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和玉米價格真的是越高越好麼?糧價過高,農民生活會怎樣變化?

新大風歌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糧賤傷農。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種植的糧食作物價格持續低迷,而種地成本卻不斷地在提升,工業產品的農資價格一路攀升,化肥、農藥、種子,以及灌溉費用,機耕費用,人工費用等等都在持續增長,雖然國家對農民種地進行直接補貼,以期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但現實情況是,一斤糧食的價格都無法購買到一瓶礦泉水,農民對種地已然沒了積極性。農民們為了生活,大批大批的人紛紛進城務工來增加收入,導致出現在農村大片良田撂荒,或者由留守在家的老人,或者婦女耕種。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這是當前農村社會出現的最大問題,也因此誘發了農村的養老問題、留守老人問題、留守兒童問題、留守婦女問題,更重要的是農村“空心化"的問題。因此,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發展農村經濟作物,從根本上還是要提高糧價格,才是解決現在農村社會發展矛盾的根本。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只有提高糧食作物價格,才能讓農民迴歸土地,農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越來越高,農村社會發展才能更加穩定,農村的社會矛盾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具體如下:

第一,提高糧價才能讓農民迴歸土地。

現在大批青壯年農民紛紛進城務工,不再願意耕種土地,也不再願意在土地裡刨食,其根本原因是農民種地收益實在太低,一邊是工業品價格一路攀升,直接造成種地成本大幅上漲,一邊是糧食價格持續低迷,農民生產的糧食風調雨順時節,勉強夠本,如果遇到天災人禍時,那就要賠血本。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民不得不進城務工來增加收入。現實情況是,一個農民進城打工兩個月的收入,就和一家人一年種地的收入差不多,甚至超過了這個收入。因此,只有放開糧食價格,提高糧食的市場收購價格,讓糧食價格與社會工業品的價格保持同步,或者略高於社會物價水平,農民自然就回歸到土地,從而也解決了我國糧食安全問題。

第二,提高糧價農民才能實現富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人均消費糧食也在持續增加,糧食依然是緊缺的生活資料,但我們的糧價一直沒有穩定到一個合理的市場水平價位,並緩慢下降,或者在一定區間範圍內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辛苦一年年,無所收入,或者收成十分低下,這樣農民怎麼才能富起來呢?如果這樣,農民的生活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一直會下降。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糧食價格,糧價逐漸提高,加上一些其他的惠農政策,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同時,農民朋友再不斷地對種植業進行糧食深加工,一改賣糧的傳統方式,將糧食轉變成食品出售,這樣一來,糧食的附加值提高了,溢價率自然就更高,農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也越來越富裕。

第三,提高糧價農村才能長久安定團結。

讓農民迴歸土地才能實現農村的長久安定團結,農民社會才能繁榮發展,美麗鄉村才能更加美好,但要實現這樣美好的生活 ,必須提高糧食價格,不再由相關部門計劃性的控制,或者調控糧價;同時,社會要積極改變對農民職業身份的認可。過去,我們更多地認為農民是一種社會等級,一種生存狀態,其實,農民更應該是一種職業,如同醫生、教師、工人等,並且應該被社會平等對待。現在,有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回鄉種田,成為新一代農民,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拼搏精神帶領周圍農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但願這種現象能成為農村社會發展的常態。

第四,提高糧價農民才能完全實現脫貧。

農民生於土地,長於土地,一輩的生活希望全部來源於土地,他們天天辛苦耕作,就是想從土地裡刨出幸福的生活,從土地裡實現富裕,但是現在糧食價格一直很低,農民一年年的耕種並沒有換回自己理想的收入,甚至有時候還全年虧本。試想,在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民如何才能實現脫貧呢?如果才能長久擺脫貧困呢?大幅提高糧價是農民的呼聲,一方面是要助推農業產業升級,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保障農民的增收!因此,只有提高糧價,這才是農民增收的最主要的方式,農民朋友也才能完全實現脫貧。

