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小故事
商鞅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組織的變法,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變法之一。也正是因為他的變法,秦國才走到了諸侯爭霸的前列,最終戰勝六國,統一天下。
(商鞅劇照)
可就是這麼一個了不起的功臣,在支持他的秦孝公去世了,因為秦惠王要殺他,他雖然早就逃走了,本來可以輕鬆離開的。可是,當他逃到邊關的時候,老百姓不收留他,說收留他是犯罪的。他去了魏國,可是魏國把他驅逐出境。商鞅最後無路可去,不得不重新回到他的封地,冒然起兵造反。而他的造反,也由於沒有得到支持,大家不願意跟著他幹,最後戰敗身亡,屍體還被秦惠王車裂。
商鞅在秦國得不到支持,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商鞅的變法,傷害了整個秦國人的利益。
首先,貴族們不支持他。商鞅變法,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度,極大地損傷了那些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貴族們的利益。在這些貴族們看來,從祖先那裡傳下來的利益就是自己該得的。現在商鞅卻告訴他們,要給他們沒收了,他們怎麼會滿意呢。只不過之前有秦孝公罩著,他們把商鞅沒辦法。現在秦孝公去世了,正是報仇雪恨,把利益奪回來,怎麼還會收留商鞅,或者跟著他幹呢?
其次,老百姓不支持他。商鞅的變法,不僅僅傷害了貴族們,也傷害了普通老百姓。比如商鞅實行了“什伍連坐法”,一人犯罪,大家遭殃。那個人犯罪了,怎麼就該我遭殃呢?商鞅實施的這些嚴刑峻法,讓很多人都心生怨氣,他們怎麼還會容留商鞅呢?
(秦惠王劇照)
但是,本國不留商鞅好理解,為何別的國家都不收留商鞅呢?
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如果一個人在國內被人追殺,他一般都可以逃到別的國家躲起來。出於道義,別的國家都會收留他。比如伍子胥就曾逃到吳國,吳國收下了他。最終伍子胥還在吳國的幫助下,成功復仇。商鞅想要躲到別的國家,為何別的國家就不講道義呢?像商鞅這樣的成功人士,那些國家把他收留下來,幫助自己的國家變法圖強,不是更好嗎?
有人說,實際上是因為商鞅只去了魏國,《史記》記載:“(商鞅)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是因為商鞅曾通過欺騙的手段俘虜公子卬,打敗魏國軍隊。因此魏國才不接納他,驅逐他。
不過,我覺得這很可能是司馬遷的理解錯誤。魏國把商鞅驅逐出境,其實並不是因為他俘虜了公子卬,打敗了魏國。因為魏國想要報仇的話,完全可以把商鞅給給殺了,為什麼要對他驅逐出境呢?再說了,魏國不收留,商鞅可以去別的國家呀,為什麼商鞅自己不去呢?
商鞅不去,我認為是因為他看到了絕望。是他認為,別的國家也不會收留他,因此走投無路之下,商鞅只好重新回到他的封地,舉兵造反。
(秦孝公劇照)
為什麼說別的國家都不收留商鞅呢?我覺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商鞅變法”還沒有體現出明顯的成效。
“商鞅變法”的成效,是從秦孝公開始,一直到秦王嬴政的歷代君王們,經過連續不斷經營,才體現出來的。正如賈誼在《過秦論》裡說的,“奮六世之餘烈”。也就是說,這種成效,在當時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正因為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所以各國並沒有覺得“商鞅變法”有什麼好。反而因為商鞅變法搞得天怒人怨,認為他這是“惑亂之法”。
二、“商鞅變法”的做法不被各國看好。
實際上,在“商鞅變法”之前。各諸侯國的變法,能取得一定成功的,唯有法家的變法。包括“吳起變法”“李悝變法”等等。
但是,這些變法雖然有成功,但大都是曇花一現。而且因為損傷了貴族們的利益,貴族們都反對這樣做。同時,“吳起變法”“李悝變法”所產生的震盪,超過了變法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各諸侯國並不看好“商鞅變法”。
三、“商鞅變法”的觀點與主流意識形態相悖。
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還是周禮所倡導的那些。雖然各國都在破壞周禮,但表面上還是要維護的。周禮所倡導的,就是穩定、秩序、仁德。“穩定”就是不希望變動,“秩序”就是保持尊卑有序,“仁德”就是要求君王不能“與民爭利”。
但是“商鞅變法”所倡導的,卻與這個完全相反,因此都是不被各國所接受的。
正因為這樣,魏國才驅逐商鞅。同時商鞅也不願意去別國,因為他知道,去別國,別國也可能驅逐他。
張生全精彩歷史
秦孝公死後,商鞅就被新上任的國君秦王嬴駟給車裂了。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為什麼商鞅明知是死,他不逃跑,非要等著秦王嬴駟拿他開刀呢?
