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調劑名額是怎樣產生的?

123127737074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2019年考研初試成績發佈後,不少考生根據自己的分數、排名和18年的複試線,無奈的將自己定義在調劑,但是之前沒有接觸過調劑,搞不清楚"自己的分數可以去哪裡?"、"哪個學校有調劑名額?"、"調劑是否可以換專業?",和高考志願填報的徵集志願不同,考研調劑無法做到按分排序,更多的是先來先得。

考研的錄取相對特殊,扎堆報考985高校的考生極多,在自主劃線後,參加複試的考生中依然有不少人未能錄取,進入調劑系列。算上之前過國家線而未進入複試的,這部分考生要是本科再是名校,就是最佳優質生源,即"雙985"。不少人報考普通院校,參加複試時就怕遇到這些"雙985"的考生搶指標,導致自己未能錄取。

其實,在瞭解調劑的指標來源之後,就不會過於擔心這個問題呢。

大家在選擇調劑時,往往都會選擇B區非省會城市的高校,因為他們的生源不佳,考生過線人數不足,無法滿足招生錄取的人數。如大學某專業今年專碩招生20人、學碩招生20人,在接受了10個學碩的推免生收,還有30個名額。可是,僅僅有30個學生報考,過線的僅有20人,這裡就會有10個的缺額,也就是常說的調劑指標。

不少人也會說,我看985高校也有發佈調劑公告的,他們也報不滿嗎?是的,985大學不是每個專業都國內排名前列的,甚至學科不如某些211高校的王牌,部分專業有缺額接受調劑常見的,同時學校也會優先校內相似專業調劑,因此每年"雙985"生源調劑進985高校的人不多。

另外,不少學校報考的生源不錯,但是同樣有調劑公告,是因為學校有部分招生機動指標,校內的王牌學院每年都會去申請新增一些指標用來調劑,不信你看下學校招生簡章中算上推免20個指標,最終錄取的公式中也許就有22、23個。

相對來說,普通院校調劑的一志願生源保護沒有明確體現,如調劑生和報考過線的考生一起參加複試排名,往往會引發考生的質疑,但就我接觸的學校來說,還是報考的學生優先招滿,除非個別複試科目不合格的(千萬別緊張,往年就有進了面試教室,問2個問題不會就一直哭不說話的,實在沒法給錄取)。985高校的複試就人性化不少,如調劑生是第2批覆試,可相對時間靠後,考生往往不敢等到那個時候,有學校要就走啦,能撿漏的學生基本是破釜成舟,未錄取就再考。

最後,各位調劑的考生看看往年的調劑公告,尤其是注意學習的調劑預系統(如蘭州大學調劑預系統2.20日就已發佈),早報名、早定位置、早複試、早錄取,想要成功,"早"是關鍵。加油。

▼關注帥小西De頭條號。小西陪你聊大學、考研、讀博,收穫不一樣的教育和人生。

帥小西De


作為一個考研過來人,我當時也是通過調劑來的。

對於考研調劑名額產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1. 學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額,每年略有不同,這是由教育部或者廳來決定的。如果方面報考該學校的一志願的學生沒有達到招生名額人數的上限,這是調劑名額就產生了。
  2. 學校一志願參考人數達到上限,但是初試成績達到要求的人數又低於總的招生人數,也就是說進入複試的人數要比招生計劃人數少,這時也產生了調劑名額。
  3. 就是兩者都有。一志願報考人數不多,進入複試的人數不多。
  4. 這個情況很少,就是破格錄取。如果人數已滿,但是學生很優秀,學校也有可能向教育部申請,這樣名額也就多出來了。

一般而言,211和985大學還有普通大學的強勢專業都會在一志願參考人數上達到招生計劃人數,最後產生調劑名額的一般來自:進入複試的人數不多,或者複試刷掉的人多。這樣就產生了調劑名額。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大覺得怎麼樣呢?


