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加息的大環境下,人民幣為何一直破不了7.0這個關口?

道悟金銀趙志國


美國這次加息後,聯邦息率最高不到3%。1980年代,最高息率是16%,美匯最高為158。90年代,最高息率約10%,美匯最高為120。二戰後到2000年,平均息率是6%,現在才是2.5%。所以美息是十分低,美匯最高也不過100,現在應該是在95至97之間。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長期要看經濟基礎。中國貿易約順差五千億美元,美國貿易約逆差六千億。

中國經濟是中高速增長,以6.5左右上升,美國經濟是中低速行走,以2.5左右上升。以上的經濟面,大家理性的,排除不確定性的阻礙,估計人民幣匯率對美元,應該是如何走勢。

人民幣匯率前幾年從8.4,被迫上升,一直升得太怱,到了6.2後,政府覺得不妥,影響出口,所以鼓勵商家走出去投資,使人民幣匯率下降。到6.8後,發現很多地產商在國內舉債,運資金到國外盲目投資,很像日本90年代的買買買國外地產一樣,所以前年馬上叫停及銀行收緊地產商貸款,使他們拍買國外資產,匯回中國,所以人民幣匯率馬上開始上升到去年四月份的6.27高位。

人民幣再回落有三個原因

第一,美國18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因為在2017的企業大幅減稅的利好情況下,企業大量增加投資及生產,使GDP暫時性上升到4.2%高速,但這是短暫性上升,不可持續的。

第二,川普開始對中國大打貿易戰,開始時國內的人都很害怕,開始搶購美元,但因為中國有外匯管制,人民幣匯率下調才不致失控。

第三,因為貿易戰關係,間接影響中國人的消費意欲,使內銷增長幅度減慢。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去年四月後,開始下降到年尾接近7.0。

人民幣再不下跌原因是美國的經濟面太差,美國的國債已經上升到差不多110%GDP,快創新高,以前高位在二戰後的118%,是因為戰時大量戰爭消耗所致。和平時期,國債上升超過60%GDP是危險界線。

美國因為川普的大減企業稅及大增軍費使財赤從奧巴馬的末期4400億增加到今年的一萬億以上。美國預算中的軍費加已批准的福利支出超過稅入2000多億元(約7%)。美國的財赤是不可持續的,國債泡沫早晚會爆破。有見及此,很多外國政府去年已經開始拋售美債,減少美元儲備,運回在美國的黃金儲備,及減少美元支付,轉用本幣或非美元外幣支付。這樣美元流回美國的速度大減,加上美國近期的經濟表現差,如股市大跌,長短債息倒掛,都是經濟衰退前兆。美國政府又因為川普的建牆費停擺,使美匯下跌,所以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又開始上升。

總的來說,我是長期不看好美元,因為美國的競爭力在於高科技。最新高科技發展要靠5G為載體來發展人用智能,物聯網,智惠城市,無人駕駛,智能運輸及家居智能生活等各方面的新科技。中國今年試驗5G,明年全面上5G,美國因為禁制華為中興,5G會遲到兩年,價格貴一倍之上,他們將會起步晚,5G費用高,競爭力必減弱,經濟必然大幅惰後中國。


Tak3670


去年年底,美國宣佈年內第四次加息,今年初我國央行宣佈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出至少8000億人民幣的流動性。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元兌人民幣非旦沒有跌破7關口,反而一路升值到現在的6.7630,人民幣匯率出人意料的走了一波反彈行情。至少在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守住7關口不成問題。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美聯儲持續加息,現在還沒有結束,且我國貨幣政策又偏向寬鬆,為啥人民幣匯率卻逆市上揚,走出了一波短期強勢反彈行情呢?對此,我們覺得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強,有內外兩大因素決定:

先說促使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外因:第一,美國國國債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差不多是GDP的1.1倍,而通常在和平時期,美國國債超過GDP的60%是警戒線。美國國債規模近期持續上升的原因是軍費上升到佔GDP7%,達到2000億美元,而特朗普政府現在又進行了政府大規模減稅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擔心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不可持續,美國國內早晚會發生經濟危機。於是,大家都拋售美國國債或者運回在美國的黃金儲備,這樣美元迴流美國的速度大減。導致美元指數近期一直徘徊不前,人民幣匯率就趨勢反攻。

第二,美國經濟的高增長不可持續,很多學者都在唱衰美國經濟,認為美國經濟的復甦不可持續性,而投資者又沒有找到看好美國經濟未來的確鑿證據。同時,美國股市的大跌,以及美國政府暫時停擺,都使人們對美國經濟前景持有很大不確定性。隨著美元指數下跌,人民幣也開始了報復性反彈行情。

說完了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外因,再講一下內因:首先,中國央行在今年初就宣佈了降準1個百分點,但是降準的資金都流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而如果要讓人民幣貶值,就是要讓這些錢流向市場,但是用於國內出現了信用危機,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敢把錢投向市場,害怕不良率的攀升,所以大量的流動性只能在金融體系內空轉。試想,央行釋放出來的錢,多數沒流到社會上去,人民幣匯率何來貶值的可能性呢?

