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到40歲還在四處求職的人,很失敗嗎?

用戶61403323


三十歲,四十歲還在求職找工作的大有人在,題主可以放平心態,不要覺得只有自己很慘。大家都一樣的。

這個年齡你別說找工作了,甚至還有在讀書的呢。比如讀研、讀博什麼的。

現在人們在巨大的壓力和外界的對比之下,常常把時間和年齡看得太重了,以至於把自己侷限在某個想法、某個生活狀態裡面,其實這樣挺累的。

比如我一個學長吧,他今年三十一歲整,剛剛考上博士。

他本科畢業後沒有找工作,去邊遠地區支教一年,

回來後花了兩年時間考研,考上了,又花了兩年半讀研;

研究生畢業後,去專業對口的研究所工作了不到兩年,

在工作中,他也迷茫過,但是迷茫之後,他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是那種醉心於學術的性格,喜歡搞科研,只有科研有成果,他才會有成就感。

你問收入怎麼來?

從研究生階段開始就有補貼了,然後自己努努力賺獎學金,跟著導師做項目也能拿到些錢。

博士階段據說是可以正經拿工資的,根據博士的種類不同,工資也有區別,他讀的專業好像是錢比較多的那種。

要說多賺錢嘛,跟那些同齡的,甚至我這樣比他年齡小的很多同學相比,他的工資收入可以說很微薄了,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按照常規的職業軌跡,工作經驗少說也有五六年了,光論收入肯定是比他高;

但那位學長他志不在什麼“升職加薪賺大錢”,通過前後兩三年的職場生涯,

他已經完全明白自己這一生到底要如何度過,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做了那個選擇。

再舉個例子,我們同行的一位前輩,三十五歲之前都是網上很多人批判的那種狀態:沒有拿得出手的履歷,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沒有人生目標,也沒有錢…… 我們同個工種,他工作了六七年了,還沒有我當時工作三年經驗的賺得多。整個一反面典型,直接可以用來當素材的那種。

三十二歲那年不知受了啥刺激,突然開始變得極為好學刻苦,每天下班也不打遊戲了,也不出去瞎混了,菸酒全戒,天天就是在家鑽研技術,他準備轉型做“測試開發”,就是我們測試工程師當中比較偏向技術的那個類型,做好了的話工資很高的,因為比較稀缺。

在家悶頭自學了入門級的內容之後,又瘋狂報班學習中高級的開發技術,他也的確算是有天賦,短短一年半時間,就找到了比他那時候高三倍工資的工作。月薪五千,到月薪一萬五的轉變啊。

雖然說在很多人眼裡,一萬五也不算高吧,但是對於他自己來說,是職業生涯的重大突破。最關鍵是什麼,他憑藉著自己的毅力和勇氣,真正的改變了他的生活狀態——再也不是一條鹹魚了。。。

舉這兩個例子,就是想說明一件事:

這輩子,活得比誰強比誰富其實不重要,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沒有可比性;

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了人生的道路,以及,你是不是比以前的自己有所長進。

老話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有些人可能三十多歲還在不理想的工作崗位上迷茫蹉跎,但如果自己清醒過來,找準方向,深挖垂直領域,找到自己喜愛並擅長的工作,我覺得也不是沒可能逆襲,畢竟人的一生很長,對吧!三十歲,褪去青澀,還未世故,這不是最好的時候嗎!

加油吧。


吉姆妮成長日記


這類事情,用真實的故事講,很有說服力。

我原來的單位有一個同事,35最左右吧,在庫房管理配料,就是電子產品,根據項目需要,根據BOM表進行出庫。由於庫房有3個人,出庫的活不多,他每天上班就是坐在庫房,拿著手機炒股,一看就是一整天,有活的話他不做其他兩人就幫他做了。當然對他肯定有意見,月底評分也是墊底。

由於庫房整體都不忙,大家大部分時間聚在一起聊天,下班還聚在一起打麻將。就這個過了兩年。公司因項目不多,開始裁人,首當其衝的就是他,賠了幾個月工資就把他辭退了。

辭退後,半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一隻在出租房裡,花著不多的賠償金。

再後來,終於找到一個工作,是資產評估公司,具體做什麼就不知道了。聽說很忙,平時微信裡也聊不了幾次。

在後來,他考取了資產評估師,在公司做的還可以,雖然不是拔尖,但也是中堅力量。收入那自然不是庫房那種工資了,聽說2018年底獎金都在十幾萬浮動了。

所以說,30-40歲找工作,說明沒有找到人生的基點,或者位置。這個年齡段找工作也不是什麼壞事。

就像我的那個同事,如果一直在那混著,年齡越大就越淒涼。

希望題主樹立信心,將壓力變成動力,去走向人生的高峰。


來回飛的大象


坦白說,是的!三四十歲人到中年,職業還未穩定下來,怎麼說也不是個勝利者!但這其中有兩種情況需要區別對待!

第一種:客觀原因造成的工作上的變故!

按說人到中年之後,經過多年的拼打,要麼自己創業幹、要麼踏踏實實幹一份工作,也該穩定了。但天不遂人願,不是你想穩定就穩定的。可能出現公司倒閉,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突然失去工作,不得不在三十歲之後再去求職。這種情況我們不要說失敗,最多是自己運氣不好。整理一下情緒,梳理一下自己的特長,尋找一份與自己性格能力契合度比較高的工作,重新開始吧!只要你有能力、肯努力,在哪裡都能有飯吃,三四十歲距離退休還很長,第二次職業生命可以盛開勝利之花!

第二種:主觀上造成的工作問題!

