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林中走,景在樹下賞”,10.45公里綠道“環抱”新江灣城裡的公園、學校

3月下旬,從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所在的殷行路往北進入政悅路綠道,樹木枝頭嫩出新芽,在綠林中穿行,春的氣息撲面而來。

“人在林中走,景在树下赏”,10.45公里绿道“环抱”新江湾城里的公园、学校|上海绿道

沿著綠蔭環抱的木棧道步入生態走廊綠地,曲徑通幽,棧道兩旁連翹、紅葉李、山茶等爭奇鬥豔……包括政悅路在內的10.45公里新江灣城綠道,保留著最純粹的春色風光。

市民:“感覺真的融進大自然裡了!”

綠道依託景觀道路、林蔭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串聯綠色空間和人文節點,是一種具有生態保護、健康休閒和資源利用等功能的綠色線性空間。同時,也為附近市民慢跑、散步等戶外運動提供理想的場地。

“人在林中走,景在树下赏”,10.45公里绿道“环抱”新江湾城里的公园、学校|上海绿道

在新江灣城的綠道上,很多居民在此散步、賞花,有的帶著孩子,還有的牽著小狗。住在政悅路上雍景園小區的黃先生和老伴一前一後快步走。“大概2017年綠道建成後,我們幾乎每天都來走走,沿著綠道一直走到淞滬路再走回來,每天大概走六七千步。”

黃先生說,綠道是一件大實事,給居民提供了很多方便,綠道鋪好前習慣沿著河邊走走,而現在能走到林子裡來,“木棧道不積水,下小雨或者大雨過後,都可以來走走。這裡環境好,感覺真的融進大自然裡了!不僅是我們周邊居民來,週末還有其它地方的市民也過來。”

記者從楊浦區綠化市容局瞭解到,新江灣城綠道打造以構建連片成網的規劃理念佈局路段建設。在兼顧現有綠地的保護的同時,部分路口連接區域的貫通還因地制宜的借用橋樑、人行橫道等穿越。通過串聯道路沿線的小廣場、公交站點、地鐵站等設施,增加燈光、監控、垃圾箱滿足24小時開放的設施及安全需求。

建築垃圾變成道路的一部分

據瞭解,楊浦新江灣綠道建設的總體原則是“保留、提升”,即在最大可能保留綠地原有植物群落和景觀風格的基礎上,提升綠地景觀品質,使綠地作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擴大,形成“人在林中走,景在樹下賞”的都市綠廊系統。

“人在林中走,景在树下赏”,10.45公里绿道“环抱”新江湾城里的公园、学校|上海绿道

例如,政悅路生態走廊中道路線形設置巧妙沿用原有道路走向,營造麴徑通幽,人在綠化中穿行的感覺。

另外,在保留的前提下,變廢為寶,對拆除的建築垃圾環保再利用,敲碎變小,作為新鋪道路的墊層使用,做到垃圾減量。通過透水混凝土的鋪裝建設,路面通過坡度自然排水,彰顯城市“韌性”。

楊浦區綠化市容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新江灣城已建成10.45公里綠道,包括淞滬路綠道、殷行路綠道和政悅路綠道等已初步成網,串聯起了新江灣城生態走廊、新江灣城公園、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等在建的閘殷路(民府路-華東機械製造廠路段)3公里綠道建設後,這裡將形成一個環狀綠道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