再者,我國政府是對人民幣兌換美元是採取管制的。也就是說普通人要想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離開中國,每年都是有一定限量的,不是像香港這樣的自由市場,想流出多少就可以流出多少的。正是因為我國的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外匯買賣還是要受到一定管制,所以,大量資金要想在短期內兌換成美元離開中國是不可能的。這對於穩定人民幣匯率起到了較大的幫助。

最後,中國央行對匯率的控制力是空前強大的。除了中國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之外,還有人民幣匯率的調節手段,比如啟動逆回購因子、提高離岸人民幣的融資成本、上調中間價等,這些都是引導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工具。

事實上,人民幣匯率破不破7對於中國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央行擔心人民幣匯率一旦破7後,就會出現趨勢性下跌,這樣就難以控制了。而如果人民幣匯率在穩定波動中跌破7,那央行也不會刻意去幹預外匯市場,總之,人民幣可以貶值,也可以升值,但絕不能形成明顯的趨勢,這就會給國際投機資金以套利的機會。而長遠來看人民幣的走勢,還是要觀察國內經濟面情況,還有美元指數的未來走勢。


不執著財經


按照一般的邏輯,美國加息,美元指數上漲,因為利率平價,資金都會跑到美國去。

比方說,如果中國的利率是1%,美國利率是3%,那麼資金自然會流向美國。


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當美元指數上漲,那麼美國的出口將會受到抑制,美國減稅的效果將會大大削弱,經濟就會受到挫折,從而美元的基礎就會下跌,因此,美元指數有可能會下跌。同時,當美元指數越來越高,美元的升值對美國的出口造成的影響就會越大。將會進一步降低美國的競爭力,比方說今年蘋果的價格上漲部分原因就是美元的上漲,這將會對美國的產品競爭力形成壓力。


但是,這是在匯率不變的前提下的,可是隨著美元指數越高,美元上漲的阻力也就越大,因為,美元向下貶值的可能性會增加。可以看到,最近美元雖然進行了加息,但是美元指數的上漲速度明顯降低。在中美貿易談判有利好傳聞之際,美元指數反而出現下跌。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元指數上漲的過程中,歐元和英鎊也出現了同比貶值,雖然貶值幅度略低於人民幣,但是整體上的差別並不大。

因為:

1)中國經濟雖然受到轉型和貿易摩擦的影響,但是並沒有發生特別大的波動,整體增速依然可控,而貨幣的基礎就是經濟和生產力;

2)央行為了確保人民幣的穩健,在市場上進行了適度干預,而央行具有比較大的資本量,雖然不能控制基本走勢,但是平緩一下市場還是有用的。

3)2018年下半年油價的下跌也對貶值形成了壓力。


以股易金


老乾媽的財富之路

據《貴州都市報》2017年9月19日報道,老乾媽2016年度銷售額已突破45億元。老乾媽一年能賣出6億瓶辣醬,還把“LaoGanMa”賣到了世界各地。中國辣椒醬行業第一,2018年老乾媽的財富達到90億元。

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出生於貴州湄潭縣一個偏僻山村,她是家裡的老八,一出生就吃不飽穿不暖,每年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一頓肉。她沒上過一天學,一字不識。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她簽字的文件,陶華碧就在右上角畫個圓圈——這是她從電視裡看來的。兒子李貴山覺得這樣很不安全,他在紙上寫下“陶華碧”三個大字,讓母親沒事時練習。陶華碧一邊練一邊感嘆:“這三個字,好打腦殼哦(貴陽話:太難了)!”練了三天,陶華碧終於能“描”出自己的名字,她高興得請全體員工吃了頓飯。後來有人問她練字的感受,她說:“比剁辣椒難、比剁辣椒難”。

直到現在,陶華碧——她認識的僅有這3個字。

你很難想象她是這麼一家產品遍佈世界幾十個國家的財富帝國的創始人與掌舵人。她只認識三個字、沒有任何財務知識、不知現代企業為何物、說話常常邏輯不清。即便在暴富之後,她的生活也和中國農村千千萬萬五六十歲的老太太沒有多大區別,從早到晚跟街坊老太太們打賭注很小的麻將。

1

為了維持生計,開始賣涼粉

陶華碧原名陶春梅,20歲那年,她嫁給了206地質隊的一位會計,然而不久後,能幹的丈夫突然患病離世。為了生活,她舉過八磅錘,背過黃泥巴,背100斤賺3角錢。後來迫於生計,陶華碧又隻身奔赴廣州打工。

為了照顧兩個嗷嗷待哺的兒子,幾年後,她回到了貴州老家。開始白天擺早攤,晚上做米豆腐(一種廉價涼粉),每天干到凌晨一兩點。

丈夫去世後,沒有收入的陶華碧為了維持生計,開始晚上做米豆腐(貴陽最常見的一種廉價涼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裡賣。

由於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當時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買到。每次需要採購原材料時,她就揹著背篼,趕最早的一班車到油榨街去買。開始揹著上百斤重的米豆腐,在車上佔地方,搭公交車都被人攆。她說:“售票員態度非常惡劣,幾下就給你推下去。當時1毛5分的車票,我給3毛錢,她還不讓我坐。我說不行也得行,今天非要坐,天天吵架。”她大多數時候只能步行到油榨街,買完材料後,再 揹著七八十斤重的東西步行回龍洞堡。由於常年接觸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現在,她的雙手一到春天還會脫皮。也是在那個時候,90斤體重的她天天扛起100多斤的擔子,落下肩周炎、關節炎、頸椎病,直至今日,膏藥不斷。“吃苦耐勞累不死人,只要肯吃苦,沒得辦不成的事。”後來她說。

