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玩過天珠(或者古珠)的朋友,大概都聽說過硃砂點、滿硃砂一類的形容詞,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且聽小火娓娓道來!


一,硃砂點是鑑別新老的標準麼?

以本人的經驗來看,可以肯定的回答:硃砂點不是鑑別珠子新老的標準。

有的老珠子有硃砂點,有的就沒有,因此並不能以是否有硃砂點來判斷新老,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我們用一個例子就可以印證這個觀點了!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請收藏這張照片,如果以後再有人說有硃砂點就是老的,就用這顆珠子用力的回擊他。


二,虎牙哥的至純天珠和PYU珠

虎牙哥是一位微信網友,最近經常微信交流,他之前買的一顆至純天珠並沒有硃砂點,佩戴一段時間居然出現了硃砂點,令虎牙哥很是開心!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令人更驚喜的是他的另外一顆PYU珠,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這難道是某種神奇的力量麼?


三,硃砂點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簡直太神奇了,原先沒有,戴著戴著就出來了,確實會令人費解。

關於怪力亂神的說法,咱們就不討論了。

目前關於天珠上的硃砂點有兩種比較靠譜的解釋:

1,鐵元素致色;

2,硃砂(氧化汞);

咱們逐一分析兩種情況的可能性。


假設1:

鐵元素致色在瑪瑙(玉髓)材質中比較常見到,紅瑪瑙都是鐵元素致色,並且經過驗證加熱會使顏色加深,俗稱燒色。

南紅瑪瑙是其中很特殊的品種,天然形成的硃砂點,同時也成為鑑定南紅的指標之一。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如果這些硃砂點真的是鐵元素,通過把玩、人體溫加熱就可以使硃砂點擴大變明顯的話,那麼南紅是不是可以實現越戴越紅呢?


顯然這個假設講不通,如果真的能實現體溫加熱變紅的話,那麼很多幾百年的老南紅為什麼還那麼水呢?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應該紅到沒朋友才對啊!

因此,可以證明體溫加熱不可以代替高溫燒色,如果是鐵元素致色只有可能是因為佩戴後使珠子潤澤了,紅色部分更加明顯了。

小火個人觀點,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接著往下看慢慢看。


假設2:

是真硃砂(化學名稱氧化汞)的話,為什麼買的時候沒有,戴一段時間會出現呢?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通過佩戴使天珠更潤澤,原本肉眼不可見的硃砂點就浮現出來了(通常出現在白化的位置)。

這個解釋,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不牽強。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另外,通過斷珠標本的分析,不但有紅點,還有黑點存在。那黑點又是什麼呢?

如果按照氧化汞的成分來看,黑點更有可能是氧化汞脫氧後形成的汞元素殘留,也就是說現在看到的硃砂點,再過若干年後會變成黑點。

這個假設同樣可以解釋木化石材質的PYU珠為什麼出現硃砂點。

當然,這些都是假設,並沒有得到驗證,但起碼道理上是通的。

小結一下:珠子上硃砂點可以分為兩種,可變的硃砂點(氧化汞),不可變得硃砂點(氧化鐵)。


四,為什麼出現在白色珠體的部分呢?

老珠子多見黑白條紋,黑色的部分顏色深,即便是有硃砂點(不論氧化鐵還是氧化汞),在黑色的底色上不易被察覺到。

相反在白色的珠體上,比較容易肉眼可見紅色的點,這些都是生活常識了。

咱們可以嘗試大膽假設一下,用上文那顆至純和pyu珠來分析。

從珠子的工藝流程來看:

至純需要先白化,再塗抹抗染劑留白。

pyu珠也需要先塗抹抗染劑留白。

有沒有可能是白化劑和抗染劑中含有硃砂的成分呢?

當然這都是假設,並沒有經過嚴格的實驗室檢測驗證設想。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古人對於硃砂的使用由來已久,確實有可能在製作珠子的時候添加硃砂。


五,那為什麼有的珠子就沒有硃砂點呢?

如果硃砂點是氧化鐵致色的就比較容易解釋,天然的礦料中帶有硃砂點就有,不帶就沒有唄。

那如果硃砂點是氧化汞,也就是說白化劑和抗染劑中添加了硃砂,那經過白化和用過抗染劑古珠都應該有硃砂啊?


「小火說」天珠的硃砂點

用這顆珠子來說,抗染劑(白線)的部分,並沒有硃砂點。

或許是硃砂研磨的目數不同?亦或是有的地區工藝中不加硃砂粉末?

不能再往下想了,要瘋了……

畢竟相隔2000年了,用如今人的思維就考慮古人的問題,不論是思維方式還是考古實物都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這篇文章並沒有最後的結論,也給各位古珠愛好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和研究空間。

但是,希望各位朋友要搞清楚硃砂點並不是鑑定新老的指標,同時硃砂點的出現並非各位所想象的神佛仙靈……

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官方網站:www.xiaohuowenwan.com

個人微信號:xiaohuowenwan

公眾微信號:xhwwsc,xhwwp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