其實商鞅在秦孝公死前,他就預料到自己的結局了。因為他和新任的國君嬴駟之間是有矛盾的,在嬴駟當太子的時候,嬴駟曾經犯了法。
那時候商鞅正在如火如荼的在秦國,大搞法治建設呢,商鞅可是一個眼裡揉不進沙子的人,即使太子犯法,也是應該與庶民同罪,所以,他還是要整治嬴駟的。
雖說商鞅不能直接把太子怎麼著了,但是,可以處罰太子的老師,因為老師沒有把太子教育好,這個處罰就只能讓太子老師代替太子執行了。
太子總共犯了兩次法,第一次太子的老師被商鞅給剃了發。古代的時候,對於頭髮看的是很重的,因為身發受之父母,不是說想剪就能剪掉的。那時候只有犯法的人,頭髮才會被強制性的減去。
這一次對於太子的老師的處罰是比較輕的,但是,第二次的時候就比較嚴重了,商鞅直接把太子老師的鼻子給割掉了。
就這樣商鞅和太子嬴駟以及他的老師結了仇怨。
到了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死後,新登基的秦王嬴駟,以及他的老師,還有在商鞅變法中,受到變法衝擊的老貴族,都要求國君處死商鞅。
那時候的商鞅也知道自己命將不久了,他意識到大事不好的時候,就開始逃跑了。
因為商鞅曾經在魏國當過小吏,所以,他想再去魏國,為魏王效力。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魏王已經恨透了他,因為魏國被迫遷都,以及失去大量的土地,都是商鞅乾的好事。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強大了起來,強大的秦國就開始欺負魏國了,魏國被欺負的整天裝孫子。
恰好在這時候,商鞅來投奔他了,魏王為了洩私憤,就把前來投奔的商鞅給捆了起來,送到了秦王嬴駟哪裡,嬴駟見到逃而復得的商鞅大喜,就把他給車裂了。
其實當時的秦國已經很強大了,商鞅又是秦王通緝的要犯,可以說六國之中,無論哪個國家,都是不敢收留商鞅的,因為這樣做的話,就會得罪秦國,秦國必將以此為藉口,來討伐窩藏商鞅的這個國家的。
這也就是魏國不敢收留商鞅的原因,可以說秦孝公死後,商鞅真的是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了。
史學達人
秦孝公死後,作為變法首創者兼推行者的商鞅,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傘。新繼位的秦惠文王因為與商鞅的舊怨恨,加之在商鞅變法中利益嚴重受損的舊貴族之挑唆,秦惠文王最終決定,將這位秦國變法的先驅,前朝大良造商鞅,處以車裂之刑。商鞅為秦國殫精竭慮二十餘年,將秦國從一個諸侯看輕的邊陲弱國,打造成了據崤山函谷以窺山東,令諸侯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國,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令人唏噓。
難道在秦孝公死後,整個華夏,就沒有商鞅的棲身之所?為何商鞅這樣一位精明的政治家,會坐以待斃,他難道心甘情願被秦惠文王處死嗎?
