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被日本打敗,但到了蘇俄就輕鬆虐日本,這是怎麼回事?

涼嘻嘻


一戰結束後,世界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莫過於蘇俄革命以及西方列強武裝干涉蘇俄的一系列戰爭。一直熱衷趁火打劫的日本,低估了蘇俄紅軍的力量,也趁機積極向俄遠東地區派遣軍隊,希圖在遼闊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建立霸權。

所以日本協同英美等國出兵西伯利亞之際,也出兵佔領了黑龍江(阿穆爾河)出海口的廟街地區(即俄國所稱尼古拉耶夫斯克)。

【蘇俄宣傳畫《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

【日本意淫畫,根本看不出日軍在西伯利亞的窘態】

蘇俄紅軍摧枯拉朽一般打敗白俄軍隊的進攻後,展開全國性反攻,紅軍很快也逼近遠東地區。這時候英美軍隊倉皇撤離,日本軍隊卻捨不得到手利益,不願撤離,與白俄殘兵敗將合為一處,企圖據守廟街頑抗。

1920年1月,蘇俄紅軍開始進攻對廟街勢如破竹的紅軍很快佔領廟街大部分地區,只有市中心日本領事館、郵電局等幾處由於建築高大堅固,被日軍、日本武裝僑民和白俄殘兵負隅頑抗。

蘇俄紅軍都是革命起義武裝,武器裝備極差,許多人根本沒有從軍參戰的經驗,所以由於缺乏重型攻堅武器,所以一時無法攻克日軍據點。

廟街海面上這時正好停泊有中國北洋海軍的四艘軍艦。雖然北洋政府最開始也試圖跟隨西方列強對蘇俄武裝干涉,但很快審時度勢的看出蘇俄的強大不可戰勝,所以改變政策。

【停泊在廟街的民國軍艦】

蘇俄紅軍看到中國軍艦上的大炮,不禁喜出望外,提出要求借炮打日本。對日本侵略者同樣滿懷仇恨的中國軍隊很快答應蘇俄請求,借給蘇俄紅軍多門各式火炮和炮彈 。如虎添翼的蘇俄紅軍用中國大炮猛烈轟擊日本和白俄據點,很快就攻克。

不僅消滅頑抗的日軍,還俘虜了130多名日軍(看來日軍面對強大對手,俘虜就會特別容易出現)。

【被蘇俄紅軍用借來的中國大炮轟平的日本大使館】

日本國內得到這個消息,不惜派出更多軍隊解救廟街。並沒有把遠東列入重點戰略地位的蘇俄紅軍並不打算與來勢洶洶的日軍拼一城一地之爭。在極大消耗日軍後,紅軍決定放棄廟街。

撤出廟街前,做事同樣心狠手辣的蘇俄軍隊不忘“處決侵略者和叛亂分子”,放火焚燒關押的日本俘虜和白俄俘虜!廟街之戰,蘇俄紅軍一共擊斃日軍八百多名,白俄軍隊四千多人。

【日本僑民區】

【日本死者】

廟街的日本領事館和僑民居住地被燒成白地!被日本稱為“尼港慘案”,哀嘆這是“自元寇入侵以來日本遭受的最大恥辱”。

日本哀嘆的太早了,他們如果知道20多年後廣島長崎的“蘑菇雲”,這點小意思恐怕根本不值一提。

參考文章:廟街之戰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說起這個打個噴嚏都能噴出伏特加的老毛子,和喜歡小臉蛋上掛著個屁簾,穿著白色兜襠布到處挑釁的小日本,這就是倆王八對綠豆看上眼的前世的冤家,今世的對頭。

這對混蛋的事情還真有的掰扯掰扯的必要,沙皇時代和蘇俄時代這倆貨進行了兩次無比透徹的親密接觸,一次是日俄戰爭,另一次是老毛子揮舞著大棒槌硬槓小日本的關東軍。你說就是這麼巧,這兩場戰役媽了個巴子的都是咱大華夏的土地上幹起來的,而作為主人的我們只能當做一個安靜的吃瓜群眾拉著個小板凳,心酸的看著一切。