1989年,陶華碧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貴陽公幹院的大門外側,開了個專賣涼粉和冷麵的“實惠飯店”。“說是個餐館,其實就是她用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石棉瓦搭起的‘路邊攤’而已,餐廳的背牆就是人家單位的圍牆。”當時餐館的“老主顧”韓先生20年後對這個餐館的記憶依舊清晰。

好歹開個小吃店後,又被各路人三天兩頭找麻煩。吃拿卡要,還要罰款。被逼得走投無路,陶華碧拿起炒瓢跟他們幹架。“你要錢可以,但是要正當,你可以跟我講道理,我們孤兒寡母掙點錢多難。好多人害怕就挨罰,我不行,我不是隨便可以欺負的,我不怕你。你禮拜天來店裡,又沒穿制服,又沒有帶證,你是不是來要吃的?我就要打你,打的不得了。”陶華碧說,“對這些人不能示弱,你弱他第二天還來欺負你,就要跟他打”。“我孤兒寡母的,我要不強,我們生活都無來源”。“如果妥協,另外一撥人又會來,還會變本加厲。他都不怕我怕什麼?一個人在遇到艱難的時候,絕對不要讓步,絕對不要跟那個人一樣,就要跟他打。要打仗,都要打贏”。

後來事業做大後,她依舊能做到不卑不亢。如今老乾媽的公司,沒有事先得到許可,當地官員根本進不去。她踏踏實實做事,一分稅錢不偷漏,把好質量關,一點把柄沒有,才能底氣十足,把腰板挺得直直的。

當時開飯店時,陶華碧做的米豆腐價低量足,真正的實惠,吸引了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學生常常光顧。她自己沒讀過一天書,所以很看重讀書的人,她是真心地對這些孩子好。孩子們衣服破了,她幫著補,吃飯沒有帶錢,她就記賬。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學生因為無錢付賬,賒欠了很多飯錢。陶華碧通過了解,對凡是家境確實困難的學生所欠的飯錢,乾脆銷賬。

“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錢不夠的學生,分量不僅沒減反還額外多些。”韓先生回憶道。

其中一位貧困生對陶華碧很感激,叫她“乾媽”,每次隔老遠就大喊。久而久之,附近的店主和學生都稱呼陶華碧為“老乾媽”。附近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實惠飯店,實惠飯店有一個潑辣而善良的“老乾媽”。

“老乾媽”這一叫,就為後來享譽全國的品牌定了名。

她剛開廠時,註冊的是“陶華碧”,而不是“老乾媽”,但“老乾媽”是一個顯著標識。在大家的概念中,這產品叫“陶華碧”牌老乾媽,而不是叫“老乾媽”牌辣醬。如果叫辣醬,在為“陶華碧”揚名的同時,也必定為“辣醬”這個概念揚名,隨之興起的種種辣醬品牌,很可能把“老乾媽”迅速淹沒了。而“陶華碧”牌老乾媽,給人的感覺似乎跟辣醬不是一回事,任何做辣醬的產品,都跟“老乾媽”構不成競爭力。

所以,當初因為善良而被大家稱為“老乾媽”,而“老乾媽”這個名,又恰恰陰錯陽差地成就了她的事業。

2

被眾人逼著開了廠

陶華碧的味覺敏感度幾乎無人能及,她隨便拿到一瓶辣醬,嘗一口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味道,這也是她後來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在開飯店過程中,為了生意更好,陶華碧用自己調配的辣醬拌涼粉。經過不斷調配,她做出一種讓人缺了這玩意兒就吃不下飯的辣椒醬,就是現在“老乾媽”仍在使用的配方。有人懷疑,“老乾媽”真的有這麼好吃嗎?一個最簡單的炒飯,放一勺老乾媽就能立即變得美味無比,放別的任何辣醬都沒這個味,這就是差別。網友們評價,任何不好吃的東西,只要加上“老乾媽”,都會瞬間變成“人間美味”,這似乎是每一個“做飯手殘黨”之間心照不宣的秘密。

“老乾媽”後來做成功後,有一些別的廠的科研人員,也試著仿製“老乾媽”風味的產品,結果怎麼都調不出“老乾媽”的味兒。看似簡單的一瓶辣醬,至今市面上沒有任何人能仿出來,也沒人能調配出比“老乾媽”受眾更普遍的風味。這是“老乾媽”在辣醬產品中始終有不可撼動的龍頭地位的最重要原因,也就是核心競爭力。

陶華碧開店的時候,很多客人吃完涼粉都要找她要些辣醬帶回家,她也樂得經常免費送。她從來也沒有想過,她免費送給別人吃的辣椒醬,後來可以成為一個生意,讓老乾媽在貴州成為和茅臺齊名的品牌,更讓她的身價達到近90億。

有一天中午,她關上店門去看看別人的生意怎樣,走了十多家賣涼粉的餐館和食攤,發現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紅火。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店都在使用她家的辣醬。

1994年貴陽修環城公路,偏僻的龍洞堡成了主幹道,途經的貨車司機經常到“實惠飯店”吃飯。吃完之後,陶華碧就免費送他們辣醬和小吃。這些貨車司機將老乾媽的辣醬傳遍了貴陽,很多人一吃就上癮。這之後,慕名前來的客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專門開車過來買。陶華碧半賣半送,但很快便“送不起”了,因為來買辣醬的人實在太多。

後來,她的涼粉生意越來越差,可辣醬做多少都不夠。白天開飯店,晚上在店裡用玻璃瓶包裝豆豉辣椒,一直忙到早晨4點。她說:“手都裝得扯雞爪瘋”。裝完睡兩個小時,6點又起床開門營業。

