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精兵,卻連淮河都沒見過,東吳戰力比蜀漢如何?


數次攻合肥未果,使孫權被稱今人調侃為“孫十萬”、“一輩子進不了合肥城的男人”,孫吳擴張的極限也就大體穩定在了淮河流域,曹魏與孫吳在此拉鋸數十年,直至晉壓倒性地南下滅掉孫吳。

出現這樣的局面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孫吳軍隊善守土,難進取的特點。而這樣的特點則主要是由特殊的地理環境、孫吳政權的各集團矛盾以及孫吳的兵制決定的。

戰略選擇上的尷尬

對於已經控制揚州和荊州的孫吳,如若進攻蜀漢,只得沿長江逆流而上,地形不利行軍不說,鑑於曹魏的虎視眈眈,孫吳就算取勝也只能敲打,不得傾巢出擊。而北伐曹魏戰略方向有三:長江下游過江與曹魏爭奪蘇北平原,威脅山東;在荊州沿著漢水上溯,設法緊逼河南;在長江中下游交接處過江,控制淮西,伺機爭奪中原。

然而三線皆有弊端:蘇北平原的古邗溝水道時常淤塞,很容易導致軍隊擱淺;長江下游北岸當時沼澤遍佈,不利於行軍,且此路通向青徐,攻佔青徐對東吳而言費力不討好;

而漢江通向的關中地區是魏蜀爭奪地區,孫吳不便刺激蜀國;襲取中原則只能從襄樊上岸,漫長的開闊平原缺乏易守難攻的戰略支點,也是善水戰少騎兵的孫吳軍隊的噩夢。故而,北伐之路,必經合肥。孫吳五次進攻合肥也證明了它對於合肥戰略地位的重視。

然而合肥被三個重要的山水地區包圍,孫吳只能從南側強攻,不能分兵包抄,但這對於務求速勝的吳軍來說,難度很大。

孫吳政權的內部矛盾

孫策早年為袁術部曲,袁術的不臣之心使江東大族與孫策不能沒有嫌隙,孫策掃蕩江東時期又沒有收攏江東大族,大肆誅戮異己江東名士,以致後為江東人所害。孫策所部多為淮泗人,孫權雖招攬賓客納為己用,但如若根植江東,則不得不與江東大族合作。然而孫吳政權向江東本土化過程中,淮泗舊部、各地賓客、江東大族之間的衝突異常尖銳,內部不穩,北伐自是奢望。隨著時間推移,沒有根基的淮泗舊部、外地賓客逐漸凋零,江東大族遍佈朝野,並與孫吳政權利益捆綁在一起,孫吳的政局才穩定下來,但北伐進取,對於向來地處江東的大族來說,無甚動力。

<strong>孫吳的兵制

孫吳的兵制與曹魏中央集權式的世兵制完全不同,是部曲世襲制。

漢末大亂,豪強紛紛募部曲築塢堡以求自保。孫吳對這種現實採取了妥協的措施,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甘寧等豪強相繼來附,他們仍舊可以統領原部曲。而將領過世後,孫吳允許他們的後代繼承所率部曲。毫無疑問,這種兵制致使孫吳軍隊不具強大的凝聚力。在守土抗敵時,他們出於危機感可以拼死相抗;但對於開疆拓土,則覺得與自己無關,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了。

與蜀漢相比

另外,對於當今估計的孫吳大約二十萬常備兵力,其實分駐各地維護穩定,能夠調動出擊的極值大約十萬左右。同理,蜀漢十萬的常備軍,祁山數戰每次出動也僅數萬人而已。如若兩者軍力相比,也要看決戰所在地,東吳未曾傾巢而出進攻蜀漢,蜀漢傾巢而出進擊東吳當屬夷陵之戰,蜀漢大敗,事實勝於雄辯。如若東吳溯流而上進攻西川,則鑑於蜀地艱險,易守難攻,吳軍又不善攻堅,吳軍卻也難以取勝。

喜歡我的回答請您關注我,我將定時更新通俗而不媚俗,專業而不晦澀的歷史普及文章,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歷史傳習堂


東吳軍隊的戰鬥力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始終沒有形成凝聚力,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不擅長攻堅;二是守土責任感強烈,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夠堅決的抵禦侵犯之敵。也就是說,東吳軍隊在保家衛國這方面表現的很出色。但是開疆擴土時,就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了。

至於說東吳和蜀漢的戰力誰更強,這明顯是東吳要更強一點。論人口,論人才,都是東吳要更勝一籌。



那麼實力比蜀漢更強的東吳,為何卻連淮河都過不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東吳方面根本就沒有實力,也沒有勇氣把國境線推至淮河一線,併吞並淮南。並且東吳豪族對開疆擴土的積極性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舉兩個具體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石亭之戰,即歷史上的“周魴斷髮賺曹休”。

魏文帝曹丕去世後,魏國大軍調動頻繁,對東吳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隱患。於是東吳便於公元228年,主動策劃了一場引誘魏軍深入的殲滅戰。

當時東吳設計引誘魏國揚州都督曹休率兵深入吳國境內。吳軍在本國境內本來都打贏了魏軍,差點要了曹休的老命。結果東吳方面打著打著,發現魏軍增援了,於是立即罷兵休戰,沒有下文了。一年後孫權於建業稱帝,東吳與曹魏五年沒有大戰。