好了話頭扯回來,咱先瞅瞅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

先介紹一下背景牆。

相當年,沙皇時代的老毛子已經是半隻腳丫子伸到棺材板裡,處於革命爆發期的前夜,一腦袋的大血包啊,愁的老毛子倆眼珠子烏青烏青的和咱那大熊貓有的一拼,這不臨死前還想著搏上一搏,發動幾場戰爭,轉移一下國內的矛盾。

咱在轉過頭來瞅瞅這掛著屁簾的小日本,這就是一缺德帶冒煙的混蛋,一個明治維新讓他脫離半殖民半封建的命運,一舉成為了亞洲地區唯一的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上躥下跳的那叫個嘚瑟啊,和猴子有的一比。

幾千年來被咱大華夏壓制的屁都不敢放一個,這不山中無老虎猴子也稱王,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拿著小刀子往咱心口上扎,你說巧不巧這一紮就紮在了東北這嘎達。

東北這嘎達知道的人,都清楚那叫個肥呀,蹲在西伯利亞的老毛子瞅著這塊地,口水都流了好幾千年了,這不同樣乘著咱大華夏被個隔壁王老二家的二傻子當家的空檔,拿著個小旗插在了東北這塊土地上,搞了一個狗pi的“黃俄計劃”。

好嗎小日本這一紮不要緊,直接扎到了撅著屁股在咱大華夏土地上圈地的老毛子。

“幹嘛玩意?找死啊!不知道你爺爺脾氣不好使咋的!”老毛子一摸屁股,這是要出血的節奏,一下子就急眼了,手裡的伏特加瓶子塞褲兜裡,抄起手裡的大棒槌,就拉開了架勢。

這喜歡掛著個屁簾的小日本在之前和咱大華夏開過一戰,得到了不少的賠償,這底子也厚實了,也想著通過和老毛子幹一架確定自己的國際地位,但相比較老毛子喝著伏特加長大的肥屁股比,還是薄了一點,轉頭把英國佬這拿著文明棍的攪屎棍給找了過來,倆臭狗si就結成了同盟。

英國佬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把從自己身體割出去的美國佬找來,得了屁簾子小日本和攪屎棍英國佬,還有就是這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美國佬,三家就正式的結盟了。

屁簾子小日本就是一打工的扛大槍,在前邊負責打架的,美英蹲在後邊負責提供幫助,戰爭的40%的費用倆人包了,而且美國佬給屁簾子小日本提供了很多的工業設備以及戰爭物質。

英國佬蹲在大海上,拿著個文明棍在大海上阻撓老毛子的波羅的海艦隊,好嗎蓄勢待發的老毛子爬在艦隊上,只能繞道非洲,得了花了大半年的功夫,這才到了戰場。咱大華夏的老祖宗都說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時候的老毛子都到四頭上了,那士氣都他孃的快崩潰了,還打個pi呀。

再有打仗,打的是後勤,老毛子的補給得從歐洲這塊地,運到西伯利亞遠東地區。這個時候,這塊地方除了雪,毛都沒有。有人說:“不是有鐵路嗎?”

快別扯了,你說的那條鐵路是二戰結束後,老毛子拿槍逼著幾十萬關東軍修起來的,現在的關東軍還在孃胎裡待著呢?哪來的鐵路。

這士氣不行,後勤補給沒有,還打個毛線啊,再加上屁簾子小日本就有著偷襲的優良傳統,老毛子爬上岸還沒有明白過味來,就被小日本偷襲了一傢伙。

這日俄戰爭失敗也就是必然的。

你還別說,小日本贏了那叫個嘚瑟,還想要從老毛子手要更多的利益。

“咋地呀!你還想再來一次,老子有的是時間!”老毛子一摔伏特加瓶子,裹著白布條的大腦殼氣的鼻涕泡都冒出來了,擼起袖子準備再來一次。

你都不知道,小日本自己就慫了,不說話了。所以明面上屁簾子小日本是贏了,但他從心裡是嚇著了。

好了咱接著聊,老毛子幹關東軍

咱再聊聊這堵牆的背景。

咋說呢?屁簾子小日本估計大腦殼被水洗了,腦仁泡在水裡一時之間沒弄明白自己是老幾,這不拿起自己最優良的傳統,偷襲了美國佬的珍珠港。

這傢伙算是捅了馬蜂窩了,美國佬的戰爭機器就開動了,抄起倆板磚,拿起倆棒槌,這頓錘,錘的屁簾子小日本這頓哭喲,把自己的部隊死命的往裡塞試圖阻擋美國佬,那能擋的過來嗎?