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商鞅在秦孝公死後,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先選擇了一種最為直接的辦法——跑路。在商鞅跑路的過程中,為中華民族的成語詞典貢獻了一個常用詞——作法自斃,“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之後,商鞅又逃到了魏國,結果,魏國人也因為他之前幫助秦國擊敗魏國的公子卬,而對這位相秦的魏國人怨恨到了極致,也沒有接受他,“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
魏國不僅自己不接受,更絕的是,他們居然告訴其他國家,不要接受商鞅“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商鞅沒有辦法,只能回到秦國給自己的封地——商邑,與秦軍對抗,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螳臂當車,商鞅軍大敗,被秦國捉回國內除以車裂之刑。
以上情節均出自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仔細想想,其中存在不少漏洞,最不能解釋的是,其他國家居然乖乖聽魏國的話,紛紛不讓商鞅入鏡。商鞅是你魏國的叛徒,和其他國家利益有何相關?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理由做這件事。所以,司馬遷的記載,也有一定的不可信的成分,或者說,其他國家不讓商鞅入鏡,有其他原因,魏國的公告,不過是為其拒絕商鞅入境提供了一個合理的理由罷了。
可以看出,秦惠文王是一定要置商鞅於死地,這從他一繼位,顧不上老爹秦孝公屍骨未寒就迫不及待地去收拾商鞅可以看出,這不奇怪,因為商鞅和秦孝文王有仇。那麼,當時的秦國處於一種怎樣的地位?用桑弘羊的話說,秦國在變法之後“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此可謂兵精糧足,真正開始開創帝業,當時的秦國已經多次擊敗了驍勇善戰的魏武卒,六國震驚。因此,當時的六國,雖說不至於害怕秦國,但是也絕對不願意因為一個商鞅而得罪秦王。
再者說,與秦國接壤的國家,有楚國,韓國,趙國和魏國,韓國趙國當時並不強,而楚國則路途遙遠,魏國又全民抵制商鞅,這樣一來,商鞅更是無處可去。此情此景,商鞅當真只能困守在秦國。而商鞅變法之時,將舊的貴族得罪了個遍,此時舊貴族重新掌權,商鞅的結局,實際上已經註定。因此,商鞅在秦孝公死後,沒有任何生的機會。
不過,秦惠文王雖然處死商鞅,但他畢竟是一位有識之君,意識到商鞅變法對於秦國的霸業的確受用無比,因此,他殺商鞅的目的,不過是一方面為了報私仇,另一方面穩住舊貴族,對於變法的措施,還是堅定地執行了下去。在商鞅變法措施的作用下,秦國國力不斷增強,最終,秦惠文王的玄孫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掃清六合,一統天下。
庭州行者
我認為,商鞅無路可逃。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是要看他所處的環境,另一個就要看他的性格。
商鞅所在環境是秦國,是一個虎狼之國,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國家,也是一個法律嚴苛的國家。
商鞅刻薄。太史公形容商鞅“天資刻薄人也”。證據就是他制定的嚴苛法律,他對太子的師傅所施行的殘酷刑法,他對自己朋友的殘忍欺騙。
商鞅貪心、不智。孝公死前,趙良找到商鞅。說他積禍於百姓、說他“危若朝露,亡可翹足以待”。勸他不要貪位、貪名,勸他“養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商鞅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如果孝公還活著,商鞅會有好的結局嗎?我認為不能。就是因為孝公快死了,所以可以任由商鞅施行殘酷的法律。就是因為孝公快死了,所以才加封商鞅為“商君”。孝公死,然後殺商鞅。可以安撫舊的貴族勢力,可以安撫百姓,可以讓太子復仇,可以讓太子拉攏人心。這樣的商鞅,他不死,就是不可能的,就不能發揮商鞅的作用。
如果換一個環境,商鞅會不死嗎?我認為也不能。因為商鞅有能力,有能力改變環境。所以商鞅變法成功,改造了秦國的環境。同樣,也給自己挖好了墳墓。所以,即使換一個環境,商鞅還是會把自己作死。
總結一下,商鞅有能力。有能力把一個國家改造成可以殺死自己的環境,然後殺死自己。
歷史八卦陣
可以說商鞅當時確實是無處可逃,因為他的變法得罪了很多人,動搖了全國上下各方利益,甚至也動了其他幾個國家的根基,所以導致商鞅後來的結局非常悲慘。
所謂改革必然要除舊迎新,以新的制度代替那些舊制度,這必然要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無論是動搖了誰的根基,都會受到這些人的抵制,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我們現在回頭看商鞅其實是一個很偉大的人,他勵精圖治、高瞻遠矚、勇於改革,可是他的改革成效要經過後世的不斷經營才能體現出來,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偉大事業。商鞅變法的成效在當時體現的並不全面,當時人們認為他的改革沒有成效,秦朝後世君王在商鞅變法基礎上的不斷努力,終於使人們看到了變法的功效,可是當時的人們不明白商鞅變法實在是利在千秋的一項偉大事業。
