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對日本年號的影響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深遠。從遙遠的秦代開始,中日進行文化交流。其實中日文化交流的實質就是日本不斷吸收中國先進文化,不斷地改進,利用中國文化促進自身的發展的過程。日本大規模學習中華文化是在隋唐時期,強盛繁華的中國以其開放包容的胸襟接納四方來客,同時把大量的先進文化向四周擴散,影響了東亞的朝鮮 日本及東南亞、西亞遠至歐洲和北非的一些國家。同一時期,日本在中華文化的巨大影響下開始發生歷史進程的質變,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探究中華文明對日本的影響,內容浩大,複雜繁瑣。本文努力從“中國的文化典籍對日本年號的影響”這一角度,以小見大,思考在文明交流的視角下的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中國的年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為表示統治時間的一種紀年方式,由西漢武帝劉徹首創,經後世歷代帝王採用,都在其統治期間使用年號,直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年號制度在中國廢止,長達兩千年。中國的年號絕大部分是二字年號,在明代以前,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可以有多個年號,甚至可以一年使用兩三個年號,自明太祖朱元璋起,一位皇帝一世只永一個年號,在明清成為定製。一般新皇帝即位的初年或者次年,會進行改元,就是使用新的年號以示與前朝的區別。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日本年號取自中國古籍

1:大化 —— 日本使用自己的年號,開始於唐代。唐代,日本的大量派遣遣唐使出使中國學習先進文化。遣唐使把先進的中華文明帶往日本並大力傳播 推廣,在日本的政治 經濟 文化 思想 生活等很多方面產生影響。年號只是其中一個微小的部分。公元645年,日本發生宮廷政變,以中大兄皇子為首的革新派在政變後擁立孝德天皇(第36代天皇),並仿照中國設立了年號,稱為“大化”。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同時開展了一場全面“唐化”的“大化革新”。“大化”,典出中國的《易經》:“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陰陽相動,萬物資生。”這是《周易》為人們描繪的一幅關於世界萬物的起源、構成、生化與變遷的圖式。從那之後,日本的年號大多是從中國的古籍中取名。從“大化”到現在的“平成”,一共使用了247個年號。

2:明治 維新—— 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這是日本推行的一場現代化的改革運動,他們希望能在短時期內使自己的國家能夠趕超西方的強國。就像在一千二百年前的“大化革新”時向中華帝國學習一樣,在“明治維新”中,他們要向戰勝自己的敵人學習。1868年9月,年僅16歲的睦仁天皇正式登基,改元為“明治”。這一年號取自中國古籍《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聽天下,嚮明而治”,“維新”也取自中國古籍《詩·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句,意指變舊法而行新政。

日本有些天皇的年號還與我國某些封建王朝皇帝的年號相同。例如第56代清和天皇的年號是“貞觀”,它是我國唐太宗的年號;第96代後醍醐天皇在1334年改年號為“建武”,它原是我國東漢光武帝的年號(日本戰國期中的“弘治”與我國明孝宗的“弘治”在時間上也很接近)。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3:大正—— 明治天皇的兒子(據說也只有他這麼一個兒子能存活下來)嘉仁天皇,在其父親死去後,以皇太子身份繼位,用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這也是日本的第123代天皇。

4:昭和—— 1926年的聖誕之夜,大正去世。皇太子裕仁即位,定國號為“昭和”。“昭和”二字是取自《書經•堯典》的“百姓昭明、萬邦協和”,此語無意之中對昭和前期日本的對外擴張進行了暗示。

5:平成—— 現在的日本天皇明仁天皇,定年號為“平成”。語出《古文尚書·大禹謨》,亦見《史記·五帝本紀》,“內平則外成也,地平則天成也。”日皇明仁1989年登基時,正值日本滯脹(stagnation),於是就將年號定為“平成”了。

並不像中國會一定在更替君主時換年號,後來更換年號的權力甚至掌握在幕府的手上。在古代時,日本年號都是採陰曆,一直到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1873年1月1日)起,改用西方通行的陽曆,成為明治六年一月一日,從此就完全使用陽曆。此外,在南北朝時代,也曾經發生過兩個政府各自有自己年號的情況,直到統一之後,年號才再次合流。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日本年號的改變——改元

