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的車為什麼突然火了?

尤鳳燕


汽車技術界從來就不存在什麼“突然火了”,只有“悶聲發大財”。如果在行業內,你對某個技術有種“突然火了”的感覺,那唯一的可能就是你“Out”了;所以最近兩年混動車型開始井噴,只不過是市場和政策信號都變得明確了,大家厚積薄發而已。

<strong>

<strong>

一.明確一下混動定義

<strong>

目前我們一般稱作的混動,值得的油電混合動力,其中主要由於國家扶持政策的不同,定義為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和非插電(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兩種,其中,PHEV在國內和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被正式定義為新能源汽車,而HEV則屬於傳統汽車範疇。兩種定義歸類,導致兩者的在市場上的表現完全不同,但是在消費者眼裡,他們都叫混動。

汽車排放政策日趨嚴格,CAFC推動車企發展混動這個領域。

<strong>

混合動力突然火了主要還是各家廠商在CAFE的壓力下不得不引入新的技術降低油耗以達到2020年5L/100km的平均油耗目標;

政府的逐漸介入, 逼得各個企業不得不推行新能源車 (這裡只說插電混動PHEV和純電動EV, 為何不說混動HEV…因為混動做不過別人, 比如豐田, 所以HEV沒有補貼, 不然把補貼給小日本?). 這個來自政府的強制力, 就是有人提到的CAFÉ或者叫CAFC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Consumption)俗稱平均企業油耗.

<strong>

<strong>

<strong>

GB 19578 – 乘用車燃料消耗限值,可能有些朋友對節能減排2020油耗目標值5.0L/100km有些耳聞, 這裡說的5L/100km說的是加權平均值, 就是總車重除以車數量, 大概得出一個平均值, 並不是單一車的目標值. 比如你說一個2000kg的內燃機SUV不考慮混動, 你讓它達到5L/100km, 不是天方夜譚麼. GB27999明確定義了不同車重區間的目標油耗, 5L只是考慮了全國整體車重加權平均得來的;然而還是不達標. 那麼怎麼辦呢? -----混動,新能源PHEV和EV輕鬆助車企達標。

<strong>

2.車企混動技術已經成熟,並得到市場驗證。

<strong>

以大名鼎鼎的豐田的Prius為例,發動機的輸出軸連接到行星齒輪的齒輪架上,電機(Generator)連接到太陽輪上,驅動電機(Motor)與齒圈相連並輸出到半軸上。發動機與電機(Generator)的輸出通過行星齒輪進行耦合,在正常行駛狀態下,電機(Generator)可以自由的在發電和驅動兩種狀態間切換。可以通過調整Generator的功率和轉速使發動機以經濟轉速運行;在起步和倒檔時,發動機可以不啟動,車輛僅由電機驅動;在制動時,驅動電機做為發電機向電池充電,同時提供製動扭矩。通過這些辦法,Prius達到了同級別傳統動力系統無法企及的油耗。但是由於沒有離合器,驅動系統只有一種模式,行星齒輪將一直處於運行狀態,主要的驅動電機(Motor)的轉速與車速成正比,無法與輸出軸解耦,在整個工況區間內的傳動效率有侷限,無法適配較大的車輛,在高速路況下要大量依靠能效低的電驅動。

三.消費者理性選擇

看看過去幾十年的油價,暴跌和狂漲牽引了每一位車主的心。特別是石油一路狂漲的時候,汽油的價格上漲的幅度也很感人;應該有人聽過汽車的銷售量和汽油的價格關係,汽油價格的上升,購買汽車的人數就少;還有一個問題,空氣汙染;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升級汽車工業,改造成不依賴汽油;於是,新能源的概念就出來了,豐田早期混動代表車型普銳斯在美國推出後受到廣泛認可,成為了環保理念的代表。據說當時好萊塢明星的座駕不論有沒有豪車,卻紛紛購入一輛普銳斯以彰顯自己的環保理念;普銳斯的成熟讓世人認可了混動的價值。

最後,

對於混動,價格永遠都是繞不過去的檻;現在的混動卡羅拉雷凌雅閣邁銳寶君越之類的,沒有解決性價比問題之前,不會火到哪去的。


蘇州凌雲二手車


是的,如您所說,現在的混動車確實很火熱。混動車是有電機驅動的部分,所以混動車的火熱和其電動機的參與是密不可分的。

這個電動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呢?下面熊主任從節能環保、駕駛體驗、個性時尚、政策引導、價格這幾個方面和大家聊一下。

1,節能環保。

節能環保是混動車的基本屬性。

生活中經常碰到一些老司機,燃油車開了好幾年,我就會問他現在車的油耗怎麼樣。得到的回答基本上A級轎車的油耗在8~9L/百公里,緊湊SUV至少在10L,小老闆的中大型轎車一般在14L。當然這還是在不算擁堵的市區油耗,高速要少一些。這類車主表示,近期想換一個混動車,減少這樣油費的開支。