商鞅變法當時也不被其他各國看好,因為當時的變法不止商鞅一家,還有其他幾次的變法,都因為損害了貴族階級的利益,所以受到各方勢力的打擊沒有成功,即使偶爾有幾次成功的,延續的時間也不長。
變就意味著會亂,當時主導人的思想是周禮,周禮主張的是維持穩定,雖然當時基本上已經處於禮崩樂壞的時期,可是各國表面上還是要維護周禮的,所以商鞅得到的支持是非常少的,只有個別幾個像秦孝公這樣的人才能看到商鞅變法的實際意義。
商鞅正是因為有了秦孝公的支持才能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商鞅變法不但得罪了皇親貴族的利益,他還得罪了一個最重要的人,就是秦孝公的兒子秦駟,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他因為觸犯了刑律被流放,他的老師和伯父也受到了牽連,一個臉上被刺了字,一個被割掉了鼻子,所以秦惠文王對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一去世他便馬上開始討伐商鞅。
在商鞅變法的20年間,秦國已經成長為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已經完全超越了其他六國,這些都和商鞅勇於變法有關,可以說秦國在七國中能夠異軍突起,商鞅功不可沒。
商鞅對於自己所處的形勢非常清楚,儘管他知道自己後面的結局會比較悲慘,但是為了千秋大業他不顧自己的安危,仍然勇於變法。
秦孝公去世後商鞅知道自己在秦國不能久留,所以他打算從邊境出走,到了邊境他想向店家借宿,可是店家卻和商鞅要路證,商鞅只能苦笑,這規矩正是自己改革定下的。這應該就像我們現在住酒店要身份證一樣吧,可見商鞅變法的遠見卓識。
商鞅只能逃往魏國,可是魏國人非常怨恨商鞅,因為他曾經派兵攻打魏國,還活捉了他們的公子,同時魏國也不想得罪秦國,就把商鞅趕了出來,商鞅無處可去,只能回到秦國原來的封地,後來被秦軍抓到車裂而死。
關於商鞅的死法有很多種說法,但不管怎樣都逃不了悲慘死去的結局。商鞅雖然死了,但是他的改革並沒有停止,秦朝後代的君王正是沿著商鞅變法之路不斷開拓進取,才有了後世一統天下的局面,所以商鞅變法功不可沒,他的功勞不可能被磨滅。
縱觀古今歷史變革者的下場都非常悽慘,他們明知前方是死路仍然勇往直前,他們有著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是開拓者,是英雄,他們雖然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心中,他們是歷史變革的開拓者,永遠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小焱論史
秦孝公贏渠梁死後,秦惠王贏駟即位。仇視商鞅的各方勢力聯合起來,誣陷商鞅謀反,派兵去捉拿他。
生死關頭,我們看看商鞅都幹了些什麼,從而判斷他是不是“走投無路”了?
其實商鞅也沒別的可幹,跑路唄!難道還能指望得到公正的審判,或是秦惠王的開恩赦免嗎?商鞅知道:他的變法觸及到太多人的利益,特別是幾乎喪失了一切特權的舊貴族,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他!
政治是一種平衡的藝術。秦孝公與商鞅結成的政治聯盟,足以與人數眾多的舊貴族抗衡,現在秦孝公一死,這種平衡打破了。於是商鞅面前只擺著兩條路,要麼死,要麼逃!
商鞅選擇了逃。他準備向東逃往秦國的死敵——魏國。這是他最早效力的國家,也是他這些年幫秦國全力對付的國家。正是拜商鞅所賜,魏國一再割地求和,從戰國第一強國迅速淪為二流國家,且時刻處於秦國的軍事威懾之下。
儘管如此,但那畢竟是戰國時代,人才流動很頻繁,在一個國家混不下去,轉而投奔敵國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商鞅對魏國抱有很大希望。
不料剛逃到函谷關下,商鞅便受到一次沉重打擊。他想找個旅館歇腳,可是卻因拿不出身份證明,被店家拒之門外。店家說:這是商君的法令,不敢違背!商鞅無奈,只好露宿野外。這件事似乎在提醒商鞅:秦國人民也在拋棄他,因為他那些嚴苛的法令!
商鞅好歹逃到了魏國,但是魏國將他拒之門外,一半因為魏人對他的仇恨,一半因為魏國不願得罪秦國。商鞅又提出借道魏國,逃往更東邊的國家,如趙、齊、燕等。商鞅相信,這些國家一定會接納他。可是魏人再次拒絕了,他們勒令商鞅西返。
商鞅不得已,只好回到秦國,進入他的封地商邑。他召集了當地的軍隊,不是用來對抗秦軍,而是準備向北攻打鄭國,作為自己的立足地。
他從未想過與秦國為敵,因為他把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這片土地。可是秦軍猛攻他的軍隊,把他殺死在鄭國境內。
由此可見,秦孝公一死,商鞅確實是面臨一個“無路可逃”的死局。
很多人把商鞅之死,歸因於他在秦孝公生前沒能急流勇退,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就商鞅所處位置而言,急流勇退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他給秦國社會帶來的變化太大太大,新生的秦國需要一個殉道者。
商鞅,這個給了秦國生路的人,就這樣把自己送進了地獄!
