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文 | 扁舟

在《紅樓夢》中,眾姐妹們喜歡熱鬧,唯獨黛玉不喜歡過節。她曾經發表過這樣一番“過節論”:“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年少時讀《紅樓夢》,覺得林黛玉性格孤僻,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漸漸有了黛玉一樣的體會:

有時參加同學聚會、家宴、酒局,一群人歡聚一堂自是歡喜,可夜深人去後,心裡卻感到無盡的冷清,孤獨就如潮水一般,毫無預警地向你席捲而來。

於是發現,歡聚時越是熱鬧、開心,靜下來的時候孤獨的感受就會越深,於是開始像黛玉一樣害怕過節,害怕熱鬧。但心裡明白,自己害怕的並不是節日的熱鬧,而是熱鬧散去之後的孤獨。

是啊,天下誰人不怕孤獨呢?早在千百年前,《孟子.梁惠王下》裡就有這樣的句子:“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人生最悲慘的境地莫過於此。打開電腦,網絡上也頻頻出現《孤獨等級表》,從一個人去逛超市,到一個人吃火鍋,再到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去做手術……

人是群居動物,若是總與孤獨為伴,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年歲的漸長,才開始明白孤獨的必要,甚至體會到孤獨的愉悅。就像周國平說的那樣:“一個人如果缺少交往,可以看作是一種生活缺陷,但缺乏獨處的時光,不亞於一場自我毀滅。”

原來,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因為人生有一些路,你必須要一個人去走,再親近的人,也無法代替你成長。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01

孤獨,讓你成長

散文家秋麥曾寫過一篇隨筆叫《脫光衣服照鏡子》,他說:“人類照鏡子基本都是為了塗脂抹粉,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偶爾,你也要在鏡子面前把衣服脫光,好好看自己。”

其實人生不也是如此嗎?童年時候的我們天真無邪,隨著年紀漸長開始學會偽裝,給自己戴上面具,披上鎧甲,漸漸變得面目全非。在人群中,我們慣於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他人,會慣於迎合與取悅,但那一面並不是最真實的自己。只有當人群散去,孤獨來臨的時候,我們才能靜下來直面自己的內心。

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人只有真正認識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未來才會有方向。

可是生活中的我們,卻常常忘記了這一點。

我們時常遊走於一波又一波的飯局,不亦樂乎。

我們看著朋友圈裡大家狂歡的場面,害怕自己落單。

我們渴望通過頻繁的聚會,擴展自己的人脈。

但我們又經常感到,孤獨就在某一個時間突然到來,打得你措手不及。

也許那是在你朋友談論某一話題,你根本插不上話的時候;

也許那是在你想和孩子談心,他卻不耐煩地說“你懂什麼”的時候;

也許那是在深夜裡,你有滿腹心事想向另一半傾訴,他卻翻轉過身,用一串鼾聲回應你的時候……

你常常感覺到,人到中年,你越活越孤獨了。但有些人會在孤獨裡頹廢,變得抑鬱,變得煩躁,但有些人,卻會在孤獨裡認識自己,從而成長。

當你和朋友談不到一起時,你開始反省,這些年是否為了家庭,漸漸和社會脫軌了;

當你面對孩子的不耐煩時,你開始思考,是否自己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太過嚴苛或太過寵溺;

當另一半拒絕和你交談時,你開始反思,是否生活的一地雞毛已經讓你變得暴躁,不再是當年那個溫柔如水的自己?

就像笛卡爾說的那樣:“人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過程中,才產生智慧”。原來,要想成長,就要先學會與孤獨相處。只有孤獨,才讓你遇到更好的自己。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02

孤獨,讓你優秀

龍應臺說:“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源於孤獨。”是啊,通往優秀的路上,總是孤單。一個人之所以能變得優秀,是因為他們能明白,獨處,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當代作家木心出生於烏鎮一大戶人家,23歲從大學畢業,受聘為杭州第一高中的教師,待遇穩定,福利優厚,學校給他配備了房間,後門一開就是游泳池。

但木心僅僅做了半年,就決心隱居到莫干山上。

他一個人住在廢棄的房子裡,白天讀書,晚上寫作。他在書桌上貼了福樓拜的一句話:“藝術廣大之極,足以佔據一個人”。

六年後,木心家道中落,他迫於生計下山工作,但陪伴他一起下山的,還有一百多篇中短篇小說,以及無數張山水畫。

在經歷了半世顛沛流離後,他曾說如果將來自己的墓誌銘要寫點什麼,他希望寫上:“即使到此為止,我與人類已是交淺言深。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陳道明工作之餘從不應酬,醉心於讀書、書法甚至手工;康德無妻無子,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哥尼斯堡,卻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哲學家;村上春樹只愛跑步和寫作,不願與人過多交談,終成日本著名作家……

就像叔本華說的那樣:“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執著於塵世喧囂的人忙於應酬,忙於迎合,再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提升自我,反而是那些不近人情“孤僻”的人們,往往優秀得令人矚目。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


03

孤獨,讓你自由

《百年孤獨》裡這樣說道:“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是啊,生命本就是孤獨的,我們一個人來到這世上,最後又一個人離開。無論你的身邊有多少人相伴,總有一些路你要一個人走,總有一些夜你要一個人過。

與其等到孤獨到來時感嘆日子難捱,不如早早學會獨處,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

一個人到處旅行,可以最大限度地親近自然,花鳥蟲魚,清風明月都來與你作伴;

一個人看電影,可以不必受到別人時間的限制,不必詢問他人的喜好,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一個人跑步,你可以跑過四季,看草長鶯飛,看花開花落,彷彿看到了自己漫長的一生一樣。

原來,孤獨是這樣自由而快樂。成熟的過程,不就是從忍受孤獨到接受孤獨,再到享受孤獨的過程嗎?

有多少中年的男人,在下班回家之前,都要先在車子裡坐20分鐘;有多少剛生完孩子的媽媽,洗澡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孤獨是多麼難能可貴的體驗,當你真正體會過它的美妙,便不再逃避,不再抗拒。原來孤獨,是成年人最昂貴的奢侈品啊!

就像張小硯說的那樣“後來許多人問我一個人夜晚踟躕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才最容易自由和快樂。

往後餘生,願你避開無效的社交,推掉不必要的飯局,畢竟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而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往後餘生,願你能用獨處治癒自己,不要讓瑣碎的一地雞毛,讓你的生活變得一片狼藉;

往後餘生,願你能修好“孤獨”這門課,從此不必避開車馬喧囂,也能在心中修籬種菊。

本文為“碧讀好書指南”原創,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我們旨在提供高品質必讀好書資訊,幫助每個人讀到好書!歡迎關注。圖片/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