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被日本打败,但到了苏俄就轻松虐日本,这是怎么回事?

凉嘻嘻


一战结束后,世界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苏俄革命以及西方列强武装干涉苏俄的一系列战争。一直热衷趁火打劫的日本,低估了苏俄红军的力量,也趁机积极向俄远东地区派遣军队,希图在辽阔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霸权。

所以日本协同英美等国出兵西伯利亚之际,也出兵占领了黑龙江(阿穆尔河)出海口的庙街地区(即俄国所称尼古拉耶夫斯克)。

【苏俄宣传画《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日本意淫画,根本看不出日军在西伯利亚的窘态】

苏俄红军摧枯拉朽一般打败白俄军队的进攻后,展开全国性反攻,红军很快也逼近远东地区。这时候英美军队仓皇撤离,日本军队却舍不得到手利益,不愿撤离,与白俄残兵败将合为一处,企图据守庙街顽抗。

1920年1月,苏俄红军开始进攻对庙街势如破竹的红军很快占领庙街大部分地区,只有市中心日本领事馆、邮电局等几处由于建筑高大坚固,被日军、日本武装侨民和白俄残兵负隅顽抗。

苏俄红军都是革命起义武装,武器装备极差,许多人根本没有从军参战的经验,所以由于缺乏重型攻坚武器,所以一时无法攻克日军据点。

庙街海面上这时正好停泊有中国北洋海军的四艘军舰。虽然北洋政府最开始也试图跟随西方列强对苏俄武装干涉,但很快审时度势的看出苏俄的强大不可战胜,所以改变政策。

【停泊在庙街的民国军舰】

苏俄红军看到中国军舰上的大炮,不禁喜出望外,提出要求借炮打日本。对日本侵略者同样满怀仇恨的中国军队很快答应苏俄请求,借给苏俄红军多门各式火炮和炮弹 。如虎添翼的苏俄红军用中国大炮猛烈轰击日本和白俄据点,很快就攻克。

不仅消灭顽抗的日军,还俘虏了130多名日军(看来日军面对强大对手,俘虏就会特别容易出现)。

【被苏俄红军用借来的中国大炮轰平的日本大使馆】

日本国内得到这个消息,不惜派出更多军队解救庙街。并没有把远东列入重点战略地位的苏俄红军并不打算与来势汹汹的日军拼一城一地之争。在极大消耗日军后,红军决定放弃庙街。

撤出庙街前,做事同样心狠手辣的苏俄军队不忘“处决侵略者和叛乱分子”,放火焚烧关押的日本俘虏和白俄俘虏!庙街之战,苏俄红军一共击毙日军八百多名,白俄军队四千多人。

【日本侨民区】

【日本死者】

庙街的日本领事馆和侨民居住地被烧成白地!被日本称为“尼港惨案”,哀叹这是“自元寇入侵以来日本遭受的最大耻辱”。

日本哀叹的太早了,他们如果知道20多年后广岛长崎的“蘑菇云”,这点小意思恐怕根本不值一提。

参考文章:庙街之战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说起这个打个喷嚏都能喷出伏特加的老毛子,和喜欢小脸蛋上挂着个屁帘,穿着白色兜裆布到处挑衅的小日本,这就是俩王八对绿豆看上眼的前世的冤家,今世的对头。

这对混蛋的事情还真有的掰扯掰扯的必要,沙皇时代和苏俄时代这俩货进行了两次无比透彻的亲密接触,一次是日俄战争,另一次是老毛子挥舞着大棒槌硬杠小日本的关东军。你说就是这么巧,这两场战役妈了个巴子的都是咱大华夏的土地上干起来的,而作为主人的我们只能当做一个安静的吃瓜群众拉着个小板凳,心酸的看着一切。

好了话头扯回来,咱先瞅瞅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先介绍一下背景墙。

相当年,沙皇时代的老毛子已经是半只脚丫子伸到棺材板里,处于革命爆发期的前夜,一脑袋的大血包啊,愁的老毛子俩眼珠子乌青乌青的和咱那大熊猫有的一拼,这不临死前还想着搏上一搏,发动几场战争,转移一下国内的矛盾。

咱在转过头来瞅瞅这挂着屁帘的小日本,这就是一缺德带冒烟的混蛋,一个明治维新让他脱离半殖民半封建的命运,一举成为了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上蹿下跳的那叫个嘚瑟啊,和猴子有的一比。

