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股、港股IPO均大幅下滑,但仍位列全球第二、三、四位

4月2日,德勤當日發佈的股票融資數據顯示,受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等事件不確定性影響,2019年第一季,全球新股活動受挫。

2019年一季度,香港資本市場新股數量和融資額均大幅降低,總計有37只新股上市,募資204億港元,與2018年第一季度比較,新股數量由當時的64只下跌42%,集資金額則由244億港元減少16%。雖然少於去年同期,但仍多於2009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與2017年同期水平。

今年一季度,港股前五大IPO分別為基石藥業、貓眼娛樂、德信中國、新東方在線和中國旭陽,分別募資15.7億港元、19.6億港元、16.8億港元、16.8億港元、16.8億港元。

一季度A股、港股IPO均大幅下滑,但仍位列全球第二、三、四位

中國內地A股巿場上,總共完成31只新股發行,募資25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37只新股,上巿集資407億元人民幣,分別下降16%和37%。

A股一季度前五大宗IPO,有三筆均為銀行融資,共計融資規模為97億元人民幣, 較去年同期下降49%。前五大IPO分別為青島農商銀行、青島港、西安銀行、青島銀行、明陽智能,募資金額分別為22億元、21億元、21億元、20億元、13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A股共有16只新股上會,其中8只已審核通過,5只未上會,2只上會未通過, 1只暫緩表決。申請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業板及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共達276家,其中, 9宗中止審查。

一季度A股、港股IPO均大幅下滑,但仍位列全球第二、三、四位

此外,中資企業於美國上巿也呈現相同的現象,即以中資證券公司為主導。2019年第一季度,總共有6只新股於納斯達克上巿,募資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0只新股集資33.8億美元,分別大幅下滑40%與92%。

在美上市前五大IPO分別為老虎證券、富途證券、普益財富、蘇軒堂藥業、美美證券,募資金額分別為1.20億美元、0.90億美元、0.26億美元、0.10億美元、0.08億美元。

德勤指出,這是由於年初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美國證券交易所工作暫停。赴美上巿意欲受中國“納斯達克”之稱科創板設立而受挫。一季度中資企業在美全數均於納斯達克上巿, 金融服務業新股佔重頭。

按第一季度的新股集資額計,儘管香港的新股數量與規模均減少,香港交易所仍然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受到監管審核從嚴的影響,內地新股發行量持續低落,但是深圳和上海的證券交易所依然超越其他主要證券交易所,在全球排行取得第三和第四位。

德勤預計,香港於2019年預計大約200只新股上市,募資最少1800億港元。兩隻預計每隻融資過百億港元的潛在發行人也正考慮會否於香港上巿。由於需要較高的上巿巿值要求,一旦巿場氣氛利好 ,資金流動性更充裕的話,巿場或會迎來一至兩隻同股不同權新股上巿。

對於A股巿場,預計2019年主板、中小企業板與創業板大約會完成110-150只新股上市,募資1400-1700億元人民幣。保持新股發行量穩定與防止發行人帶病上巿仍將會為以上三個巿場審核上巿申請的重點。另外約90-110只新股或最終能於科創板成功上巿。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