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專家的話有沒有可信度?為什麼?

與世無爭37754502


在A股市場裡,各種信息滿天飛,內幕消息到處都是,散戶有了困惑,就忙著要聽專家來解釋。但是專家的解釋要麼模稜兩可,要麼盲目喊多,這讓股民覺得信專家的話,還不如信自己。其實,一些股市專家根本沒有經歷過超級牛熊階段的實戰,僅是比散戶多讀了幾本金融書籍,就掛個牌子自稱專家了,這樣的專家,根本不會有可信度。

實際上,股市專家主要分成以下幾類;一是來撈取名聲,因為有了名聲就有人請他去講課或出書搞。二是有些專家是某某證券公司的首席經濟師,這類專家拿的是券商的薪酬,他們做的股評主要是替其身後的券商在做宣傳工作。三是,股託,就是告訴你明天某隻股票要漲,馬上這隻股票明天上漲。因為莊家在裡面布了局,這隻個股有莊股潛伏,而不是專家有多大的能力。

對於那些不負責任,低水平評論的專家,股民由剛開始深信不疑,到後來在經過幾次挫折後,普通股民發現所謂的股市專家還“技不如我”。所以,現在多數人把股市中專家的話,當作一種參考,真正聽著專家的指導去實際操作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在很多股民看來,一些專家在短期頻繁預測,成功率低得可憐,而且天天看多,已經覺得專家幾乎成為了股市操作的反向指標了。

其實,專家要是真的能炒股發大財,股票分析技術真的這麼管用,就不必做專家了,而是辭職來抄股票了。正因為這批所謂的專家非常明白,在二級市場上博弈,要想實現“財務自由”太難了,還不如做“專家”賺錢多、且收入穩定。所以,他們就看了幾本金融書籍,或者學了一些技術指標。就來股市充當專家了。而且這些專家在股市中天天喊多,因為唱多者博人眼球,唱多者容易做網紅。

除了專家之外,一些官媒體喜歡忽悠普通老百姓,為了博一時人氣和眼球,卻不顧散戶們的投資風險。早在2015年上半年,某主流媒體就曾經發過一系列報道,聲稱4000點是牛市的起點,後又暗示在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而實際上,不管當年看多4000點,還是高喊10000點大關的人,都被市場忽悠了。所以,我建議在當下,散戶們別隻聽媒體和專家的意見,更應該聽聽民間草根的看空觀點。

作為股市專家,平時不應該過多的對短線進行評論,因為短線不可預測,變數很大,這是對自己和股民不負責任。同時,在平時專家們應該及時給股民分析大趨勢,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股民們的投資見解和水平。而到了股市出現超級熊市,股價不斷創新低時,要不斷提醒股民黑暗即將過去,曙光馬上來臨。而到了牛市的峰頂時,就要努力告訴大家,不要戀戰,保留勝利果實。我想這才是股市需要的好專家。如果一味的看多或者盲目的有信心,對於股民只能產生負面效果。


不執著財經


股市裡專家的話有沒有可信度?

所謂股市裡專家的話,基本上都是公式化,套路性和理論性的東西,缺少臨床實戰的經驗,真正應用到股市實際操作中來說的話,基本上可以說可信度不大。

例如:李大霄同志,身掛著中國證券界經濟學家等等的各種頭銜稱號,但是,他所發表出來的各種觀點言論,股市預測和股評,結果都被市場印證擊穿,說明了專家發表的是錯誤性的觀點言論,以並低質量股市預測和股評,從這些方面印證出來的結果來說的話,說明了股市裡專家的話,是沒有多少可信度的。


上下左右681218


【最近關注了幾個股市大v自媒體和磚家,感覺亂像叢生。有的實在不敢恭維。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是把幾萬十幾萬粉絲帶溝裡去了】

點評:股市看多看空都是一種觀點,有的神一直看空,並且無理由。一直看到2800點。

靠聽取無權威的小道消息炒股,百分百最後一地雞毛。神的忽悠言論一直左右搖擺,動搖著小粉絲的判斷。

而唯獨忘了中國經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這一條。還有一條是儲備了多種調控手段,能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再唯獨忘記的是牛市裡耐心持股等待比什麼都重要。

