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莒南:“沃土”種下綠色希望 澆灌出希望果實

在臨沂是莒南縣城北部,行過彎曲平整的環湖路,“沃土村”三個大字便映入眼簾。標識旁邊,有一家木香園農場,場主陳學志2012年退伍後就“鑽”到土裡,開始大做土文章。

“自小在農村長大,當兵回來後就想看看能不能改變老一輩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方式。”陳學志回到老家後,想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於是四處奔走調研農業創業項目,到涉農企業學習求取種植“真經”。在一番研究考察後,陳學志決定蓋大棚種草莓。

2013年底,陳學志在沃土村流轉了21畝土地,“木香園家庭農場”就這麼建起來了。建大棚、買苗子、買土雜肥……慢慢的,陳學志的資金捉襟見肘。不得已,他貸款、找戰友借,東拼西湊了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沃土”中。萬事開頭難,從事農業創業更難。皮膚曬得黝黑,手掌上都是老繭,戰友們都勸他找個安穩工作,但是他卻執拗地在田裡翻土,從不叫苦,樂在其中。在他身上,有著一股軍人倔強而又不氣餒的創業精神。從翻耕土地、選種育苗、建造滴灌設備到發酵土雜肥,陳學志事事親力親為。

勤勞的汗水滴在“沃土”裡,終澆灌出希望的果實。這片土地沒有辜負他,當草莓慢慢長大開花,陳學志內心充滿了喜悅。在陳學志眼裡,有機農作物種植要杜絕一切農藥、化肥、膨大素等,陳學志經常花上萬元購買牛糞等,好在周邊村莊並不缺。“我的草莓種得跟別人的不一樣,不打農藥、不施肥料,純綠色食品。”陳學志拿起一顆草莓笑著對記者說,別看草莓個頭小,保證你吃得安全。在記者採訪時,莒南縣城的李先生帶著老伴和孫女前來採摘。“他這裡種的草莓我們吃得放心,從他建起棚來,我們每年都來採摘。”李先生告訴記者,如今縣裡修了環湖路,來採摘更方便了。

看著草莓採摘逐步穩定了,陳學志又種上了櫻桃、火龍果、葡萄等。如今,陳學志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建一個更大的大棚。“以後,車可以直接開進棚裡採摘。”當了16年海軍的陳學志跟水有著不解之緣,他將目光瞄準了虎園水庫。去年他又流轉了50多畝土地,開始了養殖之路,準備綜合發展。“以後再建點民宿、種點果樹。”對於接下來的創業之路,陳學志自信滿滿。致富不忘鄉村,如今幫忙打理農場的全是附近的村民,還有一部分是貧困戶,陳學志希望能夠通過農場帶領周邊的村民一起致富。

投身現代農業雖然辛苦,但是陳學志卻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退伍不褪色。我雖然只有熒火之光,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綠色力量。”

臨沂日報記者 李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