相比東吳,蜀漢的外擴積極性要高的多。

在聽說東吳方面大勝的消息後,蜀漢方面做出了積極回應。諸葛亮在成都調兵遣將,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以強行軍一千多里的速度兵出去陳倉道,打算閃擊陳倉。結果遭到守將郝昭的堅決阻擊,最後因為備戰時間倉促,糧草準備不足而退兵。但是諸葛亮於次年春天又再次出兵,逼曹叡連忙從荊州前線召回張郃,並緊急把曹魏的中軍主力用來對付諸葛亮。

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三國志·張郃傳》

最後的戰果是,諸葛亮在這次北伐中乘機順走武都、陰平兩郡。(魏軍主動放棄)


比石亭之戰的戛然而止,更讓人嘆息的是孫權對北伐的態度。

孫權在多次謀求徐州失利後,呂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現在東吳曹魏的實力差距是巨大的。東吳不應該跟曹魏死磕,而是徐圖自保。於是在此之後,東吳方面採取了偷襲荊州以削弱蜀漢對它的威脅;並以劫掠人口財貨為主要目標的策略。而謀求土地已不再是東吳的第一訴求了。

這種戰略規劃的變更,大器感瞬間就降低了幾個檔次。

當然了,東吳對魏搞騷擾戰也是有用的。青龍元年(233年),魏國揚州都督滿寵就實在是受不了孫權的騷擾了,便上疏曹叡,請求把合肥舊城燒掉,另在西邊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離水路比較遠)

那個讓孫權傷心、張遼揚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飛煙滅了。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曹魏自己燒了合肥舊城,並不意味著孫權就能把邊界線推到合肥舊城。並且,還別說是把國境線推到合肥舊城了,孫權他就是想在長江北岸展開大生產活動,也都會被曹魏騷擾得很頭痛。

據史料記載,曹魏在魏吳邊境搞屯田,孫權會跑去劫掠;等孫權也搞屯田時,曹魏也會跑去劫掠。這搶來搶去,最後就變成了兩個土匪集團的搶劫成果展示會。

三年春,權遣兵數千家佃於江北。至八月,寵以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衛兵去城遠者數百里,可掩擊也。遣長吏督三軍循江東下,摧破諸屯,焚燒穀物而還。——《三國志·滿田牽郭傳》

由此可見,對淮南地區,孫權是既無力,也沒有勇氣去嘗試佔據。他每次動輒以十萬大軍出征,都是以騷擾為主,其目的就是把周圍的地方變成緩衝區,讓曹魏居民無力在那裡安心種地生活。

並且,孫權的劫掠人財的野心,還遠遠不限於在淮南地區。按《孫韶傳》的記載,曹魏和東吳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條長達幾百裡的無人區。雙方都在比狠,就看誰狠的更徹底。

至於攻城掠地嘛,孫權是這樣打算的:主要曹軍的主力不來,他就耀武揚威,只要曹魏大軍一出,他立馬就撒丫子跑路。

這個套路,孫權玩了整整十年。

後來,連曹叡都看出孫權的那點出息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孫權為了配合蜀漢,也派出三路大軍。結果曹叡表示:諸葛亮才是勝敗的關鍵,渭水一戰只許勝,不許敗!我不管司馬懿怎麼打,哪怕是丟人現眼也無所謂,只要能打退諸葛亮即可。否則大魏的西部危矣。至於孫權一路,只要我親自帶兵去討伐,孫權老兒這個膽小鬼肯定要跑路。因為我已經看穿他的尿性了。


結果曹叡居然還是高看了孫權,他預料自己到前線,孫權就會跑。然而魏軍主力離前線還有數百里時,孫權就望風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三國志·魏明帝本紀》

可能有人會問,年逾五旬的孫權被曹叡這個晚輩小兒這麼欺負,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孫權他就是忍氣吞聲了。

如果孫權還活著,他一定會說:

決戰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曹叡小兒實力那麼強,我打又打不贏,不忍氣吞聲還能怎麼辦?就算東吳起傾國之力攻下了淮南,我也守不住。只要曹魏一個反撲,一切立馬就會回到解放前。並且,我還告訴你們哦。東吳自身還有個大問題,這個事情連我也解決不了。



什麼問題呢?就是東吳自身的內部政治環境也不支持東吳搞大規模的北伐行動。

在三國當中,蜀漢的內部是最穩定的。一共就兩任皇帝,劉備病死白帝城後,諸葛亮掌權十二年,之後蔣琬費禕董允等又維持二十年。在黃皓開始折騰到民有菜色之前,蜀漢穩定了三十年;之後一直到被滅,沒有天子被廢,沒有權臣互戮的問題。也就是開國之初,南方亂了三年,但是諸葛亮一個秋天就平了。除此之外,蜀漢就找不出什麼黑點了。劉禪可謂是三國十一位皇帝中,最幸福的一個。什麼國事大事都不用他操心,然後他的在位時間還是最長的。

相比於蜀漢,曹魏和東吳都是不幸福的。曹魏不敘述了,慘到無以復加。這裡只說東吳的情況。

孫權還活著的時候,就沒有搞定臣子對君主不忠的問題。在他在位後期,東吳經歷了二宮之爭,太子、魯王分別被廢被殺,連陸遜因此也被逼死了。目的就是為了子孫的皇位能夠千秋萬代傳下去。結果孫權死後,東吳的皇權還是讓權臣給把持了。