一起讀國學
商鞅變法在打擊沒落舊貴族的同時,對代表舊貴族勢力的儒生也加以打擊,所以舊貴族和儒家都不甘心失敗,時刻妄圖復辟。這點可以從趙良對商鞅的遊說中看出,也可看出商鞅當時的處境。
趙良對商鞅說:你對太子師傅處了劓刑和黥刑,又用嚴厲的刑法殺害人民,這是積怨畜禍的辦法……你又南面自稱寡人,天天約束貴公子的行動……這不是為自己求壽的辦法。被你處刑的公子虔已經閉門不出八年了……這些行為不是得人的辦法。你出門隨從車輛十多乘,車上滿載武器,又是保鏢又是護衛,只要有什麼不具備,你就不出門。尚書有言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很快就要遭到危險而死亡了。如果你還想多活幾年就把受封多十五個邑還給國君,隱居山林去過田園生活。勸國君重用隱居的賢士,奉老撫幼,起用有功的人,尊重有德的人才可以安定。
表面上看是為了商鞅著想,其實就是用德治對法治政策的攻擊,拋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理論威脅商鞅退隱,迫使孝公放棄法治政策改用孔孟之道。從中可以看出舊貴族對商鞅積怨很深,一直在尋找機會殺害他。
趙良又說國君一旦去世,秦國用來收拾你的辦法哪會是輕鬆的,你的死期就會立刻到來。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舊貴族勢力正在等待孝公去世,新舊國君交替的機會,從中挑撥離間,達到殺害商鞅的目的。這已經不單單是殺害商鞅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沒落貴族和新興地主階級之間激烈鬥爭的表現,商鞅當然不會妥協,堅決拒絕退隱。在趙良見商鞅後五個月,孝公病重想把君位傳給商鞅,商鞅沒有接受。這件事引起舊貴族對商鞅的更加仇恨。
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文王。舊貴族認為報復機會來了,向惠文王誣告商鞅圖謀造反,他們對惠文王說:大臣權利太重國家就危險,左右臣屬太親國君就危險。現在秦國婦女兒童都說商君之法,而不說君上之法,是商鞅為主君上反變成臣了。而且本來就和君上有仇,希望君上及早加以收拾。
惠文王在舊貴族們多方煽動下,就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聽到消息就帶私屬和母親出走,想到魏國去,因為商鞅過去曾大破魏軍,邊境守將襄庛不接受他。商鞅只得再回到封地商,準備徵兵反抗,但變法後全國已有統一的軍事組織,軍權掌握在國君手裡,使得商鞅只徵得少數人,後來秦反攻把商鞅俘虜以車裂把他處死並殺了他全家。
其實從商鞅開始變法後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因為他的行為對舊貴族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舊貴族當然不會放過他。而新舊國君交替就是他們的機會。就像吳起,楚悼王一死就被舊貴族亂箭射死,只不過吳起變法時間短沒有成功,而商鞅經過18年的變法,新興地主階級力量已比較強大,舊制度已經徹底破壞,舊貴族勢力已較弱小,所以儘管舊貴族乘國君交替的機會殺害了商鞅,但已不能動搖新法制的推行。
種地的秀才
商鞅失去靠山後,只有兩個去處:一是自己的祖國魏國,二是其他諸侯國。
他首先想到的是回祖國,但祖國不要他。在魏國人民眼裡,商鞅是“魏奸”,幫敵國秦國做事,還恩將仇報,通過欺騙魏國將軍公子卬的卑鄙伎倆(商鞅在魏國窮困潦倒時曾得公子卬曾接濟)擊敗魏軍。因此,魏國人不歡迎商鞅,將其驅逐出境——其實魏國人算客氣了,沒拿商鞅是問。
祖國沒有商鞅的容身之處,這叫自作孽不可活。你也許會說,其他國家為什麼不接納商鞅呢,商鞅去了不是可以幫他們變得強大嗎?
