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煙氣餘熱回收技術及裝置

長期以來,鍋爐空氣預熱器的尾部受熱面由於結露而引起的腐蝕時常發生,以至於目前在鍋爐設計時不得不通過提高排煙溫度來緩解結露和腐蝕現象的產生,甚至在小型的工業鍋爐上不設置空氣預熱器,僅僅設置鑄鐵式省煤器,因為鑄鐵式省煤器管壁較厚,可以承受較長時間的腐蝕。因此,造成鍋爐排煙溫度偏高,大量的低溫餘熱浪費。

技術原理:

換熱器壁面溫度:換熱器的壁面溫度約等於兩種換熱介質溫度的中間值並趨近於換熱係數偏大者。

例如:空預器尾部風溫45℃左右,排煙溫度145℃左右,則空預器尾部壁面溫度在95℃左右。

雙循環壁溫可調型煙氣餘熱回收裝置:

雙循環壁溫可調型煙氣餘熱回收裝置是一個全新的換熱技術,通過控制換熱器的最低壁溫高於煙氣酸露點的方法來避免受熱面發生低溫腐蝕。同時根據管內介質傳熱係數高的特點,利用管外強化傳熱技術,可將排煙溫度有效降至120℃~130℃。不但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了煙氣餘熱,還從根本上解決了低溫腐蝕難題。

雙循環壁溫可調型煙氣餘熱回收裝置是通過優化設計,將煙氣吸熱段和放熱段有機地構造成一個關聯的整體。它通過閥門控制裝置的調節,可以控制吸熱段的最低壁面溫度處於煙氣酸露點以上。

其核心內涵在於:能夠在鍋爐的設計和改造中,大幅度降低煙氣的排放溫度,使大量的中低溫熱能被有效回收,產生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降低排煙溫度的同時,保持金屬受熱面壁面溫度處於較高的溫度水平,遠離酸露點的腐蝕區域,從根本上避免了結露腐蝕和堵灰現象的出現,大幅度降低設備的維護成本;實現了換熱器金屬受熱面最低壁面溫度處於可控可調狀態,使雙循環壁溫可調型煙氣餘熱回收裝置具有相當幅度的調節能力,適應鍋爐的燃料品種以及傳熱負荷的變化,使排煙溫度和壁面溫度保持相對穩定。

低溫煙氣餘熱回收技術及裝置

技術裝置特點:

受熱面採用高頻焊接螺旋翅片管,該結構因為翅片的保護作用使基管在煙氣中具有較好的耐磨性。

採用直列布置,與煙氣接觸面均勻一致,避免截面煙氣流動的不均勻。

運行簡單,全部採用自動控制,除煤種發生重大變化需調整壁面溫度外,無需人員值守。

維護簡便,只需在停爐時檢查壁面有無腐蝕,根據檢查情況在下個週期調高或降低壁面溫度即可。

回收煙氣熱量:

Q1=煙氣流量×煙氣密度×煙氣的比熱×煙氣溫差

鍋爐給水吸收的有效熱量:

Q2=被加熱的鍋爐給水流量×水的比熱×水的溫差

增加的能源損耗:煙氣管道阻力增加,使得鍋爐引風機出力增大,電耗增加。

應用範圍:有火電廠、企業自備熱電廠鍋爐煙氣系統以及大中型工業爐窯煙氣系統。

煙氣餘熱回收項目開展條件:

鍋爐排煙溫度要高於設計溫度,且最好在140 ℃以上。

要根據鍋爐燃煤參數計算出酸的露點溫度,且其與鍋爐實際排煙溫度要有一定差距。

鍋爐尾部煙道要有足夠並允許安裝煙氣餘熱回收裝置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