太平洋戰場上,美國佬的戰爭機器一開動,你搞掉人家一輛坦克,不出十天,小日本的陣地上一準又跑了十輛坦克,哪炮口賊亮賊亮的絕對是新的,你敲掉了一架飛機,不出十天,二十架飛機在天空中候著你呢,那小翅膀呼扇呼扇,連出場日期都是昨天的!

中國戰場上,咱大華夏的子民用不是很鋒利的小刀到處給這屁簾猴子放xue,得這孫子蹦躂不起來了。

這到了後期,小日本就基本上被美國佬和咱中國軍隊乾的殘了血,有進氣沒出氣的二傻子了,而這個時候的所謂的關東軍其實就是空殼,看著人多勢眾,其實毛用都沒有的垃圾部隊死撐著呢。

這個時候蘇俄的軍隊,衝進了東三省,揮舞的大棒槌見了關東軍,見一個打一個,見一雙打一雙。摧枯拉朽一般的,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就繳了關東軍的武器,接著全部都趕到了西伯利亞那片寸草不生白茫茫的雪域之上,凍死的做了火車道的枕木,沒凍死的接著修鐵路,能夠回到小日本本土的傢伙,那都是運氣好到了極點的混蛋,差那麼一丟丟的都把命扔在了西伯利亞的雪域之上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沙俄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皇帝后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後的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沙俄帝國。沙俄是歐洲傳統的強國,也是當時世界的列強之一,後因為在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導致沙俄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國家。後面在1904年時候又在帝國主義爭奪實力的時候和日本爆發日俄戰爭,再次已失敗告終。

所謂的沙俄被日本打敗,也就是當時爆發的日俄戰爭。當時的沙俄的軍事能力其實是遠超日本的,但是為什麼如此強大的沙俄卻被日本打敗了呢?

其實,當時的日俄戰爭,參與其中的國家並非只有日本,在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就和英國結成了軍事同盟,後來美國又加入了英國和日本的同盟。作為當時的超級大國,美國和英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俄戰爭的走勢。當時的日本在戰爭費用上,40%的費用是由美國和英國所提供的。同時美國還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工業設備和戰爭物資,由此而來,沙俄是無法以一敵三的,所以說當時的沙俄被日本打敗,實際上是英國和美國的勝利。

如果日本沒有英國和美國的一系列幫助,日本是根本打不過沙俄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沙俄是有內部矛盾的,國內的一些反對勢力不斷的增強,這些因素對日俄戰爭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響。

到了二戰時期的時候,蘇俄是1917年11月7日由列寧和托洛斯基領導的十月革命獲得勝利建立的。蘇俄成立後經過多年艱苦的內戰,保衛了蘇俄的蘇維埃政權,同時在那幾年蘇俄聯合歐洲多國聯合成立了蘇聯。

所以說,在後來的蘇俄時代,可以輕鬆的虐日本。即便是在日本關東軍最為強盛的時期,日本和蘇聯的軍事實力上是無法比擬的。而且,當時的蘇聯軍隊都是經受過德國鐵血考驗的軍隊,其戰鬥力根本不是日本所能承受的。


四十五度軍報


沙俄被日本打敗,指的是日俄戰爭(1904-1905)

蘇俄輕鬆虐日本主要有兩件事一個是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一個是1945年蘇聯進攻關東軍。

先說為什麼日本會贏得日俄戰爭吧,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得到了鉅額賠款,這些錢大多被用於日本的軍事和工業發展,比如八幡制鐵所,就是使用戰爭賠款建造,為日本的戰爭提供了大量軍事資源。

