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大明王朝:丟了不該丟的皇位的朱允炆皇帝

相比較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來說,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就順利多了,不過,按道理來講,他應該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因為在當時排名在他前面的是他爹太子朱標。但相當可惜的是,原本內定的第二位皇帝朱標卻在朱元璋同志還未過世之時就英年早逝了,由於愛屋及烏的原因,朱元璋排除終難立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於是,朱允炆在他爺爺的安排和扶持下順利當上了大明王朝的皇帝。

相對朱元璋的殘暴程度來說,朱允炆簡直仁慈到了天上。在朱元璋過世沒多久,朱允炆在方孝孺的鼓勵下開始實行禮儀復古,否定改正了朱元璋當時很多的管制名稱。當然,這不是他重點要做的事情。朱允炆的重心是在削藩上。

有趣的大明王朝:丟了不該丟的皇位的朱允炆皇帝

當年,朱元璋同志為防止功勳尾大不掉乃至造反,千算計萬防備把這些人剷除殆盡,卻未曾想到後來謀反作亂的竟然是他的骨肉兒子,當朱元璋去世,那些手握重權且有實力的藩王便不把小毛孩子朱允炆放在眼裡,這是有原因的,但凡有實力的人,誰不想做皇帝。

但朱允炆確實大明王朝合法正統的皇帝,名正言順,別人不服不行。

當然,朱允炆雖然年齡小,但心卻不傻,他早知道這些叔叔們對他有異心,所以在登基以後就有節奏有目的地進行削藩,而實際上效果還不錯,湘王朱柏自焚,齊王朱搏、代王朱桂先後被朱允炆以各種罪名廢去王爵,貶為庶人,朱允炆再接再厲開始對燕王進行監控。

叔侄兩人的鬥爭很快就變成了公開的秘密,但兩人之間卻不互相挑明,只是進行各種你來我往的鬥爭,而朱允炆失敗就失敗於此。事情發展到後來,跟在朱允炆身邊出主意的是文臣方孝孺、齊泰等人,而朱棣本身奸詐無比,再加上身邊還有千古陰謀家姚廣孝,這就使得鬥爭變成文人鬥流氓,更可怕的是這些流氓還都有文化。

權術鬥爭不敢使陰招兒,註定要失敗。

有趣的大明王朝:丟了不該丟的皇位的朱允炆皇帝

至於打仗的兇猛、將領的謀略倒顯得稍微次要了,縱觀朱允炆跟朱棣開戰的過程,除了剛開始“內奸”李景隆的節節敗退之外,後來的戰爭形勢基本掌控在朱允炆的南方政府軍那裡,之所以南軍頻頻失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炆竟然跟軍隊將領下旨:“勿傷燕王”,這就讓戰場上的將領和士兵難辦了,朱棣多次率軍作戰,南軍也多次可以打死朱棣,但就這麼個聖旨,使得形勢一片大好的政府軍多次失去擒獲殺死朱棣的機會,最終眼看著朱棣一步一步強大起來,再最終繞過防線直指空虛的南京城。

在朱棣大軍兵臨南京城下之時,內奸李景隆打開城門,朱棣輕鬆進入皇宮,但後面的結局卻讓朱棣寢食難安了一輩子,因為當大軍搜遍整個皇宮、南京城,大家竟然發現朱允炆不見了。這就尷尬了,死要見屍活要見人,一個大活人就在層層包圍之中失蹤了算怎麼回事,況且失蹤的是皇帝。

按照正統的觀念,朱棣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但實際上是要趕朱允炆皇帝下臺,可是戰爭勝利了,皇帝沒了,不知死活,就算自己當上皇帝,那萬一活著的朱允炆突然冒出來豈不是讓朱棣難堪?

人啊,很多時候就喜歡既做婊子,又太想立牌坊!

有趣的大明王朝:丟了不該丟的皇位的朱允炆皇帝

不管咋樣,永樂大帝朱棣正式登基就位了,之後,他把方孝孺叫來,交給他一個簡單的任務:替朱棣寫聖旨詔書。

方孝孺很硬氣地回應:不寫!

朱棣對此結果意料之中,但也相當生氣,你不寫,偏讓你寫!

方孝孺依然沒有理會朱棣的威脅。

朱棣忍不住怒氣,他要讓天下文人,尤其支持朱允炆的文人們看看,不歸順新帝的下場!

不久,方孝孺遭到古往今來的處罰:滅十族。在九族的基礎上把方孝孺的學生們加上!

朱允炆的皇帝經歷結束了,他還沒來得及建設大明王朝,就在自己根基未牢的情況下率先出局,公允的說,他不見得是個差皇帝,他對藩王的態度也沒錯,只可惜可能沒分清主次,更重要的是缺少了一些決斷,亦或者操之過急,各種理由藉口都可以加在他的身上,因為他已經成為過去式的失敗者。

這是皇族的內部事,只不過牽扯太多,死傷無數。但也值得慶幸的是,朱棣可能不是個好人,但絕對是個好皇帝,因為在不久之後他就跟世人展示了一個屬於中華文明的大盛世。

朱允炆就此在茫茫歷史的大海中謝幕、湮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