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在2016年的時候,漫威的人氣王蜘蛛俠迎來了新的紀元。

嗯,這個事情指的當然是他加入了漫威電影宇宙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蜘蛛俠:英雄歸來》

成為漫威宇宙一份子的小蟲,由湯姆·赫蘭德所飾演,已經是第三個版本的蜘蛛俠了。

此前加菲爾德的《超凡蜘蛛俠》系列因票房逐漸低迷,因此索尼影業選擇與迪士尼合作,好讓漫威宇宙給蜘蛛俠電影拉一波人氣。

於是,蜘蛛俠在《內戰》登場,而鋼鐵俠則會在2017年的新蜘蛛俠電影助力。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這部電影也就是今天要說到的《蜘蛛俠:英雄歸來》

青春校園風的年輕蜘蛛俠

湯姆·赫蘭德版本的蜘蛛俠設定成十四五歲的高中生,並且是剛“擔任”蜘蛛俠沒多久的“新人”。

其實這些設定也挺好理解,就是為了讓鋼鐵俠順理成章成為彼得·帕克的導師。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斯塔克:你拿不到~

至於人設方面則還原漫畫裡蜘蛛俠的嘴炮屬性,青春期的孩紙話多常見。

劇情走的則是非常輕鬆的青春校園風格,與這個年齡段的彼得·帕克也算符合。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15歲的彼得·帕克

顯然,經過多年的拍攝,索尼影業也知道蜘蛛俠這名英雄最大的特點就是

接地氣,因此他們希望打造一隻更貼近觀眾的小蟲。

蜘蛛俠,裝備流英雄?

既然彼得·帕克設定成十四五歲,鋼鐵俠又是導師,那麼《英雄歸來》這部電影的主題就很明顯了。

成長。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這戰衣也在“成長”

不過“成長”這個主題,其實託比·馬奎爾版本的《蜘蛛俠》已經詮釋得非常好了。

因此,荷蘭弟版的蜘蛛俠還要以這個為主題的話,那必須走一條不同的路子。

於是,電影引入了《鋼鐵俠3》主題的表現方式---是你的個體成就了戰衣,還是戰衣成就了你?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鋼鐵俠3》的主題之一就是託尼與戰甲的關係

為了迎合這個改動,原作中帕克自己製作的戰衣電影改動成由鋼鐵俠一手包辦。

並且,也出現了那句經典臺詞。

“沒有這套戰衣的話我一無是處。”

“如果沒有這套戰衣你就一無是處,那你就不配擁有它。”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這是《鋼鐵俠》系列裡面最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經典的臺詞

但其實,這個引入並不成功,因為蜘蛛俠跟鋼鐵俠是完全不同的英雄。

美漫裡有一句話,窮人靠變異,富人靠裝備。

蜘蛛俠雖然不算太窮,但顯然也是算前者,而鋼鐵俠則是後者。

鋼鐵俠沒了戰衣,他只是一個普通人類,但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仍然貫徹英雄的作為來彰顯“戰衣成就我與否”這個主題,顯然要深刻得多

斯塔克沒了戰衣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他仍然是鋼鐵俠,仍然是一個英雄。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以普通人來貫徹英雄的行為,才使得這個主題更加深刻

相反蜘蛛俠?蜘蛛俠就算沒了戰衣,他本身仍然擁有“蜘蛛感應”,仍然擁有幾十噸的力量,仍然可以各種攀爬大樓。

彼得·帕克沒了戰衣仍然是一個超能力者,他的成就甚至可以完全脫離戰衣。如此一來,直接使得他那句“沒有戰衣我一無是處”的臺詞顯得相當強行。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大哥,你還有蜘蛛感應呢?幾十噸的力量呢?全身靜電磁場呢?

為了使蜘蛛俠走向“依賴戰衣”的道路,所以在整部《英雄歸來》裡面觀眾可以看到蜘蛛戰衣的各種新穎的功能。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科技流戰衣

反而蜘蛛俠本身諸如“蜘蛛感應”之類的超能力沒怎麼展現出來,讓不少人有一種“蜘蛛俠也是裝備流英雄”的感覺。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蜘蛛俠成了裝備流英雄

強行扭轉英雄的“類別”去迎合所謂的“成長”主題,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情。

熊孩子的成長?

同時,為了體現蜘蛛俠“沒有戰衣也是個英雄”這點,電影裡刻意弱化了彼得·帕克的動手能力。

比如蛛絲髮射器,其實原作裡就是彼得自己製造的,

他其實完全不需要斯塔克的幫忙也能自己製造這些工具。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超凡蜘蛛俠》裡面彼得也是自己製造蛛絲髮射器的

人家蜘蛛俠本體就有超能力,戰衣只是輔助作用而且還是他自己能製造出來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沒有戰衣我一無是處”的說法。

沒戰衣我還有幾十噸的力量,而且我自己都可以造一套出來啊?

因此為了凸顯“戰衣是否成就我”的表現方式,彼得·帕克必須不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彼得必須變成只能依靠鋼鐵俠“贈送”裝備的

同時,為了體現鋼鐵俠的導師作用,電影裡讓彼得·帕克數次做出各種“熊孩子”的舉動。

斯塔克多次要求彼得從身邊小事做起,然而彼得各種不聽,

到最後需要鋼鐵俠救場2次。

第一次鋼鐵俠如果來慢了,彼得就會為自己的衝動付出生命的代價。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沒鋼鐵俠過來,蜘蛛俠就得溺死了

第二次鋼鐵俠沒及時趕到,彼得就會跟著船上的人一起沉沒大海,死傷人數至少數十至上百。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沒鋼鐵俠過來,船裂之後平民全部死亡

彼得以為斯塔克完全不關心他想說的事,然而斯塔克早就已經佈置好一切。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一切盡在託尼的掌握之中

這樣一對比,更加顯得蜘蛛俠相當“熊”。

如果你乖乖聽鋼鐵俠的話,那輪船那群平民就不會差點沒命了。你想到的問題,其實鋼鐵俠一早就知道並且做好了安排。

這種類似讓“家長擦屁股”的成長方式,實在跟蜘蛛俠格格不入。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託尼有聽,也有在意你說的,並且一切都安排好了,只是你不聽他的而已

為了表現自己卻使得多名無辜平民差點沒命,最後自己還沒能力收拾殘局必須依靠導師出馬。

跟現實裡那些劃了人家汽車然後要家長來收拾殘局的熊孩紙有何區別?

立意明確

湯姆·赫蘭德這名演員將劇本上的蜘蛛俠演得相當出色,將青春、躁動都很好地表現了出來。

被大樓壓住後以血肉之軀強行翻身的表演極具感染力,是整部電影最出色的亮點,光論這個場景在近年的超級英雄電影裡都可以排的上號。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這段場景絕對是電影最大的亮點,從立意與鏡頭對比來說堪稱一絕

僅討論電影的主題立意,其實《英雄歸來》是很精確的。

十四五歲這個年齡段的少年英雄,最需要的的確是成長。

表現方式不應該強行跟導師綁定。

英雄類別不同,表現主題的方式理應也不一樣

蜘蛛俠&鋼鐵俠

畢竟,漫威世界裡只有一個託尼·斯塔克,也只有一個彼得·帕克。

更不應該以數十甚至上百條人命來成為這個“成長的契機”。

對於蜘蛛俠來說,死了本叔一個親人其實已經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