几千年来被咱大华夏压制的屁都不敢放一个,这不山中无老虎猴子也称王,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拿着小刀子往咱心口上扎,你说巧不巧这一扎就扎在了东北这嘎达。

东北这嘎达知道的人,都清楚那叫个肥呀,蹲在西伯利亚的老毛子瞅着这块地,口水都流了好几千年了,这不同样乘着咱大华夏被个隔壁王老二家的二傻子当家的空档,拿着个小旗插在了东北这块土地上,搞了一个狗pi的“黄俄计划”。

好吗小日本这一扎不要紧,直接扎到了撅着屁股在咱大华夏土地上圈地的老毛子。

“干嘛玩意?找死啊!不知道你爷爷脾气不好使咋的!”老毛子一摸屁股,这是要出血的节奏,一下子就急眼了,手里的伏特加瓶子塞裤兜里,抄起手里的大棒槌,就拉开了架势。

这喜欢挂着个屁帘的小日本在之前和咱大华夏开过一战,得到了不少的赔偿,这底子也厚实了,也想着通过和老毛子干一架确定自己的国际地位,但相比较老毛子喝着伏特加长大的肥屁股比,还是薄了一点,转头把英国佬这拿着文明棍的搅屎棍给找了过来,俩臭狗si就结成了同盟。

英国佬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把从自己身体割出去的美国佬找来,得了屁帘子小日本和搅屎棍英国佬,还有就是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美国佬,三家就正式的结盟了。

屁帘子小日本就是一打工的扛大枪,在前边负责打架的,美英蹲在后边负责提供帮助,战争的40%的费用俩人包了,而且美国佬给屁帘子小日本提供了很多的工业设备以及战争物质。

英国佬蹲在大海上,拿着个文明棍在大海上阻挠老毛子的波罗的海舰队,好吗蓄势待发的老毛子爬在舰队上,只能绕道非洲,得了花了大半年的功夫,这才到了战场。咱大华夏的老祖宗都说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时候的老毛子都到四头上了,那士气都他娘的快崩溃了,还打个pi呀。

再有打仗,打的是后勤,老毛子的补给得从欧洲这块地,运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这个时候,这块地方除了雪,毛都没有。有人说:“不是有铁路吗?”

快别扯了,你说的那条铁路是二战结束后,老毛子拿枪逼着几十万关东军修起来的,现在的关东军还在娘胎里呆着呢?哪来的铁路。

这士气不行,后勤补给没有,还打个毛线啊,再加上屁帘子小日本就有着偷袭的优良传统,老毛子爬上岸还没有明白过味来,就被小日本偷袭了一家伙。

这日俄战争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你还别说,小日本赢了那叫个嘚瑟,还想要从老毛子手要更多的利益。

“咋地呀!你还想再来一次,老子有的是时间!”老毛子一摔伏特加瓶子,裹着白布条的大脑壳气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撸起袖子准备再来一次。

你都不知道,小日本自己就怂了,不说话了。所以明面上屁帘子小日本是赢了,但他从心里是吓着了。

好了咱接着聊,老毛子干关东军

咱再聊聊这堵墙的背景。

咋说呢?屁帘子小日本估计大脑壳被水洗了,脑仁泡在水里一时之间没弄明白自己是老几,这不拿起自己最优良的传统,偷袭了美国佬的珍珠港。

这家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美国佬的战争机器就开动了,抄起俩板砖,拿起俩棒槌,这顿锤,锤的屁帘子小日本这顿哭哟,把自己的部队死命的往里塞试图阻挡美国佬,那能挡的过来吗?

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佬的战争机器一开动,你搞掉人家一辆坦克,不出十天,小日本的阵地上一准又跑了十辆坦克,哪炮口贼亮贼亮的绝对是新的,你敲掉了一架飞机,不出十天,二十架飞机在天空中候着你呢,那小翅膀呼扇呼扇,连出场日期都是昨天的!