在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期經常會改元,使用很多年號。日本也會進行改元,而且改元的原因和中國類似。一般來說,日本改元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遇到吉祥事件時以示慶祝;二是遇到地震、瘟疫等天災時,改元以求躲災避難;三、受到中國古代陰陽五行說的影響,例如《易經》中的“辛酉為革命,甲子為革令”,於是在遇到甲子、辛酉歲次的時候就改元,用以冀求政治的革新。

中國帝王改元也是幾種類似的情況。漢武帝得到一個寶鼎,於是改元:元鼎,他去泰山封禪,於是改元:元封。武則天政治革命,取代唐室,改元:萬歲通天。南唐中主李璟時期,後周三徵淮南,戰事不斷,為了取得好運氣,中主後期改元為交泰。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對日本的直接影響。

但不同的是,中國是皇帝改元,而日本不一定是天皇改元,由於日本天皇在幕藩體制下沒有實權,有時候是幕府將軍直接以天皇名義改元。

和中國在明清時期實行一位皇帝一個年號的制度一樣,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也規定一位天皇只用一個年號。明治天皇登基時頒佈命令,改為一個天皇固定使用一個年號,稱為“一世一元”,也改變了以往遭逢天災人禍或是有人事異動時會更改年號的習慣。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日本年號的正朔問題

在中華帝國時代,年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表示皇帝時間,更是天子權威的標誌,普天之下全國只有一個年號。在大分裂和地方割據時期,如東晉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時期,不同的統治區域就會有不一樣的年號。使用誰的年號,就表明和其為從屬關係,統一帝國不必說,對於中國的藩屬國來講,比如古代的朝鮮,越南,在其國內均使用中華王朝的年號,琉球王國曆代國王均經中國皇帝冊封,使用中國年號也是情理之中。引用中國年號的日本,同樣也繼承了這一理念,把年號的認同當作國家主權的標誌,正因如此,日本自有天皇開始,在天皇掌權或者分裂割據或者幕府將軍治國時代,始終堅持自己的年號。

在強盛的唐帝國時代,遣唐使學習中華文化,日本對中華文化全盤吸收,但當時的天皇開創了自己的年號。德川幕府時期,執政將軍派遣使者出使明朝,明成祖賜封其將軍為日本國王,德川將軍接受封號,卻在國內一直使用天皇年號。在晚唐時期,唐國力衰退,日本多次對中國的東北地方政權——渤海國進行威逼利誘,要求渤海王使用天皇年號。近代日本經過明治維新開始走向強大,向琉球王國擴張。1879年,日本強迫琉球使用天皇年號,隨後派軍侵略琉球,甲午戰後,日本正式吞併琉球。日本在對朝鮮和中國臺灣進行殖民統治期間,在兩地用天皇年號紀年。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年號對日本國民性格的影響

現在漢文化圈內保留君主的只有日本,日本年號以君主名義制定,奉天皇陛下為正統。日本是現在唯一的以君主名義制定年號的國家。現在的日本依然用天皇年號紀年。每一種文化現象都會對人們的精神方面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尤其像年號這種高度政治化了的文化現象。

日本天皇宣稱:萬世一系,在1945年以前日本天皇被高度神化,他被認為直接執行神的意志。我認為年號強化了天皇的神化,它使得日本國民對天皇更加崇拜。天皇就是人間的神,神聖不可侵犯。天皇的命令就是一切。大和民族典型的性格:隱忍,服從,集體主義,團隊意識等,應該從這裡可以找到依據。一些日本年號,比如:天安(文徳天皇 857年2月21日 3年),安和 あんな( 冷泉天皇 968年8月13日 3年),承徳 じょうとく 堀河天皇 1097年11月21日 3年,文和(北朝) ぶんな 後光厳天皇 1352年9月27日 5年 ,元和 げんな 後水尾天皇 1616年7月13日 10年等,這些以天皇名義頒佈的年號,作為特殊的文字對日本人的心理有一種指引作用。

相關鏈接:

論年號

“天運”年號探析

年號:帝王意志的體現

唐朝“神龍”年號是誰制定的?

無年號與改正朔:安史之亂中肅宗重塑正統的努力

中国古籍对日本年号的影响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點滴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