其次,在日俄戰爭前夕,俄國內部矛盾已經非常突出,國內反對勢力不斷增強,這些都對日俄戰爭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最後,英國的支持

作為超級大國,英國和日本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爭的走向,雙方於1902年結成英日同盟,共同抵制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擴張。

基於以上幾點,日本最終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跨入列強行列。

再來看看“諾門罕戰役”

在我們一般的印象中,諾門罕戰役最終是以日本人被蘇聯碾壓而終結的,摧毀了日軍北上的打算,給日本人心中留下了戰爭的陰影。

實際情況蘇聯並沒有那麼強,日本也並沒有那麼慘。

諾門罕戰役在蘇,日雙方實力相差很大的情況下,傷亡總數則是日軍1.74萬比蘇軍2.57萬,日軍佔據了優勢,所以說諾門罕戰役,蘇聯只是取得了氣勢上的勝利。

蘇聯唯一一次完虐日本,就是日本投降之前,蘇聯對關東軍的戰爭。

這次戰爭蘇聯軍隊雖然風捲殘雲,幾天時間就消滅了號稱“皇軍之花”的幾十萬關東軍,但是勝利的“含金量”也不高。

首先,關東軍早已今非昔比,雖然名義上還有70萬人,但是精銳早已被抽調,剩下的關東軍有很多老人和孩子,而且武器裝備嚴重不足。

其次,蘇軍剛剛取得了西線戰場對德軍的完勝,士氣正勝,反觀日軍,就連本土都岌岌可危,毫無士氣可言,失利是必然的結果。

縱觀以上三場日俄,日蘇之間的戰爭,蘇聯也僅有在日本投降前輕鬆虐了一下“關東軍”而已,其根本原因還是大勢所決定。


一點點歷史


日俄戰爭成功的原因

日本出兵獲得清政府的同意,有一定的“道義”支持

1990年,中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由於“議和團”的“扶清滅洋”活動,沙俄政府的殖民利益受到破壞。沙俄政府借“保護中東鐵路”為由,出兵佔據了中國東北三省全境。侵佔東北只是“白俄羅斯”“開胃菜”,沙俄政府的真實目的是:要把中國變成類似“小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為俄羅斯組成部分的“黃俄羅斯”。

東北三省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面對沙俄的咄咄逼人,清政府不可能無動於衷。清政府宣傳表面“局外中立”政策,實際暗助日本。

1903年11月底,日本參謀本部派遣曾做過北洋軍教官的日軍大佐青木宣純以使館副武官的身份緊急來華,與袁世凱面商日中聯合組織情報機構和招募東北“馬賊”等事宜。

1903年底,青木宣純與袁世凱就諜報合作達成一致,袁從北洋軍中挑選數十名精幹士官,與其組成了聯合偵探隊。這些北洋軍官中有位人物很是出名,曾為日軍密探後獲日軍勳章。此人便是“吳佩孚”。

清政府不僅在諜報方面給予日本支持,還為日本的提供軍火、經費。俄日戰爭期間,直隸提督馬玉昆,為日軍的“特別任務班”提供了“大量的炸藥”,“白銀”。雙方還約定了暗號,以便特別任務班成員在遇到危急情況時能遁入清軍兵營獲得庇護。馬還承諾派遣軍官協助其招募馬賊等

戰術上的“以逸待勞”

從戰術上來說日軍是以逸待勞,當時西伯利亞鐵路還沒有貫通,俄羅斯陸軍雖然強大,但是要從東歐把力量投送到遠東來還是非常困難的。每次俄羅斯拼盡全力送一小股軍隊過來,馬上就被日本集中優勢兵力消滅。

俄國是在為晚餐而戰,日本是在為生存而戰

對於日本來說,其綜合國力是遜色於沙俄的,鋼鐵產量和經濟都落後於沙俄。1904年2月,日本人私底下在向英美借款籌集軍費,沒錯就是“借錢打仗”。這種事情也只有日本人做的出來,從中也可以看出,日本拼命的勁頭和為賭國運的“背水一戰”,“破釜沉舟”。

