特酋长国,就其宗教派系来说,他们是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与奥斯曼帝国的正统逊尼派不同,十八世纪末,沙特酋长国攻占了奥斯曼帝国的麦加、麦地那等城,大肆破坏,信奉正统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派出埃及行省的军队,前来镇压,于1818年消灭了沙特第一酋长国,穆罕默德·伊本·沙特的曾孙、末代酋长阿卜杜拉•本•沙特被捕杀,得拉伊耶被夷为平地。

沙特家族的残部逃往大英帝国境内的自治酋长国——萨巴赫家族统治的科威特酋长国。1824年,穆罕默德•伊本•沙特的一个孙子图而即,在科威特东山再起,称伊玛目,来到旧都原址,修建利雅得,作为都城,建立沙特第二酋长国。

建国之后,图而即及其子费萨尔先后即位,1865年费萨尔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内讧,互相争斗,纳即得亦即阿拉伯半岛内陆高原的另一家族拉希德家族,其舍迈尔酋长国,趁机入侵。因为拉希德家族投靠奥斯曼速丹,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实力强悍,于1891年,经过激战,将沙特家族逐出纳即得,沙特第二酋长国灭亡。

图而即之孙、末代酋长阿卜杜勒·拉赫曼,沿着祖先的老路,逃往萨巴赫家族的科威特酋长国。他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生于1875年,此后在科威特长大成人。

这位阿卜杜勒-阿齐兹,正是现代沙特王国的创始人,他的全名是: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伊本·费萨尔·伊本·图而即·伊本·阿卜杜拉·伊本·穆罕默德·阿尔·沙特。

其名字包括,本名阿卜杜勒-阿齐兹,还有,父名、祖父名、曾祖名、高祖名、高祖之父的名字、亦即沙特第一酋长国开山老祖穆罕默德,最后是家族的姓氏:沙特。

其名字的含义是:沙特家族的、沙特第一酋长国开山老祖默罕默德的儿子阿卜杜拉的儿子……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

简称,伊本·沙特,意思是老祖沙特的后代,同理,本·拉登,意思是拉登的儿子。

二十世纪初,沙特家族的英武青年伊本•沙特,率领几十个勇士,自科威特出发,前往拉希德家族统治下的纳即得,进行抢劫,并于1902年收复利雅得,建立沙特第三酋长国,在英国的支持下,与奥斯曼帝国及其支持的舍迈尔酋长国为敌。

于是,在阿拉伯半岛,哈希穆家族、沙特家族、拉希德家族,三大家族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角逐,谁能取胜,取决于各自的后台老板,英国人,或是土耳其人,要看这两位老板的势力消长。

英国支持哈希穆家族、沙特家族;土耳其支持拉希德家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国阵营,与大英帝国开战。英国派出特工劳伦斯,前往阿拉伯半岛,在他的帮助下,1916年,伊斯兰教教祖穆罕默德所属的哈希穆家族,其当时的族长、麦加的侯赛因•伊本•阿里,发动阿拉伯大起义,阿拉伯半岛,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在英国的支持下,哈希穆家族趁势建立了三个王国,统治半岛沿海地区的希贾兹王国、统治巴勒斯坦东部的约旦王国、统治美索不达米亚的伊拉克王国,侯赛因•伊本•阿里自己和长子,统治希贾兹王国,次子统治约旦王国,三子统治伊拉克王国,各国都是大英帝国内部的自治王国,基本上都由哈希穆家族自行统治。

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后瓦解,服从于奥斯曼人的拉希德家族顿时失去了靠山,一蹶不振,而得到英国支持的伊本•沙特,在英国大批枪炮弹药和财力支持下,向拉希德家族发动猛攻,其瓦哈比派的宗教骑兵“伊赫万”,认为这是对异端发动圣战,遂以其宗教狂热,于1921年消灭了拉希德家族的舍迈尔酋长国,统一了半岛内地的纳即得,沙特酋长国升级为纳即得王国,接下来,与半岛沿海地区的哈希穆家族的希贾兹王国对峙。

