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鐘樓

鐘樓和鼓樓建於清崇德二年(1637)。鐘樓位於今朝陽街與中街交匯處,樓高高約5丈五尺,為方形構造,其上為兩層簷磚木結構青瓦歇山頂式建築,建有女牆和垛口,頂層懸鐘、掛鼓,二層置碑誌,在東、西、南、北四面各設孔門,來往行人從下層十字孔門穿過。鐘樓鼓樓是盛京古城的號令臺。城門寅時(3:00—5:00)伴著鐘鼓齊奏的聲音緩緩打開,糧車貨擔、行人商賈,從四面八方源源入城。到了戌時(19:00—20:00)城門關閉,鐘樓、鼓樓上的翹沿掛著明月,燭火星星點點,萬籟俱寂。盛京的時光就在鐘鳴鼓聲中悠悠逝去。1931年6月17日至7月25日,經遼寧省政府批准,鐘鼓樓被拆除。照片為鐘樓東立面,照片攝於1912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鼓樓

鼓樓位於今正陽街與中街交匯處。與鐘樓相距近580米。樓高高約5丈五尺,為方形構造,其上為兩層簷磚木結構青瓦歇山頂式建築,建有女牆和垛口,頂層懸鐘、掛鼓,二層置碑誌,在東、西、南、北四面各設孔門,來往行人從下層十字孔門穿過。

鼓樓北大街是一條頗具文化韻味繁榮街道,從鼓樓至地載門(小北門)的馬路東西兩側,多是經營文具、字畫的店鋪。攝於1912年5月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鐘樓東大街(小東門裡大街)

攝影者站在內治門(小東門)上拍攝的小東門裡大街的景象。小東門裡大街的商業繁華程度不亞於中街‘店鋪林立,招幌紛飛,沿街路望去,遠處鍾、鼓二樓遙遙佇立,盡頭則是若隱若現的外攘門(小西門)及城牆。攝於1909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天佑門(小南門)裡大街

站在天佑門(小南門)上拍攝的小南門裡大街。長長的車轍將街路從小南門裡大街一直延伸到鼓樓南大街(今正陽街),穿過鼓樓至鼓樓北大街、小北門裡大街,縱貫城市南北。照片中地載門(小北門)與鼓樓重合,遠處崇壽寺白塔和盛京宮闕依稀可見。街道兩旁的攤床架起了遮陰的棚子。攝於1905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外攘門(小西門)裡大街

小西門裡大街,寬57.5尺,西至外攘門(小西門),東至鼓樓。照片是從小西門向鼓樓方向拍攝,照片左側的鐵軌是一條輕便鐵道,是日俄戰爭後日本人修建的臨時運輸物質的線路,僅作軍用。軌道左側一群梳著長辮子的人正朝著鼓樓走去,軌道右側是挖開的排水溝。攝於1906年9月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從外攘門(小西門)向鼓樓方向所攝景觀。雪後的盛京古城白雪皚皚,街道北側可見一牙科診所用英漢兩種文字書寫的招幌,從招幌上看,這是一位姓津田的日本牙醫開設的診所,攝於1909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小西關大街(從小西門到小西邊門)

與中街高低錯落、中西混雜的樓房相比,小西關大街兩側整齊劃一地蓋起了仿西式建築,老字號同益堂藥局也不例外。街道盡頭是外攘門(小西門)以及甕城下的真武廟。攝於1930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小東關大街(從小東門到東邊門)

小東門大街簷牙相連的商鋪前有商販在擺攤叫賣,一隊士兵正往東行進。攝於1930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從懷遠門(大西門)內大街至撫近門(大東門)內大街的景象

攝自懷遠門(大西門)城牆西段馬道上的附近景觀。從懷遠門到撫近門(大東門)的瀋陽上依稀可見盛京皇宮的西華門、東華門和遠方的大東門,街道北側可見故宮的鳳凰樓。攝於1909年

瀋陽鐘鼓樓周圍大街老照片

俄軍馬車在盛京街頭

攝影者將關注點落在盛京街頭同和堂筆鋪的幌杆上,這支毛筆造型的幌杆上裝飾著精美的麒麟,形態生動逼真,工藝極其精湛。麒麟主祥瑞,寄託了儒生文人對及第登科的嚮往。商鋪前一根點蠟的照明設施矗立在排水溝旁。左溝站立著一位賣貨物的滿族婦女。街道上行走著一輛俄軍馬車,一名俄軍軍官坐在馬車上。馬車上兩旁是一座座店鋪,一根根高大的幌杆伸向遠方,其中一幌杆上面寫有“山東廣順號自置”等字。攝於190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