同樣是為了“東三省”,日本和俄羅斯的心態是不同的。俄羅斯只是為了殖民而殖民,日本除了殖民還帶有“國運存亡”的態度看待這場戰爭的。

蘇日戰爭失利的原因

日本是道義失利多線作戰,海軍沒有發揮用處

日本與中國處於敵對狀態,再與蘇聯為敵處於“二線作戰”的窘境。在中國戰區的戰爭成果獲得不併巨大,因為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和國民黨的正面戰爭,使得中國沒有完全成為日本的大後方。

在日本的陸軍是弱於蘇聯的情況下,強大的海軍卻於美國作戰。要知道,俄日戰爭中,日本海軍才是王牌,“對馬海戰”,是日本海軍成名戰役。日本海軍是有優勢的,但這個優勢軍種選錯了對手。

西伯利亞鐵路貫通

西伯利亞鐵路貫通,為蘇聯提供了物資保證,和人員輸送的便利性。


碣石瀟湘


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蘇聯時期,俄國實現了初步工業化和軍事化,和沙俄時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1928年,蘇聯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截止二戰前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1913年-1937年蘇聯工業在世界上的佔比從不到5%提升到接近15%,20多年時間增加了3倍以上。


蘇聯的工業和軍事實力,也許相對於沙俄後期增加了3倍以上。


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發展

在1904年的沙俄時期,俄國大約百分之九十的軍隊都在西部,而在遠東則不到十萬人,日本卻可以動員25萬人在海外作戰,雖然緊急徵兵後俄國在人數上趕上了日本,但武器訓練,整體實力上還是落後的。


這是因為當時的俄國西伯利亞鐵路是單線的,運力有限,所以遠東是俄國的薄弱環節。


到1933年,西伯利亞鐵路完成了複線建設,運力提高了2倍多,所以蘇聯的龐大工業實力,終於可以到達遠東。


所以綜合以上兩個因素,才是蘇聯可以輕鬆戰勝日本的緣故。


閉家鎖的紅楓


首先,說蘇聯在二戰中輕鬆虐日本有點誇張了,蘇軍在諾門坎戰役中只能說是慘勝,二戰末期出兵東北閃擊關東軍雖說是大獲全勝,但也只是“痛打落水狗”罷了。

但是,與日俄戰爭時沙皇俄國的拙劣表現相比,二戰時蘇軍的戰場表現無疑是提升了幾個檔次,所以,這個提問雖然有點誇張,但的確還是反映了俄軍(蘇軍)的巨大進步。

至於原因,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還是俄國在二三十年代,實現了從農業國,或者說從半工業國,到工業國的巨大飛躍,極大提升了國家的軍事潛力。

在日俄戰爭時代甚至在一戰時代,俄國基本還算是一個窮國,所謂的軍事大國形象主要是依靠龐大的數量“堆積”而成的。在二十世紀初,俄國的重工業與英法德這些“西方列強”相比有巨大差距,軍備也不能實現自給自足,在財政上更是欠了一屁股債,事實上根本無力承受長期的大規模戰爭。

而到了二戰前夕的1937年,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發法英德,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工業和蘇聯此時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蘇聯經濟雖然有點畸形,但偏重於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的經濟結構卻有效保證了蘇聯的戰爭潛力。

不僅是對日本,俄國在一戰時和二戰時對德國的戰爭表現也大相徑庭。在一戰時,俄軍雖然可以輕鬆欺負奧匈帝國的軍隊,但碰到德軍基本上就是一潰千里,很多部隊甚至連一人一杆槍這樣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在二戰時,蘇軍在蘇德戰場上與德軍已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更重要的是,經過初期的慘敗之後,蘇聯的龐大工業能力有效保證了蘇軍的越戰越強,打散一隻部隊,後方可以迅速再組建幾支部隊,坦克生產更是完爆德國(儘管戰鬥力不如德國裝甲部隊)。