先是諸葛恪弄權,等他被殺後,宗室成員孫峻和他弟弟孫琳又繼續弄權。整個弄權時間長達五年之久,搞到最後,連小皇帝孫亮也被廢了。

比權臣弄權更慘的是,東吳的顧步朱陸四大豪族在東吳的世襲地位,幾乎全方位的影響到了東吳的國策。具體就不說了。這裡只說一個例子:陸遜的兒子陸抗,他最有名的戰績就是搞掉了謀叛的步闡。嚴格來說,這是東吳的豪族內鬥,是陸家與步家的內鬥。而這種內鬥從東吳立國到最後被滅,一直都沒有消除過。

當然,東吳的內鬥問題,蜀漢也有,但是蜀漢很快早就把李嚴、廖立等實力派都按住了,沒讓反對派能夠得勢。

所以蜀漢和東吳的內部環境,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蜀漢相對集權,諸葛亮辦大事的行政效率很高;東吳的集權力不夠,豪族在很多時候與中央並不是一條心。

這種情況下的東吳,打起仗來怎麼可能有團結性呢?


若是攻伐荊州,開擴江南,東吳的四大豪族會迸發非常大的熱情,因為劉備弱,挑食子撿軟的捏嘛!成功幾率會很大。這也正是為什麼當年周瑜打南郡,呂蒙、陸遜偷襲荊州時,吳軍的戰鬥力會爆棚。

但若是興兵北伐,曹魏的實力先不論。就說長途跋涉千里,四大豪族哪個願意承擔這麼大的開支?比如說陸遜,他手底下幾萬陸家軍,都是以他的食邑俸養的。守荊州,沒有問題。北伐,積極性不高。

而這種積極性不高的代價就是:孫權的幾次北伐,都如同十萬大軍遊行示威,能搶就搶,不能搶就趕緊跑。這些人不是真的去玩命的,他們出發前就給自己劃了條線——不做虧本的買賣。


總的來說,東吳的勢力始終推不了淮河,主要是因為東吳的實力弱。因此就算東吳打下了合肥,打下了淮南。它自身實力不足,最終肯定也是守不住。

除了實力差距外,東吳內部不團結,國策制定的很猥瑣也是拿不下淮南的原因。

孫權當年制定了騷擾曹魏的出兵目標,於是後來的人就都以此為出兵目標了。在這種大政策的影響下,東吳沒能力,也沒勇氣與魏國在淮南一決雌雄。

至於東吳與蜀漢誰更強,這明顯是東吳要更強一點。只不過蜀漢的政策是積極外擴,對曹魏造成了事實上的威脅。而東吳坐擁一倍於蜀漢的人口優勢,卻始終沒有大規模的攻伐。以至於雙方最終變成了相互劫掠的拉鋸戰。而東吳的實力不如曹魏,相互拉鋸的結果就是東吳服用了慢性毒藥,雖然可以保一時的太平,卻最終逃不掉被滅亡的厄運。


Mer86


至少在孫權掌權的鼎盛時期,東吳滅掉蜀漢一點問題都沒有。夷陵之戰後,不少東吳軍政要員(更早一些時候,周瑜生前也力主吞併益州)就建議一鼓作氣兵發白帝城,吞併成都平原乃至整個蜀漢,從而將東吳版圖從揚州、荊州拓展到益州。

當時,元氣大傷的劉備(還沒病死)手下只有臨時搜刮徵集來的5萬軍隊,而且大都是未加訓練的新兵、娃娃兵,根本敵不過銳氣正盛的東吳虎狼之師。假如東吳採取水陸並進之策,步兵、水師交替掩護且確保後勤補給跟得上,滅掉軍力不足、良將匱乏(關羽、張飛、黃忠都已殞命或去世)的蜀漢沒啥困難。

另外,如果曹丕沒有犯糊塗,而是趁機出兵夾攻蜀漢,諸葛孔明雖有經邦濟世之才,恐怕也難解危局。更何況,那時候蜀漢“大後方”南中的蠻族豪帥也都因蜀漢夷陵大敗而頓起叛心,蠢蠢欲動,甚至私下遣使向孫權稱臣,準備趁東吳進攻益州時在蜀漢後院跟風點火。可以說,夷陵之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蜀漢所面臨局勢都十分危險,可謂內外交困。

然而,孫權內心來講並不想滅掉蜀漢,從而背上一個獨自與北方強大曹魏政權抗衡的戰略包袱——如果佔據蜀漢,勢必要開闢與魏軍爭奪西北的第3條戰線(東吳水軍優勢在這一地區毫無用處),即便不主動進攻,也要屯駐大量兵力鞏固新的佔領區並對北方實施防禦。

反之,保留一個實力比自己弱(而且被自己打怕了),但又願意與自己攜手抗擊曹魏的蜀漢政權,不僅能幫助東吳牽制一部分魏軍兵力,從而減輕自身壓力,有利於孫權慢慢消化既得利益(江南上百萬山越需要“剿撫”、新得荊州之地需要建設),還可縮短戰線(也是後勤補給線)以確保長江防線的穩固,進而積蓄力量,然後再選擇有利的戰略方向上對曹魏發動進攻。

再說東吳北伐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東吳20萬軍隊看起來不少,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江防線上,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機動救援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比如公元228年,東吳在淮南設伏,意圖吃掉冒進的曹休6萬精兵,當時孫權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調上前線,也只湊夠9萬人馬。雖然此戰重創魏軍(殲敵上萬),但對於坐擁三四十萬(最高峰達50萬)常備軍的曹魏政權來說,不啻於撓癢癢。