第五,糧價應該回歸到社會物價水平。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是國策,更是穩定環境,造福更多百姓的大事情。那麼,為什麼農民窮?因為我們的農業產業結構並沒有產生改變,還是以糧食種植業為主導產業,但在我國當前的農業環境下,社會物價年年攀漲,農民種地成本不斷攀升,這些是根本無法依靠產業結構的調整來解決問題的,更要得益於我們國家的糧食產業政策以及全國種糧農民收益成長,從根本上放開糧價,讓市場直接參與糧食的配置,不再由相關部門進行人為調控,從根本上保證農民種地的權益,讓糧價迴歸到社會物價水平,這才是解決現在農村社會發展過程的所有問題。

總之,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糧食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糧食的生產離不開農民,只有讓農民安心的在土地耕種,把農民留在土地上,這是才解決農村社會發展的一切。我們看到,近年來針對農民的政策很多,“三農問題”一直是社會發展經濟、促進和諧的重中之重,糧食直補、種糧大戶補貼等政策的實施,也真正惠及到了農民。但,我們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提高農民種植生產的積極性,政策的施行也應緊緊圍繞農民切實關心的問題,只有這樣的政策是好政策,才是利民的。那麼,就非常有必要提高糧食價格,非常有必要讓糧食價格與社會物價保持同步,或者略高於社會物價水平,農民的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生活。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如果糧價過高了,就害了農民了。

我的老家在東北吉林,這裡是玉米的主產區,家家戶戶基本都種植著玉米。前兩年玉米的價格一直很高,平均能達到1.3元左右,那時候家家生活的都特別自在,因為玉米的種植非常輕鬆,而且種植技術相對成熟,所以無論是勞作時間還是收成上來講,玉米都是都一無二的選擇。

經過玉米的高價,村裡面很多家都蓋起了車庫,準備買小汽車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就是“躺賺,”這樣的躺賺形成了一種怎樣的風氣呢?賭博的越來越多了,懶惰的人越來越多了,偷著開地的人越來越多了,攀比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玉米價格高的年代,想指望農民去打工,那是不可能的了,每家都很有錢,打工每個月賺個2-3千根本不在乎,於是你能看到每個棋牌室都是人滿為患,大牌的人越來越多,幾個月的農閒時間基本都是白白浪費掉的。有的人越玩越大,甚至輸的傾家蕩產,記憶中,那一年村裡離婚了4-5對。

玉米價格高,偷著開地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都想多種一點地,多一點收益,然後就大面積的土地開採,毀林開荒種植玉米,兒時記憶的幾個遊玩去處,現在也都已經淪為了玉米地。這種不加節制的開地在當時很流行。林業局管都管不過來。

懶惰的攀比的也越來越多,農閒在家閒著沒事幹,然後年紀小的媳婦每天就是比吃比喝比穿戴,那一年我們村有20戶人家買了皮草,皮草公司請了一輛大巴在市裡給村民送回來的。周圍的幾個村也有類似情況發生,似乎覺得你沒有一件好的衣服,你都無法和他們相處。

這種風氣在農村的蔓延,無疑讓農村發展更加滯後,無疑讓精神文明建設滯後,不是說不可以讓糧食價格高,高價格是要讓農民更加積極的去開拓市場,開拓思路,高價格讓你有本錢去多種經營,高價格是讓你能補充自己的知識教育,而不是胡吃海喝。

這幾年玉米的價格下來了,比之前少了5-6毛錢,村民也都不攀比了,農閒的時候都知道出去打工,也在發愁,也在積極的想辦法尋找更多掙錢的出路,所以有時候一些價格的調控還是有好處了,當然這不是決定市場價格的絕對因素,但是價格問題確實能讓農村得到改變。

我是鄉間三寶,90後的農村電商創業者。感謝支持與關注。


鄉間三寶


不知道大家觀察了沒有,十年一個時代,也能反應出糧食未來一段時間內價格的走向,近十年來主糧價格基本沒有漲什麼,咋們也能看出來十年來通貨膨脹的速度。工資,糧價沒有一個能跑過它的。我們的小麥、玉米、水稻等主糧會不會有一個極速上漲的過程,或者穩定的上漲。會給農民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現階段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這幾年的價格特點,還有這兩年價格如同過山車的變化。可以看出來一旦沒有政策調控,價格就會失控,這是什麼原因呢?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主糧年年豐收,糧食產量一年高於一年。而在消費端,需求量不長反跌。估計都會有體會,那就是沒有以前能吃了,在日益豐富的菜市場,我們對於主糧的需求也下降了。這樣就會有多餘的糧食出來,一年加一些,國家糧庫的糧食都滿了,就出現前兩年的情況。政策方面取消了主糧最低收購價,糧食立馬就跌到了谷底。



