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判官":3天终结2年"难案",身兼多所大学教授,他被法国最高法院邀请!

生命因积累而厚重,因思考而深刻,因创新而丰富,因努力而生动。时光飞逝,当初在

西北政法大学读书的法学青年才俊如今已生华发;光阴荏苒,这位在司法领域深耕三十余载的审判专家却始终不忘初心。他便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薛峰

传奇

薛峰,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83级4班校友。北京一中院审委会委员、行政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第一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化解纠纷的能手

从业30余年来,薛峰审理或参与审理过大到人命关天、小到家长里短的案件万余起,包括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和刑事等各类案件,而正是一起又一起的案件审理,让他打通了跨越民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审判和刑事等多个审判领域的"任督二脉",以法治精神和思维方式统领着每一次审判。

在薛峰看来,"感受司法的温度"是化解一切纠纷的捷径。只要找到司法和民意的契合点,有效结合司法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及时回应当事人的疑惑,让当事人获得公正的感受,不管多么难处理的案件,都会迎刃而解。初到北京市一中院工作,遇到一件长期未结二审案件,在充分分析案情后,薛峰另辟蹊径地提出了 "以四两拨千斤"的审理方案,结果仅用三天就审结了这一长达两年未能审结的案件

,同志们称之为 "神来之笔"。

传奇

在东城法院主管民事审判工作期间,薛峰探索出"彻底化解纠纷工作法",以及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目的,以审判规范化与化解纠纷多元化相结合为抓手,以与当事人进行高质量沟通为核心,以阅卷掌握情况、约谈指导、证据论证、确认事实、释明适用、判后释法、实现权益七步流程为步骤,在源头及时彻底化解纠纷;他带领法官制定了《关于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办理诉讼保全的若干规定》等审判实务规范,以规范促进公开高效,以透明提升司法温度。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香港当事人在化解纠纷后,送来锦旗,称他是"百姓的父母官,上苍的好公仆"。

传奇

笔耕不辍的学者型法官

在人们眼里,薛峰是当之无愧的学者型法官。2000年博士毕业后,他很少有机会再能像攻读博士学位时那样专门进行学术研究,著书撰文都是他在工作之余的思考和创作。迄今为止,薛峰在《中国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法学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法学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等全文转载。

为了营造浓厚的业务钻研和学术探讨氛围,提高年轻法官学术研究能力,薛峰邀请了学界专家举办讲座、带领法官参加学术论坛、指导年轻法官写论文、举办业务研讨会和定期给法院学术群的群友们分享精选的学术论文、多次应邀为北京市法院新入职人员授课……

传奇

当下,作为全国行政审判排头兵的北京市一中院行政庭掌门人,薛峰带领着团队对国家机构改革、冬奥会与行政审判等重大课题进行攻坚。谈起初衷,他说:"我希望为司法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立足国情、业务扎实、理论功底深厚的法官。"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一位学者,身兼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多所高校的教授、硕士导师,同时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不断思考的司法创新者

2004年,经过选拔,薛峰被公派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参加中长期培训,并与美国联邦法院和州法院进行交流。回国后,他利用在美期间收集的资料,撰写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美国法院的审判与批评》,针对各界的评判对司法审判的影响这一难题,超前性地提出了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的观点。他还曾经先后在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研修法律和司法管理。法国最高法院曾邀请他赴法国介绍东方经验——调解

传奇

2016年2月,"东城区司法地图"试运行。历时近一年的研发,"东城区司法地图"终于从构想变为现实可行的信息系统。这其中有薛峰在司法实践中的诸多思考与创新。

薛峰所做的创新远不止这些。受银行ATM机启发,他成功主持研发全天候自助诉讼服务机,为老百姓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诉讼信息问询服务;他提出"给速裁插上幸福的翅膀",灵活采用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手段力促速裁当事人当庭支付案款,打通当事人权利实现的"最后一公里";他主持拍摄3D动漫片"东东教你打官司"、协调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置"诉讼须知"栏目,网上网下服务百姓……

传奇

薛峰一直身体力行地参透并践行法治之精髓,尊重权利,保证秩序,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统领下,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造福于民。这位植根司法前沿、匠心为民司法的学者型法官,跟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步伐一定会走得更远!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