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醬”和“滷”的區別,醬、滷莫混淆,附醬湯和滷水製作方法

醬和滷是熟食店經常使用的熟食加工方法。說到醬和滷,很多人會認為這兩者幾乎是相同的,所以才有了“醬滷”的叫法。但從選料、做工、用料等方面細分之後,其實醬和滷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們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醬和滷兩種操作關鍵在於醬湯和滷水的熬製方法、香料的使用差別、原材料的不同選擇等都不一樣。醬制一般在北方使用居多,滷製在南方使用較多,所以有“南滷北醬”一說。

首先來說說醬制:

談談“醬”和“滷”的區別,醬、滷莫混淆,附醬湯和滷水製作方法

醬豬蹄

醬制,簡單來就是將經過初加工後的生食材放入預先調製好的醬湯鍋內,用大火燒開後改中小火慢煮至熟,最後撈出冷卻成菜的一種冷菜技法。

操作要點:

1. 製作醬湯。醬湯的製作方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提前用老雞、棒子骨等葷料熬成老湯,然後將醬料用油炒熟後加入老湯,在湯料中放入常用香料和簡單的調味料,比如鹽、雞精、醬油等熬製而成。

2.食材的初加工。由於醬制的食材一般都採用生食材,所以初加工過程就比較關鍵,尤其是一些異味比較重的食材,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漂水(時間一般都在2小時以上)、焯水祛異(冷水下鍋,小火浸煮食材最為合適)和碼味醃製。

談談“醬”和“滷”的區別,醬、滷莫混淆,附醬湯和滷水製作方法

醬排骨

3.火候的控制。醬制一般是待醬湯燒開後下入原料,再次燒開後立即轉為小火慢煮。整個煮制過程中,醬湯始終保持似開非開的狀態。最後還需大火收汁至粘稠方可出鍋。

4:醬湯一般是一次性使用,現醬現製作。

滷製

談談“醬”和“滷”的區別,醬、滷莫混淆,附醬湯和滷水製作方法

煙燻滷板鴨

滷製是將初加工好的食材或半成品、熟料,放入提前熬好的滷水中加熱使原料充分吸收滷味併成熟的滷製方法。

操作要點:

1.調製滷水。滷水的好壞,決定著滷菜的質量。滷水的製作方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除了要熬老湯、搭配香料和調味外,還需要加入比較多的油脂,也就是滷油。然後是香料的配比,相較醬湯的香料搭配來說更為複雜。

2.滷製的火候。關於滷製火候,很多滷菜師傅滷製的原料會出現破皮的現象(尤其是豬蹄、整雞一類),這說明火大了,所以在滷製一些豬蹄、鴨子、雞等原料時,一定要將火力控制在小火,使滷湯保持在似開非開,冒魚眼泡的狀態為宜。一般肥肉類的適宜中火,瘦肉類適宜小火。

談談“醬”和“滷”的區別,醬、滷莫混淆,附醬湯和滷水製作方法

滷肥腸

4.防止串味。一般來說,滷製不同食材時最好採用分鍋滷製的方法。比如滷牛肉和牛雜、豬肉和豬下水、鴨子、滷豆製品、鹵素菜等都需要配製單獨的滷水,不可混滷,不然會相互串味,影響成品風味和口感。

5.滷水可反覆使用。既然滷水可以反覆使用,且越久的滷水越好,那麼滷水的保養就是關鍵了。每天使用完滷水後,要將滷水血沫撇淨,雜質濾除,燒開後靜置不動。

醬和滷的根本區別:

1:從用料來講。醬法只用生料,一般僅限於禽畜肉類原料及內臟。而滷的用料就非常多樣,既可以滷製生料,也可以滷製熟料,而且可以用來滷的食材非常多樣,除了禽畜肉類及內臟外還可以是禽蛋、豆製品、素菜、海鮮、菌類等。