在那时看来,剩下的两个家族即沙特家族和哈希穆家族,都得到英国支持,一个占据内地,一个占据沿海,两个家族并立的格局应该就这样确定了,不过,事情是随时变化的,机会很快就来了。一战以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原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西亚不少地区,都被大英帝国夺去,巴勒斯坦就是其中之一,巴勒斯坦包括两部分,约旦河以东,为约旦,约旦河以西,为巴勒斯坦,英国夺占这一地区之后,决定安排犹太人在约旦河以西的巴勒斯坦居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侯赛因·伊本·阿里反对英国的这个决定,这一下惹恼了英国,英国于是放弃了侯赛因·伊本·阿里,改为全力支持伊本·沙特。

这个变化至关重要,原先,侯赛因的希贾兹酋长国是大英帝国境内的自治酋长国,而伊本·沙特的纳即得酋长国则在大英帝国境外,因此当然是侯赛因与英国的关系更近一些,而发生改变之后,大英帝国将边界线后撤,放弃了希贾兹酋长国,于是,希贾兹酋长国也变为在大英帝国境外了,这意味着,大英帝国不再对希贾兹酋长国进行保护了,这一下,面对虎视眈眈的沙特家族,侯赛因就很危险了。

得到英国支持的伊本·沙特的纳即得酋长国,趁势对被英国抛弃的侯赛因的希贾兹王国发动猛攻,此时,两个酋长国都在大英帝国境外,打起来毫无顾忌。

作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的哈希穆家族,也是信奉正统逊尼派的,与沙特家族信仰不同,因此,沙特家族的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宗教骑兵“伊赫万”,再一次以宗教狂热发动了圣战,再加上英国的枪炮弹药,侯赛因•伊本•阿里抵挡不住,节节败退,他慌忙将国王之位禅让给长子,但是无济于事,1925年,他只得与长子一起逃跑,希贾兹王国灭亡。这父子俩,侯赛因逃奔次子的约旦王国,长子逃奔三子的伊拉克王国,父子两人于三十年代先后去世。

伊本•沙特夺取了希贾兹,于1926年将他的王国扩大为纳即得-希贾兹王国,兼有内地和海滨。

1929年,宗教骑兵“伊赫万”,不满伊本·沙特的亲英国政策,发动叛乱,当时,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带,皆属大英帝国,也就是说,伊本·沙特之国与英国领土相邻,于是,英军出动了装备着机枪的装甲车,动用了先进的无线电联络工具,占据绝对优势,帮助伊本·沙特迅速镇压了“伊赫万”骑兵。1932年,纳即得-希贾兹王国,再加上半岛其它一些地区,扩大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本·沙特成为沙特王国的首任国王。

1938年,沙特王国发现大油田。

1945年初,二战即将结束,当时的美国,如日中天,成为世界新霸主。罗斯福总统参加完雅尔塔会议,在回国途中,在军舰上接见了伊本•沙特,沙特王国及时投靠新霸主,确定了战后沙特与美国结盟,美国帮助沙特开发石油、双方共同发大财的格局。

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瓦解,原为其境内自治王国的约旦与伊拉克相继独立,哈希穆家族在这两个国家的统治继续。1958年,伊拉克爆发革命,伊拉克王国被推翻,建立共和国,而约旦王国则一直奉行亲美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且说沙特王国的伊本•沙特国王,以其雄厚的石油财力,全力推进他提出的牧民定居计划,一批批游牧部落被强制定居生活,部落之间的冲突和仇杀被禁止,在意识形态方面则全面推进瓦哈比教派的宗教理念,以此控制臣民的思想。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举措,伊本•沙特逐步将所征服的广袤土地和众多部落统一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功成名就的伊本•沙特,带领其家族成为世界著名的富豪家族,他从征服的几十个部落中,各娶一妻,这几十个妻子为他生了一百多子女,其中四十几个王子。

1953年,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首任国王伊本•沙特去世,他留下遗嘱,在他之后,国王之位由他的儿子们先后继承,兄终弟及。

伊本•沙特的第二子沙特,于1933年被立为王储,1953年继位为王,第三子费萨尔为王储。沙特在位十一年,1964年11月,其弟费萨尔发动政变,沙特被废黜,流亡瑞士。