除兵力不足、缺乏戰馬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補給問題。當時,曹魏政權(包括後來的司馬氏政權)都高度重視江淮地區的爭奪,不僅在此屯駐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將領兵10萬鎮守,後方還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萬預備隊待命),而且大興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

反觀東吳,當時在建業方向的江北地區,僅控制著濡須塢、牛渚等少數幾個橋頭堡,佔領區地盤很小,不足以屯田自保,大軍供應主要靠江南渡江船運保障。如果東吳要發揮水軍優勢,就只能沿著幾條江北支流(比如聯通巢湖和長江的濡須水)向北推進,而且就算能勉強打過淮河,也會馬上面臨“地勢陸通,驍騎所騁”的問題——淮北已經屬於曹魏心腹地帶,地勢平坦,魏軍正好可以充分發揮騎兵馳突和內線作戰的優勢。

為何陸遜說就算打下徐州,也得至少七八萬重兵才能守得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後勤補給太困難——魏軍不是傻子,見勢不妙撤退時一定會堅壁清野,迫使吳軍千里饋糧(從太湖糧食產區到徐州或許昌前線)。吳軍一沒兵力優勢,二無騎兵優勢,三無足夠後勤保障能力,就靠10萬左右部隊北伐(其餘作為預備隊和留守力量),怎麼可能取得大的戰果?相比而言,依託長江及其支流水系,在淮南不斷進攻、消耗曹魏兵力,反倒是一個可行的打法。

至於孫權為何不從荊州出兵北伐,道理很簡單,他和陸遜都害怕蜀漢背盟,趁其主力北上荊州空虛之際,重演一出蜀漢版“白衣渡江”。所以在這個方向上,孫權反而被拴住了手腳,既要防備蜀漢,又要抵禦魏軍,只能長期僵持而無所作為。


網言軍事


蜀國的人口絕對不止九十多萬人。我這麼說主要有兩個根據。一是:孔明六伐六伐中原,主要是搶人和搶糧,尤其是第一次攻佔涼州四群的時候擄走了數萬人口,所以蜀漢的時候,只漢中群的人口就不會低於七萬戶。其次是南中四群的人口數目,南中四群是蠻漢雜居的地區,漢末流民進入這一地區移民的人口數量也不會少。那麼這九十多萬人是怎麼統計出來的呢?顯然是不包括晉國已經攻佔的地區人口,人家已經都佔領了,你還統計進自己的人口數目中,有什麼意義呢?那晉國佔領了那些地區呢?主要是漢中、梓潼和廣漢這三個地區。九十多萬人口數字其實就是:蜀群、巴群的人口數。南中四群不算蠻族,人口數也不會低於二十萬,漢中、廣漢地區人口數也不會低於三十萬,加上這部分人口數,蜀漢的總人口應該在一百四十萬左右。另外,漢末還有部分地區存在畜奴制,奴僕的人口數量也很少會統計入人口數,在加上各地流民的數字所以,三國時期,人口總數不會低於一千萬。。


新疆聚友堂和田玉文化有限公司


東吳的總體實力當然超過蜀漢,單從軍隊數量,軍資精良,絕對是在蜀漢之上的,問題是東吳的戰鬥力是不如蜀漢的。有朋友可能會認為,蜀漢既然戰鬥力比東吳強,夷陵之戰又作何解?

別忘了,夷陵之戰一開始的對陣,是劉備佔據著上風的。陸遜在戰爭初期,先是不敢接吳班的挑戰,後又不救孫桓。所以,東吳眾將對陸遜各懷怨恨,這一幕不正像極了日後的司馬懿對陣諸葛亮嗎?只是劉備不是諸葛亮,出現大破綻,才有夷陵之敗。而就在“火燒連營”前夕,陸遜還攻過劉備的軍營,結果不利而回。所以,東吳能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是靠著陸遜的謀略以及火攻對蜀軍的傷害,並不代表戰鬥力能強過蜀漢。



蜀漢的戰鬥力大概分為兩個時期,東吳的戰鬥力大概分為三個時期。

先說說蜀漢,第一個時期是奪取荊南四郡後,到關羽北伐時期。這個時期蜀漢發展到了鼎峰,漢中之戰能和曹操主力僵持取勝,關羽北伐,更是觸動了曹魏的統治中心。

第二個時期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雖然遭受了重創。但是,在諸葛亮帶領下,發揮出“恢復漢室”的政治優勢,依然保持著不俗的戰鬥力。至少,諸葛亮,姜維幾次北伐打得曹魏十分頭疼,乃至最好的方式就是拒守。即使蜀漢滅亡前後,霍戈還能平定叛亂,羅憲守住永安。



再看東吳的戰鬥力,第一個時期,是從孫策,周瑜時代一直到孫權合肥之戰前。這是東吳戰鬥力最為外張的時代,孫策雄心勃勃的要攻入許昌,迎接漢獻帝。孫策之後,孫權,周瑜猶然能狠幹黃祖,赤壁後打跑江陵的曹仁,徐晃,還正面攻下皖城,以及和關羽軍直接對峙。