混動車工信部油耗4`5L,甚至還有2L左右的,這麼低的油耗,著實讓“老司機”們眼饞。

有人會講,“混動車省油不省錢”。並且列出公式得出“買混動車貴出的錢,夠你燒10年油了”,或者“後期維修費用夠你買輛新車了”。其實我想說,一看你就是個屌絲,不會過日子。我一個月上班需要1000公里的里程,開燃油車怎麼也得500塊錢的油錢。但是開混動車,100塊錢油錢+90塊錢電費夠我跑一個月了,慢慢的私房錢就攢下來了。同事天天羨慕我和他們拿一樣的工資還能好吃好喝,還天天開著小車嘚瑟,就是因為這個。哦!~希望老婆大人不要看到以上內容。

2,混動車擁有別樣的駕駛體驗。

開車最討厭的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堵~堵~堵車。高峰期走走停停,起步、剎車、油耗飆升。跟近了怕追尾,跟遠了怕人家加塞。

混動車呢,低速行駛時可以純電行駛,電動機沒有換擋過程,低速扭矩大,減速剎車還能動能回收。純電行駛很安逸,提速相應迅速,剎車穩,也沒有發動機高轉速噪音。吹著空調聽著歌,堵就堵吧,你急你飛不過去啊!反正我混動車燒不了多少油。

跑高速呢,混動車的發動機是可以驅動車輪,動力也是充足的,沒有電動車的里程憂慮,又可以和燃油車一樣在高速上飛奔。

有的插電式混動車擁有大容量的電池組,可以長時間原地開電空調,甚至可以外放220V交流電,長途旅行白天吃火鍋、晚上...(此處省略3個擬聲詞)。

3,個性/時尚的需求。

如今買車,不再是以前的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裝B三寶(索8、K5、邁銳寶)也過時了。很多年輕人也追著潮流,選擇一個藍標或者綠標的混動車,顯示與眾不同的身份。目前5個城市還有更個性的綠牌,很帥有木有!

4,價格因素。

幾年前,混動車也好,電動車也罷,價格都是高不可攀的。一輛緊湊車普銳斯要20多萬。混動車還多數出現在沃爾沃、寶馬、雷克薩斯這些高端品牌中,並且比同級別的燃油車價高出不少。現在同樣技術的卡羅拉雙擎才13.98W起。國產比亞迪秦減去補貼也就十多萬。拉低了混動車的價格門檻,走入平民消費領域。通用集團、本田、起亞、凱迪拉克等品牌也紛紛推出一些價格合理的混動車,消費者選擇的範圍更大了。


5,政策趨勢。

這個話題太嚴肅,但也迴避不了。近幾年國家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比如節能補貼、小排量的購置稅優惠、新能源補貼等。不光國內,其他國家也有這類似的政策的。目的就是節能減排。

還有就是燃油限制法規,2020年國產乘用車平均油耗要降至5.0L/百公里。5.0L這個可不容易的,不能只靠降低車身重量了,發動機效率對於國產廠家來說也沒有什麼潛力可挖了。只靠電動車降低油耗也比較侷限,在燃油車中增加電動系統,就是油電混動,可以有效的降低油耗的哦!

“限牌令”,敲出這三個字,我彷彿看見好多人在為搖號\\拍牌而努力。選擇一輛符合政策的混動車,車有了牌也有了。電動車嘛~里程短充電慢的問題沒解決之前,混動車還是主導。


唯電新能源汽車社區


卡羅拉普通版的11萬左右,現在十二萬也差不多全下來可以上路了。雙擎最低配13.98起價,加上購置稅保險上牌差不多十六萬。這差價是四萬……汽油版卡羅拉平均油耗九個左右,按現在的油價算基本五毛一公里,雙擎就算它兩毛一公里,差價三毛……家用車一年按兩萬公里算,一年省六千,得省差不多六年半才能把這四萬差價開回來,何況很多車主一年開不到兩萬公里。這個帳大家應該都會算……到底省不省,細算一下就知道了……為了環保選雙擎很支持,但是為了省油,還是算了吧。多花那麼多錢我寧可上B級車。雙擎省油不省錢。比汽油版本的車高出3,4萬,要開30萬公里才能省出來。在中國開10萬公里的車…………再說4萬現金在手有利息。


iFix


一看這個問題,就知道題主應該是在一線城市待的,也只有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裡,混動車才真的有足夠的影響力。

