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4.1%和銷售面積下降3.6%對房價的影響

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4.1%和銷售面積下降3.6%對房價的影響

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4.1%和銷售面積下降3.6%對房價的影響

昨天3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9年1—2月份的經濟運行數據,涵蓋了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三項代表經濟運行狀況的主要指標。這其中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090億元,同比增長11.6%,但是1-2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545萬平方米,同比卻下降了34.1%,說明房地產企業購進土地的成本增加了,也就是常說的地價漲了,而且是大幅上漲。另外土地成交價款690億元,下降13.1%,下降幅度遠低於土地銷售面積的下降幅度,也說明了地價上漲了。這對於房價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麵粉貴了,麵包會便宜嗎?

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4.1%和銷售面積下降3.6%對房價的影響

房地產開發企業買地減少了,意味著一年多以後房子的供應會減少,而需求並不會減少,甚至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住宅的需求會增加,今年全國有834萬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未來幾年都會面臨著就業和結婚的問題,對房子產生需求。需求增加,供應卻在減少,房價自然會上漲。

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4.1%和銷售面積下降3.6%對房價的影響

今年頭兩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4102萬平方米,而2018年1—2月的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了1463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這是全國銷售面積近3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並且下降幅度很大。過去2年的嚴厲調控政策,抑制了大量的投資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很多想買房子的人沒有了購房資格,使得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放緩甚至下降。但這不意味著這部分需求消失了,只是暫時性的把這部分需求給壓下去了,控制住了,未來會在政策略有調整的情況下爆發出來,釋放出大量的需求,而由於房子的審批建設週期較長,無法在短時間內增加供應,造成房價的不斷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