中国战场上,咱大华夏的子民用不是很锋利的小刀到处给这屁帘猴子放xue,得这孙子蹦跶不起来了。

这到了后期,小日本就基本上被美国佬和咱中国军队干的残了血,有进气没出气的二傻子了,而这个时候的所谓的关东军其实就是空壳,看着人多势众,其实毛用都没有的垃圾部队死撑着呢。

这个时候苏俄的军队,冲进了东三省,挥舞的大棒槌见了关东军,见一个打一个,见一双打一双。摧枯拉朽一般的,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缴了关东军的武器,接着全部都赶到了西伯利亚那片寸草不生白茫茫的雪域之上,冻死的做了火车道的枕木,没冻死的接着修铁路,能够回到小日本本土的家伙,那都是运气好到了极点的混蛋,差那么一丢丢的都把命扔在了西伯利亚的雪域之上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沙俄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皇帝后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后的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沙俄帝国。沙俄是欧洲传统的强国,也是当时世界的列强之一,后因为在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导致沙俄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国家。后面在1904年时候又在帝国主义争夺实力的时候和日本爆发日俄战争,再次已失败告终。

所谓的沙俄被日本打败,也就是当时爆发的日俄战争。当时的沙俄的军事能力其实是远超日本的,但是为什么如此强大的沙俄却被日本打败了呢?

其实,当时的日俄战争,参与其中的国家并非只有日本,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和英国结成了军事同盟,后来美国又加入了英国和日本的同盟。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英国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俄战争的走势。当时的日本在战争费用上,40%的费用是由美国和英国所提供的。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和战争物资,由此而来,沙俄是无法以一敌三的,所以说当时的沙俄被日本打败,实际上是英国和美国的胜利。

如果日本没有英国和美国的一系列帮助,日本是根本打不过沙俄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沙俄是有内部矛盾的,国内的一些反对势力不断的增强,这些因素对日俄战争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到了二战时期的时候,苏俄是1917年11月7日由列宁和托洛斯基领导的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建立的。苏俄成立后经过多年艰苦的内战,保卫了苏俄的苏维埃政权,同时在那几年苏俄联合欧洲多国联合成立了苏联。

所以说,在后来的苏俄时代,可以轻松的虐日本。即便是在日本关东军最为强盛的时期,日本和苏联的军事实力上是无法比拟的。而且,当时的苏联军队都是经受过德国铁血考验的军队,其战斗力根本不是日本所能承受的。


四十五度军报


沙俄被日本打败,指的是日俄战争(1904-1905)

苏俄轻松虐日本主要有两件事一个是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一个是1945年苏联进攻关东军。

先说为什么日本会赢得日俄战争吧,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得到了巨额赔款,这些钱大多被用于日本的军事和工业发展,比如八幡制铁所,就是使用战争赔款建造,为日本的战争提供了大量军事资源。

其次,在日俄战争前夕,俄国内部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国内反对势力不断增强,这些都对日俄战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最后,英国的支持

作为超级大国,英国和日本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双方于1902年结成英日同盟,共同抵制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

基于以上几点,日本最终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跨入列强行列。

再来看看“诺门罕战役”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诺门罕战役最终是以日本人被苏联碾压而终结的,摧毁了日军北上的打算,给日本人心中留下了战争的阴影。

实际情况苏联并没有那么强,日本也并没有那么惨。

诺门罕战役在苏,日双方实力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伤亡总数则是日军1.74万比苏军2.57万,日军占据了优势,所以说诺门罕战役,苏联只是取得了气势上的胜利。

苏联唯一一次完虐日本,就是日本投降之前,苏联对关东军的战争。

这次战争苏联军队虽然风卷残云,几天时间就消灭了号称“皇军之花”的几十万关东军,但是胜利的“含金量”也不高。

首先,关东军早已今非昔比,虽然名义上还有70万人,但是精锐早已被抽调,剩下的关东军有很多老人和孩子,而且武器装备严重不足。

其次,苏军刚刚取得了西线战场对德军的完胜,士气正胜,反观日军,就连本土都岌岌可危,毫无士气可言,失利是必然的结果。

纵观以上三场日俄,日苏之间的战争,苏联也仅有在日本投降前轻松虐了一下“关东军”而已,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势所决定。


一点点历史


日俄战争成功的原因

日本出兵获得清政府的同意,有一定的“道义”支持

1990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由于“议和团”的“扶清灭洋”活动,沙俄政府的殖民利益受到破坏。沙俄政府借“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占据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侵占东北只是“白俄罗斯”“开胃菜”,沙俄政府的真实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类似“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为俄罗斯组成部分的“黄俄罗斯”。