第二個時期,分水嶺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戰,孫權中後期到諸葛恪輔政時期。東吳上下似乎被張遼打怕了,不但戰略調整到防守為主,而且從此之後,別提合肥了,東吳都很少正面幹下一座城市。而荊州的領土,是靠著對曹魏“卑躬屈膝”和對關羽的“陽奉陰違”偷襲來的。這個時期東吳國力進入鼎盛,但是戰鬥力沒有提升多少,北伐不如蜀漢給力。

第三個時期,諸葛恪被火併到東吳滅亡時期。諸葛恪還有東興大勝以及圍攻上庸的舉措,到了兩孫亂政,內耗嚴重,戰鬥力更是嚴重下滑。蜀漢滅亡,陸抗等連一座永安都沒能拿下。所以,東吳除了第一個時期,戰鬥力還不錯外,其餘的兩個時期戰鬥力都比蜀漢要差。



至於東吳為何沒拿下淮南,飲馬淮水呢?大飛熊已經在別篇分析過了。簡而言之,東吳戰略轉向,失去奪取淮南最佳時機。但不是沒有機會,主要還是戰鬥力問題。淮南的防衛由合肥和壽春兩座要城構成,陸遜“石亭之戰”,拒絕了朱桓斷曹休後路,挺進壽春的計劃《三國志.朱桓傳》。曹魏因為政權過渡引發淮南三叛,東吳不但沒能趁火打劫,反而損兵折將。所以,東吳直到滅亡,別說淮水了,連合肥和壽春都沒有真正佔領過。

為何東吳的戰鬥力這麼差呢?第一,政治短板,沒有蜀漢“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的天然使命。第二,軍事短板,東吳水軍防守長江天塹綽綽有餘,卻限制了進攻能力。第三,孫權打擊本土士族和兩孫亂政,讓東吳的將領出現斷層。第四,東吳內部山寇眾多,山地作戰給東吳帶來難度。一次廬陵賊的叛亂,讓東吳眾將一籌莫展,只能讓呂蒙親自出馬搞定,孫權無奈的說:“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三國志.呂蒙傳》。第五,所以,東吳的陸戰主力大多由山越,山寇組成,來到平原,威力大減,軍紀也不好,容易出現潰敗。


大飛熊騎士


東吳常備軍有二十萬這個數字肯定是不差的,吳軍突破不了淮河也是準確的。但這裡面有著對吳軍戰力普遍低估的現象,我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兩個問題:1、孫吳為什麼拿不下合肥,為什麼過不了淮河?2、孫權軍隊與劉備集團的戰力哪個佔優?

孫權從沒有吞掉合肥的真實意圖,他的出兵僅僅是出於鞏固在江東的統治需要

仔細研究三國史料就會發現,從早期的魯肅榻上策開始,孫權集團的戰略國策就是維持在江東的獨立統治,頂多佔有整個荊州、益州,將長江上中下游的南岸區域劃為勢力範圍,從來沒想過一統天下。

當然,僅僅以長江為天險還不足以固守江東,孫權還需要將前線陣地再向北稍稍推一下,以在北岸為江防軍建立一個緩衝區,僅此而已。再向北推的更遠,孫權也壓根沒能力守住無險的淮南。

但至少要向曹魏軍隊顯示一下北進的意圖,時不時秀一下肌肉,五打合肥就是這麼來的,戰敗了孫權也不以為然,這是其一;通過北進合肥,整合江東特別是世家大族的戰爭資源,凝聚人心,加強集權,這是其二;在如此指導思想下,東吳軍隊推進不到淮河,有什麼好奇怪的?

東吳軍隊戰鬥力還是挺彪悍的,不止是水軍。再者所謂戰鬥力還與時間階段和態勢有關

在以上戰略的指引下,東吳軍隊以防禦戰為主,即使偶爾進攻也只是積極的防禦而已。所以,東吳軍隊的防禦戰能迸發最大的能量,曹操、劉備派將甚至親自帶隊來進攻也贏不了,赤壁、猇亭、石亭莫不如此。

而說到進攻,最值得一說的是兩件事。建安二十年的呂蒙偷襲荊南三郡,以及建安二十四年的呂蒙白衣渡江。看到沒,兩次都是偷襲,並且都得手了。而劉備親率五萬大軍從益州趕到荊州與關羽的三萬軍隊匯合一起要大打出手,孫權、魯肅、呂蒙秒慫了,這才有了湘水劃界。鼎盛時期的孫權集團,正面硬槓劉備集團的話,鐵定是打不贏的。

至於說猇亭之戰,事實上東吳軍隊不但是最擅長的防禦戰,以逸待勞,在數量還高於劉備的東征大軍,而不是傳說中的以少勝多。並且,此時的雙方實力對比也發生了翻轉,蜀國的荊州及上三郡全丟,一流武將也逐漸凋零。

總結一下,正常情況,如果是東吳防禦,蜀國很可能贏不了。如果是東吳主動進攻,一定是蜀國取勝。當然,也要看雙方國力的此消彼長情況而定。綜合來說,我個人認為,實力最強時候的蜀國戰力,應該超出同樣實力最強時的吳國,你覺得靠譜不?