:2:從香料和調料來講。醬湯常用的香料就是基本香料,比較簡單,普通家常用的7.8種香料即可,主要是突出醬香味;而熬製滷水使用的香料就非常複雜,除了常規使用的香料外,往往還會添加類似香茅、甘松、排草、靈草和一些中藥材來增香、祛異、提味。在調料的選擇上,製作醬湯的調料就是簡單的鹽、醬料、醬油和雞精,而熬製滷水的調料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除了鹽、糖色、和雞精,還會根據所滷食材的不同加入白酒、料酒、花雕酒、醪糟等,並且會根據食材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香料配方。

3:從味型來講。醬湯的味型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就是鹹鮮醬香味。滷水則分為白滷、紅滷、黃滷、辣滷、油滷、泡椒滷、酒香滷等多種,根據調料的不同,呈現更加豐富的味道。

醬制配方:

底湯10斤,黃豆醬1斤,醬油150克,八角10克,草果5克,桂皮5克,小茴香5克,當歸20克,陳皮5克,香葉5克,花椒50克,辣椒100克,生薑100克,白酒30克,料酒50克,糖色適量(花椒、辣椒根據個人口味增減)

因為是醬滷,主要突出醬香味,所以,這裡香料就不要太多了。

做法:

老湯製作:

水15斤(熬好10斤),豬腿骨2斤,牛腿骨2斤,老母雞半隻約1斤。先將豬骨,牛骨,雞焯水,去掉血水,然後放入水中,加入生薑50克,蔥50克,花椒10克,胡椒10克,料酒30克,大火燒開,小火熬製4-5小時。熬好之後撈出雞肉、豬骨,牛骨,再用細紗布過濾一遍熬好的老湯,濾掉所有的肉渣,底湯就做好了。

醬料及醬滷湯製作:

1::將黃豆醬和醬油攪拌均勻待用

2:鍋里老湯燒開,倒入拌勻的黃豆醬和醬油,加入料酒,下入香料,生薑,開大火燒開,加鹽、冰糖、雞精調味,小火熬30分鐘,熬出香料的味道,醬滷的滷湯就做好了。

3:本醬滷湯還可用於豬蹄,牛肉,醬滷鴨、兔等。自己高興怎麼滷就怎麼滷。

滷水製作:

以一鍋熬好的老湯20斤(單斤)計算:

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陳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當歸10,香葉10克,良姜10克,另加幹香菇20克,花椒20克,這個量在幹雜店不好稱重配比,朋友們可以增加倍數,然後拿回去自己分均,或者讓老闆幫你打碎拌勻(注意不是打細,只是打成大顆粒即可),根據滷水比例秤重使用,比如起10斤滷水,香料減半即可。

滷水製作。首先準備5-6斤豬腿骨焯水待用、母雞半隻或者一隻都有可以,雞爪或者豬蹄2斤(嫌成本高的,可以用豬皮代替),反正膠質含量高點的就可以,將焯水後的豬骨、母雞、雞爪或者豬蹄放入25斤水(熬成老湯後20斤樣子),加入生薑100克,蔥100克,料酒150克,花椒、胡椒各1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製5小時左右,即成老湯。熬好後加入泡水後的香料包,鹽,糖色,冰糖,雞精,熬出香味即成滷水。

我們經營滷菜店近30年,分享的都是自己在經營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有更好的建議和美食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只是源於對美食的愛好!所以,不喜但也勿噴。

還是老規矩,附上一個家庭版滷菜通用配方,以供大家參考

以一鍋熬好的老湯20斤(單斤)計算:

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陳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當歸10,香葉10克,良姜10克,另加幹香菇20克,花椒20克,這個量在幹雜店不好稱重配比,朋友們可以增加倍數,然後拿回去自己分均,或者讓老闆幫你打碎拌勻(注意不是打細,只是打成大顆粒即可),根據滷水比例秤重使用,比如起10斤滷水,香料減半即可。

如果自己配製香料嫌麻煩,我家淘店有賣,另有九尺板鴨、纏絲兔等滷味美食,下面是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