伊本·沙特的第三子费萨尔即位为王,在位十一年,1975年被侄子刺杀身亡,这个侄子是伊本·沙特第十一子的儿子。

伊本•沙特第六子哈立德即位,在位七年,1982年病逝。

伊本•沙特第九子法赫德即位,在位二十三年,2005年病逝。

伊本•沙特第十二子阿卜杜拉即位,在位十年,于2015年病逝。

伊本•沙特第二十五子萨勒曼即位,在位至今,他生于1935年,长期担任省长,于2012接替去世的兄长、亦即伊本·沙特的第二十三子纳伊夫,取得王储之位,直到2015年,79岁高龄的萨勒曼才登上王位。萨勒曼即位为王,原先的副王储、亦即伊本·沙特第三十五子穆克林,遂升级为王储,他是伊本·沙特目前在世的儿子中最小的一个。

即位后的萨勒曼国王,可能是因为等待太久了,再加上儿子的撺掇,他下了决心,决心把王位留在自己这一系手里,决不使王位旁落他人,于是,他不顾王族众人反对,一意孤行,竟然废除了老爹伊本·沙特留下的“兄终弟及”的遗嘱,很快就废黜了其弟穆克林的王储之位,他的阴谋,是想在他之后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但为了掩人耳目,不至于做得太过明显,因此,他立去世的兄长纳伊夫之子穆罕默德为王储,以此作为过渡,而其真正目的,则是同时立自己的儿子为副王储。

之后,经过对王储穆罕默德的一番架空,终于,2017年6月,萨勒曼国王采用强迫手段,强行废黜了侄子穆罕默德的王储之位,立副王储、亦即他自己31岁的第八子穆罕默德为王储,兼任副首相及国防部长。侄子穆罕默德和儿子穆罕默德之争,由于国王的明显倾向性,儿子击败了侄子,儿子成为王储,萨勒曼父子俩的目的达到了。

2018年10月2日,野心勃勃、做事狂妄而不择手段的王储穆罕默德,派其手下在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馆杀害了反对他们的沙特记者卡书吉,沙特一直亲美,这下被反美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抓住了把柄,大肆宣扬,国际社会震惊,纷纷谴责沙特。

沙特是石油大国,目前手里有1100亿美元的美国军火大单,又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因此,两国不会关系破裂。危机出现后,沙特国王和王储会见了卡书吉的两个儿子,表示慰问和哀悼,并表示,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目前,沙特王国有几千王子,其中一半是伊本•沙特的子孙,另一半则是他的兄弟们、以及他的堂兄弟们的子孙,这些王子们都过着富豪生活。沙特王室深知“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一战前后亲英,二战后亲美,比较善于审时度势,寻找靠山,一切以保住富贵为考量。

世界各国的穆斯林,大部分为正统逊尼派,如土耳其、埃及等国,而伊朗则为什叶派,至于沙特、卡塔尔,则为极端的瓦哈比派,另外,IS、本·拉登、基地组织、塔利班、博科圣地等,也都是极端的瓦哈比派,不过,沙特王室一贯亲美,喜欢富贵享乐生活,这些组织认为沙特王室腐败堕落,因而与其分道扬镳,自行从事各种恐怖活动,当年,宗教骑兵“伊赫万”,也是因为伊本·沙特亲英而表示不服、从而发动了叛乱,因此,实际上,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也分为两派,一派是喜欢享乐奢侈的沙特王室,另一派则是一些恐怖分子。

西亚三大民族,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其代表性的三大国,土耳其、沙特、伊朗,互不相让,角逐正酣。

萨勒曼国王的儿子穆罕默德成为王储之后,没少了折腾,为了打击反对势力,他抓了十多个其他王子、还有其他一些官员、商人等等,向他们敲诈勒索,被抓的王子居然包括前任国王阿卜杜拉的儿子、还有王子中的著名富豪阿尔瓦利德,他们都是王储穆罕默德的堂兄,很有势力,因此穆罕默德把矛头对准了他们,他们在交了大量赎金之后,才得以被释放。伊斯兰世界的各国王室,如埃及王室、伊拉克王室、伊朗王室,都是因为折腾而烟消云散,只有沙特王室,以其超冷静的统治而延续至今,现在沙特王室出了这么一位爱折腾的王储,今后的局势变化,就不可预料了,伊斯兰世界的民众,一旦觉醒或起事,那可是非常厉害的。沙特今后的走势,有待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