一個考研過來人


調劑名額通俗點講就是,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從教育部或者教育局等相關部門獲得了一定的招生人數,但是在錄取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對應數量的一志願考生通過初試或者是複試的考核,留下來了一定量的名額,這些名額可以給到本校相關專業考生,也可以提供給外校相關專業的考生。

學校專業有調劑的名額一般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也是最普遍的情況,就是一些相對來說教育質量低些或者是地域比較偏或者是知名度比較低的學校,這些學校的部分專業一志願報考的人數就不夠多,進入複試的人就更寥寥無幾,自然就會有一部分的調劑名額。如果你發現某個學校的部分專業連續兩年有調劑的話,那一般來說第三年也會有一定概率有調劑名額。

第二,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學校的冷門專業。這類學校一般都比較好,但是好學校不代表所有專業都優勢,所以每年大部分985類的學校也會有一些調劑名額,如果你在意的只是學校名頭,你也可以考慮一下。

第三,為了保證生源,會使用各種方式預留出一部分調劑名額,好留給一些優質生源。這裡需要說明一點,所謂的預留,並不是有些學生說的那樣“就算我考的多好,都不會招我,都要招那些985、211的學生”,而是你真的沒有足夠優秀,沒有真正進入導師的法眼。所以在這裡我再跟同學們說一句,不要去討論學校有沒有黑幕,公不公平,世界本沒有絕對的公平,你要想考入人家的學校,就要堅信人家是公平的, 因為你能做到的就是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最後讓導師看上你。

最後說下,調劑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你夠了對應學校專業的調劑分數且你想要調劑的學校專業有調劑名額。還有一點,在考試之前不要想著調劑的事情,因為到了調劑這個環節,命運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你能做的就是在當下好好學習,好好備考,提升自己的初試成績,提高自己的複試表現。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考研張雪峰


以我真誠真心,竭盡全力為您解惑。

考研調劑名額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單科不過線淘汰制

很多院校複試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定的差額,比方說招收20個人,會讓25個人來複試。但是很多院校採取的是單科不過線即淘汰,這就會導致,比如說這25個人,出現7個人英語不過線,然後少錄取兩人。這些學校會並不會從不過線中選兩個最高的,而是去找更好的調劑生源。

為什麼呢?因為比如說一個211院校,普通考研的一般都是普通一本的,而調劑的往往是211學生考985未成功的,而普通一本的幾乎沒什麼機會調劑到211院校。

(2)學校確定擬錄取名單後

一般學校確定名單後,會與學生聯繫確認,有時候甚至要求學生到學校確認可以錄取。如果錯過時間不去的話,被視為放棄入學資格。缺額,所以需要調劑名額。

(3)考研學生被錄取但是沒有去

比方說一個學生考上了之後因為別的原因又不去了,所以就需要進行調劑。

大致就這麼多了。

所以如果考研開始沒錄取的話,要好好注意學校的調劑信息。很多學校都會優先對考取本校的同學進行校內調劑,其次才是外邊學校調劑。

之前讀研的時候,一個小學弟,開始沒有通過,後來進行校內調劑,讀了研究生。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這是自己的事兒,一定要留心。不要對別人有太高的期待。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閱讀修身


考研這種大型選拔性考試,其錄取和高考錄取有相近的地方,優先對志願報考的學生進行錄取,但如果沒有被成功錄取,是可以通過調劑而獲得第二次被錄取的機會的。只是,考研的志願填報,只有一個,也就是第一志願,而不像高考那樣有多個平行志願。

考研調劑名額的產生,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是因為第一志願報考該學校某專業並符合要求的人數達不到學校計劃招生人數,這個“缺口”就是調劑名額。所謂符合要求,通常是指超過國家線(總分+單科)。

比如,A學校的化工專業計劃招生100人,報考人數為200人,但超過國家線的人數只有80人,也就是A校第一志願學生只有80人能進入複試,最多隻能錄取到80名合格的學生,則另外20個“缺口”只能通過調劑加以補充,這20個名額就是調劑名額。

所以,能產生調劑名額,往往是因為學校層次不太高,或者專業不夠熱門,生源不太好,導致學校在第一志願學生中無法選拔到足夠的人數,只能通過調劑的方式補充招生人數,以便按照計劃完成招生工作。

