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首先聲明是人物典故,其他的就不一一盤點了。

1.徐孺下陳蕃之榻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南昌名勝孺子亭

徐孺子,東漢豫章賢士,博學多才,淡泊名利,多次拒絕官方邀請當官。重情義輕名利,曾拜學者黃瓊為師,因其當官而斷交。而當黃瓊死後,又不遠千里徒步趕去哭祭。

陳蕃是東漢名臣,曾任豫章太守,愛惜賢才。在郡裡從不接待賓客,特為了徐孺子設下一榻,待他走後再懸掛起來。頗有“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之意,足見禮遇重才之盛情。

2、3.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找不到正版睢園圖,只能借竹林美圖一用

睢(suī)園,指的是西漢梁孝王在睢陽建造的宴集文士之所,園中修竹廣佈,常有一眾文人在此飲酒作賦。

彭澤是地名,位於今江西九江,東晉隱士陶淵明曾任彭澤令,在此代指的就是這位博學超然的“五柳先生”。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陶淵明塑像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今日的宴會,好比當年睢園的盛況,而在座的各位,(我不是針對誰)豪爽善飲的氣魄,都超過了當年的隱士陶淵明啊。

4、5.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朱華冒綠池”

鄴(yè)是地名,是曹魏發跡之地,當年曹植曾在此處作過《公宴詩》,裡面有“朱華冒綠池”的妙句。而臨川之筆代指謝靈運,曾為臨川郡守,南北朝山水派詩人。

有趣的是,謝靈運曾誇曹植才高八斗,順帶也誇了自己一番。王勃將兩人的典故揉和成句,絕妙得很。這個是高手,真的高手啊。

6.奉宣室以何年?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未央宮遺址

宣室是漢朝未央宮前殿正室,漢文帝曾在這裡召見賈誼(下文會講到),談話到半夜。可惜的是,漢文帝問的是什麼?唐朝李商隱有寫道: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7、8.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河西走廊

馮唐,西漢大臣,一生才識過人,不得重用。等到漢武帝廣招賢才的時候,他都已經九十多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先生也算高壽,心態應該還算不錯。)藉此感嘆光陰易逝,壯志難酬。

李廣,西漢名將,多年抗擊匈奴,軍功大,可惜一直沒能封侯。唐朝王昌齡讚歎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9.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長沙賈誼故居

賈誼,漢代名士,學問淵博,年少有為。早年仕途得意,可惜他的主張觸及到當朝權貴的利益,後來被貶為長沙太傅。遭遇和屈原相似,曾作《吊屈原賦》。

把賈誼貶到長沙,並不是沒有賢明的君主。漢文帝果真賢明?是王勃真實想法還是礙於場面才說的?這就見仁見智了。

10.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漢服愛好者舉辦中式婚禮

梁鴻是東漢人,因寫詩歌諷刺了統治者,得罪了漢章帝,逃到海邊隱居。“舉案齊眉”說的就是他和妻子之間相敬如賓的故事。

11.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一片丹心圖報國

此處的孟嘗不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而是東漢的一位清官,出自《後漢書·循吏列傳》。他一生廉潔清明,志趣高尚,可惜也是不受重用,終老田園。

可憐報國之心雖在,怎奈歲月催人老,人無再年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順順利利的功成名就,解甲歸田的。

12.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郵票上的“竹林七賢”

阮籍,魏晉詩人,竹林七賢之一,相傳他出遊走到沒路的時候,就會痛哭而返。放蕩不羈的他也不過藉此宣洩對當時黑暗政局的不滿。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和“青眼有加”都是關於他的典故。

不過相對嵇康來說,他還算“比較”識時務的了。

猶念當年《廣陵散》。

13.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纓”指的就是繩子

當時漢武帝想收服南越王,派剛滿二十(弱冠之年)的終軍前去勸說。終軍求賜予長繩,說必定縛住南越王回來。

後人便用“請纓”代指報國投軍。

14、15.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長風破浪

班超,東漢軍事家,外交家,不滿足於為官方抄寫文書,後來投筆從戎,為西域的迴歸作出了巨大貢獻。

宗愨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將領,素有大志,曾對他叔父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16、17.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感慨當時“王謝”家真是人才輩出,綠樹成蔭啊

謝玄,東晉軍事家,文學家,曾在家庭問答中回答道:“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後人便稱他為謝家寶樹,當真是年少聰慧,難得的英才。

孟氏芳鄰,說的就是孟母三遷的事,應該大家都清楚吧?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孟母像

不過,現在的貧苦人家,想搬家,應該沒有那麼容易吧?

18.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孔子石像

引用的是孔子和他兒子(孔鯉)的故事,感覺很溫馨。說他過些時候去聆聽父親的教誨,一定要像孔鯉那樣表現得有禮。

19.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願得一心人”的現代演繹

楊意,指的是楊得意,是當初推薦司馬相如給漢武帝的人。

凌雲,代指司馬相如的作品,他作的賦中有“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似遊天地之間”之句。

(可惜,司馬相如也不過是個愛情騙子,古代的渣男。)

20.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高山流水

俞伯牙彈琴,鍾子期能聽出他是高山之聲,流水之意。兩人遂成為知音。又想起《笑傲江湖》裡的劉曲二人。故事雖為虛構,但是那份情義常在心頭。真正的知音,是不會在乎門派之別,身份高低的。可惜從來都是,“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21.蘭亭已矣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蘭亭序

當年書聖王羲之在蘭亭以文會友,曲水流觴,何等快意。如今已為陳跡,徒添唏噓。真可謂: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俯仰一世,千古風流,盡歸塵土。

22.梓澤丘墟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王圖霸業俱成空,如今冷眼對西風

梓澤是金谷園的別稱,為西晉石崇所建。沒錯,就是那個喜歡鬥富的古代“土豪。”

可笑,可嘆。

23、24.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還記得當年背誦的《滕王閣序》嗎?這些人物典故,你能說出幾個?

才子佳人

潘岳,即潘安,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才情過人。

陸機,書法出眾,他的作品《平復貼》是難得的傳世法書真跡。

兩人都是晉朝人,南朝梁人鍾嶸的詩論專著《詩品》中評價到兩人:“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文末自語:

王勃真是天才啊。

甚為可惜。

真的是拜讀,一邊拜,一邊讀,才華橫溢的詩人,可惜了。

(以上都是個人統計,如有錯漏,還望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