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農夫也瘋狂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大年初一,凡是寓意好的事情,農民們都會努力去做,並且用最志誠的姿態去做。

比如大年初一燒香,大年初一燒頭柱香,我們村農民是要在家裡燒的,在宗譜前點燃三支香,意思是子孫後代們永遠以先祖為先,先祖在大年初一頭一天地位大過神仙,這是傳統美德,是孝子賢孫應當做的事情。

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赤誠心。心誠則靈。

敬奉先人,很多東西以數字三為準則,為什麼是三呢?如道德經中所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道教認為三就代表著萬物。

所以無論是燒香還是擺供品,三便是準則,是對神靈和先人的敬奉,那麼燒香有沒有忌諱?

有忌諱,很多人把香點燃後,會用嘴吹一吹,讓香燃旺一些,這個是錯誤的做法,記住了,不能對嘴吹香。

插香時,要一支一支插,順序是先插第一支中間香,再插第二支右邊香,最後插左邊第三支香,忌三支香一起插。

插香時要虔誠還要小心翼翼,別一使勁折斷了香,斷香寓意不吉利。

燒香拜佛,燒香拜祖宗,講究的是心誠,在新一年裡祈求福分,祈求平安,祈求莊稼豐收,人畜興旺。

實際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燒香文化有很多,比如姿勢,比如拜佛插香時第一支香嘴裡要念叨供養佛,第二支香要念叨供養法,第三支香是供養僧。


悠然見東山


大年初一燒幾根香?我們這裡要燒的香數量不一,因人而異,有燒七根的,有燒五更的。燒七根的,香火上三根、大門外兩根、灶神一根、牛圈一根;燒三根的,就在堂屋裡的香火板上放點三根香;而我就屬於燒五根的:香火板上三根、香火腳下一根、大門外一根。
香火腳下的桌子上,還要點著一對燭、三杯酒、三杯肉、三杯飯。每一個杯子都要配上一雙筷子,以方便先人列祖享用。在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這幾天,每天吃飯前,都要先把供奉先人列祖的飯菜熱好,換上酒,洗乾淨筷子,在桌子上擺放好後,點燃五柱香,向先人列祖鞠躬致敬,燒過紙錢後,才能吃飯。

(圖片是我用手機拍攝的,侵權必究。)


孤獨的人209381559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燒香”不知大家那裡有沒有這個習俗,在我們膠東農村,過年的時候是要發紙、燒香、磕頭的,為的是祭拜祖先和請回家的“神”。燒香一般都是燒三根香,也就是一爐,從老輩子開始,在祭祀的時候,一般都是三根香一起上,表示心誠,從來沒有見過誰拿著一根香或者兩根香來祭拜的。


在我們這兒,農村燒香不是從大年初一開始,而是從大年三十上完墳就開始,因為上墳就是去請祖先和各路“神”,在把先人請回家之後,就要開始上香祭拜了。而且我們這的習俗是從點上香之後,就不能斷了香火,直到初三早上,把神送走之後,才可以停止上香。也就是說,在送神之前,要時刻保持三柱香火一直不滅。

要說燒香有什麼忌諱,在我們這裡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說法,唯一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就是,在點香的過程中不能用嘴吹。從小的時候奶奶就告訴過我,點香上香時一定不能用嘴吹,這樣是對祖先的大不敬,為了讓香火能夠燒得旺一些,可以稍微的晃動一下手或者扇一下風,但是不能直接對著嘴吹。在過去都是上完香之後要跪下給祖宗磕頭,還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起來給“發紙”,也叫送錢。



不過這些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很少有人這樣做了,大概只有村裡的老人們,還會按照原來的習俗十二點起床祭祖,年輕人估計都不會繼續下去了,其實也確實需要移風易俗,像拜年時候磕頭,或者說是上墳燒紙這樣的習俗已經逐漸被更簡單更文明的方式所代替。


小十六123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在我們老家農村,在大年初一“搶頭香”的年輕人也多了起來。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十一點左右,就會三五成群的開車去盤古山等候零時的到來,然後爭搶著燒頭香。

因為很多人都篤信一個道理,新年第一天的頭柱香肯定很“靈驗”,那麼燒頭柱香積的功德就越多,獲得的福源更多。今年大年三十晚上,如果走的開我也會去盤古山那裡給盤古爺盤古奶燒香磕頭,求財運和福氣加身。

