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翻看2018年东莞各镇街GDP排名,发展势头迅猛的松山湖一举超过传统双雄——长安虎门,首次跃居榜首,成为经济第一镇区。(消息来源于松山湖管委会官方媒体)

曾经被人戏言“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松山湖如今成为越来越广为人知的“科技企业栖息地”,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23位,高新技术企业位居全市第一,高科技人才数量位居全市一。

如同今天的深圳南山区曾经走过的发展路径那样,现今的松山湖拥有区位、交通、企业、人才、环境、政策等众多优势与发展利好,越来越来具备“东莞版南山区”的气质与潜力。

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深圳-南山

惊人相似的发展起点

80、90年代的深圳南山,跟现在相比,可以用“一片荒芜”来形容。今天的南山,可以说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蜕变,高楼林立、科技企业密集、人才汇聚、创新与活力十足,南山迎来崭新的时代面貌。

东莞松山湖的起步于2006年6月,当时,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东莞东部快速路沿线寮步、东坑、横沥、企石、石排、茶山六镇汇合处约30.5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集约开发。当时密集遍布,人烟稀少,曾被人戏言是“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处女地。

如今的南山,去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4600多亿元,未来目标要到达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亿元左右,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左右。

在回头看东莞松山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十几年的潜心发展,今年上半年松山湖GDP高达330 亿元,同比增长13.9%,一举超越虎门(292亿元)、长安(289亿元)两个传统经济强镇,首次登顶东莞33个镇街GDP榜首位置。

虽然与南山相比,总量上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它一直以来都是东莞全市GDP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东莞-松山湖

高科技企业集聚

南山区面积182平方公里,上市公司数量占深圳全市总数的36%,居全国区(县)第二。上市公司数量之多、之密,全国少见,展现出南山强劲的经济发展实力。招商局、华润集团、中兴通讯、中集集团等大型企业布局海外、驰骋世界;创维、康佳、迈瑞、海能达、大族激光、天珑移动、普联技术等行业领军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

东莞的松山湖面积72平方公里,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它被定位为智能型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东莞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着力培养以节能环保、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今天的松山湖已经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科技栖息地,它承载着25家新型研发机构、32个省市创新科研团队、20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1000家孵化企业,是世界500强聚集的重点高新研发区域。

2017年,松山湖拥有的高新企业数量接近200家,在东莞全市排名第一。虽然数量远不如深圳南山区,但它的这项指标在东莞市的排名比南山区在深圳市的排名更高。

目前松山湖已经聚集了包括华为、中集集团、大疆无人机、易事特、宇龙通信、生益科技、东阳光药业总部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密度堪比南山,号称“小南山。”

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深圳南山已经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区

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东莞松山湖

均属高新科技拉动区域发展

对比发现,不管是松山湖,或是南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高新科技产业为基础撬动起整个区域的发展。

深圳著名地产人士邓志旺曾就深圳南山和东莞松山湖的发展轨道这样的分析:因为科技园的带动,深圳南山汇聚了100多家上市公司,吸引的人群十分高端,具备极高的消费能力。南山区成为富豪的集散地,房价一直领军其他区域,均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十几万元。其发展已经超过福田和罗湖这些成熟片区。

东莞松山湖的发展轨道亦是如此,其真正的快速发展期是从华为终端总部入驻开始的,也就是十来年时间。如今,在强有力的科技产业支持下,松山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房企进驻。

以东莞松山湖目前的发展,未来十年最受益的就是承接深圳的外溢效应。

正是有着这样优越的产业基础,松山湖吸引了大大小小的科技型进驻,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配套环境也成为近几年楼市发展的热点片区。

华为1900亩移动终端总部和世界500强中集产业园、中以产业园,超过3万名研发人员转移松山湖,带动上下游为华为服务的公司和人员,起码超过五万名。

与此同时,随着中子科学城、华为终端一期、蓝思科技一期、中集、安健、华勤通讯等大型高新企业陆续投入生产,据官方测算,未来松山湖将聚集20-30万全球顶尖科研人才,这将让松山湖有了加速发展的底气。

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松山湖片区交通规划

丰富便捷的交通资源优势

要想富先修路,无论是深圳南山还是东莞松山湖,除了拥有优质的产业基础,但真正实现飞速发展,还有赖于交通路网的升级。

深圳南山区有地铁5号线、7号线和15号线,多条公交路线以及留仙大道、科研大道、南坪快速、城市快速干线等,密集的路网实现南山区与深圳其他区域的内部循环,同时,多条主干道连接广深沿江高速、穗莞深城际干线等,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体系,为南山区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松山湖则是东莞地铁R1、R3、R4线的必经之地,松山湖在交通配套上辐射10条纵向干道及8条横向路网,形成十纵八横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过境松山湖的R1线西承广州,南接深圳,中间串联东莞城区和松山湖科技区,衔接穗莞深城轨,佛莞城轨,莞惠城轨。

按照规划,松山湖片区将继续优化片区轨道交通空间布局,完成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有轨电车等多种轨道交通方法的高效联接,推动赣深高铁支线、佛莞惠城际轨道、深莞快轨、深圳地铁13号线延长线的规划建造,扩展轨道交通辐射服务范围,加强与市区、深圳和广州联络。

另一方面,松山湖也在加速构建高速路网主骨架,活跃对接广州、深圳和惠州,提高区域联络效率。推动多条城市快速路、高速路接驳的改造,实现松山湖园区“15分钟上高快速”的通勤目标。

东莞这个园区,被深圳人称为“小南山”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万科松湖生活广场

松山湖正在补齐生活配套短板

无论是松山湖还是深圳南山,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到吸引人才入驻,都离不开日渐成熟的生活配套。在南山区,汇集了数十家中小学,其中不乏南山实验学校、深大附中等名校;天虹、茂业、乐淘、海雅、沃尔玛、人人乐、万佳、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商超交织成丰富布局的商业业态。同时,海上世界广场、希尔顿酒店等高端配套,让南山成为深圳市民的消费旺地。

而在松山湖,随着创意生活城、长城世家商业街、万科生活广场、玉华农贸市场、华润超市等开业运营,区域的生活配套也日臻完善。 松山湖CBD作为东莞第二个中央商务区,从规划院的概念设计报告可初见其模样:不仅建设成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CBD标注建筑群,更将建设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枢纽,及立体的步行交通网络。

在松山湖新中心,万科借助城市配套服务商的优势已经展开布局,松山湖CBD、万科东新翡翠松湖、万科金域松湖等多个项目抢先入驻,旨在打造能形成联系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形象突出的CBD核心功能区。

不仅如此,松山湖未来的生活配套还将进一步提升。 按照东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松山湖将全方位提升片区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至 2020 年,松山湖片区新建扩建幼儿园32所、小学9所、初中4所。(消息来源:东莞市政务服务办公室 )

不到20年,深圳南山已成了创新科研中心,有“中国硅谷”的美称。松山湖作为集合各种资源的“小南山”,也有机会踏上和它相似的发展历程。可以预见,松山湖的价值将日益凸显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