【還有一種天天打板,反包。這種評論也有一部分市場】

點評:每當看到這樣的神說話,每次都嚇得打哆嗦趕緊躲開。只有真正的高手玩的了的東西,絕大多數股民哪能玩這個。神就利用了韭菜一夜暴富的心理。醒醒吧,親愛的普通投資者,股市不是暴富者的天堂。

【還有一種磚家和高手自媒體或熱愛炒股的人,是真正用實戰給大家提供經驗的】

點評:這部分人確實給大家提供可有用有效的信息,{{他們沒有其他目的}},只是分享經驗。至於準確與否,投資者可以結合這些人的話參考對比一下當天盤面,比對幾天,如果正確率還可以,作為參考也不是一種策略。

做個單純的專家,做個單純的自媒體。普通投資者擦亮眼睛,錢是自己的,別聽別人的話壞自己的事。

廚師不吃自己做的菜,股評家自己不炒股!這種現象的確存在,不光存在,你覺得少嗎?


小樹林圖圖


在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之分。在中國,那麼多基金經理,學歷至少都本科以上,起碼有70%以上學歷達到碩士博士,可以稱得上專家了吧,可是,他們2018年的業績了嗎,還不是嚴重虧損甚至清盤,王亞偉比起我們小散不知道要厲害了多少倍,前幾年也是人人都稱得上專家的高人,前幾天好象也清盤了,成了輸家,還有以前的嚴xx,在電視節目上給大家介紹如何如何投資賺錢,後來自已也是搞了一個xxx基金,結果虧得一踏煳塗。還有經濟學家xxx,大家熟悉的李大宵,,,,,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在股市中有什麼專家。遇到牛市,你就會超越專家成為股神,買什麼什麼都漲!


洪德輝送你一份吉利


沒有。

中國最主流的官媒《人民日報》在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中曾經發過一系列報道“4000點是牛市的起點”,後有所謂的知情人士披露: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各路官媒一致沉默,等於變相承認了。最後的結果也不用我多說了吧。2015年下半年股災就在所謂的4000點牛市起點的狂熱吶喊聲中爆發了。

炒股一定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要相信任何專家、媒體的話語。股市裡,從來就沒有專家這種說法。炒股不同於其他技巧性工作,並不是熟能生巧的一項事情。炒股意味著博弈,與他人博弈、與自己的人性博弈、與時間博弈、與市場博弈。

聽信專家炒股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牛市瘋狂,熊市滅亡。


楊襲常的爸爸


“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證券市場人士的分析研究,具有參考價值但勿能照此操作。李大霄曾經多次成功預測A股的底部,但最近一年中其“嬰兒底”等等股市預測,屢屢被低迷的市道打臉。

專家亦非神仙,市場分析也有錯有對,未必完全正確;所以即使是一向分析行情非常到位的專家,也有馬失前蹄之時。比如曾經在證券市場風雲際會王亞偉,據說前一陣子投資失利、虧損累累。

又比如散戶代言人韓志國先生,對新股擴容提出反對意見,其新浪微博曾經一度被查封。最近韓志國頻頻曝光,但是他關於證券市場加強“制度建設”的提議,本人就不敢苟同;因為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不是太少,而是太多,關鍵在於執行。

還有無數吃瓜群眾迷信的“市場之父”吳敬璉等主流經濟學家,為中國證券市場開出來國有股全流通的藥方;當年曾經爭議極大,經濟學家反覆強調這些改變A股市場生態的靈丹妙藥。但是至今已經十年根本看不出有何積極效果,倒是大大小小的“非流通股東”紛紛減持,成為滬深股市的一批抽血機器。

專家亦非聖人,他們也要吃飯。誰給他們獎賞,他們就幫誰說話。前期貴州茅臺股票炒到1000元,也是專家的傑作。當然貴州茅臺復權價早已經高達4241元,當年也有很多專家在很低的價位推薦貴州茅臺股票。