燒香也是有規矩的,雖說心誠則靈,怎麼表現也是無所謂的,禮多人不怪,神仙更不會怪罪,吃人間煙火的神仙應該體恤他的神民。但作為集善德的活動,總該有一個儀式感的。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當年伏羲女媧,也是手持規矩的圖騰示人。可見規矩還是要有的,可以清流昌明世人,教化眾生。

大年初一燒幾根香?三根足矣!也是正本清源的禮數。三是常數,母數,可以演化萬物,古人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燒香就燒三根可惜了,香不在多,心誠則靈,心不誠意不敬,就算是抱一把香也是白搭。

為什麼只燒三根香?因為比較符合功德圓滿的文明教義。所謂的教義就是三無漏學中說的戒定慧三學,學修戒,學修定,學修慧,包含了大道三千學問。自然也包括大年初一人們燒香的期盼和願望:求財,求福,求子,求安等心理活動。

古人云,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赤誠心。心誠則靈,則八支聖道俱全備了,是為善人居士。燒香有啥忌諱沒有?也沒啥忌諱?莊嚴肅穆,舉頭三尺有神明啊,嚴肅一點不嬉笑怒罵就好。去神座下燃點三支清香,晃滅明火,雙手高舉過頭頂,默唸發願,然後左手插香於爐鼎。不可燒斷頭香,如此而已。現在有人花大錢買大香的習慣,其實沒有必要,香菸繚繞,寶相莊嚴,不會厚此薄彼,都是相等的福報因果。


農村老俗話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春節將至,隨著鞭炮也不能燃放,燒香還是頗有幾分過年的景象的,只不過這燒香還能不能讓一直燒,誰也不好說,就怕有些什麼家冒出一句燒香也會有影響,估計我們過年連燒香也就不能燒了,過年燒香祈福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習俗,和燃放鞭炮一樣“當然現在很多地方不讓放鞭炮了”,所以說在歷史悠久也是抵不上一張A4紙厲害,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香火繚繞,尤其是一些寺廟更是排隊去燒香,燒香要燒幾根才好呢?這裡還真的有很多種的說法和講究。


還願香:這香就厲害了,還真的不是三根就能解決問題的,都是整把整把的燒,這些都是因為以前許下的願望,得以實現之後,在大年初一去還願,不但要多燒,而且很多還是高香,一大把香燃燒之後,還會觀看香的燃燒情況,會有很多的香譜的說法,各種各樣燃燒的形狀不一樣也有不同的說法,這種香在大年初一去一些寺廟裡面還願或者許願的時候非常多見,其實有時候很多寺廟門口專門有人賣香,自然是整把的賣,沒人會賣幾根的,燒一把香這種情況在過年也是很普遍。


家庭祭祀:家庭過年燒香都是三根香,代表著天地人,三根香也是有諸多的香譜,根據燃燒的高低都已不同類型的說法,其實燒香是人們一直真摯的祈禱,很多地區在燒香之前要洗手,把香點燃之後,要拜上三拜,這個是必須要做的,你不三拜,人家怎麼知道是你燒的香呢?這個跟我們平時簽到差不多的意思,燒三根香分別在香爐的左中右,位置不同則代表不同的含義,其中在中間的一根代表默唸,右邊便是第二隻香,它代表是一種正能夠戰勝邪道。第三支香在左邊,它代表是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一種精神。燒香的前後順序是先插中間,然後右邊,最後是左邊。


三根香也是代表著天地人不同的身份,其中天為大,過去都是靠天吃飯,沒有好的天氣和年景,是很難有很好的收穫的,所以對於天的敬畏古來有之,先插第一根香為敬天,然後第二根香則是地,沒有賴以生存的土地,同樣是沒有收穫可以生活的,第三隻香則是我們的祖先,這也是對於天地人的代表,過年在家燒香三支香就可以,燒香也是心誠則靈一種寄託和信仰,只不過隨著各種各樣的習俗被取消,過年的氣氛和過去已然大不一樣,對於過年燒香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過年的時候是一年當中最喜慶的時候,這個時候家裡的老少都會回到家裡,家裡的餐飲吃食也是一年中最好的,為了能夠一家團聚,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是從幾千裡的路上趕回來的,足以見得,在人們心目中過年有多麼重要了。年這個節日我們中國人已經過了有幾千年了,也有很多老的風俗傳統得以流傳下來,直到如今仍然能夠被很多人遵守,過年首先就要購買各種各樣的年貨,每年集市上都有很多賣貨的商販,其次需要貼上象徵喜慶的紅對聯和紅燈籠,最後在除夕晚上還有守歲、吃年夜飯等習俗。



