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专业听起来很美,但是不建议你报?

哪些专业听起来很美,但是不建议你报?

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希望能有个竞争压力相对较少同时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和未来发展都不错的工作,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无非就是希望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但正是因为如此,有些专业才需要慎重选择,不能盲目地抱有幻想。

别把这些专业想的太好!

一般不建议报考的专业有以下几点特点:

1、就业压力很大;

2、竞争压力很大;

3、仅仅本科阶段学习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4、难度高导致学生无法领悟精髓,也无法掌握专业技能;

5、一时的热点导致考生盲目追逐。

我们用专业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些专业其实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1、大热专业

比如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根据我们最近的统计,全国本科院校招生中,财会类的专业占到了5%-7%,也就意味着你周围每100个岗位就有5-7个人需要从事财务岗位。以直观的数据来看,相信很多家长就已经很清楚了,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社会的现实状况是,很多会计越老越吃香,同样很多大企业不仅要求出身、经验,同时还要求ACCA等证书在手,这也就导致了很多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力很小。所以对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这样的专业,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同时成绩还不错,一般不建议去争这样的招生名额。

哪些专业听起来很美,但是不建议你报?

2、实用价值比较小的专业

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管理类专业一直都是五花八门,从人人都听过的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到零售品管理、海警后勤管理等专业应有尽有。可以说管理学是仅次于工科以外覆盖面最广的学科。可以说管理学的价值无处不在,也特别的有用。每年的文科状元基本都去北大学管理了。

但是要说明的问题就是,这么有用的学科仅仅在本科阶段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我们大学就两年的时间去学习专业课,这么短的时间学会这么高深的管理学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很多管理学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出来只有考公务员或者换行业这样无奈的选择。所以奉劝那些只想读本科的学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这两个专业真的不适合你。当然管理学还有其他的比较适合学的专业,我们后面会介绍。

3、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

比如法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哲学专业。专业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完全通过就业而体现出来的,很多专业就不是以就业为导向。比如法学专业,法律本身是一个应该凌驾于基本群体生活之上的制度,一种超脱于个人或者群体的规范,所以很难用经济价值或者工作岗位来体现。另一方面司法考试的难度几乎是人尽皆知,很多人兢兢业业好多年依然是无法取得证书。所以对于在就业和薪资方面要求高一些的考生来说,法学就很不合适。

同样哲学也是如此,哲学作为一门智慧的学问,听起来就是很高大上的,其能够创造的价值更是不比物理、数学这样的学科少,但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精神层面更多一些的专业,能够创造的物质价值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所以不太建议大部分考生学习这个专业。不过好在很多考生也主动规避了这个专业。

哪些专业听起来很美,但是不建议你报?

4、难度高的专业

比如基础理学专业:物理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数学、生物、化学、地理、天文、大气等等最基础的理学构成了整个科学的世界,相比于其他的理学,物理和数学更是尤为突出,但这样的专业更加讲求的是一种本质的逻辑和内在的联系,所以学习难度十分大,复杂程度可见一斑。甚至说,如果不学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还不如就学习其他与其相关的,专业性更强的学科了。很多考生,特别是偏科的考生对于这样的专业比较青睐,但还是要考虑大学期间学习的难度。

5、某些语言类专业

比如英语专业及小语种专业。英语专业作为文科生的老大哥,有9%的文科生都学习了此专业,这还不包括商务英语等其他英语类专业。但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特别是全世界最广泛的一种语言,在中国太多人会说英语了。英语专业的考生不仅面临同学的竞争,还有很多社会人员的竞争。

举个例子来说,在中国招聘不会有HR把“会中文”作为一条雇人的条件。因为他需要更多的是专业知识。同样对于英语也是,每个行业需求的英语都是更加专业的,不仅要求你会专业英语还要求你会专业的相关知识,而专业的相关知识对于英语的考生来说就是很明显的弱项和短板了。一个英语很强但是专业一般,和一个英语一般专业很强的人去竞争,大概率是会输掉的。

同样,相对于英语这样的超级大语种来说,很小的小语种比如:豪萨语、斯瓦希里语等等,其价值更小。首先就业范围就很窄,虽然专业性很强,但是极其狭窄的就业面让你可选择的余地很小,同时经不起任何市场和大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打击。毕竟可能一个行业受限,你的未来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总体来说,盲目的追求这些专业不靠谱,同时盲目的规避它们更加不靠谱。在对于上述专业没有明显的倾向和能力优势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规避。但是如果真的是对上述专业十分感兴趣,同时也是能力所及的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别把这些专业想的太差!

上面介绍了很多看似火热但是暗藏玄机的专业,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被人遗弃的专业。这些冷门专业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限制条件多

2、岗位需求少

3、工作前景差

4、条件艰苦

5、心里落差大

6、常规意识中存在明显的偏见

下面我们用实际的专业来说明一下那些不受宠的专业。

1、认为本科生不应该做的工作

比如家政学、社会工作、护理学。本科学历无论是社会上还是现在的考生家长眼中,都还是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层次。所以经常会有很多家长疑问,你都学到本科了,或者研究生了。为什么还干这个工作呢?这样的疑问相信很多人都有,但是实际上来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应该如此划分。一个满身泥土的工程师就真的会比西装革履的理财分析师差?