如果生源很好,根本不可能產生調劑名額,甚至因為人滿為患會大大抬高考研複試線。這就是為什麼名校熱門專業往往復試線很高的根本原因,因為高分學生很多。

從上面就能明白,考研調劑,往往不太容易調劑到好學校或者好專業,所以不要對調劑的學校層次或者專業寄予過高期望。

另外,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會問,如果第一志願符合要求的人數不夠,學校會不會直接縮招而不願調劑呢?比如上面例子中的A校,可以只招80個人,就不會產生調劑名額了。

產生這種疑問,是因為不太瞭解研究生招生的情況。

通常,一個學校(或科研院所)要招多少研究生新生,是首先需要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計劃,然後報管轄的教育主管部門審批(地方院校一般是省市教育廳,全國性院校是教育部或其他部委),主管部門同意才行。所以,計劃不能超過實際情況,不然不能獲得審批。

而一旦審批後,學校就有義務按照計劃做好招生工作,往往不會輕易變更招生人數。從學校自身來說,學校更願意多招人,有時候某些學校為了多幾個招生名額而會反覆向主管部門申請。學校通常只有擴招的動力,而並不願意縮招。所以,縮招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倒是很容易見到學校擴招的情況,不需要擔心學校本來有調劑名額但因為縮招而取締這些調劑名額。

最後說明一下,調劑也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途徑,很多研究生都是通過調劑而實現讀研的;如果第一志願出現偏差,應儘量重視調劑這個途徑。而且,因為現在考研熱,調劑也是一場激烈的競爭,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感覺第一志願希望不大的時候。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燕園博雅教育


調劑的名額是學校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招生人數所確定的,具體的名額需要諮詢各個學校的研招辦。

1網上多數情況下會有。一般學校若有調劑名額的話,學校的招生網可能會有相應的信息。也有可能學校缺額不多,只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佈。也就是說,學校主頁沒有也可能有缺額,需要調劑。調劑屬於研究生招生中的一個環節,調劑的實際操作既需要自己聯繫,同時也通過網上進行。

2.國家線出來以後。國家未出之前,有缺額的學校無法確定調劑人數。

所以如果有內部信息,將有利於早些做調劑準備。這個信息可以諮詢你想調劑學校的具體院系的有關老師同學。

3.需要告之,且是必須告之,因為試卷,考試分數來自第一志願學校,這個是國家研究生招生考試調劑過程必須進行。

之後辦理調劑手續,由第一志願學校做相應處理,幫助郵寄考試試卷及考生信息到需要調劑學校。

自己可以先與需要調劑到的學校聯繫,到一志願學校只是履行手續。


太極寄宿考研


每個學校每年招收多少研究生在考試之前是已經確定了的。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學校可能沒招夠國家給定的名額,這就產生了調劑名額。調劑名額由以下幾種原因產生。

一是學校名氣不夠,報名人數不多,報名人數都達不到招生名額。或者報名人數中初試過線的也不夠招生名額,這就產生調劑名額了。這種情況很普遍,普通學校的好專業初試過線的人數都未必達到招生名額,更不用說它的一般專業了。普通學校的弱勢專業有時候可能所有招生都是調劑來的。

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很能體現馬太效應,強者恆強,考生一般都奔著發達地區的好學校,像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方的好學校,考生搶著報,而像我們山西,雖然研究生報名人數每年增長,但報考山西的幾乎沒有增長,因為參加過幾年的研究生閱卷,所以對這個情況比較瞭解。

二是研究生複試都是差額錄取,有的時候複試完了可能還有剩餘名額,不是說所有錄取名額都在初試裡面選,如果後面的都不滿意,那就從外面調劑,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所以,初試過了,你的複試表現仍然很重要。

一般來說,排名低的學校調劑名額多,好學校的冷門專業也可能有不少調劑名額,我同屋的好哥們,報考浙大力學,沒能上,最後調到北科大了,04年的事。

調劑一定要趁早,初試分數出來後,如果感覺分數不是很理想,就抓緊準備調劑的事,報考34所自主劃線的同學可以聯繫低一檔的學校,成功率應該可以,我朋友當年報考34所,初試不是很理想,東華大學都聯繫好了,同意接收。只不過,因為複試表現的好,沒去成。所以一定要提前聯繫,聯繫的時候多聯繫幾個學校,各種層次學校都聯繫,放心吧,很多學校都歡迎你。

