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最佳的做題順序是什麼?

那就不見丶不念


考試過程中,行測一共有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五個模塊。

一、時間分配有考量

考生們要有清楚的時間觀念,保證在每一部分的時間能夠高效的利用。

以黑龍江省考為例:常識判斷20道,由於其考察範圍廣、較難複習,建議考生5-7分鐘左右完成;言語理解40道,建議考生在40-45分鐘完成,數量關係15道,建議考生在15-20分鐘內完成;判斷推理35道,建議考生在40-45分鐘完成;資料分析20道,建議考生們在20-35分鐘完成。考試時,在做題時關注到自己的作答時間,不要超過時間上限,合理安排集中拿分。

二、做題順序有門道

行測考試主要分為文科(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和理科(數量關係、資料分析),由於數量關係在考試中難度較大,思路不易捋順,無論是在平時練習還是模考中都是考生們較難攻克的模塊,公考專家建議考生,將數量關係放到最後,用剩餘時間將所有的題目快速瀏覽一遍,選出有思路的題目迅速作答即可。

資料分析題量較多、分值較高、且在試卷的最後一部分,有考生認為其一定很難,其實不盡然,其70%的題目都是基礎公式計算,而且如果資料分析分數較高,那麼行測考試的分數也會較高。擺正好心態不慌張,在30分鐘左右結束作答,80%左右的正確率是可以達到的,所有一定不要將資料分析放到最後做。

言語理解主要是選詞填空和片段閱讀,選詞填空在練習時多注意積累,整理常考詞語和用法,就可以應對考試中的變化;片段閱讀只要細心掌握材料的結構,根據已知選項進行排除,整體作答難度適中。

判斷推理一共分為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四大類,其規律性較強,多複習掌握基礎理論和解題技巧、勤加練習,在考試時就會不生疏,加快做題速度。

所以對於行測考試的作答順序技巧,建議考生文理穿插作答,可以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資料分析、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而數學功底較好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自行安排作答順序,但一定注意每個模塊的作答時間。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公考專家給各位考生的作答順序參考,考試拼硬實力,但做好“戰略部署”尤為重要。凡事不打無準備之仗,希望考生結合實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作答順序,都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成公上岸!


中公教育吉林市


公務員考試時間緊張,題量大,雖然做題的順序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擅長的模塊去做,但是掌握一定的順序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在參加考試的時候一般會以下面的順序做題:



1.行測部分,我的數量關係不太好,所以我會最後做數量關係,第一部分先做常識,有的考試常識會放在最後,但是我還是先做常識,用5-10分鐘。第二部分做言語理解,我們的是40道題,用時30分鐘,第三部分做邏輯判斷,用時25分鐘,第四部分做資料分析,資料分析通過一定時間和題目的練習會掌握基本的做題方法,所以這部分的題目一定要拿分,一般用時30分鐘左右,最後做數量,數量一般是把數列題和簡單的方程,牛吃草等簡單的題目做會,這就是行測的順序。


2.申論的步驟,建議先明確整個文章材料的主題是什麼,是五位一體當中的哪一大塊。然後閱讀題目,劃出題目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怎麼辦,還是有何利弊,在材料當中找到相對應的部分,找到答案以後,要用原文原詞,但是不要照抄,要總結出幾點來,因為申論的判定也是按照關鍵字給分的。

3.在分享一個蒙題的小方法,除了我們平時知道的,必然的,絕對的不選;三長一短選最短,三短一長選最長;之外,還有一個小竅門,就是通篇答案最少的那個答案,不會的都蒙這個答案,正確率會很高的哦!!

最後祝所有的考生都能吃麵,上岸!!