燒香在很多人心目中都非常重要,上敬天上神靈,下敬地上祖宗,只有在人們心目中具有非要地位,才能夠用香來敬。過年的時候也是需要去上香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上午貼好春聯以後,下午的時候就要去上香去上墳,回到家裡以後就屬於把去世的人請回去了,家裡的人就會點香來敬。


大年初一早上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放“發財炮”,在放發財炮的時候就需要家裡年紀最長的男人點香,這也是一種老做法,很多人依然在堅持這樣做。初一的時候點香就是點三根,其實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上香都是三根,只不過是代表的寓意不同,佛教代表的是佛、法、僧,道教則代表的是三清,我們民間也有說法認為這三根香代表天地人。因為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三是非常重要的數字,在敬神祭祖的時候都會用三牲來祭拜,“一生二,三生三,三生萬物”,按照這句話說的,三是世間最大的,所以人們會用三根香來祭拜祖宗和神靈。

燒香基本上都會用三的倍數來燒,三根香是為自己燒,六根香是為兩輩人來燒,九根香是為三輩人來燒的,而十三根香就是最多的了,不能比十三根香多了。燒香的時候需要提前把手洗了,香需要一次就點燃,香頭越旺的話越好,燒香的時候也不能在特別吵的環境裡,需要相對安靜,這基本就是我們燒香的時候需要忌諱的了。其實燒香是表達我們對於先輩神靈的敬仰,基本的禮節還是需要講的,不要太過隨意。


老農民說事


在農村過年時,不管家裡有沒有供奉神位,都會送香的。

送香雖然禁忌很多,但無論採取什麼形式,首先得心誠,送幾根香並不重要,但必須是三根,九根或一支,(一支大概十八根)。

三根香的送法,一般是觀事香,也就是出馬看病的香身的送香方式。

根據三根香燃燒的參差不齊的程度來判斷事惰的緣由。分別有惡事香、蓮花香、催供香、如意香、增福香、財路香等幾十種。

但是,沒有一定的道行是看不懂的。所謂的道行,有的是師傅教的,有的是家裡的神位給的。

一般燒三根香,是供奉的一般神位,比如觀音、財神、關公等,還有保家仙和一些道教神位。

九根香,只有敬玉帝、王母和西方佛祖如來佛才能送九根香。因為他們是九五之尊,也就是皇帝的等級。其他的神位就相當於大臣,大臣級別的神位是不能送九根香的,會亂了綱常。神明們會不高興的。

一支香的送法,大多數是家裡沒有供奉神位的,為了增財加福而送香祈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平安香。

平安香適合沒有安香桌的善男信女伺奉,大多在過年過節時才燒香,平時一般不會。

大年初一送香,和平時的隆重,不光送香,還要發寶。香桌上還要擺上過年的油菜(就是丸子、藕夾和油炸魚等),並且還有三鮮果。要連擺三天,香火同步,而且是越早越好。

大年初一送香發寶時,要把大門打開,來接福迎財,增加新年的好運氣。並說出你在新年裡的願望,乞求神明庇佑。

不管哪種送香方式,都必須做到心誠,心誠則靈。

送香之前,要洗手洗臉,整衣端莊,不可漫不經心,褻瀆神明。

香點燃以後,不可用嘴吹己燃燒的香,以達到香火的旺盛。

插香時,要將香雙手舉過頭頂拜上三拜,由中間再左邊,後右邊的插入方式將香插入。不可用力太猛,以防斷香,送香是不送斷香的,不吉利。

如果是送九根香,點燃後要一起插入,不可分次插。

農村萬象本人的建義,不能代表大家。

農村萬象洞察農村,分享農村裡的新鮮事,請觀注農村萬象。如果有什麼不同意見和看法,請留言評論。


農村萬象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



大年初一燒香的風俗,一般是附近有廟宇、教堂等等,有香爐能燒香的地方,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會到那裡進行燒香,一些比較出名的寺廟大年初一早早的就有很多人在排隊,主要是為了燒的頭等廂,討得更多的吉祥幸福如意。