不過,今年數學不滿,報考人數又多,初試過線的人數增多了,複試難度增大,因為學校有更多的可選性,所以,提前聯繫學校尤為重要。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此時雖然國家線尚未公佈,但是根據初試成績和往年的國家線,不少同學已經開始積極聯繫調劑,許多學校也已經發布了調劑公告,一場考研調劑的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從學生的利益來考慮,我是希望大家都能調劑成功,各得其所,不枉費一番考研的拼搏。最近也陸續收到一些同學的郵件或者電話,下邊想從教師角度,給這些同學提些建議。


1.瞭解政策

首先要了解教育部以及具體招生單位考研調劑的相關政策,比如通常不能跨學科門類調劑,例如學科關係較近的化學和化工類,前者屬於理學(學科代碼07開頭),後者屬於工學(學科代碼08開頭),所以不能相互調劑。又比如通常學術學位可向專業學位調劑,專業學位不能向學術學位調劑等等。此外,一定要獲取官方政策,切忌道聽途說,或者想當然,也要注意鑑別網絡搜索引擎顯示的信息。


2.獲取信息

積極主動,從多渠道去獲取調劑需求信息。可以向自己的老師,外校的同學、親朋好友表達自己希望調劑的需求,很多時候也許是別人不經意之間提供的一個信息,改變了你的人生方向。可以通過各招生單位的官方網站查詢相關的調劑信息。可以通過小木蟲、丁香園之類的科研論壇獲取調劑信息。關注的招生單位也不一定侷限於高校和科學院系統,其他行業類研究院所也可以考慮。


3.電話?郵件?

建議大家首選電子郵件與導師聯繫,特別是首次聯繫的時候。可能有同學擔心電子郵件得不到及時回覆,一般來說,這個時節,有招生意向的導師都會關注郵件,並且及時回覆。即使有導師的手機號碼,也不建議大家直接打手機,因為導師可能由於上課、開會等事務無法接聽你的電話,或者為了防範電信詐騙,不接陌生來電。如果只能獲得導師的辦公電話,直接接通的概率也不一定很大。當然,首次聯繫之後,可以通過短信溝通,讓導師知道你的號碼,方便必要情況下直接通話。

如果有母校的官方學生郵箱,並且收發郵件穩定、安全,建議使用這個郵箱聯繫導師,顯得更加正式,有可能獲得印象加分。


4.郵件標題

郵件標題一定要醒目地提供有效信息,類似“調劑考生”、“考研調劑”,“調劑信息”,甚至“求帶走”、“求收留”之類的標題無法迅速使導師獲得你的個人信息,因此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會引起反感。建議的郵件標題格式是“姓名-學校-初試成績-請求調劑”。


5.郵件內容

進行簡明扼要的自我介紹,傳遞出有效信息,說明第一志願報考的單位、專業、初試科目和成績、聯繫電話等等,不必太多對導師及其單位的溢美之詞。可以用附件的形式列出報考信息、個人簡歷、本科期間成績單等等。


6.表達誠意

在郵件行文上注重格式、語氣、措辭和禮貌,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文素養。不要沒有郵件內容,只有附件。切忌把其他學校的調劑申請表格發給另一個學校的導師。


7.注重誠信

確保聯繫過程中提供的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要隱瞞,或者選擇性提供關鍵信息,不要抱僥倖心理。此時是否誠信關乎將來的學術誠信,是做人的起碼原則,必然是每位導師所看重的要素。此外,如果確定放棄某個調劑機會,也請及時告知導師,不要影響到對方的招生工作。


8.保持聯繫

初步聯繫之後,並且得到積極回應之後,應該主動保持與導師的聯繫,及時瞭解調劑動態,加深瞭解和溝通,一旦情況有變,及時應對,確保萬無一失。


最後祝願聯繫考研調劑的同學如願以償,順利進入人生下一階段!


三觀糾正器


看哪裡人少就調理到哪裡,不過我當初也沒有想到進入傳媒這個行業,也是被調劑的,進來了之後才發現自己真的很熱愛它,所以不要怕,加油哦^0^~


star欽


學校的定額名額,沒有招滿,或者有人放棄。產生的名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