有人勸她:“你辣醬那麼好,還賣什麼涼粉,賣辣醬就可以了啊!”陶華碧一聽,覺得有道理。但她並沒有關掉飯店,只是改為以賣辣醬為主,涼粉成了配套品。

她做的辣醬名聲越來越大,大家都知道老乾媽家的辣醬好,很多人沒她的辣醬都吃不下飯了。龍洞堡街道辦事處為了發展地方經濟,上門遊說陶華碧,說你還開什麼飯店,乾脆辦家辣醬廠得了。陶華碧一聽直搖頭,她哪裡懂辦工廠,在她看來,開家小店能維持生計就不錯了。街道辦事處的人說:“你不用擔心,手續的事我們來幫你辦妥,你不懂的事我們都可以幫你,這小店就別開了”。她說:“我的小店關門了,那些吃不起飯的窮學生怎麼辦?”“每次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她都是這樣說,讓人根本接不下去話,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塗”,時任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廖正林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她是真心心疼這些窮學生。

再後來,勸她辦廠的人越來越多,就連貴陽南明區工商局的幹部都找上門,受其照顧的學生們也參與到遊說“乾媽”的行動中。

終於,陶華碧被大家推動著,在1996年8月,借用南明區雲關村村委會的兩間房子,辦起了辣椒醬加工廠。她不識字,想不出什麼名字,就用自己的名字註冊。既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老乾媽陶華碧家的辣醬,那牌子就叫“陶華碧”牌老乾媽吧。為了讓人知道這是陶華碧家產的辣醬,她還專程拍了張照片放在瓶子上。這張照片,後來跟她的產品一樣,成了不可複印的獨特標識。

3

用“笨辦法”推銷

剛開始說是開廠,其實是個作坊。沒有生產線,全部工藝都採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老乾媽”員工回憶說,當時搗麻椒、切辣椒是誰也不願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濺起的飛沫會把眼睛辣得不停的流淚。陶華碧就自己動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兩把刀掄起來上下翻飛,嘴裡還不停地說:“我把辣椒當成蘋果切,就一點也不辣眼睛了,年輕娃娃吃點苦怕啥。”

在老闆的帶頭下,員工們也紛紛拿起了菜刀“切蘋果”。而陶華碧長期勞作的代價是,肩膀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10個手指的指甲因長年攪拌麻辣醬現在全部鈣化。

“老乾媽”雖然產量很小,但光靠龍洞堡周邊的涼粉店已經消化不了,她必須開拓另外的市場,陶華碧第一次感受到經營的壓力。

她用了一個“笨辦法”:用提籃裝起辣椒醬,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一開始,食品商店和單位食堂都不肯接受這瓶名不見經傳的辣椒醬,陶華碧跟商家協商將辣椒醬擺在商店和食堂櫃檯,賣出去了再收錢,賣不出就退貨,商家這才肯試銷。

同樣的,因這辣醬實在是太好吃了,一週後,商店和食堂紛紛打來電話,讓她加倍送貨。她派員工加倍送去,很快又脫銷了。陶華碧開始擴大生產,她給貴陽市第二玻璃廠的廠長毛禮偉打了一個電話:“我要一萬個瓶子,現款現貨。”

從這時開始,一個巨大的財富帝國開啟了迅猛的發展之路。

4

玻璃瓶子的談判

創業之初,跟玻璃廠的合作,也是經歷了一番周折的。

開廠後,陶華碧很快發現,她找不到裝辣椒醬的合適玻璃瓶,於是她找到貴陽市第二玻璃廠。當時年產1.8萬噸的貴陽二玻根本不願意搭理這個要貨量少得可憐的小客戶,乾脆利落地拒絕了為她的作坊定製玻璃瓶的請求。

面對貴陽二玻廠長,陶華碧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商業談判”:“哪個娃兒是一生下來就一大個哦,都是慢慢長大的嘛。”這話說不動廠長,她只好耍賴:“今天你要不給我瓶子,我就不走了。”廠長走到哪兒,她跟到哪兒,一路說。從來大媽級的殺傷力是無敵的,廠長又不是超人,軟磨硬泡了幾個小時後,廠長終於崩潰了。於是雙方達成了如下協議:玻璃廠允許她每次用提籃到廠裡撿幾十個瓶子拎回去用,其餘免談。

陶華碧滿意而歸。

當時誰也沒有料到,就是當初這份“協議”,日後成為貴陽第二玻璃廠能在國企倒閉狂潮中屹立不倒、甚至能發展壯大的唯一原因。

“老乾媽”的生產規模爆炸式膨脹後,合作企業中不乏重慶、鄭州等地的大型企業,貴陽二玻與這些企業相比,毫無成本和質量優勢,但陶華碧從來都是以貴陽二玻的產品為主。現在“老乾媽”60%產品的玻璃瓶都由貴陽第二玻璃廠生產,二玻的4條生產線,有3條都是為“老乾媽”24小時開動。

有報道稱,老乾媽做大後,不少其他地方的玻璃企業跑上門推銷,還拿出極具誠意的報價,但都被陶華碧二話不說就否決了。她告訴手下,這家企業在我困難的時候幫過我,現在為了點成本就不給單子,換了你,你能嗎?——她可能不知道,別人還真“能”。但她還真“不能”,她幹不出來這樣的事。