這就有點兒一廂情願了。秦國有商鞅變法,但也不是一夜之間就強大,兩期改革一共用了約20年。就算商鞅幫其他國家變法,也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實現強大。再說了,商鞅這麼厲害的人,秦國既然不用了,也不會給其他國家用。不管商鞅逃到哪裡,秦國也會追到哪裡,斬草除根。誰要是收留商鞅,就是和秦國過不去,就會引火燒身。
商鞅的下場,即使他自己沒想到過,也有人提醒過。商鞅為自己的成就得意洋洋,曾問他的魏國老鄉兼好友趙良:我與百里奚相比如何?
百里奚何許人也?
曾擔任過秦國宰相7年,使秦國國力變得強大。
按理,商鞅如日中天,趙良應該討好奉承才是,不料他卻給商鞅兜頭一盆冷水:你比百里奚差遠了!為什麼?百里奚出門從來輕車簡從,不帶護衛,他死的時候秦國人都哭了。你商鞅呢?出門保鏢成群,因為恨你的人想幹掉你的人太多了。現在有秦孝公罩著你,其他人不敢造次,要是他死了……
可惜,商鞅聽不進去。一個人在最紅火最頂峰最得意的時候,往往聽不進逆耳忠言。
腦洞大開的歷史
確實無路可逃,也許商鞅這樣的人就沒想過自己的退路,這也是歷來變法者最終的結局!
商鞅在秦國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沒有秦孝公,變法就無從談起,但也得罪了皇室宗親、大貴族、保守派的既得利益。商鞅變法,獎勵耕戰,國權歸一,刑上大夫,禮下庶人,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秦孝公的兒子贏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因罪被流放,贏駟的老師公孫賈因此受牽連,被臉上刺字,贏駟的伯父公子虔被割掉鼻子。這些大貴族對商鞅恨之入骨,但因秦孝公在世,他們只能隱忍!
在商鞅變法的二十年間,秦國國力大增,地處蠻荒的西陲下國,隱然已超越山東六國,被奪去的土地收了回來,秦軍的驍勇善戰也讓六國談秦色變!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隱忍多年的利益集團突然暴起,連合秦惠文王,以謀反之罪向商鞅發難,沒了秦孝公這棵保護傘,商鞅無奈只得岀逃。
商鞅逃到邊境向店家借宿,店家問商鞅有路證嗎?商鞅沒有,店家對商鞅說:這是商君之法,無路證住宿是要治罪的。商鞅唯有苦笑,自己作的法,最終害的卻是自己!於是,商鞅逃往魏國,魏國人怨恨商鞅曾攻打魏國,活捉公子卬,又畏懼秦國,就把他驅逐岀境。無奈之下,商鞅只好回到秦國,回到自己的封地,最後被秦軍所抓,車裂身亡!
商鞅雖死,但商鞅之法並沒有廢除,經過幾代君王的努力,終於掃平六國,天下一統。
六王畢,四海一,商君功不可沒!法家也成為後世治國的典範!
不過商君之死卻有好幾個版本,一說商鞅回到封地起兵攻打鄭國,最後兵敗身亡,被秦兵揀回屍首車裂示眾,一說商鞅得知秦惠文王要捉拿自己,逃回封地準備起兵造反,最後被捉受車裂之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歷史呢?
縱觀中國歷史,變法圖強者幾乎不得善終,商鞅,王安石,張居正,以即近現代的戊戌六君子,他們身前身後的遭遇,讓人不勝唏噓,只因他們觸動了既得者的利益,這些人不在乎,也不關心國家的前途,他們在乎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所以,他們會瘋狂地反撲,變革者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正是這些不畏強權,不畏艱險的變革者,以一種大無畏的,一往無前的精神,推動著社會向前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的精神永世值得後人敬仰!
歸雁驚弓處
不是不想退,而是退不了。秦孝公和商鞅這對好CP,估計中國找不出幾個。
秦孝公是背景和依靠,商鞅是動力,共同推動大秦的歷史車輪。
商鞅變法,觸及貴族勢力太多,國內敵人遭受了損失,國外敵人不願看秦國做大。所以商鞅最後落得個走投無路的下場。
歷史絕對不是電視劇裡渲染的那麼美麗,商鞅的死法本來是很慘的。
都說如果商鞅後期急流勇退或許能保住一命,但是真的退的了麼?
秦國若想要真正強大,法制必定不能絲毫移動鬆懈。商鞅退了,死灰復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吳起在楚國的變法結果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商鞅退,秦國就是第二個楚國。
最後,歷史中只有事實才是最細膩的,電視劇是加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