司馬砸光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三足鼎立,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三國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滅亡時的人口和兵力,魏國人口443萬,兵力50萬,吳國人口230萬,兵力23萬,蜀國人口94萬,兵力10萬。但是在北伐曹魏這個問題上,蜀國表現得比吳國積極的多。為什麼國力弱小的蜀國對北伐不遺餘力,而國力相對較強的吳國卻僅僅是“限江自保”呢。原因有三個。

江東本土世家大族取代淮泗集團成為東吳主要政治力量,使東吳的國策由“以圖天下”變成了“限江自保”。

影響東吳戰略規劃變更的主要原因,是孫吳後期,淮泗集團人才的凋落,江東本土人才的興起。淮泗地區,指淮河,泗水流經的區域,大致為今天黃河以南的河南,山東地區,安徽、江蘇、湖北北部地區,總體上屬於北方地界。東漢末年以後,隨著政府秩序的崩潰,北方地主豪強彼此之間進行了慘烈的兼併戰爭。淮泗地區尤其成為主戰場,而此時的南方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好,因此許多北方人士尤其淮泗地區人士為躲避戰火,逃往南方。孫堅在吳郡(在今天江蘇和浙江的交界處左右)以吳郡司馬的名義起兵後,招募了大量流落到南方的淮泗人士,這支淮泗精兵在各地州郡兵種是一支少有的勁旅,幫助孫堅打了很多勝仗。而他的長子孫策也在江淮地區結交了很多名士,其中就有關係非常好的舒縣(今安徽廬江)大族周瑜。孫堅死後,孫策繼承了他父親的兵馬,東渡江東,最後站穩腳跟,淮泗集團功不可沒,周瑜,魯肅,張昭是其中代表性人物。這些北方人士目光長遠,絕不甘於偏安一隅。魯肅在初見孫權時,就表達了志在天下的決心:“剿除黃祖 , 進伐劉表 , 竟長江所極 , 據而有之 , 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張昭和周瑜同樣表示過類似的進取心,赤壁之戰後,周瑜請求與奮威將軍孫瑜一起西進巴蜀,然後“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雖不說這些戰略構想最後實現了沒有,但是可以看出,此時以淮泗人士為主體的東吳上層是極有進取心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淮泗人才逐漸凋零,孫權稱帝(公元229年)時,周瑜,魯肅已經相繼離世,南渡而來的北方人士,包括呂蒙、太史慈、孫邵、秦松、程普、韓當、蔣欽、周泰、陳武、徐盛、呂範等也大都死去。而後,孫權不得不啟用大量江東本土人士,其中以陸遜、顧雍為突出代表,其他如朱桓、朱然、朱據、陸瑁、吾粲、全琮等也被委以重任。據記載,光提拔揚州人士作為吳國官員的就有二百多人。大量江東士族的加入,使得東吳的國策發生了根本變化。這些江東世家大族財力雄厚,根深蒂固,無意經營中原,只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利益。所以,東吳由之前的“以圖天下”變成了“限江自保”。而蜀國則在諸葛亮的主持下,一直對魏國保持積極進攻的態勢。

東吳後方山越人叛亂不斷

我們看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征服南蠻的故事甚為精彩,而吳國征服南方山越人的事卻隻字未提,其實,山越人的叛亂對吳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孫吳統治區域內的丹楊 、吳 、會稽 、鄱陽諸郡等山區居住著大量古越族 , 在《吳書 》中被作“山越”、“山民”。在孫吳時期,這些地方與世隔絕,處於刀耕火種的狀態。孫吳政權建立後,這些山越人就已反抗政府為己任,頗有革命不成,流血不休的意志。建安二十二年(217),孫權向曹操投降,“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 ”,一方面是與魏蜀戰事不利,另一方面是山越人叛亂。黃武元年(222),曹丕分三路攻打吳國,孫權沒打就投降了,因為山越人又叛亂了,“時揚 、越 蠻夷多未平集 , 內難未弭 , 故權卑詞上書 , 求自改歷 ”。因為山越人的叛亂,讓孫權兩次向曹操父子投降,不可謂影響不大。在穩住曹魏後,孫權下決心要解決山越問題,此後共對山越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征討,其中,其二次出征動員了五萬兵力,比赤壁之戰軍隊數量還要多。在連續幾次大規模征討後,終於把山越等少數民族收入吳國政府統治秩序中,變成了東吳政府的“納稅人”。

世襲領兵制和兵戶制並行,使得國家軍隊私人化,軍隊戰鬥力下降

如果單單比紙面兵力,吳國的兵力是蜀國的兩倍有餘。但是,軍隊的戰力從來不是與人數掛鉤的,如果打仗只是拼人數,那還要名將幹什麼。吳國的軍隊在三國裡算是一支奇葩,因為它是世襲領兵制和兵戶制並行。世襲領兵制使軍隊成了各個將領的私人財產,可以父兵子襲,甚至有陸遜一家軍隊傳了三代的例子。世襲領兵制來源主要是當初孫策、孫權兄弟對親信授兵,使得國家軍隊私人化。戶兵制則是吳國主要的兵力來源,由於江東地區世家大族根基深厚,基層往往被宗族勢力把控,政府很難在民間徵兵。東吳的主要兵役來源是招募兵,流亡農民,戰俘和征服抓獲的山越百姓,其中山越人佔了大部分,吳國滅國是軍隊人數是23萬,其中“山越精兵”就有十多萬。為了保證持續的兵源,吳國把這些人都變成了兵戶,和正常戶籍區分管理。這兩項制度一結合,你想到了什麼?對,明朝的衛所制。到最後,士兵都成了將領的佃農了,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我是冷月無聲,歡迎點贊加關注,我會持續分享歷史知識!