風箏奔向天空


公務員考試過程當中的做題順序,還是依據個人的做題習慣來決定。你適應什麼樣的做題順序,那樣的順序就是最佳的。總體上應該遵循先易後難的順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題目主要有五類,常識判斷,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 這所有的題目如果都想做完,基本是不可能的,時間不夠用。那就要求在考試的過程當中,要分清主次,適當取捨。爭取在考試時間內把會做的題目都做對。



在平時的練習當中,我們就要對自己的做題習慣有所瞭解。自己最擅長哪一部分,哪一部分做的最準確,做得最快,就先做哪一部分。


第一類,常識判斷類。

這類題目,認為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好做的,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來思考,思考往往也思考不出來結果,只是浪費時間。試卷發下來之後,填寫完個人信息,在正式的答題開始之前,基本上十幾道常識判斷力的題目就可以做完了。實在不會的題目就憑藉第一感覺猜一個。

第二類,資料分析類。

這類題目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在平時複習的時候要注意積累,提高這一部分內容的答題效率。

第三類,判斷推理類。

這類題目分化就比較明顯了,擅長這一塊題目的,就覺得非常簡單。不擅長這塊題目的,就比較頭疼了。這款內容,我更擅長文字推理,因此,我會把文字推理的題目優先做,然後再做圖形推理,邏輯推理,科學推理的內容。

第四類,言語理解類。

這一類題目可以根據自己的平時的習慣來做。我一般先做簡單的邏輯填空。閱讀理解和表達,放在最後做。

第五類,數量關係類。

這一類題目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在做這部分題目的時候,一定不要戀戰。先做自己熟悉的,題型特別經典的。對於特別難的題目,或者是需要大量計算的題目,可以直接放棄。不要覺得可惜,因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題目都打完。放棄這一道題目,你節省下來的時間可能能夠做對其他的三五道。

申論也是一樣,先易後難。哪一道題考察的知識點在複習的時候複習到過。就先下手做哪一道題目。



我是博雅教育2390。各位公考上岸的朋友在考試的時候都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答題的,歡迎留言討論。


博雅教育2390


各人有各人的順序。上岸老鳥告訴你現在考試也是變化多端,很多都反套路。


說下個人認為的考試順序,江蘇為例,第一步常識,這個沒話說,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這上面能夠爭取時間。接著,資料分析,趁著腦子還算清醒,把不難但是純計算的資料分析放在第二部分做,這也是戰術選擇。然後言語,判斷推理,最後數學,判斷推理中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做。總的一個原則,自己強項先做,保證正確率,不要一味求快。


行測考試就是壓力型測試,目的就是讓大多數人來不及做,這個時候除了看你的解題能力,還看你的大局觀,有舍有得,舍掉的不要遺憾,保證其他的正確率。另外,行測還是要多練題,我之前基本把粉筆的題庫刷完了,做起來也相對得心應手,因為你一眼看上去基本就能知道考的什麼知識點,而對應的解題方法直接就從腦子裡蹦出來,也許這就是題目做多了的原因,形成習慣,形成條件反射。
最後祝能如願一考成公!


股海天道


您好 這個因人而異 根據我的總結再結合廣大考友的經驗,一般都是:言語理解->邏輯推理->資料分析->常識題->數量關係 因為數量關係的難道對大家都是個挑戰,為了不耽誤太多時間,把它放在最後還是可以考慮的。但是如果你數學超好,可以先搞定它,總之要在平時多練習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其次,先做會的,不會的裡面選分值高的做。一般數量關係跟資料分析的分值比較高一點。言語理解題目數量比較多,分值也不低,一般也比較簡單,建議提高做言語理解題目的速度。


用戶7409463618504


蓉妹說說自己的看法。

行測做題的順序很重要 它關係著你整套試卷的做題感覺和流暢度,狀態出來了,做題可能會更加順手,成績自然會好。

做題的順序因人而異。蓉妹認為,先從自己熟悉的模塊開始做比較好。蓉妹自己就是這樣的做法。

首先,蓉妹會先動手做資料分析。資料分析比較簡單,通常都有技巧,所以只要不粗心,這個分數會很好拿,準確率也很高。

接著,蓉妹會去做言語理解和判斷推理這兩個模塊。這兩個模塊題量大,分值高,所以一定要認真仔細。趁著剛做完最熟悉的資料分析,狀態火熱,立馬投入到重點模塊上來。遇到不會的要學會放棄,不要在一道題目上糾纏。

最後,蓉妹會做一下常識,常識題目其實很好做,會的自然就會,不會的蒙也不好蒙。做完常識,看剩下的時間來選擇做數量。先做自己熟悉的題型,能做幾道是幾道。當然,一定要留出時間來塗卡哦。