东北三省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面对沙俄的咄咄逼人,清政府不可能无动于衷。清政府宣传表面“局外中立”政策,实际暗助日本。

1903年11月底,日本参谋本部派遣曾做过北洋军教官的日军大佐青木宣纯以使馆副武官的身份紧急来华,与袁世凯面商日中联合组织情报机构和招募东北“马贼”等事宜。

1903年底,青木宣纯与袁世凯就谍报合作达成一致,袁从北洋军中挑选数十名精干士官,与其组成了联合侦探队。这些北洋军官中有位人物很是出名,曾为日军密探后获日军勋章。此人便是“吴佩孚”。

清政府不仅在谍报方面给予日本支持,还为日本的提供军火、经费。俄日战争期间,直隶提督马玉昆,为日军的“特别任务班”提供了“大量的炸药”,“白银”。双方还约定了暗号,以便特别任务班成员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遁入清军兵营获得庇护。马还承诺派遣军官协助其招募马贼等

战术上的“以逸待劳”

从战术上来说日军是以逸待劳,当时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贯通,俄罗斯陆军虽然强大,但是要从东欧把力量投送到远东来还是非常困难的。每次俄罗斯拼尽全力送一小股军队过来,马上就被日本集中优势兵力消灭。

俄国是在为晚餐而战,日本是在为生存而战

对于日本来说,其综合国力是逊色于沙俄的,钢铁产量和经济都落后于沙俄。1904年2月,日本人私底下在向英美借款筹集军费,没错就是“借钱打仗”。这种事情也只有日本人做的出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日本拼命的劲头和为赌国运的“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同样是为了“东三省”,日本和俄罗斯的心态是不同的。俄罗斯只是为了殖民而殖民,日本除了殖民还带有“国运存亡”的态度看待这场战争的。

苏日战争失利的原因

日本是道义失利多线作战,海军没有发挥用处

日本与中国处于敌对状态,再与苏联为敌处于“二线作战”的窘境。在中国战区的战争成果获得不并巨大,因为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和国民党的正面战争,使得中国没有完全成为日本的大后方。

在日本的陆军是弱于苏联的情况下,强大的海军却于美国作战。要知道,俄日战争中,日本海军才是王牌,“对马海战”,是日本海军成名战役。日本海军是有优势的,但这个优势军种选错了对手。

西伯利亚铁路贯通

西伯利亚铁路贯通,为苏联提供了物资保证,和人员输送的便利性。


碣石潇湘


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苏联时期,俄国实现了初步工业化和军事化,和沙俄时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截止二战前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在世界上的占比从不到5%提升到接近15%,20多年时间增加了3倍以上。


苏联的工业和军事实力,也许相对于沙俄后期增加了3倍以上。


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发展

在1904年的沙俄时期,俄国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军队都在西部,而在远东则不到十万人,日本却可以动员25万人在海外作战,虽然紧急征兵后俄国在人数上赶上了日本,但武器训练,整体实力上还是落后的。


这是因为当时的俄国西伯利亚铁路是单线的,运力有限,所以远东是俄国的薄弱环节。


到1933年,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了复线建设,运力提高了2倍多,所以苏联的庞大工业实力,终于可以到达远东。


所以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才是苏联可以轻松战胜日本的缘故。


闭家锁的红枫


首先,说苏联在二战中轻松虐日本有点夸张了,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只能说是惨胜,二战末期出兵东北闪击关东军虽说是大获全胜,但也只是“痛打落水狗”罢了。

但是,与日俄战争时沙皇俄国的拙劣表现相比,二战时苏军的战场表现无疑是提升了几个档次,所以,这个提问虽然有点夸张,但的确还是反映了俄军(苏军)的巨大进步。

至于原因,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俄国在二三十年代,实现了从农业国,或者说从半工业国,到工业国的巨大飞跃,极大提升了国家的军事潜力。

在日俄战争时代甚至在一战时代,俄国基本还算是一个穷国,所谓的军事大国形象主要是依靠庞大的数量“堆积”而成的。在二十世纪初,俄国的重工业与英法德这些“西方列强”相比有巨大差距,军备也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在财政上更是欠了一屁股债,事实上根本无力承受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而到了二战前夕的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发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工业和苏联此时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苏联经济虽然有点畸形,但偏重于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经济结构却有效保证了苏联的战争潜力。

