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取消公攤面積,買房會少付多少房款?

住宅取消公攤面積,買房會少付多少房款?

今年2月18日,住建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佈了《住宅項目規範》徵求意見稿,其中的一條"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因為這關係到了每位業主的切身利益,而且還不是個小數目。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一般不會小於20%,也就是說購房人付了100平方米房子的款,實際在自已房內用皮尺一量也就不到八十平方米,這就涉及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房款了,所以這條規範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也就毫不奇怪了。

住宅取消公攤面積,買房會少付多少房款?

其實,國際上都是按照套內面積來銷售房屋,計算房價的,只有大陸和早期的香港按照建築面積來計算房價的,重慶自2002年開始也要求按照套內面積計價銷售房子的,購房人並沒有因此感到少付或者是多付房款,房價該漲漲,該跌跌。按照套內面積銷售交易,不是簡單的說,原來的100萬房款,去掉公攤面積房款後現在支付80萬就能買到了,更不是原來每平方米10000元的房子,去掉公攤面積後變成12500元了,最後湊夠100萬元的總房款。房價的高低是城市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決定的。

住宅取消公攤面積,買房會少付多少房款?

一個城市的房價並不是由蓋房子的成本的決定的,北京市區蓋房子的建築成本和拉薩的基本一樣,甚至拉薩的建築成本比北京還要高,但北京的房價遠遠高於拉薩房價,這也說明了房價不是由建築成本決定的。所以按照住宅的套內面積進行交易只是改變了房價的計價方法,並不會改變一個城市的房價,買房人也不會因此少付錢。

按照套內面積交易房屋,業主可以很容易的測量出自己房屋的面積,而不需要那些經過複雜計算才能得出的公攤面積。

按照套內面積交易事房屋銷售的趨勢,也符合國際上通行的規則。

住宅取消公攤面積,買房會少付多少房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