一卷青史


魏蜀吳三國因為各自的戰略方向不同,分別形成了出了不同的作戰風格,也發展出了不同的優勢兵種。

魏國是平原地形,利於騎兵馳騁,戰馬產地也基本在魏國手裡,因此魏國的優勢兵種是步兵、弓箭兵、騎兵。魏國的虎豹騎,是其中的精英,堪比今日的特種部隊。

蜀漢困於漢中和蜀中,多山地,千里饋糧,後勤壓力相當大,因此蜀漢相應發展出了山地軍,善於山地作戰,其裝備、作戰技能都在山地裡得到鍛鍊。

吳國存在感一直不強,因為吳國最聰明,他們讓蜀漢去打硬仗,消耗魏國實力,空出來時間自己發展經濟。吳國有兩個中心,一個在武昌,另一個在南京,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因此吳國的水軍很發達。

魏國在曹操時期就已經在秦嶺淮河一線佔據了重要關隘和要塞,憑城固守,吳國也沒能奈何。自古守江必守淮,魏國佔據了淮河一線,等於擁有了戰略主動權。吳國背水攻擊,需要從長江一線保障供應,一旦成功佔據城池,耗費糧餉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旦失敗,後方就是長江,難以組織起第二防線,就會面臨嚴重的潰敗。張遼威震逍遙津並不能說明吳軍的戰五渣,孫權本身就不是戰鬥型統帥,他親臨戰場,指揮失當,為張遼所乘。張遼帶著800人突擊的是孫權的近衛部隊,不是軍隊主力,但是由於地形限制,吳軍其他支援部隊不能及時救援,才成就了張遼威名。


吳國水軍是內陸水軍,嚴重依賴陸地基地的供應和支援,不能單獨承擔作戰任務。因此,吳國水軍的主要作戰任務是防守,爭取有利條件下的登陸作戰。吳國在陸地作戰的戰績一直都不好,損兵折將。同樣,魏國時期,魏國也曾經發動過幾次比較大的攻勢,但同樣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後來,不管是曹氏還是司馬氏,都在淮南地區屯駐大軍,並在當地開展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與吳國打起了持久戰。

吳國只好沿長江佈防,一應物資都需要從後方接濟。

魏國守住了淮南,就等於拖垮了吳國。


淮南地區由此成為魏國的軍事重鎮,非勳貴重臣不能當之,司馬氏代魏前後,淮南地區曾經三次叛亂,所依賴的就是淮南地區雄厚的軍事力量。也由此,魏國中央政府一直保持著20萬人的中央軍作為機動部隊,一方面拱衛京畿,一方面作為後備力量,支援或者監視淮南地區。

蜀漢在丟失荊州後,國土侷促於西南一隅,兵微將寡,勉力維持。軍事力量中,水軍作為一個獨立兵種已經不存在了。蜀漢不發展水軍,以此向吳國證明已無吞吳之心。吳國要想溯江攻擊蜀漢,難於上青天。夷陵之戰之所以蜀漢大敗虧輸,與四川至湖北一帶的複雜地形有很大關係。這樣的一個天然屏障,無論是從西往東,還是從東往西,都是困難重重。歷史上,只有東晉桓溫弄險,從荊州打到了成都。南宋時期,蒙古大漢親自帶兵從四川往下一個下游打,只打到重慶,就打不動了。

所以,蜀漢荊州丟失後,蜀漢和吳國達到了安全上的平衡,聯盟才會因此而再次建立。

面對蜀漢的進攻,魏國也聰明。他們在關中邊緣地帶建立防線,從長安調集戰爭資源,運送到漢中前線,要比諸葛亮從成都千里饋糧要節省的多。魏國把蜀漢的戰線拉長,把物資供應的難題交給諸葛亮。諸葛亮雖然天縱奇才,發明了木牛流馬,可最終也每每糧盡而退。

魏國守住了關中,就等於拖垮了蜀漢。

魏國雖然在東西兩線看似守成,實際在蓄力,並且通過積極的防禦,消耗蜀漢和吳國的經濟能力,實際是進攻狀態。所以,北方一直在發展,勢力越來越強,而蜀漢和吳國卻每況愈下。

歷史上從江東出發北伐有很多次,很少有成功。在北方政令統一時,從南往北攻擊面臨著兵種不適合陸地攻堅、輜重運輸消耗大等不利因素。吳國嘗試過幾次,每次都吃很多虧,即使開始有點賺頭,最終也難以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而不得不再次退回,吳國就此放棄了這樣的努力。直到晉朝開始積極訓練水軍,抵消吳國的兵種優勢,打破了平衡後,晉朝才渡江南征,完成了統一。


至於東吳的戰力,比起蜀漢,兩者風格不同,難以比較。如果說蜀漢強於吳國,那也是窮兵黷武,透支國力形成的,不能持久。後期的姜維北伐,每次只能湊足萬餘人,蜀漢國力已盡。蜀漢被滅時清查戶數只有區區90萬人口,天府之國的民生凋敝到如此地步,實屬罕見。


而知而行


反對目前最高贊回答,蜀漢縱然在國力(尤其是後期)上遠遜於東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東吳的軍事力量遠遠強於蜀漢,甚至滅掉蜀國。

吳國之所以不能對魏戰爭上取得與決定性勝利,根本原因在於積弊頗多的軍事制度。

三國時期兵制的主流是世兵制,但是隻有吳國採用(或者說被迫採用)了部曲制,也就是世襲領兵制的制度,東吳政權的統治十分依賴江東豪強宗族的合作,而這些家族們在吳國政壇上有十分強的影響力,而這些影響力在軍事上表現為父死子代的領兵制度。可見的記載中,朱桓,魯肅,呂蒙都有萬人以上的部曲