年輕人剛步入社會的職業規劃和選擇很重要,有的人沒有規劃和目標,稀裡糊塗跟著感覺走,幹一份工作遇到點困難就用辭職跳槽來逃避,頻繁的換工作,換到辭職成為習慣。不知不覺人到中年,還是沒有一份穩定下來可以當成事業的工作,也沒有自己創業的能力。職能在求職路上不斷奔走。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還是有些典型的存在!這些人當務之急不要再挑剔,找一份可以養家餬口的工作先幹起來,認真反思一下自己這些年的職業經歷,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職業目標,踏踏實實的去幹,不要再好高騖遠,拈輕怕重!知道自己要什麼,還有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選擇不是挑剔,而是有目標的堅持!

你覺得呢?


天下論談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茉莉正在配合人力資源部做招聘工作,同一個崗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會有,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感受,希望一起成長。

第一,正常的找工作情況。

其實跳槽是很正常的情況,特別是現在社會,公司不行,或者是個人的發展有變化,都會導致大家想找工作。而且通過熟人介紹的工作又能有多少,其實只要對方是正規的公司,茉莉覺得有時甚至比找親戚或者熟人介紹工作還靠譜,求了人,還得還人情債,但是自己去面試,去求職,都是憑著自己的真本事去應聘,就看和招聘方能否契合了。

第二,正確的評價自己。

沒有失敗這個說法。那如果大家一定要和那些二代相比,那誰都是失敗的。一個人,面對生活的時候,個人的成長環境,個人經歷,還有考慮問題是否成熟,都會導致了不同的決定,不能說過往那樣就是錯的,只是說可能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但是當時沒有辦法想到或者做到,這些都有一定的侷限性的,如果現在能意識到,就現在改變也不遲。

第三,這個年齡正是逐漸成熟的時候。

其實20多歲的時候,可能還是比較不穩定,很多人都在玩耍的階段,到了三十,甚至是四十,經歷的事情多了,就算真的不是很聰明,也學會了一些技巧,還有工作技能也增強了,總體來說是一個進步。遇到事情也會穩定得多。

綜合來說,茉莉面對求職者的時候,倒是不會考慮年齡的因素太多,更多的考慮她的工作技能或者是忠誠度。


Molly小秘書


現在40-50-60歲的失業人數不清。原因是①行業不景氣,產能過剩。②受房地產價高打壓。消費者6個口袋全被掏空綁在房貸上。影響了百業的銷路。③外單現在也差。④企業裁員,倒閉的去年,前年環保整治關廠太兇了!失業全國數億人。看見過一數字一年我國倒138萬個廠。也幾億人失業。⑤所以,現在失業正常。與能力,經驗,為人無關!我就失業一個!











瑞豐郭堯


30歲到40歲的人還出來求職就是這個問題,首先事情有因必有果事物的好壞有兩面,我們要深刻的反思自己,把心態放平整,我覺得多對事應該對對是下功夫,在對人去下功夫。

30歲到40歲,這個年齡是黃金年齡也是青壯年,我們總結這些年的話自己失敗的原因,為什麼還一直在求職,深刻反思自己總結自己不斷地學習,畢竟來說這個年齡階段的話還出來,求職,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

1、首先,我們要拋棄外界因素的影響,拋開別人的眼光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論生活生活生容易活難,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2、其次30歲到40歲,還出來求職並不意味著就是很丟人,很失敗,我們的心態要放好,因為我們要吃飯要生活。只能說我們還在繼續努力,還在拼搏說白了,只要你有上進心,不管你年齡多大,只要你一直在學習,就一定會有進步,就一定會有收穫。

努力吧,30到40歲,還是我們青壯年的黃金時期,不要浪費了這個大好的年紀,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異地他鄉遊子心


現在來說30歲還求職的應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尤其學歷越高的人反而求職的時候年歲更大,沒辦法,你學習總要耗費一些青春呀。

那些沒什麼學歷的大多都在歲數小的時候出來打拼,然而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數,走什麼路似乎一早就安排好了,只是有些會成功的人也經歷了很多披荊斬棘的痛苦,倒是一些學問大的人一開始就會擁有較高的收入,可見付出和收穫都是成正比的。

你小時候不努力學習最後也會被迫學習生存的技能,總之逃不過辛苦二字,當然也逃不過被迫。

所以多大年齡都要努力適應生活,所以什麼年齡開始都無所謂,過程誰會在意?結果才重要。


水若幽蘭水無痕


看你求職的崗位類型了

1、如果30多歲還在找基礎性崗位,比如:銷售、助理類,那應該算失敗了,畢竟這些崗位門檻低,30多歲還求職這些,說明你還沒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使應聘上了,也不太能短時間內在公司很好的發展

2、如果找管理層崗位,那就不算失敗了,畢竟起點高,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入職了以後也會有明確的發展


說道說道blabla


對!很失敗!你是不是得到了自己這樣認為但還是希望聽到一些帶有希望的話呢?事已至此,不要東想西想了這些沒用的,既然到了谷底,就要更加對自己有信心不要氣餒,不要怕失敗,沒有人一輩子都一帆風順,更不要破罐子破摔隨了別人的意,真正希望你過的好,甚至比自己好的人除了至親父母其他的鳳毛麟角。三十歲不可怕,你要是因為現在的自己就定了自己一生那才是最悲哀的,比不上年少有為的人,就請和自己比,還遠不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加油!這段話也是在勉勵我自己。共勉。


兔子摺扇


你見得。碩士畢業25、6歲了,甚至27、8了,工作兩年再跳槽不就是30多了麼?如果是博士的話,那年齡會再大些!如你所說,高學歷的人一般都很精英,難道還成了最失敗的了?至於一般的人,為了謀生30、40歲還在找工作,那要看你混得如何,也不見得很失敗。我知道個人(貴族破落戶),好吃懶惰,40+了還不去找工作,說是掉份兒,他倒是很成功?這些是因人而異,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哪怕同一個家庭同一環境成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