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紅薯開花,夫妻分家”是啥意思?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農村俗語屬於地地道道的鄉土文明,登不上大雅之堂。雖說這些簡單直白的俗語有的也以小見大,以物喻人,對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因為以前農村消息閉塞,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俗語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比如下面這句:“紅薯開花,夫妻分家”,有人說它是迷信,但也有人說,這話並非全無道理。

農村俗語“紅薯開花,夫妻分家”是啥意思?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如今是寒冬臘月,正是紅薯收穫的季節,全國各地很多農村都種紅薯,在人們吃不飽肚子的那些年月,因為紅薯產量大且易於種植,家家戶戶頓頓依靠紅薯過日子,也是常事兒。說到紅薯幾乎沒人沒吃過,就算沒吃過也見過?那紅薯開花呢,你見過嗎?

沒錯,紅薯是一種會開花的植物,開的花還挺好看的,時間主要在九、十月份。紅薯是一種短日照植物,它是否開花,只取決於一件事:光照週期。如果一天光照時間在8到10小時範圍內,紅薯就會正常開花,這個條件在南方比較容易滿足,而北方日照時間一般長於12個小時,紅薯開花就比較少見。

農村俗語“紅薯開花,夫妻分家”是啥意思?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以前的人相對缺乏知識,如果遇見無法解釋的現象,往往會聯繫到家裡發生了不的事,“紅薯開花,夫妻分家”也屬於這一類嗎?也不是。和一般植物開花結果不同,紅薯開花結果的概率較低,因此北方多采用插杆法繁育後代。也就是說,只希望得到紅薯根塊作為食物的農民朋友,是不希望看到它開花的。

因為紅薯一旦開花,就會和植株爭奪養分,影響到根塊的生長。就像南方有些多雨的地方種紅薯,葉子瘋長,薯塊卻不怎麼長一樣。在紅薯種植過程中,農民朋友在除雜草之外,還要割除多餘的藤蔓,其目的都是讓養分更多集中到根塊上,這樣種出來的紅薯,才會個頭大味道甜。

農村俗語“紅薯開花,夫妻分家”是啥意思?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如果是一朵兩朵花,除掉也就罷了,但如果一塊紅薯地裡大面積開花,肯定會導致當年產量減少。如前所言,早年在北方,人們以紅薯為主食,若是哪年年景不好,吃不上飯導致夫妻勞燕分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看來,即便是一句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俗語,也有它的道理在背後,老祖宗們的智慧確實令人敬佩。關於農村俗語,各位還有什麼想知道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