也許恰恰是她從不辜負幫過自己的人,所以老乾媽的經營過程中,她的團隊是出了名的勤勉與忠誠,她的客戶也從不辜負她。

5

體諒政府難處,不貨款了

2001年,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陶華碧準備再建一處廠房。當時,公司大部分資金都壓在原材料上,有人建議她找政府尋求幫助。南明區委很重視,立即協調建行給她貸款。協調好以後,區委辦給她打來電話,讓她到區委落實此事。

陶華碧帶上會計來到區委,乘電梯到區長辦公室所在的三樓。因為電梯很舊,門已經壞了,陶華碧走出電梯時,一不小心被電梯門掛住了衣服跌倒在地。

陶華碧爬起來後,隨行人員以為她要發火,誰知她卻說:“你們看,政府也很困難,電梯都這麼爛,我們不借了。”

隨行人員還以為她是在開玩笑,她卻嘆了一口氣,說:“我們向政府借錢(編注:陶華碧不知道政府協調銀行貸款是什麼意思,以為就是向政府借錢),給國家添麻煩。真不借了,我們回去。”

(編者備註:按易理來講,事件剛開始發生這樣的事,往往是不祥之兆,預示未來將因此出現嚴重問題。陶華碧不懂易理,她只是體諒政府的難處才不貸款的,因此避免了一場有可能埋下的巨大隱患。一念仁心,恰恰是成全了自己。)

陶華碧絕不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創業期間,陶華碧從來沒有和銀行打過交道,唯一的一次貸款是在她發達之後,銀行不斷託人找上門來請她貸款,礙不過情面才勉強貸的,陶華碧說:“你們就是想找我賺點利息錢嘛。”

老乾媽出名後,上門談業務的銀行工作人員絡繹不絕,陶華碧不願見。政府的貼息貸款,陶華碧也不要。地方上曾多次提出要幫扶老乾媽進一步做大,陶華碧不接受。她說:“我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踏踏實實做,這樣才能持久。”

6

為商標打官司

剛上道的老乾媽不懂商標法,被人鑽了空子。她剛開始註冊的是“陶華碧”,而不是“老乾媽”,結果“老乾媽”被湖南人搶注了,並且在市場上與陶華碧強勢競爭。

陶華碧這次犯犟了,她不依不饒地與湖南“老乾媽”打了3年官司,從北京市二中院一直打到北京市高院,還數次鬥法於國家商標局。“大家可以公平競爭,要講究正義和良心,你要有本事,自己去創造一個品牌,我覺得你是偉大的。但我們有一個品牌,你就仿冒、搭車,甚至去搶注,那不行。我創出來的,就得是我的。我這個人,真金不怕火煉,我不怕。”陶華碧說。“哪怕傾家蕩產,也要打到底,我也不會讓你得逞,你再有權有勢,我們也要講真理。我砸鍋賣鐵,都要跟你打下去。”

2000年8月10日,一審法院判決,陶華碧未對“老乾媽”進行註冊,因此不享有商標專用權,老乾媽商標原被告雙方都可以使用。這樣判決,已經是法外開恩,給了她天大的面子了。因為商標法規定,商標註冊人對該註冊商標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法院判決是有法律依據的,人家被告手裡拿著的可是國家工商局商標局頒發的“註冊商標”!老乾媽不服!你不服有什麼用?這個時候,就不是你一個街邊小棚子裡買點涼皮,用個炒勺就可以把城管打跑的時候了,也不是你不偷稅不漏稅腰板筆直筆直的時候了,你在法律上站不住腳的。法院就判你敗訴也絕對不是錯案,你能咋的?

其間有很多人勸陶華碧放棄官司,陶華碧面對前來勸解的人就一句話:“我才是貨真價實的‘老乾媽’,他們是崴貨(貴州話:假貨),難道我還要怕崴貨嗎?”

最終陶華碧和湖南老乾媽的官司,在兩位黔籍官員:時任貴陽市市長孫國強和當時的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的極力斡旋下,貴陽老乾媽終於打敗了湖南的“老乾媽”。2003年5月,陶華碧的“老乾媽”終於獲得國家商標局的註冊證書,同時湖南“老乾媽”之前在國家商標局獲得的註冊被註銷。

硬生生地把人家註冊商標撤銷了,這波逆天的操作,也只有“老乾媽”陶華碧幹成了,此案成為國內最典型的、教科書式的維權案例之一。

7

都說無奸不商,我就偏偏不信

陶華碧說:“我們企業走到今天,對國家,就是賣一個煤渣,我都要納稅;對供應商來說,我從不拖欠一分錢;對員工來講,我按照國家政策不虧待;對顧客,從原材料到每一道工藝,我們都認認真真去做,保證質量。我們非常透明,我的賬是公開的,隨便你來查”。

老乾媽在原材料品質的把控上相當嚴苛,給他們供貨的大戶,誰都不敢大意,因為只要出一次錯,以後就沒法和陶華碧打交道了,因此供貨商對她又畏又敬。

2001年,有一家玻璃製品廠給老乾媽提供了800件(每件32瓶)醬瓶。誰知,公司裝上麻辣醬剛銷售到市場上,就有客戶反映,有的瓶子封口不嚴,有往外漏油現象。陶華碧知道後,要求相關部門全部撤回。一些管理人員向她建議說:“可能只是個別瓶子封口不嚴,把這批貨追回重新封口就行了,不然損失就太大了,這可是2萬多瓶呀!”陶華碧卻堅決地說:“不行!馬上派人到各地追回這批貨,全部當眾銷燬,一瓶也不能漏掉。”

她對員工們說:“都說無奸不商,我就偏偏不信,我偏偏要寧可人人負我,我決不負客戶!”

