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養鴨,鴨糞還林,立體種養生態環保效益高

過去養鴨,多是圈養,免不了汙染環境。如今,在最嚴環保令的影響下,如何在發展規模養殖的同時讓環境達標,成了制約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網上養鴨,鴨糞還林,立體種養生態環保效益高

網上養鴨

河南省滑縣四間房鎮東呼村村民李延長響應環保令,積極改變養殖方法,不僅改善了衛生環境,而且降低了肉鴨的發病率、死亡率和養殖成本,換來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三豐收。

在他的肉鴨養殖場中,沒有難聞的氣味,也看不到汙水糞便,一張張結實的網床上站著一群肉鴨。肉鴨在網上悠然地吃著飼料,產生的糞便通過網眼掉在地上,李延長把地上刮出的鴨糞拉到養殖場外的果林裡上肥,這種網上養鴨,糞便還林的立體種養模式讓他提高了不少經濟效益。

養鴨:

從過去的汙染環境到現在生態養殖,得益於家禽的網上平養技術,這種養殖方式受季節和環境的影響很小,一年四季都可以飼養肉鴨,而且不汙染環境,乾淨衛生,肉鴨不和糞便接觸,羽毛乾淨整潔,有效降低了發病率和死亡率。憑著這身潔白的羽毛,每隻肉鴨能多賣兩三毛錢。

網上養鴨,鴨糞還林,立體種養生態環保效益高

養鴨大棚

李延長把養鴨場做了全面施工改建,在養殖場地面鋪設地板磚,隔空中架起網床,還安裝了自動刮糞機和通風系統。

因為地面上鋪滿了地板磚,糞水短時間內滲不到地下,不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汙染;有地板磚的地面刮糞也能颳得更乾淨;把鴨糞拉到果園中施肥還能減少很多化肥錢,既降低成本又生態環保,還提高了利潤。

網上養鴨,鴨糞還林,立體種養生態環保效益高

網上養鴨

肉鴨本就長的快、生長週期短,網上養鴨更方便管理,養的肉鴨40多天就能出欄上市,一年能出欄7批,不僅養殖戶收益高,而且還環保。

村裡成立了合作社,協調了小額貸款,還把所有的養殖場地調整到了一起,讓受網上養殖模式所吸引的農民集中在一個地方飼養肉鴨,抱團發展,一同致富。

對養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養殖一點通,天天都有精彩的養殖資訊、技術文章分享。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