糧食下跌的厲害,農民基本上掙不到錢,一季糧食,半年時間基本是白費了。沒有任何的收入,全部都貼進去了。取消一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馬上又回來了。糧食價格高是每一位農民的期盼,都希望沉甸甸的糧食變成可觀人民幣。但是就現在的小麥等主糧價格,按著我們河南人均耕地面積來說,掙得錢難夠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支,更別說其他花錢項了。如果糧食能像房地產那樣,估計中國也就沒有窮人了。

威脅到糧食價格,還有一個很多因素,那就是進口糧食。就那玉米來說,根據海關總署19年1月份的數據,進口的玉米高達79萬噸。這樣的數字給國內糧食造就了不小的壓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糧食價格的上漲。

綜合上面的一些原因,我個人感覺糧食在短期內,也可以說三到五年內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反過來,糧食價格跑贏了通貨膨脹,價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農民生活水平也會提升很多。

以前農村有句老話叫:“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現在估計要改了,改成:“手中有錢,心裡不慌。”錢有多的了,幸福感裡會提升。

言而總之,希望有一天會出現糧價過高的情況,讓農民高興高興。這樣種地,生活也會更加有精神。


無吳五


小麥和玉米價格真的是越高越好嗎?糧食價過高,農民生活會怎樣變化?

以現在的各種物價綜合來看,我國的小麥、玉米、水稻價格不說越高越好,但翻一倍的價格,如小麥2元一斤,玉米1.5元一斤,水稻2.5元一斤,對各方面來說都可能會是最好的選擇。至於原因:

其一、農民的生活會得到改善,但還是達不到可以讓農民躺著有錢賺的地步。

這樣的價格,對我國平均不足10畝一戶的農民來說,想完全靠種植糧食還是賺不到多少的錢,最多隻是讓每個農民家庭一年多增加二三千元收入而已。可見,糧價雖然提高了一些,但大部分農民想富裕還是得靠出外打工賺錢。

再就是糧價提高,農民靠出租耕地所得的收入也會增加,這利潤不可能全給種植大戶和農業合作社賺走。但相對現在的價格水平來說,他們的利潤肯定不會低到虧本的地步,所以,價格提高對我國的農業現代化也能產生非常有利的影響。


其二、我國的食物浪費現像會得到很大的改變。

糧食的浪費現象就不用細說了,只能說是家家戶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糧食浪費現象。而糧食價格的提高就會影響到所有的食物價格,如畜類肉、禽類肉、蛋類等都會同步提高,但既便都有提高也還達不到如今人們接受不了的程度。可能每個人每天最多漲5~10元的伙食費而已。這對幾百萬一套的城裡房價來說,還是如九牛一毛一樣的無足輕重。但對促進食物的浪費現象,卻定能產生重大的影響。



其三、國家也不需要再給農民糧食補貼了,節省大筆不必要的錢。

糧食價格翻一倍,國家對農民每年每畝耕地的一百來元的補貼錢就可節省下來用作它用。


總之,以個人的想法來看,糧食價格適當的提高對農民、對貧富、對國家都是有好處的。


湘村小之草


問題問的離譜,誰說越高越好?糧價高低應與市場其它物價相比的,有文章已經把糧食價與礦泉水作過比較,玉米到現在八到九毛之間排徊,而五百毫升的礦泉水平均在一塊五以上。上世紀七十年代,右玉縣的工作人員(包括煤礦工人、醫生、教師、供銷人員、公社領導及工作人員等其它工職人員)平均工資三十五元,農民的莜麥一斤兩毛六,現在的平均工資近五千塊,莜麥一斤一塊七。對於糧食加價,我認為:一、適當的提價不會影響全國市場,不會影響其它行業人員的生活水平。(本地區平均一人一天有一斤莜麵、一斤土豆夠了吧)二、提高糧價能提高農民的種地積極性,荒蕪之地可復耕。三、農民收入提高了,改變農村面貌宜如翻掌。粗略見解,望評判。


