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裡的故事】讓幫教更有溫度

【司法所里的故事】让帮教更有温度

【司法所里的故事】让帮教更有温度

“你來得不巧,所長去安置幫教人員任某家了,馬上就回來。”記者等了十幾分鍾,一個氣喘吁吁的人走了進來,邊走邊打招呼:“對不起呀,任某家臨時出了點事,讓你久等了。” 這個和記者打招呼的人,是長春市南關區富裕司法所所長孫宏宇。像這樣臨時趕去幫教人員家中“救火”的情形,對於他和其他司法所工作人員來說是常態。這個所能榮獲“省級規範化司法所”“省級示範化司法所”的殊榮,靠的就是一顆為民之心和有溫度的幫教。

我們的採訪話題就從任某說起。孫宏宇介紹說:“入矯人員任某2011年得了直腸癌,高昂的治療費用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債臺高築。他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便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很不配合我們工作。”孫宏宇一面幫任某申請低保和救助金,一面像朋友一樣做他的心理工作,讓他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面對生活。與此同時,富裕司法所的工作人員還積極與任某的村委會溝通,為他的妻子找了一份兼職。“現在,任某已經已經順利解矯,在我們的幫教下,也逐漸融入了社會,心態也發生了很大轉變,連鄰居都說他像變了個人似的。”

孫宏宇說,做好安置幫教工作,不僅能挽救一個人,很多時候也會挽救一個家庭。“人在困境中最容易做錯事,我們多做一點,社會就多一份安定,被幫扶人員也就多一份希望。”

【司法所里的故事】让帮教更有温度

社矯人員義務打掃衛生

安置幫教人員周某曾在監獄服刑14年,出獄時已年近不惑,身患心臟病、肺病,還有一個身體殘疾的老父親需要贍養。剛出獄時,周某對自己的未來非常迷茫,無法適應社會,曾經一度想通過再次犯罪回到監獄。“做周某的思想工作非常艱難,起初他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懂什麼是微信,甚至連社交都存在恐懼。”司法所工作人員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去周某家,陪他聊天,給他講社會的變化,還讓他參加司法所與農業部門合辦的農業職業技術培訓。讓他能夠適應與他人交流的同時,開始學習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還為他申請了低保和困難補助。現在,周某有穩定的收入,心態非常樂觀。他曾跟司法所工作人員說:“謝謝你們沒有放棄我,我不會再自暴自棄。”

很多安置幫教人員都有自己身體上或者家庭上的特殊情況,富裕司法所會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成立專門的幫教小組,為其量身定製幫教方案,讓他們儘快轉變思想、適應社會。“我們站在家人、朋友的角度上對他們展開幫扶,採取寬嚴相濟的管理措施,在精神上、物質上讓幫扶變得更有溫度。”孫宏宇如是說。

- END -

內容來源 | 北方法制報綜合

作者 | 記者 洪雙玲

內容審核 | 宋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