混動車分兩個大類,一類是不用充電的混動車,專業名稱是全混動車,代表車型是豐田卡羅拉、雷凌雙擎、凱美瑞雙擎、本田雅閣混動等;第二類是需要充電的混動車,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比亞迪的秦、唐、宋等混動版本,也有榮威e550、ei6等車型。

全混動車

全混動車很早就有,最早是豐田在1997年推出的普銳斯,十年前曾經引進過國內,但因為價格太貴、空間太小所以銷量很差,再加上國家對這種車型沒有補貼,所以全混動車在中國一度要絕跡。

直到2015年10月份,豐田雷凌雙擎和卡羅拉雙擎雙雙上市,這是豐田首次將混動車的核心部件實現了國產,大大降低了混動車的成本,所以這兩臺混動車馬上火了起來。

不過,雙擎版的卡羅拉和雷凌主要還是在大城市比較多,特別是在廣州,當地政府專門給這種車型提供了一些優惠政策。而二線城市以下絕大多數人購買的,依然是以純燃油車為主。

插電式混動車

插電式混動車比全混動車的成本要高很多,因為插電式混動車的電池容量是全混動車的數倍甚至十幾倍,而混動車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是來自於電池。

以比亞迪為例,秦是一臺緊湊車,跟比亞迪速銳級別相當,但速銳的價格基本在7萬左右,而秦的價格卻在15萬以上,這還是補貼之後的價格。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有人去買秦、唐這些插電式混動車的,也只有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這些限牌城市,由於政府直接送一張拍照,省掉了拍牌、搖號的麻煩和高昂的成本,所以很多人都願意選擇一臺插電式混動車。


深入淺出新車君,回答完畢。


新車新技術


混動車火了嗎?不知道哦,不過我談一談純電動吧。雖然有點跑題,但我覺得,從節省的角度來說,純電是最省的。我年初買的純電,品牌不敢說了,省得被罵是託,相似越野車型,續航400公里,我夏天開的狀態是,全程空調,綜合耗電最低到18,最高是25,單位是百公里的電度數。初算摺合8-9元每百公里,一年的保養費用,據說不超過一千。電池頂呱呱,車報廢了,電池也壞不了,得看品牌。不比混動好?我覺得純電才應該火。當然了,是更應該火,因為一直在火著,北京年度的電車指標已經提前沒有了,據說明年開始,純電補貼每年減少20%,為啥?因為火,因為大家都知道了它的省。支持國產車,支持純電。


BJTrochilus


混合動力的火爆來自兩個方面

1、混合動力的大戶兒“豐田”把混合動力車的價格降到了13萬區間,這讓很多喜歡混合動力的人群有了購買的基礎。畢竟13萬在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的傳統動力車中,也是A級水平,而卡羅拉與雷凌也是A級車,配置性價比幾乎無差別。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無需承擔這項新技術的任何多餘費用看,還能享受免費保養的售後服務,使得混合動力車型走向了普及。

2、國家吹捧的“新能源車”通過這兩年的驗證,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太多的麻煩,充電時間、續航歷程、充電樁不統一、充點卡不統一,夏天不敢開空調,冬天不敢開暖風,歷程縮水一半兒以上,電池充電衰減等等,都讓人們認識到新能源車跟我們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很多受限購政策被迫買了純電動車的人,雖然實現了有車夢,但卻深受其害,怨聲載道。這個時候混合動力的優勢就被體現了出來。

3、另一方面,以比亞迪為首的國產混合動力,在技術和配備上也大幅度提升,也讓很多入門級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面,市場藍海逐漸向紅海轉移,人們對混合動力的認知也逐步提高。

4、混合動力無需充電、無需擔心續航、動力強勁,省油等特點都是使用者的共同心聲。在這種情況下,混合動力的發展還會遇到幾個波次的爆發,未來,混合動力就會想渦輪增壓一樣逐漸被消費者認知和接受。現在的“火爆”僅僅是開始!


白希文


作為一名生活在混合動力車主,我只談談我對豐田混動的想法。油耗是混動車的優勢,百公里平均5.x的油耗是傳統汽油機不能有的。行駛品質,特別是ECVT的順滑和油電配合的嚴謹,讓車子在任何路況下都有著傳統汽油機和變速箱無法達到的質感,就此對比過Q5的ZF的8速變速箱。在全民重視環保的大背景下,毫無疑問,混動是目前最可行和最有效的技術。豐田混動技術的可靠性給混動市場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以上混動不包括所有的插電試混動。


劉偉81906947


其實混合動力它也是有分很多種的,有一些是插電的混合動力,有一些像豐田的混合動力這兩種動力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的,比如說我們國產的比較火的,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當你電池的電量用完之後,整臺車的行駛品質就會下降得比較厲害,因為它的發動機噪音還有發動機的振動比較明顯,但是如果你是在電池有電的情況下行駛,它的油耗表現,他的精英表現都是在同級別中比較有優勢的。