作為農業國的俄國輸掉了戰爭,作為工業國的蘇聯打贏了戰爭,有啥好大驚小怪的呢。


張明揚不說話


因為那是蘇聯,蘇聯和沙俄根本就是兩回事了。

在蘇聯,士兵有著極強的國家榮譽感和軍人榮譽感。


事實證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以因為國家制度的改變而取得根本性的變化。沙俄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封建國家,其軍事制度還是過去體系,建立了層次和等級分明的階級,其軍官多為沙俄貴族,但是遠東的士兵都是窮苦人民,戰鬥力非常堪憂。那些士兵往往是一群沒有追求,就算是打勝仗也當不上貴族的人,那些人只是為了解決一口飯吃,其實也就毫無國家榮譽感可言。但是彼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軍隊已經是國家的軍隊,士兵都是按照統一的規劃和編制進行部署,願意為國效命,有著很強的國家榮譽感和軍人榮譽感,所以爆發出很強的戰鬥力。

蘇聯的士兵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享受國家的福利待遇更高,因此更具社會責任心。


但是蘇聯不同,蘇聯的士兵不僅僅是為國而戰,而且還是為了人民,為了自己而戰,蘇聯的士兵社會地位非常高,甚至比現在的俄羅斯軍人社會地位還要高,軍隊蘇聯國家體系中屬於獨立的組成機構,但是可以調動全社會的資源為其服務,在蘇聯,士兵家庭享受到的社會福利和待遇極高,甚至可以在專門的住宅小區裡免費用水、用電,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資配給,因此士兵也有著很強的社會責任感。

另外,蘇聯的國家體制使得蘇聯經過多個五年計劃取得了長足發展,國家工業和生產力在二戰爆發之前已經僅次於美國,甚至制定了龐大的造艦計劃,若不是二戰倉促爆發,蘇聯可能都會成為歐洲第一海軍強國,所以國家制度的重要性,通過沙俄到蘇聯的變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著名的一張照片,蘇聯攻克柏林,這樣的成就可不是沙俄那種國家可以取得的。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蘇俄輕鬆虐日本倒真是談不上。

在蘇德戰爭之前的幾次衝突,無論是張鼓峰還是諾門坎,其實蘇軍的傷亡遠遠高於日軍的傷亡,說是日軍戰敗,其實是日軍發現蘇軍比想象中的難對付(日軍的腦海裡蘇軍的戰鬥力還停留在日俄戰爭和蘇芬戰爭時期)所以主動撤離戰場而已。所以在蘇德戰爭之前,蘇軍碰上日軍頂多也就是打平手的水平。

但蘇德戰爭打完就不一樣了,一方面蘇軍和德軍打了四年世界最高水平的機械化戰爭,戰鬥力和經驗值呼啦啦的往上漲。而另一邊日軍的主力都調去和美軍作戰基本上拼光了,剩下的關東軍都是新建師團,戰鬥力和戰前的主力師團也沒法比。一上一下,等蘇聯出兵東北的時候,基本就相當於在大菠蘿裡已經過了地獄級的99級人物回普通級第二關收拾當年能把你虐哭的都瑞爾,壓根不用費什麼力氣的。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清朝末年沙俄與日本在中國的東北地區進行了一場日俄戰爭,最終沙俄失敗了。沙俄的失敗是必然結果。二戰後期蘇聯輕鬆戰勝日本也是必然結果,以下由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1.1905年日俄戰爭中沙皇俄國失敗了。沙俄失敗的原因是在戰略上受到了美國和英國的牽制。無法專心攻打日本。美國和英國也希望日本削弱俄國的國力,防止俄國繼續稱霸歐洲和世界。

2.日俄戰爭中,當時俄國的戰略重心還是在歐洲,而遠東地區處於次要位置。因此,沙俄政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沒有派出大量的軍隊進入中國東北與日本作戰。



3.日本為了在東亞地區稱霸,舉全國之力與有限的沙俄軍隊進行對抗。日本通過佔領大連港獲得了路上的前進基地。由於中國東北離日本比較近,因此日本的戰爭補給非常順暢。而沙俄的戰爭補給時斷時續,因此沙俄軍隊受到了戰爭消耗而無法及時補充,導致戰爭失敗。



4.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工業國家,他們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所有軍工產業需要的原材料都能夠自給自足。而日本缺乏資源、面臨多線作戰、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日本的工業基礎也被美軍的地毯式轟炸摧毀了,因此日本的失敗是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