由此可見,對於專家學者之言,既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又要獨立思考,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陸燕青


股市裡專家很多 但唯有制度制定者有話語權

股市裡,信息,技術,基本面滿天飛,沒有誰的話絕對準確可信,只能是去粗取精,僅供參考。畢竟,股市不是一門學科,也沒有絕對的科學。或許,只有制度的制定者說的話,才有幾分相信。


專家代表一己之言 沒有絕對權威

股市裡的專家,說的只是建議。專家以自己的學識,經驗分析,對市場的變態也僅是一種建議,但這種建議只是一種參考,並不代表決定性。

理論跟實際還是有差距的

很多專家說的頭頭是道,也有很多比較符合實際,但真正實際和理論還是有很多差距的,很多到了實際上,不具備實用性,只覺著是紙上談兵。


專家的話怎麼聽?怎麼信?

聽專家的話,重點學邏輯,看思維。這是對我們普通投資者有幫助的,而結論性的可以保留觀點。而作為專家來說,大概也是喜歡跟大家多多交流的。

多學習,多相信,但要有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多借鑑,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


郭一鳴


股市中有真心實意地說真話的專家嗎?可以肯定地說:沒有,為啥呢?因為所有參與者都為追求利益而耒,沒有一個願把利益送讓他人的!所謂股市中專家大約可分以下幾種狀態:一,根本沒有經歷過股市運作,憑一頂帽子也充數,學了幾本金融書,股市書就上臺評股,其目的,1,撈取名聲,2,獲取報酬!二,股市二流子,這類人是不怕說錯而丟臉,可會收集資料耒充塞自己評價,常年發言引得某些機構看中,耒誤導股民!三,股託,由機構,莊家化錢使用的人士,四,機構中人士,靠自已機構聲譽發表股評。上述這幾類人物就是股評中常見的專家,他們全為本身利益而出來評股,而且不負任何責任,他們絕不可能為廣大股民真心服務的,他們不惜犧牲廣大股民利益而謀取私人或機構利益,有人說我太絕對化了,我再說一遍,股市是追逐個人利益場所,沒人會犧牲自已金錢的,就像賭桌上無父子一一樣的原則!


手機用戶6651497671


沒有可信度!而且是十分沒有可信度。不然專家怎麼成了“磚家”呢

理由很簡單:他們為了生存,不敢說實話,說了實話就被封殺,像崔永元這樣的敢說大實話的大專家,極少極少。

上週某券商兩份“賣出”評級的報告,公佈於市,給市場帶來不少“地震”。很多股民虧了錢開始大罵特罵這些賣出評級的人。這是中國股民的悲哀。為自己虧錢找替罪羊。

中信建投,中國人保,傻子看了都知道泡沫太大,人家分析師說的一點也沒錯,說的是實話,可散戶卻不買賬,可笑至極。

這年頭,專家有專家的難處,誰願意當一個被罵名的磚家呢?都是利益造的孽。

忠言逆耳利於行,

甜言蜜語害慘人。

希望各位專家多一點真誠!

別忘了,點個關注哦,謝謝!


A果5個點


股市裡的專家很多,現在自媒體發達,很多專家有發聲。但是想做股市的話,還是要靠自己學習,不然連專家真偽都分辨不出來!

專家的水平也有高低,對股市的認識也有不同。

有側重技術面的,有側重價值分析的,有側重長期投資的,也有短期投機的!

沒有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觀點就不同,甚至有的時候是截然相反的!

我們小散唯有在自己不斷學習的情況下,逐步印證誰的觀點是正確的,是乾貨還是無用的大道理,自己處於什麼階段需要什麼樣的補充,才能選擇對自己有用的加而用之!

因為股市是一門綜合性特別強的學科,不可能只用一方面的知識就能瞭解!技術面分析,基本面,經濟大週期等,都是綜合運用!

沒有誰百分之百的正確,那些公知也是有選擇的發聲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