心竺教育


首先,直接給出我的觀點: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不存在絕對的標準的。先答擅長的和不擅長的對總體分數的影響不大。

其次,按照我以前考試的經驗,我認為考試主要是時間問題,在一開始找到如果能夠通過自己喜歡(當然未必擅長)的題目類型,會很快進入考試狀態和排除干擾,這對於整日做題效果顯然是有很大幫助的。

所以,在考試之前,最好先了解和認識自己,多做幾套題,看看自己的喜好以及各類型題目的答題正確率,每套題都用不同的題型作為開考時做,然後看看那類題目會很快進入狀態是哪類題型。作為臨考時的參考依據。

如果僅僅是狀態等問題,用上述方法可以解決。如果是還需要在考試前再突擊提高一下分數和正確率,那麼這就得多看一下考試技巧,總結一下做題思路,這在短期內可能存在一些衝刺輔導班,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長期積累。


月光似水遍灑人間


1.常識判斷

2.資料分析做一道

3.選詞填空

4.類比類題

5.資料分析做一道

6.圖形推理

7.閱讀理解

8.資料分析做一道

9.定義類

10.邏輯判斷類

11.數量題

常識判斷可以配合開卷一起做

資料分析配合著語言類做

資料分析容易把頭算暈

語言類題要靜下心來做

交叉著做 使大腦保持活力和清醒


工地上的小王子


因人而異,但大多數同學會把數量關係放在最後一個,常識放在第一個。為什麼,聽聽理由

第一,常識題能變得空間不大,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基本就20秒一題。相信第一感覺。這個部分改進的空間不大。

加上更重要的一點,試卷發下來的時候,可以偷偷瞄上一眼這個,但是不能動筆,所以心裡默默記著。



那再說最後為什麼做數量關係,因為很多同學的這個是弱項。但是語嫣姐姐建議,花個幾分鐘去做做,會有意想不到的得分。因為有些題很簡單,不難。但是呢,也別花太多的時間,容易陷進去,要控制好。


最後,其他的順序就看個人情況了。主要的原則就是,能做的題目得分一定要得到。不要把能做的題目失分了。





心竺公考,100萬小夥伴在用的公考神器


心竺公考齊老師


國考的嚴峻性不用說各位應該都瞭解,有時可能就是一分之差讓你錯失公務員之路,所以考生們在備考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時候,除了要掌握各種實用的解題技巧之外,還要儘量多的瞭解一些國考行測的注意事項。

是什麼決定你的國考行測成績的?有的人說是平時的知識儲備、解題思路及技巧、邏輯性等等,但是有一點在開始考試時就可以決定你的分數高低,那就是做題的順序。

做題順序對國考行測成績影響是很大的,好的答題順序有可能讓你多得5分,不當的答題順序則一定會讓你“名落孫山”!答題順序一般因人不同而有所差異,總體上要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1. 哪道題目簡單先做哪個,之後再做難的。考生們經過長時間備考,大概已經能明確自身擅長的短板和長處,先做自己得心應手的部分,把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放到最後再做,這個順序根據考生各自的實力不盡相同,比如有很多女考生不擅長數學運算,這種情況下可以把這類難度高的題目放到最後再做,剛進考場的時候考生們注意力比較集中,會做的題一定要做對,保證準確率,拿到該拿的分數。
  2. 假設你現在就在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場上,在閱讀行測試卷,卷面上有圖形題也有文字題?那麼你選擇先做哪個?很多考生對試題的敏感度和反映速度是先圖形後文字再語言,所以合理的答題順序可以是圖形推理、數字推理、類比推理(事件排序)、數學運算、資料分析、選詞填空、片段閱讀(文章閱讀)、邏輯判斷、定義判斷、常識判斷。當然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答題順序中進行個別調整,建議大家將圖形推理和數字推理最好放到最開始做,因為剛進入考場時思維是最活躍的,但注意力並不是很集中,把這兩部分試題先做完是符合命題思維和規律並且切實可行的。

做題順序在國考行測考場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廣大正在備戰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們一定要有所瞭解,但是也要提醒大家,這個做題順序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