2001年年初,廣州有個銷售商把年銷售目標定到了3000萬元。陶華碧覺得這目標太高,很難實現,就隨口半開玩笑地說:“你如果真實現這個目標,我年終就獎你一輛轎車!”銷售商聽了也沒怎麼當真,他知道那時陶華碧自己都沒配轎車。可是到了年終,銷售商真的完成了3000萬元的銷售額。這時陶華碧表態了:“人要講信用,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負責任怎麼取信於人?”她力排眾議,獎了這位銷售商一輛當時剛剛興起的捷達轎車。

與之相反的是,很多同行業的競爭對手,不是被老乾媽淘汰的,更多是自毀長城。比如在湖南雙峰縣的“永豐辣醬”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它曾作為貢品被進獻給咸豐皇帝。1986年國營永豐辣醬總公司成立,由於市場需求旺盛,一夜之間成為當時市場第一品牌。為了擴大產量,追求利潤,一些分公司收購外地辣椒代替本地辣椒,縮短工藝流程,甚至摻雜麵粉、豆渣。消費者不傻,永豐的市場很快就砸了。這是令當地人至今痛心疾首的一件事:“三百年盛名的永豐辣醬,幾年時間就砸在了當代人手中”。

8

乾媽式管理

陶華碧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驚人,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她完全不懂。她只有簡單的賬目,由財務人員念給她聽,她聽上一兩遍就能記住,然後自己心算財務進出的總賬,立刻就能知道數字是不是有問題。

1997年8月,老乾媽從廠子轉為公司,工人增加到200多人。事業做大了,陶華碧隨之也“頭都大了”,再聰明的頭腦也架不住了。1998年由陶華碧口述,兒子李貴山整理,制定了“老乾媽”的規章制度。他們沒有員工手冊,所謂的規章制度其實非常簡單。只有一些諸如“不能偷懶”之類的句子,更像是家中長輩的教誨,而非員工必須執行的制度。

就靠這樣一套從沒改過一個字的簡單制度,“老乾媽”11年來始終保持穩定,公司內部從來沒有傳出過什麼問題。

同時,她也很信賴有文化的人。她把長子免職了,開出貴陽最高的薪水找來“幾個能人”,放手交給他們管理。多年來,老乾媽招募了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現任管理團隊大多是高薪聘請的職業經理人。因此,這家企業看著“土”,但管理上一點都不土。

除了外聘,她還經常派員工去一線城市考察學習。她經常對員工說:我是老土,但你們不要學我。你們這些娃娃出去後,都給我帶點文化回來。

“老乾媽”的管理團隊,大概是中國目前大型企業中最神秘的一支,陶華碧對他們的一個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採訪。坊間對這支團隊的評價大致為:忠誠、勤勉、低調。有一次,“老乾媽”總經理謝邦銀和董事長辦公室主任王武接受了理財週報記者採訪。“董事長授權我們回答一些問題。”他們特意強調了這一點。在整個採訪過程中,這兩個30多歲的年輕人顯得非常謹慎,對任何涉及到陶華碧個人的問題總是斟酌再三才回答。由這個細節,足見老乾媽在公司管理上的強悍。

人才培養起來了,班子建立起來了,陶華碧放權給手下人去做。除了一個月兩三次去廠房車間轉轉,和極少的外出之外,她生活的全部,就是和幾街坊老太太打小麻將。

在陶華碧的公司,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都喊她“老乾媽”。陶華碧性子火爆,恩怨分明。一位追隨陶華碧多年的工人說,老乾媽脾氣上來,難免訓斥責罵員工。都說當家三年狗都嫌,可被老乾媽罵的人,沒人怨她,因為她真心地把員工看作自家孩子看。

“陶華碧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叫作‘乾媽式管理’。”貴州大學講師熊昉曾作為記者多次採訪過陶華碧,他說:“比如龍洞堡離貴陽市區比較遠,附近也沒什麼吃飯的地方,陶華碧決定所有員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這個政策至今未變。從當初的作坊開始,‘老乾媽’就有宿舍,一直到現在2000多人,他們的工資福利在貴陽是頂尖的。”

公司2000多名員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並記住了其中許多人的生日,每個員工結婚她都要親自當證婚人。除此之外,陶華碧還一直堅持她的一些“土原則”:隔三岔五地跑到員工家串門;每個員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禮物和一碗長壽麵加兩個荷包蛋;以前她在一線管理時,有員工出差,她像送兒女遠行一樣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一直送到他們出廠坐上車後才轉身回去。

成了大老闆,她依舊是全廠的“乾媽”,乾媽該管的閒事她都管。公司有個農村來的廚師,有兩個年幼的弟弟要養,他卻抽菸喝酒,每月工資所剩無幾。陶華碧知道後請廚師吃飯,酒桌上,她一邊掏心掏肺地勸對方戒菸戒酒;一邊立下規矩:“以後除了零花錢,工資全放我這裡,弟弟什麼時候上學,找我要”。

9

我是在給你們打工哩

老乾媽晚年開始信奉佛教,希望以此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也讓自己做更多善事。現在,陶華碧幾乎不去位於她的辦公室,座駕也很少使用,因為“坐著不舒服”。除了一個月兩三次去廠房車間轉轉,她生活的全部就是和幾個老太太打麻將。