对于家政学,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来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本科生做家政工作是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社会工作和家政在香港或者西方,甚至在中国广东地区都是很流行的,无论是就业环境还是其专业素养都远高于其他地区。而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应该让这些工作更有体系,更有技术含量。

同样最近几年,护理学一个原本作为专科专业招生的专业,现如今已经加入了本科套餐。很明显录取分数很低,甚至招生计划都招不满也是如此。护理学和助产学等专业其实是很讲究的职业,也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护理的好坏就意味着恢复程度的高低,也就意味着遗留多少病根,价值很大。但是因为很多考生和家长把护理学和护士联系在一起,导致这个专业即便在很好的学校也难以招生,甚至会低100分以上。

哪些专业听起来很美,但是不建议你报?

2、针对性明显的专业

比如海警后勤管理,交通管理,医疗产品管理。我们上面提到了管理学中的工商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五花八门的管理学中还有很多针对性很强的管理学专业。比如海警后勤管理,医疗产品管理,交通管理等。因为其专业性很强,在本科期间更多的是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管理,显然其针对性会很强。而且,交通医药等也是现如今的热门领域,所以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学知识则会在相关的领域中发挥出重要的价值,也更加容易在本科阶段学习到更实用的专业知识。

3、就业面比较窄,但有明显增长的社会需求的专业

比如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这里我们又要提到像小语种一样的就业面比较窄的专业了。但是不同的是,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技术含量更高,同时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修复等等方面有了明显增长的社会需求,给那些真正有情怀的人以一定程度的曝光,让这些有可能消失的专业和文化尽可能多的存留下来,为祖国五千年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而这些专业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了,更需要的一种毅力和情怀。

4、存在明显偏见的专业

比如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农学相关专业、法医学。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现在的考生家长大部分是70后,所以对于农业、养殖、兽医等等专业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有偏见的年代,比如农学就是种地的。但是现在的农学,专业技术更加高端,和计算机、生物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袁隆平老先生如果仅仅是个种地的,那我们岂不是连什么叫科学都不知道了么?同样2018年包括北大、中山大学在内的几所好学校也已经纷纷开设农学院,具体意味着什么就很容易理解了。

同样,动物医学和水产养殖专业亦是如此。兽医和养鱼的在大家的眼里可能就真的很没有技术含量吧,但是想想那些濒危的动物,真的就和人类不相关吗?没有了物种的多样化,人类将会进入倒计时。而且现在太多家庭宠物的地位比子女高了。这些堪比亲人的动物,依然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水产养殖亦是同理,鲤鱼是水产,中华鲟也是水产。无论是保护还是食用都有着各自的需求。打鱼的不如养鱼的,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风险规避,养殖都有个很庞大的市场。何况现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附加经济效益。

我们重点要说的偏见专业是法医学。这个世界上法律、医学、教育应该是凌驾于很多群体规范之上的。而全国560多个专业中唯一一个完美融合其中两者的专业就是法医学。发达国家对于法医的需求量现在都很庞大,而中国对于法医的需求量亦是如此。医学为的是悬壶济世,法医为的就是再现公理,这样的学科大有用武之地,但是因为本身的专业原因导致其被丢在了角落里。但是想想其实法医单就医学知识来说和临床医学的差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不是像电视里面那样,每天对着凶杀案,甚至面临自我安全方面的风险。更多的是对于死亡原因的一种探究和总结。越是发达的国家,法医便越会受到尊重。

哪些专业听起来很美,但是不建议你报?

5、特种专业

比如兵器类中的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

最后要说的就是一些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了。比如兵器类专业中的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这样的专业会愁未来工作么?想想一个会熟练制作炸药的人,国家怎么会轻易让你无所事事呢?而所谓的安全隐患问题,一定会有。但是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家长大可不必在这方面担心。

同样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也是如此,很多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太危险,加上有能力开设的院校不多,导致这个专业比较冷门。但是辐射是无时不刻不存在的,无论是小电器还是特殊仪器,甚至是太阳都有着其独特的辐射。在很多工科类的行业中,辐射防护的知识是生产之前必须要学习的。所以这个专业的适用面也毋庸置疑的。同样,家长也应该适当的放弃担忧。

最后再说一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很多人认为这个就是个下水道专业。但是实际他应该更像是个特种专业。一个巨大的城市,上面有多高,下面就有多深。上面有多车水马龙,下面就有多斑斓复杂。而我们常见的不过是上面的而已,地下工事所带来的影响和用途是我们所难以直观感受到的。但请记住,你以为的下水道专业,其实和造汽车一样复杂。他是在给整个城市做下水管道和给水管道。我想装修过房子的家长一定深有感触。

我们上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那些其实很不错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成为冷门专业有其必然的原因,同时因为这些原因也带来现实的影响。比如很多专业的社会需求量比较小,但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已经早早的被订好了位置,虽然招生的学校很少,招生的人数也很少。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群体就已经可以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同时也能保证毕业生有良好的前景。

很多家长家长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捡漏或者打擦边球的想法,但是对于现在一个信息高速传播,高度透明的时代,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冷门专业的确有着他的一些缺点,甚至很多冷门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梦想和情怀。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本科生、研究生也没有高人一等。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应该考虑的是发挥自己能力,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专业应该如何选择?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几句如何选专业:

1、首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禀赋,发挥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兴趣,加上一些对未来的规划和对城市的倾向性,最后在年轻气盛的年纪加上一点点情怀和梦想。

2、其次对于冷热门专业更是应该理性的看待,特别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应该考虑太多讨巧的选择,而是应该更多的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家庭背景、期望等要素,最终确定一个可以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而专业则是你在实现这个目标时的一把利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