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對外遇出軌寬容?法國對婚姻出軌的看法!法國

本文選自《巴黎浪漫嗎?關於法國的傳聞與真相》,皮烏·瑪麗·伊特維爾(英)著,李陽譯

法國人對外遇格外寬容?

“婚姻是座監獄,其大門總是為外遇敞開。”1892年,瑞士籍法裔詩人和劇作家路易·迪米爾曾這樣寫道。他的婚姻觀被廣泛視為法國人的代表。傳說中,法國夫妻隨時準備和別人上床,就像他們的盎格魯-撒克遜對應者(指英國人,編者注)在床上一起喝茶、吃消化餅乾一樣隨意。

這種觀念究竟從何而來,很難說清。也許起源於人們廣泛聽聞的法國舊王室的縱慾無度——在法國大革命前的舊王朝時期,出軌對王室貴族來說簡直是慣例,法國甚至為所有時期王室的正式情婦專門設立了一個職位。瓦露伊、曼特農夫人、蓬巴杜夫人、杜巴麗夫人……這些奢華而精明的女人往往平步青雲,在權力巔峰處躍至令人目眩的高度,向人們展示了在法國政壇上,貴婦的閨房離王室的權勢並不遙遠。

法國君主制的滅亡並沒有阻止新生的資產階級承襲蓄情婦和婚外情的皇家傳統。19世紀,富裕的法國人在“法定”的家庭外,在自己的公寓裡再公開包養一個情婦是極其常見的。

詩人、小說家維克多·雨果就是這樣做的,他讓忠心耿耿的情婦朱麗葉·德魯埃陪伴在自己的身旁,長達將近50年。小說家愛彌爾·左拉也有情婦作為妻子的補充。

法國人對外遇出軌寬容?法國對婚姻出軌的看法!法國

法國大革命後的時代,人們對突破婚姻禁忌的嚮往也反映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其巔峰之作無疑是福樓拜出版於1856年的小說《包法利夫人》。小說講述了一個鄉村醫生的妻子試圖通過一系列外遇擺脫空虛小城生活的悲慘故事。

法國人對外遇出軌寬容?法國對婚姻出軌的看法!法國

甚至在進入20世紀,法國人似乎仍然沒玩夠婚外情,至少在小說中:直到1923年,年方20歲的雷蒙德·哈第蓋,仍以其至少部分上是自傳體的小說《肉體的惡魔》——一位有夫之婦私通一名16歲男孩的故事,震驚了“一戰”之後的讀者們。

然而,就像英國維多利亞晚期和愛德華時期的人迷戀雙重身份一樣,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人痴迷通姦題材,實際上是對限制人際關係的種種規則進行批判,是對這些限制在新世紀來臨時土崩瓦解的一種角色預演。

法國不比任何其他國家的人更容易出軌,實際上,他們的忠誠度也許還要更高一些。出軌率的數字和人們對出軌的態度是不可靠的,也是很難獲得的。尤其是被他人問及時,男人往往傾向於誇大自己以往的輕浮之舉,而女人則竭力掩飾。人們幾乎眾口一詞地譴責出軌,但實際行動卻經常有著巨大的差距。2009年,法國雜誌《費加羅夫人》的一項調查表明,66%的法國人認為忠誠於伴侶是真實承諾的關鍵,同時19%的人承認曾有負自己的伴侶。美國則相反,在1994年的一項全國性調查中,美國成為了譴責出軌行為人數最多的保守國家(94%),但人們估計,有20%-25%的已婚美國人會與伴侶之外的人發生性關係。

法國人對外遇出軌寬容?法國對婚姻出軌的看法!法國

當然,這些並不能否定一個事實,就是老一代法國精英人士中的極小一部分——引人注目的是法國總統們——仍然高調地保持著既擁有情婦又“維護家庭”的傳統。

在這方面,就臉皮厚度而言,頭等大獎無疑當屬1981-1995年擔任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的、已故的弗朗索瓦·密特朗。因為密特朗苦心孤詣地打造了一個忠實的居家好男人形象,人們過了20年才發現他竟然還有一個完整的第二家庭——一個情婦和一個私生女——整個世界都一直被矇在鼓裡。

法國人對外遇出軌寬容?法國對婚姻出軌的看法!法國

1996年1月11日,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的葬禮上,他的情人安妮(右一)、私生女瑪莎妮(右二)以及妻子丹尼爾(左一)站在一起。

1995-2007年擔任總統的雅克·希拉剋,據說也同樣是個孜孜不倦的婚外情追求者。他的很多傳說都記載在其前司機讓-克勞德·洛蒙於2001年出版的一本“邊開車邊聊天”的書中。按照洛蒙的說法,源源不斷地湧進希拉剋先生辦公室的女人實在是川流不息,以致於女員工們都開起了玩笑:“希拉剋?三分鐘。包括淋浴時間。”

法國人對外遇出軌寬容?法國對婚姻出軌的看法!法國

傳聞評估:部分正確。法國人對於外遇,可能比清教徒眾多的英國人或美國人更寬容,至少是對公職人員如此,但他們其實很少出軌。

#法國# #婚外情# #出軌# #法國人# #寬容# #外遇# #婚姻# #監獄# #情婦# #法國總統#

文章資料來源網上,無意侵權,請聯繫修改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