有一天在麻將桌上,有人問她:“你賺了那麼多錢,幾輩子都花不完,還這樣拼命幹什麼?”陶華碧當時沒回答上來,晚上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這個問題。

第二天,正趕上公司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按著會前的安排,作為董事長的她要給員工們講一講當前的經濟形勢,如何應對“入世”後的挑戰,然後具體工作指標由總經理下達。

按照陶華碧在公開場合發言的慣例,李貴山已經為她擬了一份講話稿,陶華碧聽了三遍,幾乎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但在會上講話時,她突然想起昨天那個問題,轉換話題了:“有幾個老阿姨問我,‘你已經有那麼多錢了,還苦哈哈的拼哪樣哦?我想了一晚上,也沒有想出個味來。看到你們這些娃娃,我想出點味來了:企業我帶不走,這塊牌牌我也拿不走。毛主席說過,未來是你們的。我一想呀,我這麼拼命搞,原來是在給你們打工哩!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為了你們自己,你們更要好好幹呀!”

多年來,陶華碧及她的團隊很少接受採訪,寥寥的對外發言中,她始終只談兩組數字:一是給國家納了多少稅,二是幫助了多少農戶。2014年,陶華碧說“老乾媽”過去3年納稅18億,帶動800萬農民發家致富。

在她的心目中,她事業的落腳點,是為國家創造了多少財富,利益了多少人,而不是自己賺了多少。立足點不同,這格局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卓越貢獻,貴州省政府先後數次獎勵給陶華碧連號車牌,其中“貴A8888”的車牌被放在了她的限量版勞斯萊斯幻影上。如今,陶華碧已不再是老乾媽產品上的形象,她富態了許多,參加兩會經常一身皮草,豪車停滿車庫。但即便在“仇富”情緒高漲的當下,也從沒有人對老乾媽有過流言蜚語,她不只是鄰家可親的老乾媽,也是德高望重的長者。

10

經營之道

很多媒體試圖分析陶華碧的成功之道,並總結出一大堆“法則”。但老乾媽的幾條基本“法則”是反常的,其成功路徑也幾乎不可複製。

1、平民價格。老乾媽的品牌在同行產品中有碾壓性的優勢,但老乾媽的產品的終端價格一直是7-9元的平民價,可以說是極為物美價廉。“我們利很薄,就靠量,薄利多銷”。“靠暴利那是不行的,滴水成河、粒米成籮”。這也是老乾媽一開始的定位,從為學生、為司機著想,到事業做大後,依舊立足於平民大眾。這樣的價格定位就造成了一種局面,在這個行業,低於老乾媽沒利潤,高過老乾媽沒市場,跟老乾媽同樣定價沒競爭力,讓競爭者根本無法介入。

2、不做廣告。眾所周知,老乾媽從未做過廣告,因為她覺得這些廣告費用最終需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正因為不做廣告,價格定位才能讓同行毫無競爭力。結果不做廣告的老乾媽,硬是靠口碑把品牌推向了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

3、現款現貨。從創業之始她從沒改過規則:先交錢、後發貨。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陶華碧永遠是現款現貨。“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我不欠政府一分錢,不欠員工一分錢,拖欠一分錢我都睡不著覺。和代理商、供貨商之間也互不欠賬,我不欠你的,你也別欠我的。”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元錢,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這條原則都是老乾媽不可更改的天條。

4、穩健經營。老乾媽堅持不貸款、不上市。絕不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每一次邁出擴張的腳步都慎之又慎。“我們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實實在在來做,這樣子比較長長久久。”與之相反的是,時下很多一時搶盡風頭的企業最後倒閉,並不是死於同行的競爭,而是死於自己的冒進,出一個岔子就導致全線崩盤。有官員曾勸她投資房地產,陶華碧說,自己這輩子幹好辣椒這一件事就行了,錢來得再快,也不能貪多。“什麼上市、融資這些鬼名堂,我對這些是懵的,我只曉得炒辣椒,我只幹我會的。”而華為的任正非在回應不上市時,曾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可以作為注角:“翅膀掛上黃金的鳥兒,還能飛得高嗎?”

心上蓮花點評

1、“老乾媽”的成功,除了她的勤奮,以及上述很多媒體總結出來的她獨特的經營之道外,還與她過人的天賦有關。她調配出一種讓同行無可比擬、且無法仿製的調味品,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成功最重要原因,就是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論條件,陶華碧沒任何條件,她家境貧窮、不識字,多年孤兒寡母的在世間艱難生存。她唯一的一項長處,就是會做辣醬。把這麼一點點長處、毫末之技,發揮到極致,就成就了她令人咋舌的財富帝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用點心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位,才是最好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2、她能成功,並多年立於不敗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她的善良。從她真心心疼那些到店裡吃飯的窮學生,到給自己的員工全貴陽最高的工資、最好的待遇,真心把自己的員工當自家人一樣,再到對貴陽二玻的不忘滴水之恩,以及對待客戶“寧可人人負我,我決不負人的”的態度。她不負人,所以她的團隊是出了名的勤勉與忠誠,她的客戶也從不負她。她晚年信佛了,佛家講“財從佈施中來”,她的一生都在以她的方式佈施。