雨神166363453


小麥和玉米價格受國家託市補貼多少和國際上小麥、玉米價格高低決定。

前幾年國家對小麥、玉米託市補貼,銷售的價格較高,家庭農戶有了較高的收入,對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起到促進作用;對承包土地的農戶,因地租上漲(一般800元/畝,高的長到1200元/畝以上)收益並不高。目前玉米價格1.6元/公斤左右,小麥價格2.4元/公斤左右,價格較低,地租也降到500——800元/畝,一般農戶種植就沒什麼利潤,一定規模的種植大戶,收益在200——500元/畝,收益也較低。

中國加入WTO後,對外國糧食大門打開,因國外糧食大農場機械化生產,成本優勢明顯,國內糧食補貼受限,小麥、玉米銷售價格與全球接軌,高的銷售價格是偽命題,不存在的。我們只能研發高級別種子,適度種植規模,改善種植條件,通過提高產量和品質來增加效益。


禾下土脫毒紅薯種苗


目前玉米小麥的市場價格趨勢不容樂觀、

大多數農民是種地不賺錢的!若不是國家補貼可能要賠錢了,受物價上漲影響農民消費壓力增大、若是玉米麥子價格能夠大幅度提升!可以有效減輕農民種糧壓力!提升農民的收入!增價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農民消費能力!

但目前形勢來看短期內糧食價格不會有很大的幅度!主要受進口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不如以往!


小農民峰哥


小麥的價格在1.2左右,玉米的價格在0.85左右浮動。其實大家會一直的覺得種糧食不掙錢,其實種植糧食這件事要全面看待,才能瞭解,如果給你十畝地就想衣食無憂,也未免過於慵懶了吧。不要每天都要想好事了!

種植這些糧食真的不賺錢嗎?假如你種10畝地的糧食【不是租的】,春秋兩季的話,這十畝地,除了一些機械用錢之外,需要的人工都是自己來的話,除去種子錢,澆水的錢,肥料的錢,打藥的錢{打藥的錢可以忽略不計},一畝地能剩下1000元,十畝地就也就是賺一萬塊錢,這一萬塊錢是什麼錢?這就是自己搭上的時間錢,幾乎就是一個人工費,這十畝地一共搭理下來需要多少時間呢?全部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一個月就賺了一萬塊錢。時間是比較的零碎。

都說不賺錢的意思一年下來就是一萬,這一萬不夠一家人正常的開支,忙完就需要出去打工了。從時間的對比上來說,這一萬不少,從一年來看不賺錢,但是同時種這些糧食也沒用了你多少的時間。而且種植糧食是比較的穩的,價格的浮動其實不大,而且一點也不愁賣。所以想要脫貧,小面積的種植糧食是不可能,自己的地也就能吃飽,餓不著而已。

想要提高收入,只能是種植經濟作物,一年沒有閒,風險更大一些,相對投資也會比較大,種植經濟作物算是職業,種植糧食是解決溫飽。糧食的價格提高不了農民的生活,種植糧食只是一個基本的保障,想要提高生活的質量,要麼種植經濟作物,要麼出去打工。


陽臺園藝師


並非如此,作為大宗農產品的小麥和玉米,其價格一直由國家調控!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價格過低不利於小麥和玉米的生產,不利於社會穩定;而價格上升也會對其他作物的生產產生擠出效應。所以國家對糧食價格調控使其供求處於均衡狀態,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穩定的重大議題!

糧價過高,一方面會使得農產品價格上升,不利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需求多樣化,進一步抑制生產的多樣化和社會創新;另一方面,糧價過高也不利於農村釋放勞動力進城武功,導致勞動力浪費,國內生產總值下降!

當然會提升農民的農業收入這是肯定的!


篤實立信1987


很榮幸回答問題,首先從標題來回答。

價格不是越高越好,這是相對來說的,對於農民來講小麥和玉米的價格越高,越能夠增加農民收入,能夠提高種地積極性。但是對於非農業人員來講,小麥玉米的價格高,那會增加了生活開支,無形之中會形成消費壓力,從而導致市場上面滯銷,甚至轉向別的物品消費跟隨上漲,反過來又會對農民造成新的經濟負擔,所以價格不是越高越好,要跟隨市場需求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