今天我跟大家重點講講豐田的活動系統其實豐田的混動系統真的是設計得有點天馬行空,它的結構就像at變速箱裡面的行星齒輪的結構發動機和電機可以無縫的進行切換,這一點是讓很多人都想不到的,而且相比於本田的混動系統這一臺發動機和電機兩者的負荷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因為本田的混動系統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電機在工作,如果長時間的讓電機工作,那麼電池的負荷想必是比較大的,而且電池的後期維護成本也是比較高的。豐田的混動系統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的電池可以維持10年的保質期理由很簡單,因為豐田的混動系統配套的電池他不會在每次行駛的時候把電全部用光,或者是把電全部充滿,他基本上都是維持在全部電量的20~80%左右,這樣就可以保證電池的的超長耐用性。


其實混合動力的車,它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在市區裡面一般來說一臺1.6升的,或者是一臺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他在市區行駛的時候基本上要達到百公里8升以上的油耗,雖然說並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能省一點還是再省一點吧,豐田的混動汽車特別是混動版本的卡羅拉在市區裡面,經常能開出4.5升左右的油耗,這相比1.6升的或者是1.2t的8升每百公里實際油耗差距還是有點大的,而且豐田的混動車基本上一箱油都能跑750公里左右,這個成績是其他很多汽油車型所達不到的。


hi小朱說車


我在這裡說的混動,不是豐田等弱混,而是比亞迪插電式混動。目前來說,傳統汽車預計在2030年左右,面臨淘汰。是淘汰,不是說沒有了。目前石油儲量還是樂觀的,中東的石油完全開採出來,都可以用到30多年,更何況還有美國的岩層石油。我們來說說插電式混動,比亞迪研究混動應該是06-08年,那時候推出比亞迪F3DM,很多人不知道,銷售也只是講可以純電也可以燒油。很多認為日本混動才是技術,但我告訴你,很有可能是比亞迪為了繞過日本技術專利,才去做插電式混動。應該來說,這才是中國的技術,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大力支持。可以跟別人講啊,我們有自己的技術。混動出來可以說解決了目前大部分問題,長途用油,不怕像純電那樣沒電;短途用電,節能環保。(別跟我扯汙染轉移,新能源多的是)。所以,我的下一輛車就是混動。


你的閒茶


一種車型火不火爆,首先應該看看價格,如果一輛混動版的車比相同版本的汽油車價格貴出許多,我相信混動車是不好賣的,從最早豐田的混動車普銳斯進入中國時賣的過高的價格,使得這輛車至今銷量平平,大家覺得按照省油和整車價格在換算的話,沒有得到太多便宜。

而且在當時,這個混動的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普通消費者對汽油還是消費的起的,何必花那麼多錢買一輛只有混動這一個賣點的車上。

到了現如今,純電動車的面市,靠著政策確實是活了一把,拿北京來說,你要是沒有指標,可以去買電動車,目前國產純電車已經做的很好,價格也都不貴,畢竟政府拿出高額的補貼在裡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純電動車也出現了許多許多的詬病,比如因為續航里程太短而產生的焦慮,充電的不便捷,不方便去更遠的地方自駕遊,最嚴重的還是大家都擔心的電池壽命,還有那些靠新能源來騙取國家補貼的無良車企。再有就是目前特斯拉這個高端純電車層出不窮的問題(自然),都使得大家對動車開始出現疑慮。

就在這個時間段上,車企對混動車的大力推廣,讓消費者們感受到了開一輛混動版的車可以得到更多的實惠。我們拿兩款不動形式的混動車來說一下。

比亞迪的秦100,目前市場上的銷量一直很好,售價方面在15萬左右,純電行駛里程官方給出的是100公里,不論是裝備工藝還是整車配置都是很高級的,1.5T的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配合,使得動力上非常充足,0到100加速時間6.34秒。而工信部的1.6升油耗也是讓大家購買它的主要原因吧。雖然電池還是需要插電充電,到是沒電後還是可以靠汽油機行駛。

豐田卡羅拉雙擎,目前市場價格16萬左右,基於普通卡羅拉車型打造,工藝不用多說,配置上也是合資車這個價格該有的配置,動力上1.8的自吸發動機功率73KW,扭矩142.。配合電動機在加速上並沒有突出的表現,百公里油耗3.6升。電機的主要還是用在堵車時的起停上。

從上面兩個車來看,大家對混動車的選擇一個是和普通版的車型價格相差不多,二一個是在油耗上,還有就是比起純電車可以省去許多充電的麻煩。

綜上所述,混合動力車在目前的市場上還是要在火一段時間的,但是這個時間有多長那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