對於大年初一燒香,不應該是燒幾根香才好,而是燒幾柱香才好,這種說法是對一些對燒香的一種尊敬。一般大年初一燒香都是祝福,是討個吉祥,討個好彩頭的寓意。對於燒幾柱香才好呢?其實,在廟宇燒香拜佛也是有講究的。

燒香講究的是心誠則靈。一般大年初一燒香的主要的目的為:求子,求財,求平安。從這方面講可以說是,大年初一燒香一般為三柱香,當然也可以燒一柱香,一般都是比較大的,叫一柱擎天,把所有的祝福祝願,所有的求教拜佛都在家裡面。



在五行陰陽上來講,世間萬物都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三是常數,是母數。所以上香燒三柱香就可以了,當然這只是對於燒香求財,求子,求平安的燒香的方法,對於其他的燒香的數量,也有兩柱香香或者五柱香之說。

大年初一燒香,一般是為一柱香或者是三柱香,這是最好的燒香的數量,也是文明燒香,燒香最忌諱的就是心不誠。在傳統的習俗上來講,大年初一上天的各路神仙開始到人間食煙火,接受很悶人們的跪拜燒香,然後各路神仙根據人們的祈求進行保佑,祈福,賦予他們所期望的美好的一切。儘管是迷信之說,但在風俗習慣,長期沿襲以來,必須讓這些燒香的人們心誠,心不誠這是最大的避諱。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村附近有一處佛堂叫玉聖園,很多人都在天不亮,就到了燒香的房間等待著燒頭香,那裡的設立一個售香的地方,一般大的香一柱10塊錢,有更大的更粗的香在50~100元一柱香,普通的小香一柱為兩塊錢。可以說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佛堂裡的信徒們人來人往,特別的熱鬧,而且也顯得非常擁擠。



總之,大年初一柱香,最好燒一柱香或者是三柱香,這也是最吉利的燒香的數字,對於燒香,主要是為了求子或者求福,求財,求平安。對於大年初一燒香最忌諱的事情那就是心不誠,心不誠則不靈,所以有心誠則靈之說,而且在燒香的時候不要胡思亂想,要專注於自己的燒香時祝願祝福。大家家鄉大年初一有燒香的習俗嗎?進行留言交流。


宗元


大年初一燒香應該“燒幾根”香才好呢?有什麼忌諱?大年初一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因此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人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歡慶新年的到來,同時以全新的姿態迎接,用最飽滿的熱情來表達喜悅之情,而且藉此表達對來年的期盼。而對於大年初一燒香,以我們農村習俗為例主要是一下做法:



在大年初一早上首先要祭祀祖先,通過用豐盛的菜餚來祭祀。而且從天亮以後祭祀越早越好,很多人也是通過這個時候“開財門”,放鞭炮。而這時候祭祀祖先時就是用三柱香來供奉,並且兩邊再加上一隻點燃的蠟燭。

三這個數字在祭祀上是人們常用的,古人常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三”這個數字在這裡是非常重要的。



以自己家鄉為例,大年初一首先是在家裡祭祀祖先。祖先為大,祭祀完以後就會帶上香和小鞭炮到村裡的各種寺廟進行祭祀,在寺廟佛祖面前也是使用三柱香來祭祀,最後在寺廟的大門外還要再插上一根香,燒香完以後就燒紙錢,最後放鞭炮就算結束。

每年我們家鄉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就是不管家住外面縣城、大城市的,在大年初一都會回到村子裡的寺廟燒香。因此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也是最熱鬧的,往往車輛擠滿整個村子停車場。而且大年初一這一天也是村裡人共同歡唱、飲酒、聚會的大好日子。



大年初一,新春接福,您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是怎麼燒香的?這一天你們那裡的習俗是怎樣的?歡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討。


鄉村波比


俗話說:三里地不通俗,各個地方燒香的風俗也不一樣。按我的經驗,一般都是三柱香。上香前先洗手臉,表示對先祖或神佛的尊敬。第一支香插中間,表示敬一切佛,第二支香插左邊,表示敬一切法,第三支香播右邊,表示敬一切僧。然後扣頭行三拜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