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六個月時引產對產婦的危害大嗎?

poetry710


看到這個題目,我的腦海裡立馬浮現一個情景,那是去年秋天的一個早上,剛進病房就聽護士和病人反應,3號房的病人一晚上又唱歌又唱戲,吵的其他病人睡不好覺,於是就換上工作衣,匆匆進入3號房間。

其實3號房的病人是一位計劃生二胎的高齡孕媽,40歲,孕26+1周,可惜因為本身高血壓導致羊水過少,胎兒生長受限,臍血流異常,多家醫院治療無果,最終胎死宮內,只好注入我院引產。

進入病房,她臉色有些蒼白,不太愛說話,於是我就慢慢聊,聽她訴說,講著講著,積攢在內心的鬱悶與痛苦終於發洩出來,大概哭了將近20分鐘,我就站在旁邊陪著她,也不說話。

終於,她停了下來,說“好多了",於是開始講保胎的歷程,在上級醫院治療一月餘,被勸出院,月份太小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太差,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講,保胎的意義都不大,誰知剛出院沒幾天,孩子就宮內死亡了。

說這些的時候,她的表情是釋然的。

她說“我和寶寶只能到這裡了,我也盡心盡力了,該做的能做的都沒放棄。"

看得出來,在內心經歷了無數次對自己的勸解之後,她勇敢地走出來了。

這個結局算是最好的,在我的眼裡,她真的很堅強。

那麼,懷孕6個月引產對孕婦的身體危害大嗎?



重點一、引產對女性造成的傷害。

1、身體上的損害:引產也叫小產,與正常分娩的過程基本一樣,但足月分娩時機體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而中期引產是人為地對機體進行干涉,促使其進入臨產狀態,對機體的損傷其實挺大的。

2、精神上的傷害:引產對媽媽而言是非常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多數人都難以接受,尤其是看到別人抱著寶寶的時候,這種精神傷害是不可估量的,有人很長時間不能從陰影中走出,甚至會有些行為上的異常,比如例子中的患者。大部分人在周圍人的關心和自己的努力下,還是能很快就恢復正常狀態的。


重點二、應對措施

1、身體的恢復:

①引產後積極預防感染的發生,有原發病的患者進行原發病的治療。比如文中這位產婦,她的血壓不僅影響她的孩子,其實她的肝腎功能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所以對她而言,治療原發疾病迫在眉睫。

②日常生活的照料,引產後的產婦是要做坐小月子的,整個生殖系統的恢復也跟足月分娩差不多,所以要充分休息,清淡均衡營養飲食,避免受涼、受寒。

2、精神上的關愛:

①心靈傷痛的癒合需要時間的研磨,要給予她自己的單獨空間。

②家人朋友給予有技巧的陪伴,在她不願傾訴時,沉默便是最好的聆聽,在她願意傾訴時,要及時的回應,耐心的聽她訴說。

③適當的勸慰,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無論是上天的原因還是現實的因素,都是好與壞的交織,而接受永遠都是第一步,跨過這個坎日子才是往前走。


3、產後及時複查

遵照醫生醫囑,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醫院去檢查身體恢復情況,原發疾病的治療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恢復性生活,注意保持節奏,避免過度勞累。

4、何時再次懷孕

有過引產經歷的人,再次懷孕一定要跟醫生做好溝通,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原發疾病的恢復情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以確保胎兒的健康成長,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無論如何,引產是我們非常不願意面對的一件事情,對身體和精神的危害都比較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確保他月份足、分量足,那我們的幸福願望才能滿足。


產房說


看到這個問題,我真的想說這不是廢話麼,危害怎麼可能不大?

12周以上都是可以做引產,只是越晚,手術的危險性複雜性越大。引產會導致很多併發症,如引產後出血(如果短時間內大量出血,病人會發生休克而危及生命)、產道損傷、羊水栓塞、感染等等,都可能對身體造成極大地傷害。

孕六個月屬於大月份引產,大月份引產就相當於一次分娩,對身體是有很大危害的,引產也會影響以後生育的。

但是能提出這個問題,肯定是有這種需求,如果不是無奈,哪個媽媽會忍心六個月引產?如果引產的話術後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寒涼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外陰清潔衛生,同時要禁止性生活一個月,有效避孕。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