3、陶華碧成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強悍。從每天跟公交車售票員吵架,到敢掄起炒勺打跑假公濟私的“各路神仙”,以及不依不饒地打了三年品牌官司,一直打到龍永圖那裡去,這種不服輸的狠勁,不僅是她孤兒寡母能在世間立足的原因,也是她能事業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中國以儒釋道三家文化立足,但這三家文化發展到了後期,都漸漸退失了強大的生命力,一個個只記得溫良恭讓儉,只記得無為,只記得慈悲,唯獨忘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強悍力量,忘了道家的無為,是為了“無不為”,忘了菩薩道無所畏懼的剛猛精神。就像太極功夫一樣,本來太極拳是與道合一、出神入化、無所不勝的格鬥術,時下流傳的太極卻被抽掉了最核心的格鬥力,變成了軟綿綿的老年體育運動,造成時下逢戰必敗的不堪局面。我們的文化底蘊極為豐厚,但憑這些文化底蘊,能不能做成偉大的事業?不可能。因為缺少一種強悍的力量、缺乏生命力,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定要與這些野蠻的力量相結合,才能無往不勝。做事業如此,做人同樣如此。近年儒釋道在草根中有漸漸復興的苗頭,但很多人學儒釋道,學得人人可欺,學得把善良當成懦弱的藉口,學得成了單位與生活圈子的另類與笑柄,這就是忘了根本,錯了方向。有德行有底線,只能讓人立於不敗,而強悍的生命力才能讓人成功。重拾我們文化核心中的那股雄渾力量,圓融通達,才能於世間出世間出入自在、無往而不勝。


粉LOVE杰倫666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個問題關鍵還是中國基本經濟面比較穩定,為匯率穩定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決定一個國家匯率高低雖然受多種因素影響,但經濟增長面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美國經濟增長速度不過3%左右,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儘管這幾年有所放緩,但依然在6.5%以上,這就決定了美元儘管在加息情況下不可能保持長期強勢的原因,而人民幣兌美元不可能突破7的原因了。

另外,中國對外匯管制比較嚴格,資本項目可兌換遲遲沒有放開,因此國際市場匯率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不會太大。中國的匯率實際還是一個政策匯率,央行對匯率干預的手段是比較強的。


開偉觀察


加息原則上來講,可以利好美指,但是美元能否走強,受諸多因素影響,單純的加息並不能改變美元走勢,匯率變動也受諸多因素影響,加之最近金融市場波動很大,人民幣也一直未能破7。

根據現在美聯儲貨幣政策,希望出現強美元的局勢,但是雖然美聯儲已經多次加息,美指並未如預期一樣走強,加之人民幣升值,匯率一直在7附近徘徊,破7有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美聯儲很可能在近期討論暫緩加息,提前結束縮表,鴿派意味明顯,目前美國各項經濟數據良好,還未出現放緩的跡象。國內也幾次降準,推出MLF,TMLF,發行400億規模永續債,後期可能減稅,提振經濟。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顯然有意把7成了一個鐵牆,至於以後怎麼用全看宏觀面,按理說7是必破的但就是沒有,所以以後這個位置還有文章要做,破或不破,圖表分析派還有海外媒體輿情嚮導組都沒用了。

而現在美元頹勢已顯,美聯儲今年如果再加息可能越發遲疑。很可能不得不降低速度甚至提前縮減加息空間,轉向貶值。


寡言的夜月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大,想要全面的回答清楚估計寫一篇學術論文都不一定能說得完,不過我個人想通過幾個簡單的觀點來通俗易懂的表達一下大家最想聽的答案。其實,大家一直想問的問題就是人民幣超發了這麼多,我們的房地產泡沫這麼巨大為什麼我們的匯率連7都破不了呢?或者說我們人民幣為什麼在美國多次加息之後還能夠控制在7以內呢?這樣來分析比較容易說清楚,首先我們的貨幣是發了很多這個數字如果都換成美元我們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好幾次了,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我們這些錢被鎖住了,好比大量的錢像水一樣被裝進了蓄水池,而在市場上流動的資金非常合理和可控,自然就不會出現匯率上巨大的波動,我們的錢主要流入了房地產,但是如今我們房地產交易環節上得到了強有力的控制,好比房地產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池子,裡面的水看似很多,但是閥門被我們國家牢牢的控制著,很好的管控這,自然就不會出現資金外流的失控的情況。其次我們的匯率兌換制度也是有限制的,個人換美元的金額每年是一定的,大多數人沒事是不會換美元的(出國旅遊基本都是信用卡和支付寶)對現鈔的兌換不是很巨大,這樣對穩定匯率是非常有好處的,也就是我們人民幣不破7的一個很關鍵因素。然後我們國家的貨幣在世界範圍內不屬於儲備貨幣,這樣國外的人民幣儲備量並沒有其他國家那麼多,和歐元、美元、澳元、日元等主要貨幣相比還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所以外圍市場尤其是香港市場的貨幣匯率也只能在有限的幅度進行漲跌,做空人民幣變得很難,籌碼都不夠基本影響不了國內的貨幣市場。最後就是想說明一點我們央行對匯率的控制力是空前強大的,我們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和一攬子貨幣計劃,同時我們有很多的政策導向性的逆週期手段來使得我們的匯率穩定,人民幣破7短期看是很困難的一件事,2020年之前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數,大家可以安心過年了。最後祝願大家大吉大利!


凌少大吉大利


中國政府控制匯率走向,寧可損失大量外匯!


肥貓力波


我國有充裕的外匯儲備,可以進行適當的干預。其實破7或不破7不重要,只是個整數數字而已。重要的是心理層面。破7也正常,不能過分解讀整數關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