不仅是对日本,俄国在一战时和二战时对德国的战争表现也大相径庭。在一战时,俄军虽然可以轻松欺负奥匈帝国的军队,但碰到德军基本上就是一溃千里,很多部队甚至连一人一杆枪这样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在二战时,苏军在苏德战场上与德军已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更重要的是,经过初期的惨败之后,苏联的庞大工业能力有效保证了苏军的越战越强,打散一只部队,后方可以迅速再组建几支部队,坦克生产更是完爆德国(尽管战斗力不如德国装甲部队)。

作为农业国的俄国输掉了战争,作为工业国的苏联打赢了战争,有啥好大惊小怪的呢。


张明扬不说话


因为那是苏联,苏联和沙俄根本就是两回事了。

在苏联,士兵有着极强的国家荣誉感和军人荣誉感。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因为国家制度的改变而取得根本性的变化。沙俄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封建国家,其军事制度还是过去体系,建立了层次和等级分明的阶级,其军官多为沙俄贵族,但是远东的士兵都是穷苦人民,战斗力非常堪忧。那些士兵往往是一群没有追求,就算是打胜仗也当不上贵族的人,那些人只是为了解决一口饭吃,其实也就毫无国家荣誉感可言。但是彼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军队已经是国家的军队,士兵都是按照统一的规划和编制进行部署,愿意为国效命,有着很强的国家荣誉感和军人荣誉感,所以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

苏联的士兵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更高,因此更具社会责任心。


但是苏联不同,苏联的士兵不仅仅是为国而战,而且还是为了人民,为了自己而战,苏联的士兵社会地位非常高,甚至比现在的俄罗斯军人社会地位还要高,军队苏联国家体系中属于独立的组成机构,但是可以调动全社会的资源为其服务,在苏联,士兵家庭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和待遇极高,甚至可以在专门的住宅小区里免费用水、用电,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资配给,因此士兵也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另外,苏联的国家体制使得苏联经过多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工业和生产力在二战爆发之前已经仅次于美国,甚至制定了庞大的造舰计划,若不是二战仓促爆发,苏联可能都会成为欧洲第一海军强国,所以国家制度的重要性,通过沙俄到苏联的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的一张照片,苏联攻克柏林,这样的成就可不是沙俄那种国家可以取得的。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苏俄轻松虐日本倒真是谈不上。

在苏德战争之前的几次冲突,无论是张鼓峰还是诺门坎,其实苏军的伤亡远远高于日军的伤亡,说是日军战败,其实是日军发现苏军比想象中的难对付(日军的脑海里苏军的战斗力还停留在日俄战争和苏芬战争时期)所以主动撤离战场而已。所以在苏德战争之前,苏军碰上日军顶多也就是打平手的水平。

但苏德战争打完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苏军和德军打了四年世界最高水平的机械化战争,战斗力和经验值呼啦啦的往上涨。而另一边日军的主力都调去和美军作战基本上拼光了,剩下的关东军都是新建师团,战斗力和战前的主力师团也没法比。一上一下,等苏联出兵东北的时候,基本就相当于在大菠萝里已经过了地狱级的99级人物回普通级第二关收拾当年能把你虐哭的都瑞尔,压根不用费什么力气的。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清朝末年沙俄与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日俄战争,最终沙俄失败了。沙俄的失败是必然结果。二战后期苏联轻松战胜日本也是必然结果,以下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1.1905年日俄战争中沙皇俄国失败了。沙俄失败的原因是在战略上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牵制。无法专心攻打日本。美国和英国也希望日本削弱俄国的国力,防止俄国继续称霸欧洲和世界。

2.日俄战争中,当时俄国的战略重心还是在欧洲,而远东地区处于次要位置。因此,沙俄政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没有派出大量的军队进入中国东北与日本作战。



3.日本为了在东亚地区称霸,举全国之力与有限的沙俄军队进行对抗。日本通过占领大连港获得了路上的前进基地。由于中国东北离日本比较近,因此日本的战争补给非常顺畅。而沙俄的战争补给时断时续,因此沙俄军队受到了战争消耗而无法及时补充,导致战争失败。



4.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工业国家,他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有军工产业需要的原材料都能够自给自足。而日本缺乏资源、面临多线作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日本的工业基础也被美军的地毯式轰炸摧毁了,因此日本的失败是必然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