鄧艾就曾一陣見血的指出東吳的軍事問題——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

東吳滅亡之際,投降晉國的有二十三萬大軍,比蜀國滅亡時候的十萬軍隊多出幾乎一倍,但這只是紙面上的數據,吳國的軍隊由於部曲制的阻礙,無法發揮出媲美蜀國的戰力。

軍隊私有化對東吳最大影響是——勇於內戰,怯於外爭。


每逢吳國遭受到侵略的時候,這些豪族們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與利益,都能盡全力應戰,比如濡須口,夷陵,吳國都打出了十分精彩的防禦戰。

而面臨擴張性戰爭(見於孫權多次北伐),這些將領都吝惜自己部曲,不願讓自己的士兵替孫權去死,這就造成了孫權一次又一次北伐地剎羽而歸,強者如張遼,樂進,次者如文聘,臧霸,甚至滿寵幾十人的突襲都能讓吳大帝孫權丟盔棄甲,臉面盡失!

諸葛亮五次北伐,斬王雙,平二郡,敗郭淮,甲首三千,射殺張合,五丈原在司馬懿對面屯田,仲達不敢動彈半得,及亮死,司馬懿看到蜀國精良的部卒,仰天喟嘆。

姜維九伐中原,敗曹爽,虜郭修,斬徐質,破王經,斬俘魏國幾萬士卒,與魏國頂尖名將郭淮,鄧艾,鍾會等人周旋數十年。

而相比之下,吳國的表現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五次合肥之戰,第一次圍了合肥幾個月,城牆即將崩潰,蔣濟詐稱援軍快到了,孫權便撤兵而去。

第二次趁著曹操在漢中與劉備周旋,孫權發兵十萬,結果被張遼兩次突襲下來打退,淩統重傷,陳武戰死,自己差點坐了俘虜。

第三次圍攻合肥新城,被滿寵幾千伏兵打蒙。

第四次與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呼應,興兵十萬,三路出擊,一聽到魏明帝親自來了,趕緊撤軍回老家。

第五次諸葛恪咬咬牙,帶了二十萬大軍(幾乎是吳國的家底),圍攻張特三千人,圍了九十多天都沒打下來,魏國援軍司馬孚到了之後,旋即大敗而歸,兵卒死者大半。保守損失在十萬以上。<strong>

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標準不能只考慮國力,軍隊的制度,素質,政治的上層結構都是影響其的核心要素。

普魯士七年戰爭的時候國小民窮,依然能以一己之力,力戰奧地利,沙俄,法國群雄。

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中是崛起的新秀,卻讓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冠黯然失色。

綜上所述東吳戰力無法與蜀漢媲美。


吟風社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各地諸侯紛紛割據自立,隨著數十年的兼併,只剩下三個強大的勢力。北魏,東吳,西蜀。若要論這三大勢力誰的勢力是最強的,那毋庸置疑,當


然是魏國獨佔鰲頭。為何呢?從版圖上來看的話,天下的十三州魏國獨佔十州。人口達200多萬。可謂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勢力最強當之無愧。


而今天,我們來討論的則是東吳與蜀漢的勢力對比。其實,劉備能從一個織蓆販履的普通人發展成一方諸侯,的確不凡。他建立的蜀漢更是被看成是大漢的延續,但是


與孫權的東吳相比,實力還是稍顯不足。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分析吧。

1、孫家世代佔據江東之地,國險民附,而劉備卻是半點根基都沒有,一切都是自己赤手空拳的打拼,而劉備一直過得都是漂泊不定的生活,從公孫瓚到陶謙,再到劉


表,一直都是寄居在別人的勢力下。也唯有在赤壁之戰之後,才有了一塊自己的根據地。而且還是從東吳借來的。

2、在劉備佔西川,奪漢中之後,蜀漢的勢力達到了一個巔峰,擁有東西二川的他,讓曹操孫權都如芒在背。之後,孫權偷襲關羽,奪取了荊州。蜀漢勢力大損。氣急敗壞


的劉備糾結了5萬兵馬,志在奪回荊州。奈何天不遂人願,夷陵之戰,劉備全軍覆沒,不少蜀漢軍政人才紛紛陣亡,若是此時的孫權不受到曹丕的進攻,可能就真的一舉吞併當

時的蜀漢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東吳佔據了揚州 交州 荊州大部,這些地方多為富庶之地,百姓殷實,且具有長江這一天險,北魏數次發動戰爭企圖吞併東吳,都無功而返。但也恰


恰是因為地理因素,限制了東吳的發展,東吳的士卒多擅長水戰,不擅長陸戰,所以,也只能割據,不能一統。

而蜀漢經歷了東吳呂蒙的“白衣渡江”之後,佔據的也唯有益州一州而已,以一州之地能割據天下,實屬不易。再加上國土小,發展的空間也隨之變下,後期的蜀漢人才


凋零情況異常嚴重。“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在被北魏兩路大軍入侵時,蜀漢除了姜維,已無大將禦敵。故成都被圍時,城中的數萬大軍也唯有束手被擒。


故此,東吳的實力與蜀漢相比,還是稍高一籌的。

喜歡三國曆史的小夥伴,也可以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

點贊加關注什麼的,隨緣啦,看的開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